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騎牛集

作者:姜蘭馨
1872年

余讀麗史。至世之季。人材之作。非不多矣。長於文章者。或欠自靖之義。略知經濟者。或無骨鯾之風。惟其道學文章事業節義之得兼者。余於文節先生見之矣。先生天姿純正。經術淹博。時政曰非。民彝將斁。則斥佛氏之左道。而明五倫之敎。用程朱之家禮。而行三年之制。菀然爲一代道學之宗。典文衡則黼黻乎皇猷。入經幄則開發其奧旨。論思章奏。唱酬詩篇。咀百家之精英。奉旨宣諭而島夷慴服。抗疏極論而權奸畏戢。衣冠文物。一遵華制。人服其經濟之器。及其勝社運訖。則西望首陽。東歸白巖。矢心罔僕。屢召不起。樹風聲於百世之下。何其盛也。今其文章事業節義。皆從道學中出來。故其爲文也多切實典雅。而不務華麗。其處事也皆醇正嚴直。而不用偏霸。其立節也不殺身成仁。而從容得宜。諡曰文節者。其不以文章節義之兼學與業者耶。先生遺集。散佚於兵燹。後孫之運氏所裒輯斷爛者。皆出於東史所載諸賢所記。其曰。及於聖門見喟然之歎。隱於草廬有臥龍之志。權陽村之所歎尙也。其曰。闢異扶正。捄賢斥邪。騎牛之迹。叩馬同倫。金節齋之所贊也。其曰。德行文章。爲名太夫。李星湖之記也。山斗之望。有集傳世。金鶴沙之記也。及夫圃隱善友之錄。冶隱屛巖之句。九貞之筆。言志之篇。輿地勝覽,平海邑誌等書。先生之平生。槩可見之。而其所援引。皆有證據。則未必非信史實蹟也。是知天下之公論不在於家而在於世。不在於我而在於人。則先生之道學文章事業節義。尤豈不章章乎此哉。噫。恐其蹟之泯滅。則書所以記之也。慮其名之不顯。則文所以闡之也。至於先生之蹟之名。則輝映千秋。與日月而並朗。撑亘萬古。建天地而不悖。有口皆碑。其傳也無窮。有耳皆鐺。其聞也不已。則先生之蹟。不待書而著。先生之名。不待文而久矣。然而後學之讀是書者。想其人而怳若親炙。見其事而感發興起。則實賴此編之存耳。胄孫東祜將鋟是集。遣族人鍾述來請余跋。余何足闡先生之美也哉。我先祖通溪公有學術行義。亦以前朝寶文閣大提學。入我朝三徵不就。其大節與先生同時。千載之下慕仰之誠。與鍾述諸君同。因而興感。謹識如右。壬申南至節。嘉善大夫,行承政院都承旨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尙瑞院正晉山姜蘭馨。謹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