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史節要/卷十五

卷十四 高麗史節要
卷十五
作者:金宗瑞
卷十六

高宗二 编辑

丁丑四年宋嘉定十年,金興定元年,蒙古太祖十二年。 编辑

春正月。崔忠獻父子在其第,盛陳私兵,戒嚴。時,丹兵逼近,令百官皆出城守。又毀城底人家,鑿隍塹。

○樵人斫大廟松樹,幾赭。乃命軍士禁之,亦不能止。

興王弘圓景福王輪安養修理等寺僧之從軍者謀殺忠獻,佯若奔潰,曉至宣義門,急呼曰:「丹兵已至矣。」門者不納。僧徒鼓譟,斬關而入。有郞將金德明者,嘗以陰陽之說,阿附忠獻,數興徭役,侵耗諸寺。故僧徒怨之,先毀其家。將指忠獻家,纔至市街,爲巡撿軍所逐。奔至新倉館,與戰。忠獻遣家兵,夾擊之。僧魁中流矢而仆。其徒奔至宣義門,懸門下,不得出,遂皆散走。忠獻軍追斬三百餘僧,擒其黨,鞫之,辭連元帥鄭叔瞻忠獻閉城門,大索僧徒之逃者,皆殺之。會大雨,流血成川。又斬僧三百餘人於南溪寺川邊。前後所殺幾八百餘,積尸如山,人不得過者數月。發大倉,給留京五領軍及忠獻家兵五日糧,晝夜戒嚴。召還叔瞻,以知門下省事鄭邦輔代之。

○金來遠城移牒寧德城,曰:「叛賊萬奴本與契丹同心,若倂軍往侵貴邦,其患不小。且爲貴邦所擊,則必奔還我國。苟犯貴邦,宜急報之。我卽出軍掩擊。」寧德城回牒,曰:「丹兵曾入我疆,屢致摧挫。若萬奴繼至,恐分我軍力以致丹寇復振。若侵上國,事在俄頃,未可及報。請預設兵馬,遮阻萬奴,使不至於弊邑。弊邑亦堤防丹兵,無使至於上國。」

○流鄭叔瞻河東叔瞻崔瑀妻父也。恃勢驕恣。大起第宅三四區,彌滿數里。及爲元帥,多受軍卒賄賂,放歸其家。又嘗語軍中曰:「崔忠獻斲喪王室,自招寇賊,而反遣我禦賊耶。」及是,忠獻欲殺之。賴營救,免死。

全羅抄軍別監洪溥報:「全州軍旣發,而中路擅還作亂,殺逐州長吏。由是,羅界軍亦不發。」

○遣大將軍吳壽祺,以步卒數千防守東界,兼領東界諸軍。

鹽州人擊走丹兵,獻俘數十人。

○遣右副承宣金仲龜,以南道軍擊丹兵。

○設無能勝道場於宣慶殿三日。

安西都護府與丹兵戰,斬首百餘級,來獻。

振威縣令同正李將大直長同正李唐必乘國家有事,乃與同縣人別將同正金禮謀不軌。嘯聚徒衆,劫奪縣令符印,發倉賑貸。村落飢民多附。移牒旁郡,自稱靖國兵馬使,號義兵。行至宗德河陽二倉,發粟啖士,恣其所取,將寇廣州。王遣郞將權得材散員金光啓等,與按察使崔博二州軍,討之。不勝。更徵忠淸楊州道兵,攻之,獲唐必。賊徒潰散。將大尙州按察使擒之,械送于京。皆伏誅。

鄭邦輔趙沖等耀兵鹽州,丹兵遁去。

○遣將軍奇允偉率本領軍及神騎二班,與忠淸按察使追捕南賊。

○二月。定州分道將軍朴儒報:「丹兵三萬來寇燒栅。」金仲龜與契丹戰于陶公驛,敗績。

○三月壬午。天狗隕于五軍營中。

○五軍元帥聞丹兵屯安州,往擊之。行至太祖灘,遇雨,留止。置酒宴樂,不設備。有一人,乘白馬,突入陣中,擧旗而麾,俄而賊兵大至,急圍五軍。前軍先潰,遂薄中軍,縱火燒壘,諸軍士卒散走。唯左軍拒戰。鄭邦輔趙沖奔左軍,左軍亦敗,五軍皆潰。大將軍李義儒白守貞將軍李希柱戰死,軍士死者不可勝紀,輜重資糧器仗皆爲所奪。邦輔奔還于京,潰卒絡繹於道。賊追至宣義門,焚黃橋而退。朝野大震。先是郞將金德明崔忠獻曰:「顯宗安宗以致庚戌年丹兵之禍。今葬厚陵於其側,丹兵又來。恐風水使然。宜速改葬。」忠獻然之,欲改葬,令卜日。司天臺持疑,不卽涓吉。乃擅流判事崔季良高鸞島

○遷大廟神主于大常府,太祖世祖梓宮于奉恩寺

○丹兵六人入國淸寺。僧擒殺一人,餘皆散走。又諜者三人入宣義門。門卒捕訊之,乃楊水尺及我降卒也。賊五六人又至,殺門卒三人,擄一人而去。

○丹兵寇牛峯縣,遂趣臨江長湍

○命將軍申宣胄奇允偉崔俊文等,各帥其軍,備丹兵于崇仁弘仁二門外。

○丹兵至白嶺驛

○盜發純陵。

崔忠獻大將軍李孚于島。有智勇,善射御,得士卒心,可屬大事。聞者惜之。

○省樞兩府議立祈恩都監,抽斂祿科米,設齋醮以禳丹兵。

○命將軍崔孝文金陽與申宣胄等合兵備禦。宣胄等五將軍不戰奔還。

○楊水尺等帖匿名書,云:「我等非故叛逆也。不堪妓家侵奪,故投丹賊,爲鄕導。若朝廷殺此妓輩及順天寺主,則可倒戈輔國矣。」忠獻聞之,乃歸其妓紫雲仙上林紅于其鄕。順天寺主亦恃勢自恣與妓爲亂者也,聞之,亡去。

樞密院副使致仕蔡靖卒。少力學,擢第。爲東都掌書記,有淸績。後牧晉陽東都永州作亂。議遣安撫使,而難其人,聞東都人思不已,乃拜留守副使單車之任。東都人聞其至,反側悉安。及卒,官庀葬事,賞平賊之功也。

○夏四月。移御竹坂宮,乃忠獻所營也。時,術士云:「松山王氣將盡,宜御別宮以禳之。」從之。

○丹兵五千餘人至金郊驛

○更閱五軍。以上將軍吳應夫中軍兵馬使大將軍李茂功知兵馬事少府監權濬副使上將軍崔元世前軍兵馬使郭公儀知兵馬事戶部侍郞金奕輿副使借上將軍貢天源左軍兵馬使,前司宰卿崔義知兵馬事將作監李績副使借上將軍吳仁永右軍兵馬使借衛尉卿宋安國知兵馬事侍郞秦世儀爲副使上將軍柳敦植後軍兵馬使司宰卿崔宗峻知兵馬事將作監陳淑副使。各率師,出崇仁門以禦之。

○金萬奴兵來破大夫營

○奉遷九室神主于工部廳,諸陵神主于考功廳。

○金兵九十餘人渡鴨綠江,入義州分道將軍丁公壽出兵禦之。有帶虎頭金牌者,棄兵,跪曰:「我元帥亐哥下也,夜與黃旗子軍戰,不克,來奔。願將軍活我。」

○五月。五軍不發,唯後軍兵馬使柳敦植發向交河中軍兵馬使吳應夫使人沮之,曰:「丹兵在積城場,可回軍。」敦植不聽,曰:「請四軍宜合攻賊。」四軍從之。行至積城,不見賊。

