顔魯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九
顔魯公文集 卷第九 唐 顏真卿 撰 宋 留元剛 撰年譜 唐 因亮 撰行狀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
顔魯公文集巻之九
錫山安國刋
碑
晉紫虚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魏夫人
仙壇碑銘
夫人諱華存字賢安任城人晉司徒劇陽文康公舒
之女也師于小有清虛真人王裒裒命中侯上仙范
邈為立傳其略云夫人挺瓊蘭之流映體自然之靈
璞志逸雲霞明潔鮮蔚天才卓異𤣥標幽拔少讀老
莊三傳五經百子無不該覽性樂神仙味真慕道少
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納氣液攝生夷静親戚往來一
無闗見常欲别居閑處父母不許年二十四强適太
保掾南陽劉文幼彦生二子璞遐幼彦後為脩武令
夫人心期幽靈精誠苦盡逮子息粗立乃離隔室宇
齋于别寢清脩百日忽有太極真人安度明東華大
神方諸青童扶桑碧河湯谷神王景林真人小有仙
王清虚真人王裒來降裒謂夫人曰聞子密緯真氣
太帝君敕我授子神真之道青童曰清虚爾之師也
度明曰子苦心求道道今來矣景林曰虚皇鑒爾勤
感太極已注子於王札子其朂哉青童又曰子不受
聞上道内法晨景玉經者仙道無縁得成也後日當
㑹洛陽山中爾勤密之矣三君乃命侍女開玉笈出
太上寳文八素隠身大洞㝠經高仙羽𤣥等書三十
一巻手授夫人焉此皆王君昔遇南極夫人西城真
人王方乎於陽洛山所受之本經也山中有洞臺是
清虚之别宫王君至是北向祝誓於夫人曰太上三
元九皇高真虚微八道玉清玉泉裒為太帝所敕于
魏華存又説太極白簡青籙金刻玉文有得見此三
十一巻書者之姓名也凡此寶書起自清虚真人受
太師西城王君紫元夫人從是當七人得之以白玉
為簡青玉為字至是夫人為四矣於是景林又受夫
人黄庭内景經令晝夜誦讀萬遍得乃洞觀神此
乃不死之道也於是四真吟唱各命玉女彈琴擊鐘
吹簫合節而發歌歌畢王君乃解語夫人向所授書
存思指歸寳經節度行事口訣諸要粗訖徐乃别去
凡二夕一日共㑹在曲静之中自此之後王君及西
城真人諸元君夫人互有來往或與隔壁共庭初不
駭悟已而幼彦以暴疾殞世值天下荒亂夫人撫養
内外傍救窮乏超羣先覺乃携細小徑來東南及兒
息各大並處官位至于守静之思與日而進也凡在
世八十三年以成帝咸和九年嵗在甲午王君乃與
東華青童來降與夫人靈藥兩齊使頓服之尅期㑹
于陽洛宫夫人服藥稱疾閉目寢息飲而不食七日
夜半太一𤣥仙遺飇車來迎夫人用藏景之法託形
神劍化成死骸始終外朗仙化内逸冥變隠適從此
而絶子璞時為庾司空司馬遐時為陶太尉從事中
郎安城太守故夫人自此隠化淪景須㬰至陽洛山
明日青童君太極四真人清虚王君三天法師張道
陵等凡四十七真人降教夫人於隠元之臺王君令
夫人清齋五百日讀大洞真經并分别登真祕奥道
陵授以新出明威章■入静存祝吏兵符籙之訣衆
真各標至訓三日而去道教所以備教委曲者以夫
人在世為女官祭酒領職理故也夫人遂脩齋讀經
誦研萬過積十六年顔如少女於是龜山九靈太真
西王母金闕聖君南極元君乃共來迎夫人遂白日
升晨北詣上清宫玉闕之下太微天帝中央王老君
