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史節要/卷十一

卷十 高麗史節要
卷十一
作者:金宗瑞
卷十二

毅宗莊孝大王 编辑

諱晛,字日升,古諱仁宗長子,母恭睿太后任氏仁宗五年丁未四月庚午生。性好遊宴,狎群小,卒及于禍。在位二十四年,壽四十七。

丁卯元年宋紹興十七年,金皇統七年。 编辑

夏四月。幸外帝釋院,自是,遊幸寺院,不可勝紀。

○五月。賜李愈昌等三十二人及第。

○禱嗣于靈通寺,講華嚴經五十日。

○臺諫以上章言事不報,歸第。王乃下毬杖于御史臺,臺奉詔,鏁壽昌宮北門,以禁群小出入。王遊北園,謂左右曰:「吾擊毬之技,無復試矣。」已而取毬擊之,人莫有及者。

○六月。王受菩薩戒于明仁殿。

○秋七月。命翰林學士崔惟淸說命

海州蝗。

○八月。取升補試任裕公等五十五人,升補試始此。

平章事致仕任元濬卒。

○九月。出御長源亭。

○甲申。太白經天二日。

○御西樓,觀擊毬。

○冬十月乙未朔。觀擊毬於西樓,雷雨雹。太史奏曰:「大陽弱,陰氣逆,故雷發聲,必有伏匿之謀。若退强暴,扶老弱,用賢良,猶可及救。」

○御西樓,觀擊毬,凡四日。

○親饗老人孝順義節于毬庭,賜設鰥寡孤獨篤癈疾。

○十一月。遣裴承古如金,賀正。

西京李淑柳赫崇晃等伏誅。初,金祭奠使還,等附書曰:「大國兵直到西京,請爲內應。」事覺誅之。

○金遣完顏宗道來,賀生辰。

○遣王軾如金,獻方物。

○王擊毬于北園。

○遣朴翛如金,賀萬壽節。

○刑部奏:「監察御史李玄夫,以雲興倉米十七碩,與其義子及富商,請加鞫問,徵還本倉。」從之。

○十二月。知御史臺事文公裕左正言鄭知源等三日伏閤言事。

○御史臺奏:「壽昌宮北門,嘗奉詔關鏁,散員史直哉校尉鄭仲夫等擅開出入自恣,請下吏。」王不聽,慰解之。

○以李仁實參知政事金永寬樞密院使林光知樞密院事崔惟淸御史大夫同知樞密院事

○禁堂姑從姊妹堂姪女兄孫女相婚。其禁前相婚所生子孫,勿令禁錮。

戊辰二年宋紹興十八年,金皇統八年。 编辑

春三月。右常侍崔諴中書舍人崔允儀等論內侍金巨公宦者之淑等七人,請黜之。王不聽,諴等伏閤力諍,凡三日,乃從之。

○以高兆基政堂文學金永寬知門下省事林光樞密院使崔惟淸知樞密院事文公元同知樞密院事

○夏五月。金遣完顏愼之來,命王落起復,大理卿完顏宗安禮部侍郞蔡松年來,冊王爲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高麗國王

○六月。金橫宣使孛散守道來。

○秋七月。王上冊于王太后。宴群臣,大赦,賜文武官階爵。

○八月。納故奉御崔端女爲妃。

○閏月。謁顯陵。

○御史臺伏閤言事,凡三日。

○以任元淑中書侍郞同平章事,仍令致仕,任克忠樞密院副使

○謁昌長二陵。

○九月。賜柳庭堅等二十五人及第。

○冬十月丁卯。親祫于大廟,赦。

○初,李深智之用與宋人張喆同謀,深變名稱東方昕。通書宋太師秦檜,以爲若以伐金爲名,假道高麗,我爲內應,則高麗可圖也。之用以其書及柳公植家藏高麗地圖附宋商彭寅,以獻檜。至是,宋都綱林大有得書及圖,來告。囚之用于獄,鞫之,皆伏。之用死獄中,伏誅,其妻皆配遠島

○十一月。遣宋公贊如金,謝賀生辰,李之和,謝落起復。

○冊弟大寧侯翼陽侯

○遣許進升如金,謝橫宣,李軾金永夫,謝冊封,廉直諒,賀正。

○金遣高景山來,賀生辰。

○遣殿中侍御史李公升如金,進方物。時,使金者斂麾下軍贄,人各銀一斤,以爲例。公升不取一錢,世服其淸。

○遣金禮雄如金,賀萬壽節。

○贈故禮州防禦使金守雌吏部侍郞翰林侍讀學士。吏部奏:「守雌於丙午之亂以直史館入直,不惜身命,移藏國史,俾得完全。昔,唐韋述爲史官,祿山之亂,抱國史,藏南山,身陷賊,汚僞官。賊平,流渝州死。廣德初,以功補過,贈右散騎常侍。述終汚僞官,至於流死,猶論其功。今守雌一無所累,例補外官而死,未蒙顯賞,深可惜也,乞依古例,追贈官爵。」故有是命。

○十二月。王擊毬於北園。

○以任元敱守太尉定安公,開府曰壽寧,置僚屬。金富軾守太保樂浪郡開國侯,仍令致仕。李仁實中書侍郞同平章事判吏部事高兆基參知政事判兵部事金永寬參知政事尹彥頤政堂文學文公元御史大夫知樞密院事庾弼樞密院副使

己巳三年宋紹興十九年,金海陵王天德元年。 编辑

春正月。曲宴于康安殿。

○閱兵。

○二月。閱兵。

○選驍勇騎士十八人,觀擊毬于後庭。

○以尙州慶州饑,遣使賑之。

○三月癸未朔。日食。

御史雜端申淑侍御史宋淸伏閤言事三日,不報,淑等謝病歸第。

○御西樓,觀擊毬三日。

○夏四月。以李仁實門下侍郞平章事高兆基中書侍郞平章事

○秋七月。宴寶文閣學士文公裕直閣高瑩夫于淸讌閣,略君臣之禮。

○宴平章事高兆基等于淸讌閣。

諫官伏閤言事,凡二日。

○八月。中軍兵馬使奏:「古制,天子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請改五軍爲三軍。」從之。

○御西樓,觀擊毬。

○引見平章事高兆基御史大夫文公元中書舍人王軾左承宣鄭襲明,置酒論國事。遂御西樓,觀擊毬。

○九月。政堂文學尹彥頤卒。彥頤少登科,工文章,嘗作易解,傳於世。晩年,酷嗜佛法,請老退居坡平,自號金剛居士。嘗,與僧貫乘爲空門友,貫乘作一蒲菴,止容一座,約先逝者坐此而化。一日,彥頤跨牛,造貫乘,告別徑還,貫乘遣人送蒲菴。彥頤笑曰:「師不負約。」遂坐蒲菴而逝。彥頤身爲宰輔,不以國家風俗爲意,敢爲詭異之行,以惑愚民,識者譏之。

○御西樓,觀擊毬戲馬。

○召知門下省事崔惟淸御史大夫文公元等,置酒。遂觀擊毬。

○御西樓,觀擊毬二日。

○幸觀德亭,閱兵,賜物有差。

○宴宰樞侍臣。

○閱兵。

○冬十一月。遣李之中如金,謝賀生辰,洪源滌,賀正。

○金遣完顏多祐來,賀生辰。

○遣許純如金,進方物,韓靖,賀萬壽節。

○十二月。檢校少府少監高元仁盜所守官絹百八匹。罪當絞,以犯在赦前,杖脊配遠島。

○以王沖門下侍中,仍令致仕。高兆基判吏部事金永寬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兵部事崔惟淸參知政事

庚午四年宋紹興二十年,金天德二年。 编辑

春正月。密進使朴純沖如金,以金完顏亮弑其主而自立,不至而復。

○秋九月。幸南京

○太白晝見經天。

○至自南京,赦。

○築毬場于北園。

○冬十月。閱兵于東郊

○諫官劾平章事高兆基,左遷爲尙書左僕射

○十一月。遣曹晉若如金,謝宣諭,庾祿公,賀正。

○金遣耶律羅松來,賀生辰。

○遣韓縝如金,進方物,林景猷,賀龍興節。

○御康安殿,命內侍祗候以下擊毬。

○十二月。以金永寬判吏部事高兆基判兵部事崔惟淸中書侍郞平章事文公元參知政事庾弼知樞密院事崔子英同知樞密院事

辛未五年宋紹興二十一年,金天德三年。 编辑

春二月。門下侍中致仕金富軾卒。富軾豐貌碩體,面黑目露,以文章名世。仁宗時,宋使路允迪徐兢來,富軾爲接伴,富軾善屬文通古今,樂其爲人,著圖經,載富軾世家。又圖形以歸,奏于帝,乃詔司局,鏤板以傳,由是名振天下。後奉使如宋,所至素聞其名,待之以禮。再掌禮闈,以得士稱。卒年七十七,贈中書令,諡文烈。有文集二十卷。配享仁宗廟庭。

○三月癸酉。日有黑子,大如雞卵。

○以高兆基中軍兵馬判事西北面兵馬判事

○癸未。日中有黑子,大如雞卵。翼日亦如之。

樞密院知奏事鄭襲明卒。襲明迎日縣人,倜儻奇偉,力學能文。以鄕貢擢第。初,王爲太子,襲明侍讀仁宗慮太子不克負荷,任后亦愛次子,將立爲太子,襲明盡心調護,故得不廢。襲明久居諫職,有諍臣風,仁宗深加器重,擢授承宣,傅東宮。及不豫,謂太子曰:「治國當用襲明之言。」王嗣位,怨太后前事,一日侍坐,語侵之。太后跣而下殿,仰天而誓,忽雷雨大震,電光入座。王驚懼,俛入太后衣下,俄而震殿柱。王悔悟,遂爲母子如初。襲明自以先朝顧托,知無不言。王憚之,金存中鄭諴日夜短之。會襲明告病,以存中權代其職。襲明揣知王意,却藥而死。