○丹兵陷東州崔忠獻奏曰:「丹兵過東州,勢將南下。五軍逗留不戰,徒費糧餉,非委任閫外之意也。請罷應夫幷奪子壻職,以前軍兵馬使崔元世代之,上將軍金就礪前軍兵馬使。」王從之。

○丹兵指交河,過澄波渡。五軍與戰于楮村,却走之。

○丹兵數十騎寇城東籍田里

○丹兵掠桃源驛驛吏得其文牒,略曰:「兩國相戰,徒殺無辜之民。宜遣信實大臣,奉表歸款。」

○以大將軍池允深楊廣忠淸道防禦使,率道內兵及僧軍以禦賊。

○命賜將軍崔珦申宣胄奇允偉朴世通崔俊文等五領軍米人一碩布一匹。崔忠獻集諸軍,賜之。允偉軍無故呼噪,忠獻擅令停賜。

○五軍奏捷云:「丹兵至豐壤縣曉星峴。我師欲戰,將渡橫灘,賊尾擊之。左軍先戰,敗走。中軍後軍自山外出賊背,擊却之。追至盧元驛宣義場,斬馘甚多。牛馬衣物悉棄而去。」時有隊正安彭祖中矢,還京,云:「丹兵被殺唯二人,餘死者皆我軍也。」

○丹兵入原州。州人力戰却之。賊退屯于橫川

○前軍右軍與丹兵戰于砥平縣,敗之,獲馬千餘匹。

○以中軍兵馬使崔元世兵部尙書鷹揚軍上將軍後軍兵馬使柳敦植監門衛上將軍左軍兵馬使貢天源降爲大卿,以鄭有麟代之。

○丹兵陷安陽都護府,執按察使魯周翰,殺之。官屬亦多被害。

○幸妙通寺,設摩利支天道場以禳丹兵。

○遣內侍,齎詔,往慰軍中,各賜衣一領銀甁二口。

○丹兵陷原州。州人久與賊相持,凡九戰,食盡力窮,且無外援,遂陷。

○詔西京兵馬使上將軍崔愈恭判官禮部郞中金成等,率軍,令援五軍。有卒崔光秀,不肯行,豎纛,召集軍士,還西京愈恭倉皇失措,金成醉臥不省。時,愈恭好侵漁士卒以致怨叛。

○前軍右軍敗績。以大將軍任輔東南道加發兵馬使,選城中公私奴隷以充部伍。

○前軍右軍與丹兵遇于楊根砥平兩縣,屢戰,取金銀牌傘子等物。忠獻褒之,以右軍兵馬使吳孝貞上將軍前軍知兵馬事郭公儀衛尉卿

○六月。遣刑部郞中金周鼎,安撫西京

崔光秀據城作亂,自稱句高麗興復兵馬使金吾衛攝上將軍。署置僚佐,召募精銳,傳檄北界諸城。將擧大事,禱諸神祠。分臺錄事鄭俊儒素與光秀同里閈,相善,率校尉金億白儒等十餘人,袖斧,就光秀所,與語,因擊殺之。又殺其黨八人,餘置不問。城中遂安。王大喜,超授俊儒攝中郞將,屬內侍,賜衣冠鞍馬,別將,其餘賞職有差。俊儒後改

○御史臺上疏曰:「鄭邦輔趙沖望賊畏縮,莫有鬪心,棄軍驚走以致士卒陷沒。又歷代所傳兵書文籍以至器仗盡爲敵奪。未副推轂之意。請免其職。」王不允。御史臺復上疏請罷。從之。

淸塞鎭執丹人王侯烈,來。尋斬之。

○秋七月丙子朔。日食。

西北面兵馬使奏:「契丹二百餘人寇淸塞鎭判官周孝嚴京將韓貂出戰,擒二人馬十匹鐵甲朱記銀牌等物。」王以孝嚴興王都監判官郞將

○以前樞密院使趙沖西北面兵馬使

○中軍前軍追丹兵于兩州間法泉寺,移次禿岾崔元世曰:「明日之路有二歧,吾行何如則可。」金就礪曰:「分軍掎角不亦可乎。」元世從之。翼日,會于麥谷,與賊戰,斬獲三百餘級。迫于堤州之川,流屍蔽川而下。越三日,追至朴達峴加發兵馬使任輔亦將兵來會。元世就礪曰:「嶺上非大軍所止,欲退屯山下。」就礪曰:「用兵之術,雖貴人和,地利亦不可輕。賊若先據此嶺,我在其下,猿猱之捷,亦不得過,況於人乎。」三軍遂登嶺而宿。質明,賊果進軍于嶺之南,先使數萬人分登左右峯,欲爭要害。元世等使將軍申德威李克仁當左,崔俊文周公裔當右。元世就礪從中鼓之,士皆殊死戰。三軍望之,亦大呼爭前。賊大潰,老弱男女兵仗輜重狼藉委棄。賊由是不果南下,皆東走。追至溟州大關山嶺,將卒怯弱,退屯旬日。乃進,賊已踰嶺矣。

○復以趙沖樞密院使

○王改名

加發兵馬使任輔病,以大將軍奇允偉代之。

○中軍左軍前軍復追丹兵,至溟州毛老院,敗之,獲玉帶金銀牌器仗。

○八月。奉遷崇敎寺康宗神御于王輪寺

○以朝陽淸塞兩鎭及安州禦賊有功,陞淸塞威州防禦使朝陽翼州防禦使安州監務載寧縣令。又以黃州牧陷賊,降爲固寧郡

○諫官奏曰:「趙沖昨以敗軍被劾免官,今無功可賞,復除舊職。乞收成命,待其功成,方許拜官。」從之。

○丹兵圍溟州。翼日,四軍追之,後軍不及,屯于剛州

交州防護兵馬使吳壽祺與丹兵戰,敗績。

○右軍與丹兵戰于登州,敗績。陣主吳守貞死之。

崔忠獻奏:「後軍兵馬使柳敦植遇賊,逗留不戰。請罷敦植及軍內諸將軍職,終身不敍。」王從之。以敦植忠獻外甥,赦之。

○丹兵趣咸州,遂入女眞地。我軍退縮,莫有追躡者。

○九月。西北面兵馬使報:「女眞黃旗子軍自婆速府鴨綠江,來屯古義州城。」

○辛卯。震麗正宮。

○丹兵入三州及寧德城之界。

○丹兵移牒,請糧。

○以吳壽祺東北面兵馬使

前軍兵馬使金就礪承中軍牒,移兵定州,使覘賊。返曰:「賊在咸州,與我比境,雞犬之聲相聞。」就礪築鹿角垣,三周其隍。留李克仁盧純祐申德威朴蕤等四將,守之,移據興元鎭

○冬十月。黃旗子軍來屯三州之境。西北面兵馬使趙沖與戰,斬獲五百十餘級,卽復舊職。又與黃旗子軍戰于麟州暗林平,大敗之。擒殺溺江者,不可勝數。僅三百餘騎遁去。

○丹兵得女眞兵,復振,長驅而來。金就礪回軍,遇於豫州栍川,交綏而退。忽遘疾,將佐請歸就醫藥。答曰:「寧爲邊城鬼,豈可輿疾求安於家乎。」疾甚。勑歸京理疾,以肩輿至京。累月乃瘳。