三素高元君太上玉晨大道君太素三元君扶桑大
帝君今闕後聖君各令使者致命授夫人玉札金文
位為紫虚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比秩仙公使
治天台大霍山洞臺之中主下訓奉道教授當真仙
者而男之高仙曰真人女曰元君於是夫人受錫事
畢王母及金闕聖君南極元君各去使夫人於王屋
小有之中更齋戒三日畢九微元君龜山王母三元
夫人馮雙禮珠臮諸衆仙並降夫人於小有清虚上
宫絳房之中時夫人與王君爲賔主焉神肴羅陳金
觴四奏名命侍女陳曲成之鈞九雲合節八音零粲
於是西王母擊節而歌歌畢馮雙禮珠彈雲璈而答
歌餘真人各歌須㬰司命神仙請𨽻屬及南嶽神靈
迎官並至虎旂龍輦激曜數百里中西王母諸真乃
共與夫人東南行俱詣天台霍山臺又便道過句曲
金壇茅叔申宴㑹二日二夕又共適于霍山夫人安
駕玉宇然後各别初王君告夫人曰學者當去疾除
病因受甘草丸所謂糓仙方也夫人服之而仙夫人
能𨽻書為王君立傳事甚詳悉又述青精䭀飰汪黄
庭内景經自後屢降茅山子璞後至侍中䝉使傳法
于司徒琅琊王舍人楊羲䕶軍長史許穆穆子玉斧
並升仙事具陶𢎞景真誥所呼南真即夫人也初夫
人既渡江徧逰名山至臨川郡臨汝水西立壇置精
舍院東百餘步造冢壙又於石井山建立壇塲往來
逰憇嵗月深乆楱蕪淪翳雖備載圖經而略遺無跡
有唐女道士黄令㣲道行高逺八十而有少容蹀屣
而行奔馬不及時人見其顔色殊異號曰花姑聞夫
人靈迹長壽二年嵗在壬辰冬十月乃訊于洪州西
山道士胡超超能通神明遥指郭南六里烏龜原有
石龜每犯田苗被人擊首折其處是也姑與道流尋
訪見龜在壇中央其下得尊像油甕鎗刀燈盞之類
俄夢夫人指九曲池於壇南獲之塼砌猶在景雲中
睿宗使道士葉善信將繡像幡花來修法事仍於壇
西置洞靈觀度女道士七人開元初𤣥宗使醮祭祈
禱不絶每有風雨或聞簫管之聲入室禮謁必須嚴
潔不爾必有虵虎驚吼之異時時有雲如烏鳥羣飛
垂帶直下壇上倐忽不見西出如向井山前後非一
已而花姑肸蠁間如有告者曰井山古跡汝須崇建
俄聞異香從西來姑行宿洞口聞鐘磬之音遲明入
山果遇壇殿餘趾遂建立屋宇屢聞仙梵之響環壇
數里有採斫及不精潔者必有恠異之警有野象中
箭來投花姑姑為㧞之後毎齋前則衘蓮藕以獻姑
開元九年姑欲上升告弟子曰勿釘吾棺可以絳紗
羃之已而霆雷震擊紗上有孔大如鷄卵棺中唯有
被覆木簡屋上穿可容人座前奠𤓰數日生蔓結實
如桃者二每至忌辰則風雨鬱勃直入室内𤣥宗聞
而駭之覆視明白使道士蔡偉編入後仙傳二十九
年春三月乙酉使道士齎龍璧來醮忽有白鹿自壇
東出至冢間而滅五色仙蛾集壇上刺史范陽張景
佚以為聖徳感應立碑頌述天寳八載以夫人得道
升仙之所度女道士二人見修香火大曆三年真卿
叨刺是州言崇禮謁郊郭䝉邃雚蒲震驚女弱曹逃
豺狼窟聚真儀如在壇殿巋然瞻仰徘徊悄焉若失
有仙壇觀道士譚仙巖者修真目逺法侣是宗請以
男官黄道士二七人抽𨽻洞靈共申灑掃高行女道
士黎瓊仙七人萃居壇院精力住持已久率勵往來
增修觀宇從之不日遹暨厥成仙迹之載崇師之力
也敢備其本末而為頌云銘曰
紫虚元君維魏夫人位列五嶽名高七真凝華台𦙍
奪志劉嬪太帝昭懇清虛降神羣仙畢㑹玉笈斯陳
服道日損精心益勤蜕形神劍託馭飈輪適抵陽洛
遄登隠元黄庭朗詠白日升晨西降王母東過叔申
傳法侍中許楊〈或作陽非〉為隣伊昔南渡爰居汝濵壇塲
處所埋沒荒榛實賴花姑諗于胡尊果獲靈迹烏龜