○夏四月。參知政事致仕陳淑卒。

○御明仁殿視朝。引見乙丑年以來新及第等,賜宴閤門,仍賜釋褐。王謂諫臣曰:「自今,欲每日視朝,凡廷諍之事,姑且除之。」故諫臣無廷諍者。

○命以沈香木刻成觀音像,置內殿。

○以庾弼知門下省事崔諴知樞密院事

少府少監韓令臣嘗爲典解庫判官,以私麤布,潛換官布三十匹。收職田,放還田里。

○閏月。平章事致仕李仲卒。

○以旱禱雨于名山大川及諸神祠。

○封王妃王氏興德宮主,將宴,侍臣就坐。諫議王軾見宦者內殿崇班鄭諴帶犀,指臺員曰:「臺官可謂無目者也。」御史雜端李綽升憤然作色曰:「君安知爲不爲耶。」卽令臺吏李份取其帶。以賜物,不肯與,强取之。白于王,王大怒,命內侍李成允走入臺門,成允執他吏閔孝旌以來,囚于宮城所。王不悅,罷宴,卽解所御犀帶賜,下孝旌于刑部獄。臺官知王怒未霽,還其帶于內侍院,內侍執事韓儒功曰:「汝旣取矣,何用送爲。」遂却之,往來再三而後受之。臺諫伏閤論成允等,王不聽,臺諫杜門不出,王乃黜成允儒功等五人,臺官視事。

○以鄭諴權知閤門祗候,御史臺以宦者參朝官無古制,爭之,不聽。臺官復不出,召臺官諭之曰:「已收祗候制矣。」臺官拜謝。時,王弟大寧侯暻有度量,得衆心。鄭諴謀陷臺諫,密誘散員鄭壽開,誣告臺省及李份等怨大家,謀推爲主。王惑之,欲去諫臣,金存中諫止之,請令有司按問,果不驗。黥壽開,配黑山島,流雲梯縣思欲免咎,又讒言外戚朝臣出入大寧侯之門,誠不誣矣。先是,存中亦與太后女弟夫內侍郞中鄭叙母弟承宣任克正有隙。性輕薄,有才藝,交結大寧侯,相與遊戲。存中等構飛語以聞,王亦疑之。存中嘗爲春坊侍學,與相善。王卽位,以舊恩屬內侍,特被寵幸。及鄭襲明卒,懇奏,擢存中右承宣。自是,出入禁中,圖議國政,勢傾朝野。

○五月。諫議王軾起居注李元膺等上疏,論鄭叙等罪,金存中贊之。元膺存中族也。

○宰相崔惟淸文公元庾弼等率諫官崔子英王軾金永夫朴翛等,伏閤請曰:「鄭叙交結大寧侯,邀致其第,宴樂遊戲。又鄭諴以私怨謀陷臺諫,罪不可赦。」

○御史臺以鄭叙陰結宗室,夜聚宴飮,囚叙及秘書正字梁碧戎器色判官金義鍊大寧府典籤劉遇錄事李施。王皆宥之,罷大寧府,流金旵仁,笞樂工崔藝等流之。史臣曰:「毅宗不能制其私人,使之陵轢風憲,以撓國法,已過矣。不聽臺諫之言,屈法宥之,宜及於群小之禍也。」

召諫官慰諭之。特引諫議王軾入便殿,賜酒宴,語從容。

○臺諫伏閤言事,知臺事崔允儀直入王所爭之。召還臺吏李份,杖流鄭叙東萊梁碧會津金義鍊淸州金旵樸島。又論平章事崔惟淸之宴諸王也,借助器皿,失大臣之體,貶爲南京留守雜端李綽升於臺省之論也,在家不預,貶爲南海縣令,皆妹壻也,叙等旣流,金存中益寵幸。

○罷內殿崇班鄭諴,以諫官論請不已也。

○以金永寬守司徒判國子監事文公元中書侍郞平章事判吏部事庾弼參知政事判兵部事金永錫政堂文學崔子英知門下省事崔諴判三司事崔允儀御史大夫同知樞密院事任克忠樞密院副使

○六月。命寶文閣學士待制翰林學士,日會精義堂,校冊府元龜

○金橫賜使少府少監蕭忠來。

○吏部請錄鄭叙崔惟淸李綽升罪于政簿,從之。

○夜,召內侍李陽允史官李仁榮等十三人於奉元殿,給紙筆,命賦石榴花詩,限以燭刻。陽允等七人中格,賜酒果絲絹。

○王走筆賦禱雨詩,宣示學士

○以旱禁扇。

○秋七月。詔:「今年,累月不雨,禾穀不登,內外人民將至飢困,大可憂也。塗有餓殍,而不知發,豈爲政之道乎。都兵馬使與宰樞其熟議救恤之方,使吾赤子,毋或飢餓。」

○以李軾尙書左僕射參知政事,尋卒。

○八月。諫官及侍御史金𧩎等伏閤言事三日,不報。省宰皆乞罪,不視事。召文公元庾弼金永錫崔子英及諫官金子儀王軾朴翛李元膺李陽伸尹鱗瞻臺官崔允儀金𧩎閔愨韓靖,慰諭視事。皆不奉詔,夜二鼓乃退。省宰及臺諫被召,詣闕待命,皆不報。省宰及御史大夫先退,王引騎士於後庭,伐鼓擊毬。正言李知深伏閤力爭二日。

○王遊北園,命騎士擊毬。

○召省宰謂曰:「已從臺諫所奏矣。」然只黜鄭諴耳。

○九月。謁景靈殿。

○冬十月。親祫于大廟。

○十一月。遣宋瓌如金,謝賀生辰,趙端臣,謝橫賜。吳日就,賀正。

○金遣蕭子敏來,賀生辰。

○遣徐淳如金,進方物,崔應淸,賀龍興節。

○十二月。以文公元守司空庾弼中書侍郞平章事任克忠同知樞密院事王軾御史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李彥林爲尙書右僕射