金就礪所留兵與丹兵戰于渭州,敗績。

○遣使於安東慶州晉陜州尙州靈岩羅州全州楊廣州淸州忠州等十道,督諸州土貢。又軍士有因取冬衣請告歸鄕久不番上者,督令赴京。

○十一月。丹兵復聚寇高州和州。以上將軍文漢卿中軍兵馬使大將軍柳敦植後軍兵馬使大將軍奇允偉加發兵馬使,禦之。

○置五部判官錄事各二員,搜檢亡卒。

○丹兵陷寧仁長平二鎭。

朔州分道將軍白胤誘引丹兵二十餘人,飮之酒,乘其醉,殲之。

○罷五軍及加發兵,置三軍。以文漢卿中軍兵馬使李實椿知兵馬事李得喬副使貢天源左軍兵馬使宋安國知兵馬事金奕輿副使李茂功右軍兵馬使權濬知兵馬事金沿亮副使

○丹兵陷豫州

○十二月。崔忠獻信用術人李知識之言,壞乾元寺以禳兵,移成宗神御于開國寺,又營新闕于白岳

宣州防戍將軍趙敦朴蕤等棄城而還。流于島。

○移御賢聖寺。蓋信術者言,欲以延基也。

戊寅五年宋嘉定十一年,金興定二年,蒙古太祖十三年。 编辑

春正月。知太史局事金德明進新曆。德明嘗爲僧,妄以陰陽之說媚崔忠獻,得官。所進新曆率皆任意變更古法。日官臺諫心知其非,皆畏忠獻,莫有言者。

○開都目政。舊例都目政在歲杪。崔忠獻秉政鬻爵。比因兵禍,人無行貨求官者,故忠獻託賊遷延。至是皆以不次官,其賂者,曰:「有戰功也。」雖有功者,非賂,終不得職。

○三月。崔忠獻以年滿七十告老,陽欲致政。王知其意,命有司,備禮儀,賜几杖,令出視事。

○夏四月。納煕宗女爲妃。

中軍兵馬使報丹兵大至。以左諫議大夫金君綏趙沖西北面兵馬使,召還京。

崔忠獻遣其子知奏事,巡閱城廊兵器。以私卒自衛,帶甲者連亘數里。

○五月。赦二罪以下。

廣陵公卒。爲人純厚沈靜,工筆札,多技能。尤精醫術,以畜藥活人爲事。凡有疾𤺄者,皆造其門,略無憚色。人皆歎服。

崔忠獻欲得武士心,以郞將大集成等五人爲借將軍集成等以無本領,不問僧徒及奴隷,脅爲屬卒,中外大擾,家家杜門,至有不得樵牧者。忠獻聞之,怒,奪職,其亂乃止。

○六月。北界分道將軍丁公壽報:「女眞叛賊黃旗子賈裕來屯大夫營,請與相見。故邀致鴨江賓館,宴慰,乘其醉,擒等七人,又殺麾下二十餘人。」金元帥亐哥下聞裕被擒,親詣公壽,謝之,欲結和親,因請糧及馬。公壽遂聞于朝,給米三百斛。

○秋七月庚午朔。日食。

○中軍宰樞議,試生徒以詩,選取八十人,其不中者,皆令從軍。

○以趙沖西北面元帥金就礪兵馬使借將軍鄭通寶爲前軍,吳壽祺爲左軍,申宣胄爲右軍,李霖爲後軍,李迪儒知兵馬事

○八月。賜戰沒孤兒爵。

○丹兵寇楊州

○西海道防守軍與丹兵戰于谷州,斬首三百餘級。

○九月。趙沖等陛辭。王御大觀殿,授鉞,遣之。初,沖恨敗軍,嘗作詩自勵。至是,部伍整齊,號令嚴肅,諸將莫敢以書生易之。沖等道長湍,指洞州,遇丹兵于東谷,擒其毛克高延千戶阿老,次于成州以待諸道兵。慶尙道按察使李勣引兵來,遇賊,不得前,遣將軍李敦守金季鳳,擊之以迎勣,旣而賊從二道,俱指中軍。我張左右翼,鼓而前,賊二軍望風而北,敦守等與來會。錄事申仲諧分其兵,輸軍食。賊又要之。將軍朴義隣敗之于禿山,賊散而復集,騎數萬盡銳來攻。我又敗之,亞將脫剌逃歸。賊魁亦欲引還,慮我要其歸路,入保江東城

○王施內帑腰帶羅衫戎衣紫衫于神祠以禳丹兵。

○冬十一月。加上王考妣諡。

西北面兵馬使金君綏奏:「丹兵在肅州永淸之境,率諸城軍,擊之,斬首四百三十餘級,虜男女二十一人,獲馬五十三匹。」

○十二月。蒙古元帥哈眞及扎剌率兵一萬,與東眞萬奴所遣完顔子淵兵二萬,聲言討丹賊,攻四城,破之。直指江東城。會天大雪,餉道不繼。哈眞通事趙仲祥與我德州進士任慶和,來牒元帥府,曰:「皇帝以丹兵逃在爾國于今三年未能掃滅,故遣兵討之。爾國惟資糧是助,無致欠闕。」仍請兵,其詞甚嚴。且言:「帝命『破賊之後約爲兄弟。』」我以尙書省牒答曰:「大國興兵,救患弊封,凡所指揮悉皆應副。」趙沖卽輸米一千碩,遣中軍判官金良鏡,率精兵一千,護送。蒙古東眞兩元帥攻丹兵于岱州,屯州城西禿山良鏡領兵,往見之。兩元帥張樂宴慰,極歡而罷。良鏡就州西門外,結方陣。兩元帥登高而望,蒙古兵四十六人被甲帶劍,相對而立。良鏡使才人列軍前鼓譟,作雜戲。又使善射者二十餘人一時俱射。矢入州城,賊登城望者皆奔避。兩元帥歎其軍容整肅,復邀良鏡,置之上座,更宴張樂。慰之曰:「請兩國約爲兄弟。當白國王,受文牒來,則我且還奏皇帝。」時,蒙古東眞雖以破賊救我爲名,然蒙古於夷狄最凶悍,且未嘗與我有舊好。以故中外震駭,疑其非實。朝議亦依違,未報,遂稽往犒。沖獨以爲勿疑,馳聞不已。蒙古怒其緩,呵責甚急。隨勢從宜,輒和解之。