之原次尋井山實叶曩言嫣然簡解紗羃空存野象
㗸藕靈吐根恠異昭彰不可殫論二聖竦駭屢崇
明因于嗟女弱香火堙淪真卿刺州謁拜思頻乃命
仙子增修𪔂新花姑侍傍異代同塵曷表𤣥徳銘功
翠珉垂諸來裔坱□無垠
撫州臨川縣井山華姑仙壇碑銘
華姑者姓黄氏諱令微撫州臨川人也少乃好道風
神卓異天然絶粒年十二度為天寳觀女道士年八
十髪白靣紅如處子狀時人謂之華姑牒屣而行奔
馬不及聞魏夫人仙壇在州郭之南草木榛翳結廬
求之不得長壽二年嵗在壬辰冬十月壬申朔訪于
洪州西山胡天師天師名超能役使神見其懇切
遥指姑所居南二百步曰烏龜原中有石龜每蹂踐
田苗百姓患之乃擊斷其首即其處也明日與姑登
山顧望西面有池水焉即師謂姑曰池中有所見乎
曰無師遂舉左手令姑自腋下觀之四仙浴焉師曰
余有道分必當得之因留與語數日䖍誠尋訪遂獲
石龜於壇中央掘其下得尊像及刀鋸各一油甕五
口燈盞數十箇天后聞之盡收入内姑嘗於旦夕精
思想象之間忽有告曰壇南有九曲池汝可開之姑
從而獲焉塼砌盡在他日有異香綵雲從西南而來
其夕夢有人謂姑曰井山道塲何不修葺姑未及往
忽然感疾姑曰得非違尊教所致乎翌日病愈又聞
異香而宿于谷口聞鍾聲遲明入山果獲壇殿地砌
北半峯有自然石井深可三尺濶丈餘故名井山天
欲雨則雲霧先起姑既建置精舍時聞仙梵之音環
壇五七里間莫敢樵採姑遂灑掃修葺極其力焉人
或不㓗不誠必遭蛇虎恠異之警迷不能出矣至今
猶然有野𧰼爲獵人所射來姑前姑爲㧞箭其後每
至齋時即㗸蓮藕以獻姑開元九年欲上昇之際忽
謂弟子曰不須釘吾棺可以絳紗羃之數夕有雷震
繞視紗頂孔如鷄卵屋穿容人棺中唯被覆木簡而
巳弟子奠𤓰數日生蔓長數尺結實二顆其大如桃
姑同學弟子黎瓊仙恒服茯苓胡麻絶粒四十餘秋
年八十齒髪不衰六七嵗時親覩其事每至忌晨即
風雲蓊鬱直入室内村墅路人往往見綵雲白鶴飛
入洞口清齋行道時每有一朱鬃白馬在壇側逼之
則奔而出外捨之則隨而復來靈異昭彰不可談悉
仙巖史𤣥同左通𤣥等每至三元恒修齋醮大曆三
年真卿獲刺是州明年春三月山下有女道士曾妙
行夢一女師令上層華樹層層掇飡及悟猶飽因是
不食嘗於觀中見黎瓊仙跪而拜曰夢中所見乃尊
師也因請依之于今覺韶顔潤澤䖍修香火於此山
遐邇駭慕焉於乎昔麻姑得道而名山南真仙昇於
龜原華姑翥於兹嶺瓊仙妙行接踵而出非夫天地
肸蠁從古以然則何以仙氣氤氲若斯者矣真卿幸
因述職親覩厥猷若黙而不言則來者奚述乃為銘
曰
綽綽華姑真仙品徒芳蓮比色逸駿爭驅南郭從魏
西山訪胡腋窺浴泉原獲龜烏靈跡既儼曲池猶汚
鼎新廟貌煥發規模名曰井山終焉不逾象來藕獻
馬見鬃朱簡解空存紗穿上徂奠𤓰吐實藹室雲趨
妙行精持高真是俞勒銘翠琰永播𤣥都
浪跡先生𤣥真子張志和碑
士有牢籠太虛�掖𤣥造擺元氣而詞鋒首出軋無
間而理窟肌分者其唯𤣥真子乎𤣥真子姓張氏本
名龜齡東陽金華人父逰朝清真好道著南華象罔
説十巻又著冲虚曰馬非馬證八巻代莫知之母留
氏夢楓生腹上因而誕焉年十六逰太學以明第擢
第獻策肅宗深䝉賞重令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衛録
事參軍仍改名志和字子同尋復貶南浦尉經量移
不願之任得還本貫既而親喪無復宦情遂扁舟垂
綸浮三江泛五湖自謂烟波釣徒著十二卷凡三萬
言號𤣥真子遂以稱焉客或以其文論道縱横謂之
造化鼓吹京兆韋詣為作内解𤣥真又述太易十五