壬申六年宋紹興二十二年,金天德四年。 编辑

春正月。御康安殿,觀綵棚。伶官兩部樂以前夕已經燃燈大會,皆已徹去,王亟命復之,樂觀忘倦,至日午乃罷。

○三月丙申朔。地震。

諫官伏閤言事三日,不報。

右諫議申淑等伏閤諫諍,平章事文公元知門下省事崔子英始預議而不至。

○宴于賞春亭,使伶人奏雜戲。

○詔曰:「旱魃爲虐,朕甚懼焉。將博採忠言,勵精求理,以召和氣。」於是,臺諫各上封事,陳時政得失。

○夜,禁苑林木間有光,爛然如火焰,外人疑爲失火,聚闕門外欲救,知非火乃退。時,人謂王好夜遊,故有此異。

○夏四月丙寅。地震。

○宴萬壽亭,至曉乃罷。先是,內侍尹彥文聚怪石,築假山于壽昌宮北園,構小亭其側,號曰萬壽,以黃綾被壁,窮極奢侈,眩奪人目。宴將罷,假山頹,牝雞鳴。

御史中丞高瑩夫侍御史韓靖崔均深等伏閤三日,請黜尹彥文韓就李大有榮儀等,不聽。臺官杜門不出,御史大夫崔允儀不至。

○召臺官宣諭,右諫議申淑給事中林儆等復上疏切爭,王勉從之,黜彥文等四人。

○夜宴于賞春亭

○諫官伏閤諫擊毬,不聽。諫官遂留宿翰林院。王賜酒慰諭,乃曰:「所言至切,何敢不從。」翼日,悉出群馬,命日官塞北門。

○賜金儀等二十七人及第。

○五月。御大觀殿,以詩賦親試,賜劉羲等三十五人及第。

○六月。饗飢饉疾疫人於開國寺

○秋七月。右諫議申淑等伏閤切諫,凡三日。時,平章事文公元庾弼政堂文學金永錫知門下省事崔子英又不至。

○臺諫伏閤論諫,乃黜內侍十四人茶房五人。

○八月。召還鄭諴,復充內侍。

○九月。百官詣萬寶殿,賀太后坤寧節。

○御東池,選善射御者,觀射終月。

○冬十一月。遣柳公材如金,謝賀生辰,朴彥樞,賀正。

○金遣完顏持正來,賀生辰。

○遣李惇如金,進方物,閔愨,賀龍興節。

○十二月。平章事致仕崔灌卒。

○王夜觀百戲于內殿。

○以文公元庾弼門下侍郞同平章事金永錫中書侍郞平章事崔子英參知政事崔諴樞密院使崔允儀知樞密院事

癸酉七年宋紹興二十三年,金貞元元年。 编辑

夏四月。冊子泓爲王太子,赦,加內外文武官職,兼賜田柴。

○宴群臣於大觀殿。

○六月。穆淸殿災。

○金遣使來,告改元。

○秋八月。賜郭元等三十人明經三人及第。

○冬十月。御史臺伏閤論事。

○十一月。金遣少府監阿勒根彥忠來,賀生辰。

○遣起居舍人崔婁伯如金,賀龍興節,禮部員外郞尹鱗瞻,謝賀生辰,御史雜端李陽伸,進方物,禮部員外郞朴儒,賀正。

甲戌八年宋紹興二十四年,金貞元二年。 编辑

春正月。以崔子英判兵部事金永錫尙書左僕射

○冊弟平涼侯

○御慶豐殿,召扈從文臣,命賦靑郊驛獻靑牛詩。直翰林院金孝純等十四人合格,賜物有差,幷賜酒果。

○召知門下省事崔允儀樞密院使任克忠,曲宴于陽和樓,夜艾而罷。

○三月。召崔允儀任克忠金存中等六人,曲宴于陽和樓。

○夏四月。親禘于大廟,赦。

○五月癸丑朔,日食。

參知政事致仕尹誧卒。

○閱兵于東郊

○更定科擧法。初場迭試論策,中場試經義,終場試詩賦。又國學生考以六行,積十四分以上者許直赴終場,不拘其額。又除三場連卷法。

○賜皇甫倬等及第。

六月。金遣大府少監梁彬來,賜羊二千頭。

○秋九月。創西京重興寺

○冬十月。饗老人,又飯僧三萬。

○開蘇泰縣河渠,未卒其功。

○十一月。金遣大府監李珪來,賀生辰。

○遣金永寧如金,進方物,奉說,謝賀生辰,金仁愈,謝橫賜。

乙亥九年宋紹興二十五年,金貞元三年。 编辑

春二月。給事中閔愨左司諫朴得齡等伏閤論事,不報。

○夏五月丁未朔。日食。

○端午,謁景靈殿。

○以梁元俊知門下省事任克忠樞密院使

○秋八月。宋明州歸我漂風人知里先等五人。

○召平章事崔子英知門下省事梁元俊起居舍人崔婁伯左司諫朴得齡左正言許洪材右正言崔祐甫,訪問國政。婁伯水原人,戶長尙翥之子。年十五,父因獵爲虎所害,婁伯欲捕虎,母止之,婁伯曰:「父讎可不報乎。」卽荷斧跡虎,虎旣食飽臥。婁伯直前叱虎曰:「汝食吾父,吾當食汝。」虎乃掉尾俛伏,遽斫而刳其腹,取父骸肉,盛虎肉於甕,埋川中,葬父廬墓。一日假寐,其父來詠詩云:「披榛到孝子廬,情多感淚無窮,負土日加冢上,知音明月淸風,生則養死則守,誰謂孝無始終。」詠訖,遂不見。服闋,取虎肉,盡食之。

○冬十一月。金遣使來,賀生辰。

○遣右司員外郞金純如金,賀龍興節,刑部員外郞金溫中,謝賀生辰,戶部郞中崔子葩,賀正,左司諫朴得齡,進方物。

○十二月。削司空爵,流直長同正李龜壽仁州。璋齊安公偦之子,素無賴,好弓馬,與龜壽飮博擊毬。王弟僧沖曦興王寺,數往還遊戲,興王寺管句內侍朴懷俊奏二人意叵測,故罪之。憤恚,尋死。

○宋歸我漂風人三十餘口。

門下侍郞平章事庾弼卒。以文行顯,性質直不阿。諡恭肅,後配享王廟。

丙子十年宋紹興二十六年,金正隆元年。 编辑

春三月。以左承宣金存中太子少保,尋卒。存中性聰慧,有詩名。王卽位,以宮僚之舊拜右正言鄭襲明卒,王欲得有名望者代之,鄭諴力薦之,得拜承宣。嘗密白王曰:「太子幼,宗親盛,恐致覬覦,宜選兩府宰相,以爲東宮師傅,以效周公霍光故事。」王然之,以庾弼太師崔允儀太傅。居無何,卒,存中代爲少保,王命百僚就賀其第。與諴相結用事,大張威福,附己者進,異己者斥,冒進之徒皆趨其門,財累鉅萬,其兄弟親戚恃勢驕恣。至是,背疽,王遣醫問疾,絡繹於道。及死,王痛之,贈政堂文學

○夏四月。王如興王寺,轉華嚴經。還宮,赦。凡從事法會者,皆賞職。初,王無嗣,與妃誓:「若生子,當成金銀字華嚴經四部。」及元子生,寫成二部,修興王寺弘敎院,藏之。大設法會以落之。

○六月。賜黃文莊等二十七人及第。詔曰:「文莊丙寅科狀元文富弟也,兄弟俱占魁科,在古罕聞,宜準三子登科例,歲廩母粟三十碩。」

○秋七月丙寅。彗見東方。

○八月。以彗見,赦二罪以下。

○遣尙書韓縉如金,賀上尊號。

○九月。定安公任元厚卒。元厚初名元敱,器宇宏深,風彩嚴重,博通經史。爲宰相,勤儉淸白。宰執皆傾信妙淸元厚獨擯而不從,人服其明。及判吏部,銓注甚公,人稱之曰:「古之山濤。」及王卽位,以太后父,令朝會上殿行禮,諫官論駁,遂封定安公。自是,居閑頤養。

○冬十月。飯僧五百于內殿。

○召平章事崔允儀李之茂知樞密院事申淑承宣李元膺金貽永大司成金永胤寶文閣學士金永夫知閤門事崔溫給事中崔應淸殿中監崔褎稱御史雜端金𧩎等,入穆淸殿,周覽善救寶養性亭,賞御苑花卉,賜宴于沖虛閣。初,王於大內東北隅起一閣,扁曰沖虛,金碧鮮明,華飾絶麗。又於內閤別室居善藥,意欲廣治衆病,扁曰善救寶。又構亭其側,聚怪石名花,扁曰養性。

○閏月。金改貞元四年爲正隆元年,避世祖諱,以豐字代隆字,行之。

○十一月。金遣定遠將軍耶律遵禮來。

○十二月。郞將崔淑淸密謂左僕射權正鈞曰:「承宣李元膺宦官鄭諴等乘勢弄權,吾欲誅之,何如。」正鈞卽以聞,流淑淸于遠地。

丁丑十一年宋紹興二十七年,金正隆二年。 编辑

春正月戊辰朔。風自乾來,太史奏曰:「國有憂。」王懼,卜者內侍榮儀因進禳禬之說,王信之,命於靈通敬天等五寺,自是,月至歲終,恒作佛事以禳之。父尙嘗配島,娶島內逆民之後,生。形貌怪異,性姦猾,常自言曰:「國家基業之遠近人君壽命之脩短只在禳禱勤怠巡御疏數。」王頗惑之。每伺王憂懼,輒奏云:「某年某月,恐有禍災,若依某法禳之,則無患矣。」於是,置司祈禳,幸而無事,卽曰:「咸我力也。」又奏曰:「如欲延壽,須事天帝釋及觀音菩薩。」王多畫其像,分送中外寺院,廣設梵采,號曰祝聖法會,發州郡倉廩以支其費。乘傳巡視,守令僧徒皆畏苛酷,爭遺賄賂。又於安和寺塑置帝釋觀音須菩提,聚僧,晝夜連聲唱諸菩薩名號,稱爲連聲法席。陽示勤苦,終宵禮拜。王時幸觀之,特加褒賞。又信言,遍祀遠近神祠,使者絡繹。或取閭巷名第,以爲離宮別館,或勞民以營山齋野墅,巡幸無時。又於諸寺皆張法會,至有千日萬日爲限者,京外府庫傾竭,人皆怨之。

榮儀奏:「闕東新成翼闕,則可以延基。」王奪弟翼陽侯第,創離宮。

○御睦親殿,召弟僧玄曦等二百餘僧,設齋祈福。

○召翼陽侯及宰臣崔允儀李之茂等,置酒便殿,至翼日午時,乃罷。

○幸國淸寺,遂幸敬天寺。有司以行在所狹隘,請去史官。王曰:「史官記予言動,不可暫離也。」

○二月。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高兆基卒。兆基初名唐愈耽羅人。性慷慨,涉獵經史,尤工五言詩。仁宗朝,爲臺諫,直言不諱,多所裨益。及卽位,拜平章事,當金存中用事,屈己偸合,時議非之。

○流弟大寧侯暻天安府,貶南京留守崔惟淸忠州牧使工部尙書任克正梁州防禦使左副承宣金貽永知昇平郡事,前御史雜端李綽升復爲南海縣令,徙配鄭嗣文巨濟縣文卽也,貽永之妹壻也,克正元厚之子於大寧侯舅也。時,樂工崔藝遇赦還京,與妻不協,妻誣告,藝尙不悛,往來大寧侯第。王命崔褎稱鞫之,無驗。王素信圖讖,不友諸弟,故猶且疑之,密諭諫臣,論劾大寧侯克正等罪,又恐太后救之,先遷太后於普濟寺,陽若不得已而允之。史臣林民庇曰:「之惡天下之所共知也,而封於有庳者,恐傷友于之義也。大寧侯叛狀未明,母后尙在,而忍使流竄,毅宗亦少恩哉。惟淸秉心正直,一代名臣,綽升淸白謇諤,有諫臣風,見忌於鄭諴,未免流放,惜哉。」

三月。流禮賓卿李仲齊及家屬于南島。仲齊妻李氏性惡,嘗,語僕有不臣。僕妻素怨李,遂訴宦寺以聞,王怒命近臣,面縛李氏以來,闔家流竄。自是,讒言交構,王多疑群臣。

○夏四月。闕東離宮成,宮曰壽德,殿曰天寧。又以侍中王沖第爲安昌宮,參政金正純第爲靜和宮,平章事庾弼第爲連昌宮,樞密副使金巨公第爲瑞豐宮。又毀民家五十餘區,作大平亭,命太子書額,旁植名花異果,奇麗珍玩之物,布列左右。亭南鑿池,作觀瀾亭,其北構養貽亭,蓋以靑瓷,南構養和亭,蓋以椶。又磨玉石,築歡喜美成二臺,聚怪石作仙山,引遠水爲飛泉,窮極侈麗。群小逢迎,民間珍異之物,輒稱密旨,無問遠近,爭取駄載,絡繹於道,民甚苦之。