己卯六年宋嘉定十二年,金興定三年,蒙古太祖十四年。 编辑

春正月。江東城丹賊降。初,哈眞屢責添兵,諸將皆憚於行。金就礪曰:「國之利害正在今日。若違彼意,後悔何及。」趙沖曰:「是吾意也。然此大事,非其人,不可遣。」就礪曰:「事不辭難,臣子之分。吾雖不才,請爲公一行。」曰:「軍中之事徒倚公重,公去可乎。」就礪乃與知兵馬事韓光衍領十將軍兵及神騎大角內廂精卒,往焉。哈眞使通事趙仲祥就礪曰:「果與我結好,當先遙禮蒙古皇帝,次則禮萬奴皇帝。」就礪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天下安有二帝耶。」於是只拜蒙古皇帝,不拜萬奴就礪身長六尺五寸以長,而鬚過其腹,每盛服,必使兩婢子分擧其鬚而後束帶。哈眞見狀貌魁偉,又聞其言,大奇之。引與同坐,問年幾何,就礪曰:「近六十矣。」哈眞曰:「我未五十。旣爲一家,君其兄而我其弟乎。」使就礪東向坐。明日又詣其營,哈眞曰:「吾嘗征伐六國,所閱貴人多矣。見兄之貌,何其奇歟。吾重兄之,故視麾下士卒亦如一家。」臨別,執手出門,扶腋上馬。數日,趙沖亦至。哈眞問:「元帥年與兄孰長。」就礪曰:「長於我矣。」乃引趙沖,坐上座,曰:「吾欲一言,恐爲非禮。然於親情不宜自外,吾其坐兩兄之間,如何。」就礪曰:「是誠吾等所望,但未敢先言耳。」坐定,置酒作樂。蒙古之俗,好以銛刀刺肉,賓主相啖,往復不容暼。我軍士素號勇者莫不有難色,就礪跪起承迎甚熟,哈眞等極歡。哈眞又善飮,將與校優劣,約不勝者罰之。引滿輒嚼,雖多,略無醉色。及闋,擧一盃,不飮,曰:「非不能飮。若勝而如約,則公必受罰矣。寧我見罰耳,主人而罰客,可乎。」哈眞重其言而大悅。約詰,朝會江東城下,去城三百步而止。哈眞自城南門至東南門鑿池,廣深十尺。西門以北,委之完顔子淵,東門以北,委於就礪,皆令鑿隍以防逃逸。至是,丹兵勢窘,賊軍四十餘人踰城,降於蒙古軍前。賊魁𠿑捨王子自縊死。其官人軍卒婦女幷五萬餘人開城門,出降。哈眞等行視投降之狀。王子妻息及僞丞相平章以下百餘人,皆斬於馬前,其餘悉寬其死,使諸軍守之。哈眞曰:「我等來自萬里,與貴國合力破賊,千載之幸也。禮當往拜國王,吾軍頗衆,難於遠行,但遣使陳謝耳。」哈眞札剌就礪,同盟曰:「兩國永爲兄弟,萬世子孫無忘今日。」設犒師之宴。哈眞以婦女童男七百口及吾民爲賊虜掠者二百口歸于我,以女子年十五左右者,遺就礪各九人,駿馬各九匹,其餘悉令自隨。以契丹俘虜分送各道州縣,擇閑曠之地,俾之聚居,量給土田,業農爲民。俗呼契丹場者是已。

哈眞蒲里帒完等十人,齎詔來,請講和。王遣侍御史朴時允迎之。命文武官,具冠帶,自宣義門至十字街分立左右。蒲里帒完等至館外,遲留不入,曰:「國王須出迎。」於是,使譯者再三詰之,遂乘馬入館門。王引見于大觀殿。皆毛衣冠,佩弓矢,直上殿,出懷中書,執王手授之。王乃變色,左右遑遽莫敢近。侍臣崔先旦泣曰:「豈可使醜虜近至尊耶。設有荊軻之變,必不及矣。」遂請出。蒲里帒完等更服入殿,揖而不拜。及還,贈金銀器紬布水獺皮,有差。

○二月。哈眞等還。趙沖送至義州。蒙軍將還,奪我諸將馬以行。詰之曰:「此皆官馬。雖死,納皮,不可奪也。」蒙軍信之。有一將軍,受銀給馬。蒙軍以言爲誣,復多奪馬而去。且以東眞人四十餘人留義州,曰:「爾等習高麗語以待吾復來。」

○三月。遣郞中李世芬,奉迎前王于喬桐縣

○賜崔忠獻姓王氏。

元帥趙沖凱還。崔忠獻忌功,停迎迓禮。時,欲留西京,第軍功。忠獻恐變生不測,飛書促還。及論功,忠獻主之,有功者無賞,人多怨之。忠獻私宴北征將帥于竹坂宮,斂銀百官以供其費。

○乙酉。王子生。

○夏五月。賜金仲龍等二十八人明經一人恩賜七人及第。

○六月乙丑。太白晝見經天,十四日乃滅。

郞將奇仁甫謀誅崔忠獻,不克,見殺。

○秋七月,遣戶部侍郞崔正芬等八人,分巡北界興化道諸城,檢閱兵器,儲偫軍資,幷諸小城,入保大城。時,諜者有蒙古乘秋復來之語,故備之。

崔忠獻以其子尙前王女。初,忠獻將軍孫洪胤,聞其妻任氏美,私之,封綏城宅主。生。爵永嘉伯。親迎之日,諸王宰樞百官具公服以從。

校尉孫永等十人醵飮於市,酒酣,嘆曰:「頃與丹兵戰,有功,反以無賂不得爵。」有坐中人以告忠獻忠獻遣家兵,捕之。幷其黨百餘人,斬於保定門外。

○八月。東北面兵馬使報:「蒙古與東眞國遣兵,來屯鎭溟城外,督納歲貢。」

○九月。崔忠獻有疾,上表辭職及賜姓。因密謂子曰:「吾病,將不起。恐有蕭墻之患。汝不復來。」遣其壻將軍金若先侍病,稱疾不就。初,忠獻有婢曰桐花,有姿色。里人多通。忠獻亦嘗私之。一日戲曰:「汝以誰爲適夫耶。」婢以興海貢生崔俊文對。忠獻卽召俊文,畜於家奴,使之。遂補隊正,日見寵任。凡請謁者皆附。累遷至大將軍。又於忠獻家側大營私第,交結勇士,與上將軍池允深將軍柳松節郞將金德明忠獻羽翼。及忠獻疾病,四人謀曰:「公若棄世,吾輩必爲韲粉。季子膽氣過人,可屬大事。因瞷候疾,欲除之。」遣人,報曰:「令公病篤,急欲見公。」如是者再三。瑀愈疑不至。德明反以其謀告慰諭留匿。俄而俊文允深偕進,曰:「公疾甚,宜速往候。」卽捕二人。幷松節分配遠島,道殺俊文

○蒙古使十一人東眞國九人來。

○壬子。月犯熒惑。日官奏:「貴人死。」忠獻聞之,召集樂工數十,奏樂竟日。至夜三鼓,樂未闋,忠獻果死。諡景成。百官縞素,會葬。秘器羽葆鼓吹旗常,擬於王喪。史臣曰:「忠獻起於微賤,專執國命。貪財好色,鬻爵賣獄,至於放逐二主,多殺朝臣。元惡大憝上通於天,而得保首領,死於牖下。天道之不可知,乃如此耶。」

○冬十月。西北面兵馬使金君綏奏:「義州別將韓恂郞將多智等殺其防守將軍趙宣及其守李棣以叛。自稱元帥,署置監倉使臺官,擅發國倉。諸城響應。」遣將軍趙廉卿郞中李公老,招撫之。又以上將軍吳壽祺君綏兵馬使

崔瑀以父所畜金銀珍玩獻王。

朔州分道將軍黃龍弼性貪暴,用刑慘酷。州人知龍弼意在求貨,賂以官中銀酒器,龍弼受之。巡至安北都護府,適義州逆卒來攻其城,齊聲唱曰:「寧朔銀器宜速還之。」龍弼慚憤自刎。

義州宣諭使趙廉卿等還,言:「義州叛民五十餘人至嘉州,曰:『兵馬使趙沖金君綏丁公壽等淸白愛民。餘皆貪殘,厚斂於民,剝膚槌髓,不堪其苦,有此叛也。』」崔瑀聞其言,以安永麟柳庇俊弼李貞壽崔守雄李世芬高世霖洪文敍李允恭崔孝全宋自恭李元美崔謐等嘗諂事忠獻,或爲按察使,或爲分道分臺監倉使,或求巨邑,侵漁無厭,分配諸島。