巻凡二百六十有五卦以有無為宗觀者以為碧虚
金骨兄浦陽尉鶴齡亦有文學恐𤣥真浪跡不還乃
於㑹稽東郭買地結茅齋以居之閉竹門十年不出
吏人嘗呼為掏河夫執畚就役曾無忤色又欲以大
布為褐裘復徐氏聞之手為織纊一製十年方暑不
解所居草堂椽柱皮節皆存而無斤斧之跡文士効
柏梁體作歌者十餘人浙江東觀察使御史大夫陳
公少逰聞而謁之坐必終日因表其所居曰𤣥真坊
又以門巷湫隘出錢買地以立閈閎旌曰迴軒巷仍
命評事劉太真為叙因賦柏梁之什文士詩以美之
者十五人既門隔流水十年無橋陳公遂為剏造行
者謂之大夫橋遂作告大夫橋文以謝之常以豹皮
為度騣皮為屩隠素木几酌班螺盃鳴榔杖拏隨意
取適垂釣去餌不在得魚肅宗嘗錫奴婢各一𤣥真
配為夫妻名夫曰漁僮妻曰樵青人問其故魚僮使
捧釣收綸蘆中鼓枻樵青使蘇蘭薪桂竹裏煎茶竟
陵子陸羽校書郎裴脩嘗謂問有何人往來答曰太
虚作室而共居夜月為燈以同照與四海諸公未嘗
離别有何往來性好畫山水皆因酒酣乘興擊鼓吹
笛或閉目或背面舞筆飛墨應節而成大曆九年秋
八月訊真卿于湖州前御史李㠋以縑帳請焉我揮
灑横抪〈音布〉而纎纊霏拂亂槍而攅毫雷馳須臾之間
千變萬化蓬壺髣髴而隠見天水微茫而昭合觀者
如堵轟然愕貽在坐六十餘人𤣥真命各言爵里紀
年名字第行於其下作兩句題目命酒以蕉葉書之
授翰立成潛皆屬對舉席駭歎竟陵子因命畫工圖
而次焉真卿以舴艋既弊請命更之答曰儻恵漁舟
願以為浮家泛宅沿泝江湖之上往來苕霅之間野
夫之幸矣其詼諧辯捷皆此類也然立性孤峻不可
得而親踈率誠澹然人莫窺其喜愠視軒裳如草芥
屏嗜欲若泥沙希跡乎道丈夫同符乎古作者莫可
測也忽焉去我思徳兹深曷以寘懐寄諸他山之石
銘曰
邈𤣥真超隠淪齊得喪甘賤貧泛湖海同光塵宅漁
舟垂釣綸輔明主斯若人豈烟波終此身
茅山𤣥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
先生姓李氏諱含光廣陵江都人本姓𢎞以孝敬皇
帝廟諱改焉二十一代祖宏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
晉陵遂爲郡人高祖文嶷陳桂陽王國侍郎曾祖榮
皇朝雷州司馬祖師龕隠居以求其志徙于江都父
孝感博學好古雅修彭𣆀之道與天台司馬鍊師子
微爲方外之交尤以篤慎著干州里考行議謚曰正
隠先生母瑯琊王氏賢明有徳行先生孩提則有殊
異晬日獨取孝經如捧讀焉羈丱好静處誦習墳典
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師事同邑李先生遊藝數年神
龍初以清行度爲道士居龍興觀尤精老莊周易之
深趣執喪過哀口不甞甘㫖之味食唯穬麥而已封
植膳羞皆經其手號毁骨立親族莫不傷之開元十
七年從司馬鍊師於王屋山傳授大法靈文金記一
覽無遺綜核古今該明奥㫖玄宗知先生徧得子微
之道乃詔先生居王屋山陽臺觀以繼之歲餘請居
茅山纂修經法頻徴皆謝病不出天寳四載冬乃命
中官齎璽書徵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諮禀必先齋
沐他日請傳道法先生辤以足疾不任科儀者數焉
玄宗知不可强而止先生嘗以茅山靈跡剪焉將墮
真經秘籙亦多散落請歸修葺乃特詔於楊許舊居
紫陽以宅之仍賜絹二百疋法衣兩副香爐一具御