○命宰樞臺諫侍臣遊覽壽德宮,因賜酒食。

○御觀瀾亭,赦二罪以下,復鄭諴職。凡預營繕者,皆賞之。

○王買平章事文公元第爲巡御所。

榮儀奏:「來歲國有災,宜修古寺以禳之。」王率日官,幸海安寺,相風水。

○五月。御密殿,召平章事崔允儀右承宣李元膺等,賜犀紅鞓帶各一腰。是夜,王率內豎伶人,巡宴林亭,至曉不輟。

○以朴純沖樞密院副使,復以鄭諴權知閣門祗候

○王聞東海中有羽陵島,地廣土肥,舊有州縣,可以居民,遣溟州道監倉金柔立往視。柔立回奏:「島中有大山,從山頂向東行至海一萬餘步,向西行一萬三千餘步,向南行一萬五千餘步,向北行八千餘步。有村落基址七所,有石佛鐵鍾石塔,多生柴胡蒿本石南草。然土多巖石,民不可居。」遂寢其議。

○幸觀靜寺,相風水。

○六月。金橫宣使大府卿張喆來。

○秋七月。宋商獻鸚鵡孔雀異花。

○八月。幸摠持寺,召住持懷正,遊賞林亭,留題祈福詩。扈從百官軍卒露宿林壑,頗多愁嘆。懷正以呪噤得幸,恩寵無比,凡僧徒求職賞者皆趨附賄賂,貪鄙無厭。

○王欲置離宮於金吾衛堤上里平章事崔允儀切諫,竟不行。

○九月。命內侍朴允恭增營壽德宮。

○冬十月。以大府寺油蜜告匱,徵斂諸寺院,以充齋醮之費。

○飯僧三萬于毬庭。

○十一月。遣工部郞中李光縉如金,謝賀生辰,刑部員外郞朴育和,謝橫賜,刑部員外郞金敦中,賀正,禮賓少卿崔令儀,進方物,工部員外郞金嘉會,賀龍興節。

○金遣少府監完顏德壽來,賀生辰。

○命左承宣直門下省李元膺右承宣左諫議大夫李公升傳旨門下省,督署鄭諴告身,宰臣及諫官論執不可。公升往來再三,復傳旨曰:「卿等不聽朕言,朕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平章事崔允儀右諫議崔應淸元膺公升等不得已署之。給事中李知深司諫崔祐甫裵景誼獨不署,伏閤力爭。左遷知深國子司業祐甫尙舍奉御景誼殿中內給事自是獲參朝列,權寵日盛,意氣洋溢,親黨布列。薦引官奴王光就白子端,以爲羽翼,交構讒訴,陵轢朝臣,侵漁閭巷,宦寺亂法,莫盛於斯。史臣曰:「宦寺與於縉紳之列,古無其制,王以乳媼之故,溺於私愛,旣授朝官,又督告身。允儀爲相,公升應淸爲諫官,旣不能正其罪,又從而署之,何也。由是,閹人日盛,若王光就白子端輩相繼用事,蔽塞聰明,宰相臺諫畏威脅勢,緘默不言,終致普賢之變。噫。」

十二月。詔以鄭諴私第爲慶明宮。第在闕東南三十許步,大小廊廡凡二百餘間,樓閣崢嶸,金碧交輝,僭擬宮禁。陰陽家皆以爲犬擧頭吠主之勢,不宜臨御,不從。

○以崔諴政堂文學金永夫知樞密院事

戊寅十二年宋紹興二十八年,金正隆三年。 编辑

春二月。以仁宗忌,飯僧於大平亭。時,王好作佛事,緇徒盈溢宮庭,怙恃恩寵,附託宦官,侵擾百姓,競造寺塔,爲害日甚。

○三月辛酉朔。日食。

○赦二罪以下,又赦西京叛逆充爲奴婢者。

○量移崔惟淸廣州牧使任克正忠州牧使金貽永南京留守

○幸壽德宮,宴宰樞侍臣于大平亭。

○大酺國內老人。

○夏四月。新倉館里三百二十餘戶災。

○五月。賜金正明等二十七人及第。

○六月。召右承宣知御史臺事李公升中丞宋淸允侍御史吳忠正等曰:「鄭諴自寡人在襁褓時辛勤阿保,以至今日,故除權知閣門祗候,以酬其勞。已經三載,卿等不署告身,實非臣子愛君之心。苟不署,若輩皆菹醢。」淸允忠正俯伏流汗,獨公升不奉旨,王怒譴逐之。

知門下省事申淑諫議金𧩎柳公材中書舍人洪源滌起居舍人金于蕃右正言許勢修上疏諫曰:「鄭諴之先在聖祖開創之時逆命不臣,錮充奴隷,區別種類,使不得列於朝廷。今授顯任,以太祖功臣之裔反僕役於不臣之類,有乖太祖立法垂統之意。請削職,凡與相結爲黨者,亦降爲庶人。」王大怒,還其疏,諫官伏閤二日,竟不得達,勢修揮淚太息,棄官而去。

○召臺諫,督署告身,皆唯唯,李公升猶不奉旨,王責公升曰:「汝嘗爲諫官,旣署告身,今反不署,何也。」對曰:「臣悟昨日之非,故不奉詔。」王怒勑公升歸家。金𧩎等又上疏諫,不報。是日,日無光。

○召李公升,復令視事。

○秋七月。申淑獨詣闕上疏,請削鄭諴職。王曰:「古者,未有大臣獨諫者。」對曰:「自祖聖創垂以來,亦無宦寺拜朝官者,至聖朝,始有之。臣聞此以還,居常憤懣,食不知味,故敢來上請。若臣言非,請誅,臣是,則願賜兪允。」王乃降制,削諴職,布告中外。

○八月。以朴純沖知門下省事,左遷申淑守司空尙書右僕射,以請削鄭諴之職也。

太史監候劉元度奏:「白州兔山半月崗實我國重興之地,若營宮闕,七年之內,可呑北虜。」於是,遣平章事崔允儀相風水,還奏曰:「山朝水順,可營宮闕。」王然之。

○九月。遣崔允儀知奏事李元膺內侍朴懷俊等創別宮于白州懷俊性苛刻,徵丁夫于西海道,日夜催督,不日告成,賜闕名重興,殿額大化。術者私語曰:「此道詵所謂庚方客虎擧頭掩來之勢,創闕於此,恐有危亡之患。」

○復以鄭諴權知閣門祗候

○左遷殿中侍御史金敦中戶部員外郞,以不署鄭諴告身也。

○冬十月。曲宴于安平齋,召左承宣李公升獻壽,公升賦詩以進。

○幸白州,入御重興闕,受賀于大化殿。是日,天地昏黑,大風拔木,王頗疑之,多方祈禳。

○宴群臣于大化殿。

○十一月。還宮,赦。

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梁元俊卒。元俊出自胥吏,嘗與諫官,論鄭諴,堅執不變,時議重之。性淸儉純直,終始一節,不事產業,不通餽謝,門巷蕭然。初,守光州,妻事姑不謹,黜之,妻子號哭乞哀,終不許,至使其妻獨還,人或譏其不仁。

○金遣高存福來,賀生辰。

○萬寶殿災。

○十二月。富閏縣奉街弑其父及繼母而逃。

己卯十三年宋紹興二十九年,金正隆四年。 编辑

春正月丙辰。日珥,人望之,皆謂三日竝出。

鄭諴饗王,獻衣對,崔允儀李元膺等侍宴,樂聲聞外,聞者莫不嘆息,掩涕曰:「權在內豎矣。」

○二月。幸大安寺,國子生李良平道謁,上疏論事。王率百官飯僧,製詩一絶,令詞臣和進。

右僕射知門下省事申淑棄官歸田里。

○三月。門下侍中王沖卒。

○戊寅。雨雪霰雹,平地三寸許,草木盡枯。

○夏五月。召申淑還。

○冬十一月乙未。地震。

○金遣安遠大將軍完顏德溫來,賀生辰。

庚辰十四年宋紹興三十年,金正隆五年。 编辑

春三月。移御興王寺,道見一老嫗,賜布及酒。

○召宰樞侍臣,賞御苑花草珍禽奇獸,仍賜酒果。

○夏四月。以樞密院副使李元膺參知政事。是日卒。

○五月。賜崔孝著等三十三人明經三人及第。

○六月。金遣耶律琳來。

○秋七月。參知政事致仕申淑卒。高靈郡人,博學經書,以淸儉忠正著名。

中書侍郞平章事崔諴卒。

○八月丙午朔。日食。

○癸酉。日中有黑子。

○九月。置酒後苑,賞菊。

○冬十月。御普賢院,賜匃者布人一匹綿二兩。御院樓,親賜行旅飯羹二日。

○飯僧三萬于毬庭三日。

○十一月。金遣高通來,賀生辰。

辛巳十五年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世宗大定元年。 编辑

夏五月。王製喜雨詩,以示儒臣。

○秋七月。赦。

○八月戊辰。太白經天。

○冬十月。感陰縣子和義章等誣告,鄭叙妻任氏與縣吏仁梁,呪詛上及大臣。王命閣門祗候林文賁按問,乃子和仁梁有隙,欲陷之也。於是,投子和義章于江,降感陰爲部曲。

○十一月甲戌。太白晝見經天。

西北面報金主被弑。

○御毬庭觀樂。

○十二月。以金永夫知門下省事崔褎稱樞密院副使崔惟淸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

壬午十六年宋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 编辑

春正月戊辰朔。日食。

○二月。御經筵,講論經義。

○三月。以金巨公知樞密院事崔褎稱同知樞密院事曹晉若樞密院副使

○御史臺劾奏內侍金獻璜諂事宦者白善淵,削籍。善淵南京官奴也。王嘗幸南京,見而悅之,號爲養子。由是,與王光就相出入臥內,與宮人無比狎,頗有醜聲。

○諫官伏閤上疏,請罷別宮貢獻,不聽。王酷信陰陽秘祝之說,每於行在集僧道數百人,常設齋醮,糜費不貲,帑藏虛竭。又多取私第爲別宮,誅求貨財,名曰別貢,使宦者監領,夤緣營私。時,旱荒疫癘,中外道殣相望。