○以北界諸城多爲義州賊所陷,唯安北都護府龜州延州成州堅壁固守,賜州吏參職,有差。

○以樞密院副使李克偦將中軍,李迪儒將後軍,金就礪將右軍,討義州

○十一月。義州賊攻安北都護府。城中將士出戰,斬賊朴蘇等八十餘級。

庚辰七年宋嘉定十三年,金興定四年,蒙古太祖十五年。 编辑

春正月壬辰朔。彗出鉤星。

平章事琴儀鄭邦輔辭職。加壁上功臣,仍令致仕。貶邦輔安東副使文惟弼安西副使。於是,瀆貨之風稍息。

樞密院副使崔瑀以其父忠獻占奪公私田民各還其主。又多拔寒士以收人望。又流其弟寶城伯婦翁壽春侯司徒承宣申宣胄及其父家臣崔思謙桐花成春獅子等于諸島。

○二月。召義州中軍兵馬使李克偦平章事。以右軍使金就礪樞密院副使,代中軍兵馬使。以西北面兵馬使上將軍吳壽祺就礪,以前兵馬使左諫議大夫金君綏知兵馬事

韓恂多智等以淸川江爲界,投東眞,潛引金元帥亐哥下,令屯義州。自領諸城兵,屯博州,相爲聲援。中軍知兵馬事金君綏宣撫使李公老議,遣郞將尹忠孝朴洪輔,寄書亐哥下,諭以禍福,責其違盟。亐哥下悟,陽怒,卽囚忠孝等。遣郞將郭允昌,召擁兵六百,赴之。亐哥下宴慰,幷及諸城賊魁慰藉厚甚,因疏其姓名。翼日,伏兵設宴,酒酣,伏發,捕及其黨尹大明韓存烈等,悉誅之。忠孝等齎亐哥下文牒幷函等首,還。時,三軍請治諸城從逆之罪。金就礪曰:「書云:『殲厥渠魁,脅從罔治。』大軍所臨如火燎原,無辜受禍多矣。況因丹寇關東爲墟,今又縱兵于此,自撤藩籬可乎。」餘悉不問。

○三月。以銀尊銀盤銀盂各一銀盞二細紵細紬布各五十匹廣平布五百匹米一千碩遺亐哥下以酬其功。

右諫議大夫李仁老卒。仁老初名得玉,自幼能屬文,又善書。與當時名儒吳世材林椿趙通皇甫抗咸淳李諶之結爲七賢之游。庚癸之亂,祝髮遊山。後擢魁科。性褊急,見忤,當世不爲大用。

○丹兵入平虜鎭

○盜起南原,尋自潰。

○召還壽春侯司徒,量移寶城伯崔珦洪州車倜羅州盧琯全州

○夏四月。中軍兵馬使金就礪郭元固金甫貞宗周秩宗周齎等,往義州,安集遺民。周齎貪婪,厚賂者曲加存撫,無者借事誅殺。州人怨之,招引賊黨尹昌等,踰城而入,殺周齎等。元固甫貞逃奔以告。就礪更遣判官崔弘錄事朴文挺,諭以禍福。繼遣大將軍趙廉卿將軍朴文賁,以兵五千討之。尹昌等逃,賊黨瓦解。時,丹兵餘衆竄伏寧遠山中,時出抄盜,爲民患。就礪李景純李文彦,擊破之,北境以安。

○虎入壽昌宮寢殿。

○六月辛酉。太白晝見經天。

○賜朴承儒等二十九人明經二人及第。

○戊寅。太白晝見經天。秋八月甲子,亦如之。

○九月。平章事趙沖卒。橫川人,侍中永仁之子。生一月而母亡。稍長,極哀慕,家稱孝童。風姿魁梧,外莊重,內寬和。博聞强記,諳鍊典故。出入將相,朝野倚重。東眞國帥完顏子淵頗知人,謂我人曰:「汝國帥奇偉非常人也。汝國有此帥,天之賜也。」嘗被酒,枕其膝而睡。東眞帥恐其驚寤,略不動。其左右請易以枕,帥終不肯之。平時莅事,未嘗露稜角,故世徒知其爲寬厚豁達長者。及持大兵,臨大事,然後乃知磊落不常之器矣。爲相,開獨樂園於東皐,每公餘必與賢士大夫逍遙,以琴酒自娛。卒年五十,人皆惜之。諡文正

○冬十月。寧仁侯卒。爲人有德儀,保全終始。

○十一月辛卯。太白晝見經天。

辛巳八年宋嘉定十四年,金興定五年,蒙古太祖十六年。 编辑

春正月。有人上疏云:「御史中丞安碩貞私奴之子,不宜置諸臺閣。」時,崔瑀私厚碩貞,濫除是職。人皆憤之。

○三月。捕義州逆賊尹章等三人,枷于市,斬之。

○夏五月甲申朔。日食。

○封崔瑀晉陽侯,固辭不受。

○六月乙卯。太白晝見經天。

樞密院使李儆卒。少嗜欲,通經史,遇事善斷。

○秋八月。平章事柳光植卒。光植風儀魁偉,淸儉節欲,沈重寡言。

○蒙古皇太弟遣著古與等來,索獺皮一萬領細紬三千匹細紵二千匹綿子一萬觔龍團墨一千丁筆二百管紙十萬張紫草五觔葒花藍筍朱紅各五十觔雌黃光漆桐油各十觔。著古與等各出懷中物,投王前,皆年前所與麤紬布也。遂不赴宴。又出元帥扎剌蒲黑帶書,皆徵求獺皮綿紬綿子等物。

○九月。蒙古安只女大王這可等,旣入境。崔瑀曰:「前來使,尙未暇應接,況後來者乎。宜令東北面兵馬使慰諭遣還。」時人謂蒙古來侵之禍萌矣。

著古與等怒館待不滿意,張弓持杖,或射或擊。館伴郞中崔珙等奔走出門,卽下鑰,蒙使不得出。將軍金希磾開門入諭,其怒稍解。

○王召群臣四品以上於大觀殿,問後來蒙使迎接可否。王欲設備拒而不納。群臣皆曰:「彼衆我寡,若不迎接,彼必來侵。豈可以寡敵衆以弱敵强乎。」王不悅。

義州分道將軍報:「有兵六七千,來屯婆速路石城旁。」

○王以蒙人谿壑其欲,凡所求索,與則財竭,否則釁生議未決,遣門下侍中李抗司天監朴剛材,卜于大廟。這可等來督國贐。以金希磾知詩禮有膽略善辭語,命爲類會使這可等曰:「前來未聞安只女大王遣使而不迎接也。」希磾曰:「往歲蒙大國恩,今又遣使,其迎迓之禮與夫國贐等事,敢不盡心。然君在都護府,手射一人,死生未可知。若生則君之福,死則君之一行必見拘留。」這可等屈膝慚服,一從希磾處分。

○冬十月。蒙古使喜速不花等七人來。宴于大觀殿,喜速不花等佩弓矢,將上殿。類會使曰:「自兩國交好以來,皆以禮服相見。況此武備,其如宴饗何。」乃解而赴宴。

○赦。賜趙沖子壻及陣沒軍士子孫爵。又賜崔忠獻姪壻爵。

○閏十二月。宰樞會崔瑀第議,發南方州郡精勇保勝軍,城宜州和州鐵關等要害之地以備蒙古。知奏事金仲龜曰:「比來,州郡被丹兵侵掠,民皆流亡。今無警急,而遽又徵發以勞其力,則邦本不固,將若之何。」竟不聽。

○蒙古使三人東眞十七人來。金希磾在客館,宴飮唱和。東眞使先唱云:「東君初報暖。」希磾卽和云:「北帝已收寒。」客使曰:「有何意而賦此句耶。」答曰:「君以春意唱,吾亦以春事和之。」客使嘆服,不復詰。

○以李延壽門下侍郞同中書平章事判吏部事金義元中書侍郞平章事判兵部事崔瑀參知政事兵部尙書判御史臺事史洪紀知門下省事文惟弼左僕射金就礪樞密院使鄭通輔知樞密院事韓光衍同知樞密院事李勣樞密院副使

壬午九年宋嘉定十五年,金元光元年,蒙古太祖十七年。 编辑

春正月。城宜州和州鐵關,凡四旬而畢。

○三月。崔瑀宴三品以上于其第,又宴四品官。

○夏四月。左承宣崔宗峻欲令其子試於國子監。正錄以非衙日固拒。宗峻屬其姪壻崔瑀,請于正錄。不得已而試之。舊制,國子監以四季月六衙日集衣冠處子,試論語孝經,取中者,報吏部。吏部更考世系,始授初職。宗峻附勢紊法如此。