製詩及序以餞之又禁於山側採捕漁獵食葷血者
不得輒入公私祈禱咸絶牲牢先生以六載秋到山
是嵗詔書三至渥澤頻繁暉映崖谷初山中有上清
真人許長史楊君陶隠居自寫經法歴代傳寳時遭
喪亂散逸無遺先生奉詔捜求悉備其跡而進上之
先時𤣥宗將求大法請先生為師先生竟執謙冲辤
疾而退臮七載春𤣥宗又欲受三洞真經以其年春
之三月中官齎璽書云其月十八日尅授經誥是日
於大同殿潔修其事遂遙請先生為𤣥師并賜衣一
襲以伸師資之禮因以𤣥靖為先生之嘉號焉仍詔
刻石於華陽洞宫以誌之是嵗夏五月隠居先生合
丹之所有芝草八十一莖散生於松石之間詔碑先
生與中官啓告靈仙緘封表進夏又詔以紫陽觀側
近二百戸太平崇元兩觀各一百户並蠲其官徭以
供香火秋七月又徴先生既至請居道觀以養疾九
載春辤歸舊山其年夏六月前生靈芝之所又產三
百餘莖煌煌秀異人所莫覩先生又圖而奏之是嵗
冬又徴先生於紫庭别院館之十載秋先生又懇辤
告老御製序詩以餞之十有一載先生奉詔與門人
韋景昭等於紫陽之東鬱岡山别建齋院立心誠肅
是夜仙壇林間遍生甘露因以上聞特詔嘉異初隠
居先生以三洞真法傳昇𤣥先生昇𤣥付體𤣥先生
體𤣥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於隠居凡
五葉矣皆總集妙門大正真法所以茅山爲天下道
學之所宗矣於戲是非可齊也我物均焉生死可忘
也覺夢同焉如出可域心於變化之際哉先生以大
曆已酉嵗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於茅山紫陽之
别院春秋八十有七其年十二月八日門人赴喪而
至者凡數千人號奉冠舃遷窆于雷平山之西陲遺
命以松棺竹杖木几水瓶香奩香爐置於藏門内弟
子等仰奉嘉猷克遵儉徳先生識真淳業行髙古道
窮情性之本學冠天人之際所以優㳺句曲鬱為王
者之師出入明庭特寵肩輿之貴是知順風而問昔
稱於黄帝望山而請今見於𤣥宗矣又博覽羣言長
於著撰嘗以本草之書精明藥物事闗性命難用因
循著音義兩巻又以老莊周易為潔静之書著學記
義略各三篇内學記二篇以續仙家之遺事皆名實
無違詞㫖該博初先生幼年頗工篆籀而𨽻書尤妙
或賞之云賢於其父因投筆不書𤣥宗詔山人王旼
强請先生楷書上經一十三紙以補楊許之闕先生
能於陰陽數術之道而不以藝業為能極於轉鍊服
食之事而不以夀養為極但㝠懐素朴妙味𤣥津非
夫博大之至人孰能盡於此真卿乾元二年以昇州
刺史充浙江西節度欽承至徳結慕𤣥微遂專使致
書於茅山以抒誠懇先生特令韋鍊師景昭復書於
真卿恩眷綢繆足勵超然之至然可師可仰望紫府
而非遙王事不遑寄白雲而悠逺臮大曆六年真卿
罷刺臨川旋舟建鄴將宅心小嶺長庇高蹤而轉刺
吳興事乖夙願徘徊郡邑空懐尊道之心瞻望林巒
永負借山之記而景昭臮郭閎等以先生茂烈芳猷
願銘金石乃邀道士劉明素來託斯文真卿與先生
門人中林子殷淑遺名子韋渠牟嘗接采真之逰緒
聞含一之徳敢强名於巷黨曷足辨於鴻䝉其詞曰
抱一混茫人之紀綱先生以之氣王神强乃啓𤣥㫖
𤣥門以彰乃為帝師帝道惟康甘露呈瑞靈芝効祥
上士云感高風再揚鶴返仙廟雲辤帝鄉退歸而老
妙識行藏徳本無累道心有常寔曰形解孰云坐亡
代石表墓勒銘傳芳谷變陵遷厥跡彌光
顔魯公文集巻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