○夏四月。以久旱,下詔曰:「朕臨政願理,思與群臣,同心合德,日聞忠言,施於有政,上答天心,下副民望。其文武四品以上各言時政得失民間利害,以備採擇。」

○五月。賜李繼元等二十九人明經三人及第。

○盜起伊川安峽東州平康永豐宜州谷州之境,遣內侍祗候盧永醇兵部郞中金莊等討平之。

○詔曰:「人君之德在於好生惡殺勤恤民隱。近者,囹圄不空,民多疫癘,朕甚憫焉。其赦殊死以下,蠲諸道郡縣逋租,發倉廩以賑貧窮失所者。太祖之裔未得祿仕者,令有司選補,兼擧淸白守節者。」

○官婢善花與一孕婦爭斗粟殺之。善花子爲宦寺,請托法司免刑,待赦,直送原州,有司駁奏移配紫燕島。是月,風旱爲甚,人以爲孕婦冤氣所感。

○六月。王以諫官不署崔光鈞告身,召諫議李知深給事中朴育和起居注尹鱗瞻司諫金孝純正言梁純精鄭端遇,督署之,郞舍畏縮,唯唯而退。時宮人無比,嬖於王,光鈞爲其女壻,因緣內嬖,驟拜式目錄事,士大夫莫不切齒。有人嘲諫官曰:「莫說爲司諫,無言是正言,口吃爲諫議,悠悠何所論。」

京城有賊三十餘人,夜至永平門,擊走門卒,斬關而出。

○秋七月。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朴純沖卒。純沖由胥吏,登宰輔,以勤儉自持。

○八月。以吳中正御史中丞中正起吏胥,累補外寄,爲人嚴烈詭隨,不恤孤窮,要結貴近,能爲禍福。但以言貌,備歷要途。時,左散騎崔褎稱性亦强狠,疾不附己者。中正同爲省郞,脂韋依阿,恩讎必報,人皆側目。褎稱薦爲御史中丞,視事一日而死。

門下侍郞平章事崔允儀卒。允儀判吏部,銓注平允,任用賢能,再掌科擧,時稱得人。

○九月。嬖倖挾媚道,密置畫雞於御床褥中。事覺,誣告注簿同正金義輔與內侍尹至元通謀祝詛。斬義輔,流至元於無人島。

○冬十一月。王太子加元服。

○金遣大府監完顏興來,告卽位。

○十二月癸亥朔。太白經天四日。

○以李之茂判吏部事金永夫參知政事判兵部事金巨公知門下省事崔褎稱知樞密院事曹晉若同知樞密院事金永胤樞密院副使

○幸仁智齋,卽慶龍齋也。親製詩一聯云:「夢裏明聞眞吉地,扶蘇山下別神仙。」遂廣開增飾,日與嬖倖沈酣遊戲,不恤國政。諫官或請毀之,王輒稱夢報以拒之,故有是詩。自是,諫者乃止。

○遣金永胤金淳夫如金,賀卽位。

癸未十七年宋孝宗隆興元年,金大定三年。 编辑

春二月。幸天壽洪圓二寺,沈醉留宿,從官衛士皆不得食。

惠民局南街有小兒分東西二隊,各結草爲童女,衣以錦繡,又裝一婢子,隨其後,前有几案方丈,飾金玉,仍設饌食。觀者如堵。二隊爭媚鬪巧,至於呼譟作亂,如是者五六日乃罷,不知所之。

○三月。以東面都監判官孫應時廬墓三年,詔旌表門閭。

○夏四月。親享于大廟,赦,陞百官爵各一級,其執事五品以上官,各許一子蔭職。

○五月。知門下省事金巨公卒。巨公起自胥吏,性廉謹,美容儀,善辭令。常兼閣門,進止詳雅,遂登宰輔。至是,與崔褎稱有隙,憂懣而死。

○六月庚申朔。日食。

○金橫賜使少府監韓鋼來。

○秋七月。宋都綱徐德榮等來,獻孔雀及珍翫之物。德榮又以宋帝密旨獻金銀合二副,盛以沈香。

○以衛尉卿李陽實知西北面兵馬事給事中朴育和東北面兵馬副使。有司劾陽實不合藩鎭,以徐淳仍之。

○八月。左正言文克謙伏閤上疏言:「宦者白善淵專擅威福,密與宮人無比爲醜行。術人榮儀執左道,取媚於上,置百順館北兩宮,私藏財貨,以支祝釐齋醮之費,而與善淵管掌其務。凡兩界兵馬五道按察使陛辭之日,必於兩宮置酒慰餞,使各獻方物,隨其貢奉多少,以爲殿最。至使家抽戶斂,以召民怨。左常侍崔褎稱職掌樞要,勢傾中外,貪墨無厭,不附己者,必中傷之,財累鉅萬。請斬善淵無比,黜榮儀充牧子,罷褎稱,以謝一國。」疏中又及宮禁帷薄之事,王大怒,焚其疏。褎稱詣闕請辨,王召克謙對辨。克謙言甚切至,竟貶爲黃州判官。初,克謙草疏,諫議李知深給事中朴育和起居注尹鱗瞻等不肯連署,及克謙見貶,又視事自若,時人誦宋人竝遊英俊顏何厚之句,以譏之。

○九月。召寶城郡判官秦得文爲內侍。得文始以胥吏進,托宦寺,得郡倅,造竹床竹几竹篋以獻,王悅召之。諂事白善淵王光就,如僕隷。

○冬十月。賜李純祐等二十八人明經三人及第。

○丙寅。地震。

○設百座會,飯僧三萬。

○十一月。金遣大府監耶律章來,賀生辰。

○十二月。以崔褎稱知門下省事金永胤同知樞密院事徐恭樞密院副使

甲申十八年宋隆興二年,金大定四年。 编辑

春三月。遣借內殿崇班趙冬曦借右侍禁朴光通如宋,獻鍮銅器。

○將移御仁智齋,法泉寺住持覺倪睿宗宮人之子,備酒饌,迎駕於獺嶺院。王吟賞風月,與諸學士唱和不已。大將軍鄭仲夫以下諸將疲困憤惋,始有不軌之心。王被酒,徑入歸法寺,日已暮,侍從失王所之,夜半乃還。

○夏四月。親禘于大廟,赦。

○以樞密院知奏事李公升刑部尙書公升於禘日遽奏祀事已辦,王入廟庭,執禮奏未辦,王大怒,欲加重責,賴右承宣李聃營救,但罷知奏。先是,王於館北宮作窟室築臺,飾以金玉,窮極侈麗。一日,與宦者善淵光就等置酒,召公升金諹李聃縱飮,王醉入幕,命左右唱和。

○五月。召崔褎稱李聃,宴于修文殿。又宴于賞春亭,酣飮達曙。

○六月甲寅朔。日食,太史不奏。

○以金永夫中書侍郞同平章事崔褎稱尙書左僕射參知政事金永胤知樞密院事

○秋七月。詔曰:「近聞百僚庶士不肯夙夜,瘝官竊祿,實違委任責成之意,有司其考勤怠以黜陟焉。又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比因公私土木之役,民不聊生,而宦寺等營造屋舍,競爲奢麗,有司其悉禁斷。」

○八月。盜竊大廟祭器。

○九月。移御志和齋,觀擊毬。

○冬十月。賜金元禮等二十八人明經三人及第。

○十一月甲午。白虹圍日,南西北各有珥,如日相貫。

○金遣大府監烏骨論守貞來,賀生辰。

○癸卯。陰霧四塞,行者失路。太史奏:「五行志:『霧者衆邪之氣,連日不解,其國昏亂。』又曰:『霧起十步外不見人,是謂晝昏,占曰破國。』王者出入起居,不可無常。今陛下處非其位,任非其人,明堂久曠而不居,天災可懼而不省,移徙無常,號令不時,故有此異。」王竟不悟。

○閏月。遣金莊如金,謝賀生辰。

○十二月。以崔褎稱判兵部事金永胤樞密院使徐恭同知樞密院事

乙酉十九年宋乾道元年,金大定五年。 编辑

春正月。出御甑山寺右正言趙文貴諫,不聽。

○三月。金大夫營主遣銳卒七十餘人攻二州境內之島,執防守靜州別將元尙等十六人以歸。島去靜州七八千步,二州民嘗往來耕漁樵蘇,金人乘間樵牧,因多居焉。癸未秋,給事中金光中兵馬副使,欲復地邀功,擅發兵擊之,火其廬舍,仍置防戍屯田。及金莊如金,金主讓莊曰:「邊境稍不虞,爾主使然耶,邊吏爲之耶。若果邊吏爲之,則爾主亦當懲之。」還奏之,王乃還其島,命撤防戍。西北面兵馬副使尹鱗瞻等恥削土,猶不從命,故金將來侵。鱗瞻懼,與義州判官趙冬曦密謀,遂移牒大夫營,請還俘獲,翼日,乃還之,鱗瞻等祕不奏。

○辛酉。移御普賢院,天寒雨甚,衛卒凍死者九人。辛未。移御仁濟院。夏四月庚辰。幸觀瀾寺。先是,吏部侍郞韓靖別創佛宇於仁濟院中,號祝釐之所。內侍侍郞金敦中待制金敦時重修觀瀾寺,亦以祝釐爲稱。王謂靖敦中兄弟曰:「聞卿等歸福寡人,朕甚嘉之,將往見之。」靖及敦中等以寺之北山童無草木,聚傍民植松柏杉檜奇花異草,築壇爲御室,飾以金碧,臺砌皆用怪石。至是,敦中張宴於寺之西臺,帷帳器皿珍羞極華侈。王與宰輔近臣歡洽,賜敦中敦時白金羅絹丹絲甚厚。又禮成江人嘗賂白善淵王肅恭榮儀,請以禮成爲縣。善淵等勸王,遊幸於江,江人斂民白銀三百餘斤,多爲奇技淫巧。王亦欲觀水戲,命內侍朴懷俊等,以五十餘舟皆掛綵帆,載樂伎綵棚及漁獵之具,張戲於前。有一人作鬼戲,含火吐之,誤焚一船,王大噱。