○賜梁𣞒等三十一人及第。

○秋七月。東眞兵萬餘入靜州。初,韓恂多智之黨分配海島,後皆遇赦還鄕。至是,復引東眞兵,入靜州,遂侵義州防守將軍守延與戰敗績。麟州人謀與敵通爲內應。防守將軍知之,出屯城外以解其謀,勒兵掩襲東眞兵,斬首二百餘級。遣中軍兵馬使李迪儒右軍兵馬使趙廉卿後軍兵馬使金叔龍,發西京兵,追捕之。

○壬申。彗見。八月戊寅,彗又晝見。太白晝見經天。

○王太后王氏薨。后神宗之妃。煕宗尊爲王太后。后自幼勤女功。當忠獻廢立之際,備嘗艱難,謹愼自守。諡宣靖

○蒙古使三十一人來。

○冬十二月。以崔甫淳中書侍郞平章事判兵部事史洪紀金就礪參知政事文惟弼知門下省事鄭通輔韓光衍竝爲樞密院使宋臣卿知樞密院事李勣同知樞密院事貢天源吳壽祺樞密院副使柳澤尙書右僕射

癸未十年宋嘉定十六年,金元光二年,蒙古太祖十八年。 编辑

春正月。樞密院副使吳壽祺將軍崔愈恭金季鳳郞將高守謙等嘗邀宴重房諸將於其家,謀欲盡殺文臣以報私怨。事覺,貶壽祺白翎鎭將,尋遣人殺之。愈恭巨濟縣令季鳳溟州副使,配守謙于海島。

○三月。京城妖言:「今月初八日,人出門外則輒死。」是日,市肆爲空。

○夏五月。以平虜鎭一女生九子,皆有文武才,王命其官,歲給租二十碩,終其身。

○金帥亐哥下屯兵于馬山,潛寇三州。義州分道將軍金希磾請往逐之,不得命。乃擅遣甲士百人,掩襲亐哥下馬山,生擒三人,溺鴨江死者頗多,取輜重二十二船以還。

○倭寇金州

○東眞國遣佋信阿典渾垣等八人來。

○六月。賜曹均正等二十九人明經三人恩賜九人及第。

○秋七月。崔瑀修隍羅城。以家兵爲役徒,出銀甁三百餘口米二千餘碩以支其費。

○八月。崔瑀造黃金十三層塔及花甁各一,置于興王寺,共重二百斤。

○甲申。西京地大震。

○九月庚子朔。日食。

○有旨:「兩界五道鎭兵法席供費皆出於民。是欺佛欺天,何福之有。」遣中使,出內庫銀甁三百口,行之。

○冬十二月。以鄭通輔判樞密院事宋臣卿李勣知樞密院事李迪儒同知樞密院事金仲龜樞密院副使

甲申十一年宋嘉定十七年,金哀宗正大元年,蒙古太祖十九年。 编辑

春正月。蒙古使扎古也等十人來。

○東眞國遣使,牒曰:「蒙古成吉思師老絶域,不知所存。訛赤忻貪暴不仁,已絶舊好。」又曰:「本國於靑州,貴國於定州,各置榷場,依前買賣。」

○宰樞會崔瑀第,議接蒙眞兩國使之禮。

○蒙古使齎國贐禮物,還。王命直門下省馬希援送于西京。使至鴨綠江,棄紬布等物,但持獺皮而去。

○三月。東眞國使來。

亐哥下虜去靜州人二百餘口還。

○賜孫琓等三十三人明經四人恩賜六人及第。

崔瑀邀宴宰樞及諸將軍等四十六人。酒酣,御史中丞將軍林宰執盞,作倡優舞。人皆鄙之。

○夏四月。平章事金義元卒。義元起於卒伍,驍勇,不曉文字。少家貧,爲無賴之行。有人持錢財衣物過者,卽奪掠而走。又有隣婦以銀甁段帛盛于笥,凌晨戴去。義元從後,密取銀甁而去,婦不之知也。及貴,呼其婦,給銀甁段帛。婦驚怪,不受。義元不言前事,强與之。

○秋七月。大將軍李克仁謀殺崔瑀,事覺。克仁上將軍崔愈恭將軍金季鳳散員朴希道李公允等,流其黨五十餘人于島。克仁之黨,辭及樞密院副使金仲龜上將軍咸延壽李茂功大將軍朴文備,亦配遠島。

○閏八月。權知秘書校書郞李白賁上言曰:「先王之世,每押齋醮詞疏,必齋宿,昧爽坐殿。校書郞奉函御書,留院官奉筆硯,立殿下,上就几下,押。今,詞疏入內,秘書郞公服立門下,累日不下。竊爲陛下不取。」王曰:「校書郞微官也,直言如此,可謂忠臣。」

○九月。參知政事吳應夫卒。

○冬十月。饗國老庶老孝子順孫義夫節婦鰥寡孤獨篤癈疾,賜物有差。

○十一月。蒙古使著古與等十人至咸新鎭

○十二月。右副承宣李公老卒。公老文章富贍,尤工於四六。崔忠獻公老派連戚里,抑而不用者幾十年。以禮部郞中趙沖幕,獻擒賊之策,多有中者。及拜承宣,王倚爲腹心,將大用之,病卒。家無甔石。