○內侍左右番爭獻珍玩,賜左番白銀十斤丹絲六十五斤,右番白銀十斤丹絲九十五斤。時,右番多豪勢之人,因宦者,以王旨多索公私所畜珍寶書畫等物,幷駿馬二匹以獻。左番恥不能及,借人駿馬五匹獻之,後不能償,日被徵債,時人笑之。

○乙酉。移御景福寺。戊子。移御奉靈寺,卽鄭諴祝釐之所。諴饗王,供辦過仁濟觀瀾遠甚。王醉自吹笙,因問知音者,左右以及第李鴻升對。卽召至前,命吹笙笛,遂欣然,以爲相見之晩也,命屬內侍。

○王泛舟板積窯池,與宦者白善淵王光就內侍朴懷俊劉莊等,置酒張樂,遂登水樓,召崔褎稱徐恭等同飮。又召禮成江蒿工漁者,陳水戲以觀,賜物有差。夜二鼓,還館北宮,扈從官迷路,僵仆相續。

○五月。以李之茂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崔褎稱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金永胤尙書左僕射徐恭知樞密院事金𧩎樞密院副使

○六月。大水漂民家,多有溺死者。

○冬十一月。金遣少府監完顏章來,賀生辰。

○十二月。以崔褎稱守太保判吏部事金永胤知門下省事判兵部事李公升樞密院副使

丙戌二十年宋乾道二年,金大定六年。 编辑

夏四月。白善淵准王行年,鑄銅佛四十軀,畫觀音四十幀,以佛生日,點燈祝釐於別院,王乘夜,微行觀之。

○王與僧覺倪夜宴於聖壽院。

○召覺倪,翫月賦詩。

○王宴于淸寧齋,夜五鼓乃還。

○六月。賜朴紹等三十人及第。

○秋七月。金橫賜使尙書右司郞中移剌道來。

○冬十月。飯僧三萬於毬庭。

○十一月。夜宴淸寧齋,寵宦李榮備奇玩之物以迎,張女樂,酣飮至夜。

○金遣大府監耶律成正來,賀生辰。

丁亥二十一年宋乾道三年,金大定七年。 编辑

春正月。全羅州路按察副使尹平壽斂民銀八十斤以獻。

○燃燈,王如奉恩寺,夜還至觀風樓。左承宣金敦中馬素不調,聞鉦鼓聲益驚,突觸一騎士矢房,矢躍出落輦傍,敦中不自首。王驚愕,以爲流矢,疾馳還宮,宮城戒嚴。

○命有司榜于市曰:「有能告賊者,勿論有無職,東班正郞西班將軍,隨自願除授,公私賤隷,亦許參職,幷給銀二百斤,女則給銀三百斤。」王猶慮未得,又命懸黃金十五斤銀甁二百口於街衢,購捕。

○屯府兵于闕庭,以備不測。自是,選取勇力者,號內巡檢,分爲兩番,常著紫衣,持弓劍,分立仗外,不避雨雪,夜則巡警達曙。

○王以不得賊,詔責宰樞。於是,逮捕絡繹,疑大寧侯家僮羅彥有成黃益等,鞫問深刻,彥等誣服。諸王宰樞百僚耆老詣闕,賀得罪人,斬羅彥有成黃益有成妻。又以禁衛不謹,流牽龍巡檢指諭十四人于田里。

○三月。王冒雨幸長興院,與覺倪夜飮,命右承宣金敦中賦詩。

○王微行至金身窟,設羅漢齋,還玄化寺,與李公升許洪材覺倪等,泛舟衆美亭南池,酣飮極歡。先是,淸寧齋南麓構丁字閣,扁曰衆美亭,亭之南澗築土石貯水,岸上作茅亭,鳧雁蘆葦,宛如江湖之狀,泛舟其中,令小僮棹歌漁唱,以恣遊觀。初,作亭,役卒私齎糧,一卒貧甚不能自給,役徒共分飯一匙食之。一日,其妻具食來餉,且曰:「宜召所親共之。」卒曰:「家貧,何以備辦。將私於人而得之乎,豈竊人所有乎。」妻曰:「貌醜誰與私,性拙安能盜。但翦髮買來耳。」因示其首,卒嗚咽不能食,聞者悲之。

○幸歸法寺東嶺,與侍臣置酒。

○夏四月戊辰朔。日食。

○以河淸節幸萬春亭,宴宰樞侍臣於延興殿,大樂署管絃坊備綵棚樽花,獻仙桃拋毬樂等聲伎之戲。又泛舟亭南浦,沿流上下,相與唱和,至夜乃罷。亭在板積窯內,有殿曰延興,南有澗盤迴,左右植松竹花草。又有茅亭草樓凡七,有額者四,曰靈德亭,壽樂堂,鮮碧齋,玉竿亭。橋曰錦花,門曰水德。其御船飾以錦繡,爲流連之樂,凡三年而成,皆朴懷俊劉莊白善淵從臾而爲之也。史臣曰:「爲國之要,在於節用而愛民,毅宗多作池臺,傷財勞民,常與嬖倖,耽樂是從,不恤國政,宰相臺諫無一人言者,終致巨濟之遜,宜矣。」

王弟僧沖曦享王於淸寧齋,召覺倪及侍臣同飮,晩泛舟衆美亭南池,遊賞至夜。沖曦玄曦也。

○宴于淸寧齋,賦詩,令群臣和進。

○五月。幸臨津縣。翼日,與宰樞金永胤徐恭李公升崔溫承宣李聃許洪材金敦中等,泛舟南江,竟日爲樂。召司諫林宗植侍御高子思,赴宴。至夜半,移御普賢院,侍從不及,子思醉不得行。史臣曰:「人主一身繫乎社稷生靈,臺諫之職在於繩愆糾謬。王雖乘危履險,自輕其身,宗植等旣不能諫,又從而宴樂沈湎,以失法從之儀,甚可鄙也。」

長湍縣應德亭,舟中結綵棚,載女樂雜戲泛流,凡十九艘,皆飾以綵帛。與左右倖臣宴樂。至五更,乃登西岸張侯,置燭其上,命左右射,無中者,內侍盧永醇曰:「待聖人中的,然後臣等中之。」王射卽中燭,左右呼萬歲,李聃從而中之,賜綾羅絹。留二日,觀水戲,自應德亭秉燭乘舟,盛張衆樂。過皇樂亭置酒,夜至普賢院,又幸萬春亭置酒,夜入李聃別墅。

○六月。移御玄化寺。先是,王聞城東沙川龍淵寺南有石壁數仞,削立臨川曰虎岩,流水停滀,樹木蓊蔚,命內侍李唐柱裴衍等構亭其側,名延福,奇花異木,列植四隅。以水淺不可舟,築堤爲湖,其地白沙,水勢强悍,雨則輒毀,隨毀隨補,晝夜不息,人甚苦之。是日,與宰相侍臣宴于亭上,極歡乃罷。

○秋七月。幸歸法寺,遂御玄化寺,馳馬至獺嶺茶院,從臣皆莫及,王獨倚院柱,謂侍者曰:「鄭襲明若在,吾豈得至此。」

○八月。幸南京,駕至加頓院廣州備儀衛樂部以迎,獻馬及肩輿陽傘。

○九月。南京留守備禮迎駕,獻陽傘及馬牛。夜,命內侍重房射侯,中者賜綾絹。

○幸三角山僧伽文殊藏義等寺。

○宴群臣于延興殿,賜馬人一匹。

○發南京,至坡平縣江,宴群臣于舟中,侍臣皆醉失儀,樞密院使李公升倒載駕前。

○至自南京,詔中外,推恩有差。是行也,廣州掌書記金鏐聚斂于民,貿易珍玩器皿,重賂宦者。於是,白善淵王肅恭等薦鏐屬內侍。

○冬十一月。遣禮賓少卿崔儇如金,謝賀生辰。

○金遣少府監李衛國來,賀生辰。

戊子二十二年宋乾道四年,金大定八年。 编辑

春正月。宴群臣徹夜。

○太子納江陽伯之女爲妃。

○王以夢中所製詩,示群臣,臣僚稱賀。

○二月。飯僧一千于宣慶殿。

○進江陽伯爲侯。

○三月。幸西京。時,王弟翼陽平涼二侯頗得衆心,王疑有變,移御以避之。駕至平州崇壽院西亭,召宰輔侍臣行酒,泛舟于南溪,溯流遊賞,至晡乃罷。

○王駐蹕黃州洞仙驛,宴碧波亭,又泛舟南溪,至夜宴樂,賜樂工及雜戲人白金三斤。

○謁太祖眞殿。

○御觀風殿,下敎曰:「朕聞鎬京萬世不衰之地,後之王者臨御于此,頒下新敎,則國風淸明,小民安泰。朕卽政以來,萬機實繁,未暇巡御,今以日官所奏,來幸此都,將欲革舊鼎新,復興王化,採古聖勸戒之訓及當時救弊之事,頒新令九條。」是日,宴宰樞近臣於淸遠樓,相與唱和爲樂。

○夏四月。幸興福寺,泛龍船於南浦,宴宰樞近臣。又幸洪福寺,宴于多景樓,賜水戲人白金二斤。

○宣旨曰:「西都乃祖宗巡御之地,自經乙卯之亂,國家多事,累年未得巡御,今欲舊染汚俗,咸與惟新,亦將延基保業,乃幸是都。迎駕時,有所違誤爲有司所拘執者,公徒私杖以下贖銅徵瓦,竝皆放除。又乙卯年緣坐配南界者,亦令放還。諸領府及三衛軍迎駕有勞者,給米人一碩。

○宴群臣於長樂殿。

○以河淸節又宴於長樂殿。

○幸永明寺,泛舟于大同江

○御浮碧樓,觀神騎軍弄馬戲,賜白金二斤。

○御浮碧樓,觀水戲,賜白金布物,宴宰樞侍臣于舟中,夜分乃罷。

○秋,王至自西京

○冬十一月。金遣完顏靖來,賀生辰。

○遣禮賓少卿徐諏如金,謝賀生辰。

○十二月。遣司宰少卿陳玄光,賀正,衛尉少卿崔允偦獻方物。

己丑二十三年宋乾道五年,金大定九年。 编辑

春正月戊午朔。王受朝賀,代製臣僚賀正表,宣示宰樞近侍國學文臣。於是,禁內六官文臣等,奉表賀御製,王喜賜酒果,以行頭直翰林院田致儒屬內侍,大學官又率六管學生,與中朝制科者,各上表稱賀,賜酒脯。

○幸奉香里離宮,宴群臣,仍賜宋商及日本所進玩物。

○二月。宴群臣。

○三月。王以巡御西都親製疏,設羅漢齋于山呼亭。

○幸西京,駐駕平州,泛舟崇壽院南池,夜宴扈從臣僚。

○幸永明寺,泛龍船於大同江置酒。又自永明寺泛舟,至洪福寺,遂幸八景亭,觀水戲。

○夏四月。駕至浿江龍瑞亭,乘舟置酒。

○還京,赦。

○六月。宴宰樞侍臣于延福亭。

○秋七月。王將幸碧岑亭,御史臺伏閤論離宮行幸之繁與按察察訪枉法之事,皆不聽。

○金遣橫賜使符寶郞徒單懷貞來,賜羊二千,有一羊四角。樞密使李公升以爲瑞獸表賀,時人嘲爲四角承宣

○八月甲申朔。日食。

○冬十一月。金遣大府監馬貴忠來,賀生辰。

○十二月。中書侍郞平章事金永胤卒。

中書侍郞平章事崔褎稱以病致仕。

○以許洪材中書侍郞平章事判吏部事

庚寅二十四年宋乾道六年,金大定十年。 编辑

春正月壬子朔。王受賀於大觀殿,親製臣僚賀表,略曰:「恭惟陛下,重之聖哲,疊之聰明,以萬幾之暇,修三接之勤。樂與詞臣,垂文章四六之盛作,天臨密席,講詩書經史之妙文。北使上壽而致辭,日域獻寶而稱帝,生民以來,今日無對。」極言功德之盛,宣示群臣,百官表賀。是日,御奉元殿,講

○己卯。王如靈通寺,設華嚴會,親製佛疏,宣示文臣,百官表賀。辛巳。還宮,命諸王結綵幕於廣化門左右廊,管絃坊大樂署結綵棚陳百戲迎駕,皆飾以金銀珠玉錦繡羅綺珊瑚玳瑁,奇巧奢麗,前古無比。國子學官率學生獻歌謠。王駐輦觀樂,至三更,乃入闕。承宣金敦中盧永醇林宗植饗王于奉元殿,王歡甚,達曉而罷。

○二月。幸延福亭,召平章事許洪材知御史臺事李復基起居注韓賴等,泛舟宴樂。竟日,遂御和平齋。

○甲申。狼星見于南極,西海道按察使朴純嘏以爲老人星,馳奏之。

○三月。王欲遊西江,夢有一婦人立門而告曰:「王若遊西江,必待五月。」王覺而乃止。

○庚申。與許洪材李復基韓賴金敦中等,泛舟曲宴。壬戌。亦如之。乙丑。又宴于舟中,夜幸玄化寺,道遇大雨,馳馬而至。

○遣知門下省事崔溫西京老人堂,右副承宣林宗植祭老人星于海州床山,凡內外有老人堂,皆遣使祭之。

○以文克謙殿中內給事克謙旣貶爲黃州判官,未幾坐微過免,王猶怒前事,復斥爲晉州判官。或奏曰:「克謙直臣,不宜連貶外州,以防言路。」王不得已,乃有是除。

○夏四月。親醮老人星于內殿。

忠州牧副使崔光鈞奏:「前月二十八日,祭老人星于竹杖寺,其夕壽星見,至三獻乃沒。」王大喜,百官稱賀。

○幸延福亭,宴侍臣于舟中,夜半乃罷。

○禁內六官文臣表賀壽星再見,賜酒果。

○以壽星再見,命太子醮于福源宮平章事許洪材醮于賞春亭,左承宣金敦中祭于忠州竹杖寺

○王欲親醮老人星,命判禮賓省事金于蕃郞中陳力升構堂於眞觀寺南麓。又立別祈恩所,造金銀花及金玉器皿。

○幸和平齋。時,王遊幸無時,每至佳境,輒駐蹕,與近倖文臣觴詠忘返,扈從將士疲困生嗔。大將軍鄭仲夫出旋,牽龍行首散員李義方李高從之,密語仲夫曰:「今日,文臣得意醉飽,武臣皆飢困,是可忍乎。」仲夫曾有燃髥之憾,遂構兇謀。

○五月。宴文臣于和平齋,唱和至夜,命內侍黃文莊,執筆以書,群臣稱贊聖德,謂之大平好文之主。

○戊辰。幸延福亭,夜泛舟,宴侍臣。庚午。亦如之。

○移御念賢寺,乘輿將發,與許洪材李復基韓賴等,置酒舟中,君臣皆沈醉,夜分忘歸。金敦中前白王曰:「自朝至夜,扈從軍卒皆飢倦,王何樂之甚。且夜晦冥,有何觀覽,久留此耶。」王不悅,命駕而行,已向曉矣。

○閏月。御延福亭,夜宴侍臣。

○命內侍殿中監金闡設宴于延福亭,與宰樞承宣臺諫乘舟酣宴,徹夜不止,群臣皆大醉。

○群臣賀壽星見。王宴常參官以上,親製樂章五首,命工歌之,結綵棚,陳百戲,至夜乃罷,賜赴宴官馬各一匹。是夜,又與韓賴李復基曲宴便殿,特賜紅鞓犀帶,以示寵異。

○幸延福亭,群臣皆占所見之物爲嘉瑞。蓬艾三莖生於亭,以爲瑞草,內侍黃文莊見水鳥,指爲玄鶴,作詩讚之。王稱嘆良久,製詩以和之,欲拜正言,以年少,改國子博士直翰林院

○王孫生,王喜,欲遣使告于金,卽命同文院移牒,以待金國指揮。金主聞之曰:「彼國誕得繼孫,良爲慶事。欲申告謝,已識忠勤,不煩遠遣使來。」

○六月。延福亭南川堤決,命復塞之。詔曰:「軍卒力竭,不能堤防,宜發丁坊里築之。」開水門四五所,創亭堤上,植以奇花異木。

○秋七月己卯朔。日食。

○與許洪材李復基韓賴等,泛舟于普賢院南溪,置酒唱和。

李復基獻服玩及酒肉脯果。夜王泛舟,宴宰樞侍臣,顧謂復基曰:「愛君之忠,誰復如卿。」

○以許洪材門下侍郞同平章事崔溫參知政事李光縉同知樞密院事梁純精樞密院副使,左遷知樞密院事徐淳尙書左僕射判秘書省事質直無華,不求媚左右,爲李復基所短故也。夜泛舟,與洪材及諸侍臣宴。

○八月。延福亭南川堤又決,大發卒塞之,怨咨盈路。

○幸東江書齋。

水州民耕田,得金一錠,長二寸許,頭尾雙尖,狀如龜。知州事吳錄之取以獻,左右呼萬歲曰:「天降金龜,聖德之應。」群臣皆賀。

○丙子。王自延福亭,如興王寺。時,王荒淫,不恤政事,承宣林宗植起居注韓賴又無遠度,怙寵傲物,篾視武士,衆怒益甚。是日,鄭仲夫李義方李高曰:「今則吾事可擧。然王若便還宮,可且隱忍,如又移幸普賢院,無失此機。」