乙酉十二年宋理宗寶慶元年,金正大二年,蒙古太祖二十年。 编辑

春正月。蒙古使離西京,渡鴨綠江,但齎國贐獺皮,其餘紬布等物,皆棄野而去。至中途,爲盜所殺。蒙古反疑我,遂與之絶。

○三月。制曰:「去年,東方大水傷禾,民多失業,流亡相繼。其令東北面兵馬使及諸道按察使,開倉賑貸。」時,有一婦,不忍飢,抱兒投水,死。

崔瑀宴宰樞及文武四品以上于其第,三日。

○賜林長卿等三十人明經三人恩賜七人及第。王在江華也,縣人韋元有甘盤之舊。至是中第,王召入內庭,假屬內侍,賜衣帶金銀鞍馬酒果。

○夏四月。禁內外興作,勿奪農時。

○倭船二艘寇慶尙道沿海州縣。發兵,悉擒之。

○五月。交州道狼川郡女一産三男。賜穀三十碩。

○六月。東眞人周漢瑞昌鎭解小字文書。召致于京,使人傳習,小字之學始此。

○百官詣崔瑀第,上政年都目。坐廳事,受之。六品以下再拜堂下,伏地,不敢仰視。自此置政房於私第,擬百官銓注。選文士,屬之,號曰必闍赤

○丁巳。太白經天。

○是夏恒雨,傷禾稼。

○秋八月。東眞兵百餘寇朔州

○以康宗忌日,飯僧二百於內殿。康宗眞殿在玄化寺,忌日詣寺行香例也。自庚辰以來,國家多故,王不得親詣。

○邊將崔亮亐哥下幕官焦周馬等數人以獻,流周馬戴雲島慶尙道按察使權應經圖倭形,獻崔瑀問其故。曰:「異國之人容貌奇怪,欲令參政知之耳。」知其媚悅,笑而不答。

崔瑀以前遊馬是上前近衛:「我當親選。」遂閱于其第鞍馬之飾,倍於往日。觀者滿路。

○九月。幸乾聖寺崔瑀在其家樓上,望見駕前拱鶴軍著黑帽,曰:「此亦近衛,不宜著黑帽。」因奏請:「蓋陪拱鶴軍依牽龍例著金畫帽。」從之。非法駕,著金畫帽,始此。

○王見前遊馬將校鞍馬衣服鮮明,大喜,賜內帑布物。

樞密院使李勣卒。爲人平易溫柔,喜怒不見。平時似無膽氣,及臨陣賈勇,人莫能及。其破丹寇,功居多。性又儉素,雖至貴顯,處陋室晏如也。

○冬十月。飯僧三萬于毬庭。

○儲祥奉元睦親含元四殿災,延燒禁城廊廡一百三十七間。

○賜內侍將軍宋㥠紅鞓,許帶之。之壻也。

○築地倉于大倉以備火災,可容二十餘萬斛。

○十一月辛巳。太白經天。

○十二月。崔瑀奏請:「本朝文物禮樂,一遵華制。其自宋國來者,許於臺省政曹淸要之職,隨材擢用。」

○以鄭通輔判樞密院事吏部尙書

丙戌十三年宋寶慶二年,金正大三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 编辑

春正月。亐哥下欲使其兵變蒙古服入寇靜州知兵馬事李允諴遣前別將金利生大官丞白元鳳,率兵二百餘人,渡鴨綠江,深入彼境,攻破石城。斬宣撫副統等五人,獲牛馬兵器,不見亐哥下而還。

○癸未。地震。

西北面兵馬副使將軍金希磾兵馬判官禮部員外郞孫襲卿監察御史宋國瞻議曰:「亐哥下背我國恩,入我封疆,掠我人民,而莫有禦者,國之恥也。宜同力追討以雪國恥。遂選步騎一萬餘人,希磾將中軍,襲卿將左軍,國瞻將右軍,齎二十日糧,往討石城亐哥下遣兵救之。希磾等奮擊,大敗之,斬首七十餘級。急攻石城。城主率衆出降,涕泣,呑土誓天,乞解圍。希磾等數亐哥下背恩之罪,遂還。至紫布江,氷已解,不可渡。是夜氷合,乃渡,入自淸虜鎭。初,希磾將發兵,密以書告崔瑀。及還,有司欲劾其擅興師旅,聞知之,遂寢。然功賞不行。

○倭寇慶尙道沿海州郡。巨濟縣令陳龍甲以舟師戰于沙島,斬二級,賊夜遁。

○三月。以全羅州道饑甚,遣使,發倉賑之。又減甲申年以後逋稅。

參知政事致仕鄭邦輔卒。

○夏四月。以臨津沙平兩江內各驛困於迎送,凋弊莫甚,令臨津課橋別監巡視撫恤。

○以年荒,罷一切土木之役。

○賜吳乂等三十二人明經一人恩賜九人及第。

○五月。西京人趙永綏石俊金大志金光永等謀殺四都領郞將黃勝龍等,奪其兵,將犯京城。前隊正金國仁知其謀以告留守陳湜。卽發兵,悉捕斬之,夷其族。拜國仁校尉

○六月。倭寇金州

○秋八月。樞密院使文漢卿卒。漢卿性貪鄙怯懦。嘗爲西北面兵馬使,論軍卒爵賞,多受賂金。又徵求州縣無厭,因失人心。

○九月。崔瑀發𤺄,自兩府至椽吏皆設齋,作疏祈禱,都下爲之紙貴。諸醫無能理者。閣門祗候林靖妻本醫家女,合引毒膏,貼之,有效。王特除靖工部郞中以慰瑀意。

○冬十月己丑。地震,瓦屋皆墮。乙未,又震。

丁亥十四年宋寶慶三年,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 编辑

春正月。立太子府。

○二月。崔瑀使敎定都監牒諭禁內六官:「凡登科未官者,各擧才行。」初,忠獻置敎定都監,凡所施爲皆自都監出。亦因之。

○三月。崔瑀遷前王于喬桐。初,森溪縣人崔山甫曉陰陽術數,剃髮,爲本縣金剛寺主,與表姪倉正光孝等奪掠爲事。光孝竊人牛,宰而食之。縣官捕之,光孝逃。山甫亦變姓名,曰周演之,流寓他方。後至京,以占術惑人。召與語,稱賞,日益親信,事皆諮之,勢焰日熾,能禍福人。人皆畏之,爭遺賄賂,遂致鉅富。以術僧道一爲弟子,與相密謀,自言:「察聲觀色,能辨人貧富壽夭。」因多引婦人之美者,輒淫焉。醜聲播聞,而人畏威,莫有言者。一日,演之密語曰:「今王有失位之相,公有王侯之相。命之所在,其可避乎。」以語腹心將軍金希磾希磾演之曰:「果有此說乎。」演之愕然,詣,謂曰:「前日密語泄,恐禍及。」演之侮己。會有人譖曰:「頃者公有疾,上將軍盧之正大將軍琴輝希磾演之家,謀欲害公奉前王復位。」信之,流演之南海之正亦配諸州。籍演之家。得前王與演之書,有『盟天盟地,同死生,以父事之』之語。瑀卽使將軍曹時著等遷前王于江華縣,又移于喬桐。沈演之于海,夷其族。捕道一,更鞫之,俱服。又捕之正希磾中郞將牙允偉別將申作楨,竝沈于海,妻子兄弟分配遠地。又沈希磾牽龍弘己等三人于海。時,希磾全羅州道巡問使,在羅州界,捕者至。略無懼色,自投于海。希磾美容儀,有智勇,爲所親信。當病,恐不愈,與之正等卜於演之,爲妬勢者所讒而死。

○夏四月。倭寇金州防護別監盧旦發兵,捕賊船二艘,斬三十餘級,且獻所獲兵仗。

○五月。倭寇熊神縣別將鄭金億等潛伏山間,突出,斬七級。賊遁。

崔瑀宴兩府及諸將軍於其第,酣飮極歡,使伶人奏樂。天忽雷電,惶懼,却之。金弘己上將軍趙廉卿之壻。廉卿悶其無罪而死,擧家爲之茹蔬。是宴,廉卿曰:「何故不食肉。」對曰:「闔家素饌故也。」變色曰:「我知之矣。公若無異心,宜速納壻。」廉卿惶懼欲妻以郞將尹周輔。女泣曰:「夫死幾日,而遽欲奪志乎。」廉卿强之。昏夕,周輔弘己擊之,遂死。

○日本國寄書,謝賊船寇邊之罪,仍請修好互市。

○有僧犯罪流紫燕島,與先流者文大淳相惡。密遣人,譖於崔瑀曰:「大淳等潛謀作亂,發近邑兵,將赴京。」郞將李蕡,執大淳等五人,不問殺之。朝野哀之。

○閏月。南京人仁傑勇悍過人,屬神騎。遂爲賊魁,剽掠南北。一日入城。邏卒覺之,告崔瑀遣十餘騎,索之。仁傑無懼色,騎兵不知爲仁傑,問曰:「賊安在。」仁傑紿曰:「在某處,可速往捕。」騎馳去。仁傑自馬後騰上,捽髮曳下,奪其馬以走。十騎追,不及。仁傑潛寓利川。縣人韓瑋認之,告縣官,發卒,捕之。仁傑臨刑,曰:「吾平生多行不義,受誅何悔。但六軍在前,出入敵陣,斬將搴旗,吾志也。不得一試,死於人手,爲可恨耳。」