丁丑。王將幸普賢院,至五門前,召侍臣行酒,酒酣,顧左右曰:「壯哉。此地可以肄兵。」命武臣爲五兵手搏戲,蓋知武臣觖望,欲因以厚賜慰之也。恐武臣見寵,遂懷猜忌。大將軍李紹膺與一人相搏,紹膺不勝而走,韓賴遽前批其頰,卽墜階下,王與群臣撫掌大笑,宗植李復基亦罵紹膺。於是,仲夫金光美梁肅陳俊等失色相目,仲夫厲聲詰曰:「紹膺雖武夫,官爲三品,何辱之甚。」王執仲夫手,慰解之,李高拔刃目仲夫仲夫止之。至昏,駕近普賢院,義方先行,矯旨集巡檢軍。王纔入院門,群臣將退,等手殺宗植復基于門。左承宣金敦中知亂作,在途佯醉,墮馬而逃。韓賴依所親宦官,潛入內,匿御牀下。王大驚,使宦者王光就禁之,仲夫曰:「禍根韓賴尙在王側,請出誅之。」內侍裴允才入奏,挽王衣不出,又拔刃脅之,乃出,卽殺之。指諭金錫才義方曰:「敢於御前拔刃耶。」義方瞋目叱之,錫才不復言。於是,承宣李世通內侍李唐柱御史雜端金起莘祗候柳益謙司天監金子期太史令許子端等凡扈從文官及太小臣僚宦寺皆遇害,積尸如山。初,約曰:「吾曹袒右去幞頭,否者,皆殺之。」故武人不去幞頭者亦多被殺,唯承宣盧永醇本兵家子,且與武臣相善,故免。王大懼,欲慰安其意,賜劍諸將,武臣益驕橫。先是,童謠云:「何處是普賢刹。隨此畫同刀殺。」或告曰:「金敦中先認而逃。」驚曰:「若敦中入城,奉太子令,閉城門固拒,奏捕亂首,則事甚危矣,如之何。」義方曰:「若爾。我不南投江海,北投丹狄以避之。」遂遣疾足者,抵京刺探,其人夜入城,至敦中家候之,寂無人聲,問承宣所在,答以扈駕不還。其人回報,喜曰:「事已濟矣。」乃留其黨守行宮,選驍勇,直走京城,到街衢所,殺別監金守藏,便入闕,執樞密院副使梁純精司天監陰仲寅大府少卿朴甫均監察御史崔東軾內侍祗候金光等內直員僚,皆殺之。殿中內給事文克謙直省中,聞亂逃匿,有兵跡而獲之,克謙曰:「我前正言文克謙也。上若從吾言,豈有今日之亂乎,願以利劍決之。」兵異之,擒致諸將前,諸將曰:「吾輩素聞名者,勿殺。」囚于宮城。李高義方等率巡檢軍,夜抵太子宮,殺行宮別監金居實員外郞李仁甫等。又入泉洞宅,殺別常員十餘人,使人呼於道曰:「凡戴文冠者,雖至胥吏,俾無遺種。」卒伍蜂起,搜殺判吏部事致仕崔褎稱判吏部事許洪材同知樞密院事徐醇知樞密院事崔溫尙書右丞金敦時國子監大司成李知深秘書監金光中吏部侍郞尹敦信衛尉少卿趙文貴大府少卿崔允諝侍郞趙文振內侍少卿陳玄光侍御史朴允恭兵部郞中康處約都省郞中康處均奉御田致儒祗候裴縉裴衍等五十餘人。王益懼,召仲夫,謀弭亂,仲夫唯唯不對。王卽拜李高義方鷹揚龍虎軍中郞將,其餘武人上將軍例加守司空僕射大將軍上將軍,以義方俊儀承宣仲夫等以王還宮。史臣兪升旦曰:「元首股肱一體相須,故古先哲王視文武如左右手,無有彼此輕重,所以君明於上而臣和於朝,叛亂之禍無自而作矣。毅宗之初政,規模有可觀者,誠得忠正之人而輔之,則必有善政,可稱於後世矣。不幸柔佞佻躁之徒布列左右,傾資財於齋醮,移宵旰於酒色,吟風詠月,以代都兪,而漸積武夫之怒,禍將至矣。毅宗命戲兵手,欲因厚賜,以慰觖望,王之心固有度矣,而韓賴等慮武夫之見寵,遽生忌愎之心,遂使烈炎崐岡,玉石無分,卒致乘輿播遷,不獲令終,可勝痛哉。」

九月戊寅朔。晡時,王入康安殿,王光就謀聚儕輩,討仲夫等,韓淑泄謀。仲夫等又索隨駕內侍十餘人宦官十人,殺之。王坐修文殿,飮酒自若,使伶官奏樂,夜半乃寢。李高蔡元欲弑王,梁淑止之。巡檢軍穿破窓壁,竊內帑珍寶。仲夫逼王,遷于軍器監,太子于迎恩館。

○乙卯。放王于巨濟縣,太子于珍島縣,殺太孫。王之愛姬無比逃匿靑郊驛仲夫等欲殺之,太后固請乃免,從王而行。金敦中遁入紺嶽山仲夫挾宿怨,購之甚急,敦中密使從者入京,候家安否,從者利重賞,遂以告,殺之於沙川邊。敦中臨死嘆曰:「吾不黨。但流矢之變,禍延無辜,今日之及,宜矣。」兵部侍郞趙冬曦曾相延基地于西海道,聞變,將往東界,擧兵討賊,至鐵嶺,猛虎當道,不得過,追騎及而捕之,仲夫等議:「冬曦素有平耽羅之功,將流遠地。」守者遽殺之,投尸于水。又殺內侍少卿崔儇,流少卿崔偆員外郞崔値仲夫等欲撤所殺文臣家,陳俊止之曰:「吾輩所嫉怨者李復基韓賴等四五人,今殺無辜,亦已甚矣。若盡撤其家,其妻子將何寄生。」義方等不聽,遂縱兵毀之。是後,武人習以爲常,若有讎怨者,輒毀其家。史臣金良鏡曰:「王之爲太子也,仁宗臨薨,謂之曰:『治國,須聽鄭襲明之言。』襲明本自正直,加以付托之重,進盡忠言,裨補闕漏,金存中鄭諴等日夜譖而去之,王乃代以存中。自是,佞倖日進,忠讜日退,王益縱恣,淫于逸豫,盤遊無度。始以擊毬昵仲夫,臺諫言之而不聽,終以詞章狎韓賴,武夫憤怨而不悟,卒之韓賴召亂而身死於仲夫之手,朝臣盡殲。蓋其所好終始有異,而其致亂則一也。故人主所好不可不愼也。」

是日,鄭仲夫李義方李高等領兵迎王弟翼陽公,卽位于大觀殿。前王信圖讖之說,忌諸弟,王之在潛邸也,典籤崔汝諧嘗夢,太祖授笏於王,王受而坐龍牀,汝諧與百官陳賀。覺而奇之,以告王。王曰:「愼勿復言,此大事也。上聞之,必害我矣。」至是,果驗。

鄭仲夫等殺嬖宦白子端王光就倖臣榮儀劉方義等,梟首于市,其他宦寺及怙寵驕恣者,戮之幾盡。初,前王構三私第,曰館北宅,曰泉洞宅,曰藿井洞宅,聚斂財賄,以鉅萬計。至是,仲夫李義方李高皆分占焉。

○王御修文殿,李俊儀鄭仲夫李義方李高侍從。釋文克謙,命書批目,以任克忠中書侍郞平章事鄭仲夫盧永醇梁淑參知政事韓就樞密院使尹鱗瞻知樞密院事金成美僕射金闡樞密院副使李俊儀左承宣文克謙右承宣李紹膺左散騎常侍李高大將軍衛尉卿李義方大將軍殿中監義方皆兼執奏奇卓成御史臺事蔡元將軍,其餘武夫超資越序職兼華要者,不可勝數。義方等旣白王,以克謙承宣,文臣若李公升等多賴以免,武官亦倚之,多咨訪故事,故尋兼龍虎軍大將軍

○諸武臣會重房,悉召文臣之遺者,李高欲盡殺之,仲夫止之。有軍士至兵部郞中陳允升家,紿曰:「有旨,先詣闕者,拜承宣。」允升出,軍士殺之,抱以大石。先是,以壽星見,創祠于眞觀寺南,允升董役,凡軍卒輸石,必枰而納之,故及。

○冬十月。大赦,以鄭仲夫李義方李高爲壁上功臣,圖形閣上,梁淑蔡元次之,加朝臣爵一級。召還金貽永李綽升鄭叙等,皆復職田。以畫雞流矢之事流竄者,皆令赴仲夫西海道郡縣屬其鄕海州義方以外鄕金溝縣令官

○遣工部郞中庾應圭如金,上表曰:「伏見臣兄晛,久尊周室,樂率漢藩,緣感疾於中身,遂抱羸於積稔。十全不能措其手,一丸豈復效其靈,沈綿浸深,頓仆是懼。頃因脫釋於重負,始欲保守於餘年,蓋由承稟臣先國王臣某遺屬,以臣忝爲同母之親,可付先祊之業,令臣權守軍國事務。而臣避之無計,受亦誠難,將籲呼以上聞,顧跋涉之愈遠。又黎庶不可以無主,保釐不可以闕人,勉副群情,假司分寄,敢具事實,以達宸嚴。」前王表曰:「臣久纏疾恙,漸致衰羸,襟靈以之昏荒,氣力以之消沮,醫攻熨而莫效,藥瞑眩而不瘳,豎居膏肓,天奪魂魄。以至祗服前人之訓言,率先列國之貢藝,而乃民政堆案而或廢於剖決,國賓踵門而或失於將迎,爲邦之道旣隳,事主之儀多闕。今則伏在牀枕,幾委體支,仰繄覆露之私,深念播菑之業。臣昔逮事臣父先國王,嘗屬臣云:『苟有遞代,必先弟及。』今臣有元子,少而無慧,長且多愆,未堪主鬯以展勤,矧復奉藩而受職。竊見,臣弟忠順之德夙勤於君親,睦恭之心無懈於朝夕,載嘉淑行之如始,益體理命之有徵。乃以臣弟晧權守軍國事務,敢玆上聞,冀照下懇。」史臣金良鏡曰:「昔唐明宗時,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時事曰:『爲國家者,有不足懼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懼,天象變見不足懼,小人訛言不足懼,山崩川渴不足懼,水旱蟲蝗不足懼。賢士藏匿深可畏,廉恥道喪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毀譽亂眞深可畏,直言不聞深可畏。』歐陽公記此言曰:『凡爲國家者可不戒哉。有是哉,斯言也。』夫前君崇奉佛法,敬信神祗,別立經色威儀色祈恩色大醮色,齋醮之費,徵斂無度,區區事佛事神,而姦諛若李復基林宗植韓賴爲左右,憸壬若鄭諴王光就白子端爲內宦,阿曲若榮儀金子幾爲術士,所幸嬖妾無比主於內,希意導志,更相妖媚,利口紛騰,讜言疎絶,變生輦轂之間,而卒莫之知也。此豈懼其所不懼,不畏其所畏之然耶。且禍亂之初,無一人效死,遞代之後,造僞飾辭如此,尤可嘆也。」

金遣大宗正丞耶律糺來,賀生辰。至境,邊吏以前王讓位,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