○六月戊申朔。日官奏日食。雨,不見

○秋七月壬寅。太白經天,累旬乃滅。

○九月。東眞寇二州。遣右軍兵馬使上將軍趙廉卿知兵馬事大將軍金升俊中軍兵馬使樞密院使丁公壽知兵馬事金良鏡後軍兵馬使上將軍丁純祐知兵馬事大將軍金之成,率三軍,禦之。

○謁景靈殿。

○冬十月。幸外帝釋院。命宰樞設醮于天皇堂以祈兵捷。又設無能勝道場于宣慶殿。

○三軍自安邊府直指賊屯宜州。賊挑戰。我軍敗績。

○十一月。以郞將金利生紫門指諭利生嘗領北界兵,夜入和州城,與城中人幷力固守。又出奇兵,斬敵無慮千百。以功受是職。

○以前樞密院使金仲龜西京留守仲龜公忠節儉,所至有聲績。李克仁之死也,流白翎島。至是命下,朝野皆喜。

○貶丁公壽南京留守趙廉卿溟州副使,流丁純祐白翎島。以不能禦賊也。

○十二月。御史臺禁閭里養鵓鴿鷹鸇。以廢公務起爭訟故也。

○以文惟弼參知政事貢天源知門下省事柳彦琛崔正份竝爲樞密院使崔宗峻知樞密院事崔正華同知樞密院事李允諴奇泞金之成竝爲樞密院副使

門下侍中李延壽卒。

○遣及第朴寅聘于日本。時,倭賊侵掠州縣,故遣寅講和。

戊子十五年宋紹定元年,金正大五年。 编辑

春正月丙子朔。地震。

○貶金良鏡尙州牧使良鏡雖書生,素習兵法,從軍,累有功。今被譖而出,故舊無一人相送者。

○三月。懷音鎭別將告:「西都有謀叛者。」兵馬使移牒西都,索之,不得,押送告者于京。崔瑀欲因此收北人之心,以錦衣金帶細馬綾羅絹五十匹紬苧各十匹米三十碩賞告者,令驛輸其家,又奏請褒異。王亦賜廏馬一匹綾羅絹四十匹紬百匹布二百匹。懷音鎭都領希幹捕謀叛者,來告,賜綵帛四十匹廏馬一匹。

○賜李敦等三十一人及第。

○夏五月。北界有賊變。又蝗害稼。王分遣內侍,禱于中外神祠。又設般若道場于宣慶殿二七日。

○六月。東眞矛克王奴卑司曆高隣幹闌哥來投。

○掌牲署囚徒中有一女,美恣色。署吏當直夕,欲奸之。其女固拒,曰:「我亦隊正妻也。肯從他乎。」吏劫之,囚於猪廏。衆猪爭嚙,其女叫呼甚急。吏以爲詐,置而不救。比明視之,唯骨在焉。

○秋七月。東眞兵千餘人來屯長平鎭。議遣三軍以禦之。尋聞賊退,竟不行。

○八月。崔瑀以私田七百餘結屬諸衛散員及校尉房以收人心。

○詔曰:「東眞潛據近地,數寇邊鄙。出軍追討,卽輒遁去,迨軍之還,復入窺窬。制馭之術安在。書曰:『謀及卿士。』宜爾文武四品臺省六品以上各以長策條上。」

○有僧,將營慈惠院,伐材于江陰縣監務朴奉時禁之,官納其材。其僧托大將軍大集成,貽書以請。奉時不從。集成崔瑀,送敎定所牒。又不從。集成慚恚,復訴於,流奉時于遠地。時人莫不憤嘆。

○九月。淸塞鎭戶長妄作童謠,欲與龍州謀叛。兵馬使蔡松年按誅之。

○冬十月。和州城廡三百餘間火。

○飯僧三萬。

○己巳。太白晝見經天。

○十一月辛未朔。地震。

朴寅還自日本。寅到大宰府,經一年,齎和親牒以來。崔瑀給銀甁五段子六十匹布五百匹米豆五十碩鞍馬以賞之。

知門下省事文惟弼卒。

○十二月庚子朔。日食。

平章事王珪卒。性溫雅,美容儀。年七歲,爲東宮學友,敏厚有器局。初授軍器注簿同正,門下省以幼駁之。毅宗曰:「其父有佐命之功,豈拘常例耶。」嘗留守南京,有惠政。年未七十,上章乞退,杜門縣車,優游自適。世論年高德邵,以爲稱首。

○奉御衣帶,移安于白岳假闕。

崔甫淳判吏部事金就礪中書侍郞平章事判兵部事崔瑀加鼇戴鎭國功臣,貢天源崔正份參知政事崔宗峻知門下省事吏部尙書金仲龜知樞密院事奇泞同知樞密院事陳湜樞密院副使御史大夫史光補兪升旦竝爲樞密院副使

己丑十六年宋紹定二年,金正大六年,蒙古太宗元年。 编辑

春正月。平章事崔甫淳卒。

○有鄭相者,通輔之子,金希磾之壻也。嘗夜至壽德宮里,里門閉。怒管鑰者遲來,從門隙射殺之。法官大集成金得循崔宗藩洪斯胤等以通輔希磾囑託不問。惟郞中李廷翮固執,不得。遂以輕罪論免。時,廷翮晉陽副使嘉其守法,拜紫門指諭以褒之。

○二月。東眞人到咸州,請和。親遣式目錄事盧演,往聽約束。

○夏四月。崔瑀占奪隣舍百餘區,築毬場。東西相望數百步,平坦如碁局。每擊毬塵起,必使里人汲水灌之。

○五月。盧演還自東北面。時,東界赴防將軍金仲溫訴:「怯懦,不與東眞約束。」崔瑀怒,囚演于街衢所。以前巨濟縣令陳龍甲長平鎭將,約束東眞。

○以旱,宥二罪以下。

○東眞寇和州,掠牛馬人口。陳龍甲遣人諭之,皆棄去。

○六月。北邊人前別將銳爵反覆多詐犯罪,曾配和州。自言:「知東眞道路夷險遠近。」東北面兵馬使崔宗梓信之,遣等三人,入東眞國,聽探消息。與東眞言:「我國欲與和好。」東眞亦信其言,遣還一行人,待報。國家猶豫不報。東眞以行詐,斬之。

○秋七月。兩府會崔瑀家,議備禦東眞之策。

○八月。尙書左僕射致仕庾資諒卒。資諒莊重寡言。毅宗朝文臣大盛,資諒時年十六,與儒家子弟結契,欲引武人吳光陟文章弼爲契。契中皆不肯。資諒曰:「交游之中,文武備具,可矣。」未幾,庚寅之變,同契皆賴光陟章弼營救,獲免。嘗引年乞退,爲耆老會。事佛甚篤。

○有司劾崔宗梓擅遣銳爵于東眞以生邊釁,左遷梁州副使

○東眞寇和州

○九月。平章事致仕崔洪胤卒。

崔瑀又奪人家以廣毬場,日使擊毬習射,觀之。前後占奪無慮數百戶。

○冬十月。崔瑀宴宰樞於其第,臨毬庭,觀都房馬別抄擊毬弄槍騎射。鞍馬衣服弓矢,務相誇耀,爭效韃靼風俗。毬場舊有樓三間,至是瑀命就增三間。是日晩起役,詰旦告畢。瑀又邀宴耆老宰樞,觀擊毬弄槍騎射。能者立加爵賞,都下子弟爭事鞍馬衣服,妻家多以貧乏見棄。

臨陂縣令田承雨上將軍金鉉甫廣植田園,盡收田租,入官,又以其田與民。鉉甫按察使崔宗裕,還徵其租。承雨憤恚,償以官司銀器,報于法司。法司劾鉉甫宗裕崔瑀要奪其狀,止之。

○十一月。崔瑀閱家兵都房馬別抄,鞍馬衣服弓劍兵甲甚侈美。分五軍,習戰,人馬多有顚仆死傷者。及其終,習田獵之法,籠山絡野,循環無端。悅之,犒以酒食。

○十二月。崔瑀奏:「今年大旱,禾穀不實。請遣使五道審檢損實。」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