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史/卷七十三

 志第二十六 高麗史
志第二十七 高麗史第七十三
志第二十八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知 經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鄭麟趾奉 敎修

選擧一 编辑

三國以前,未有科擧之法,高麗太祖,首建學校,而科擧取士,未遑焉。光宗,用雙冀言,以科擧選士,自此文風始興。大抵其法,頗用唐制。其學校,有國子、大學、四門,又有九齋學堂,而律、書、筭學,皆肄國子。其科擧,有製述、明經二業而醫、卜、地理、律、書、筭、三禮、三傳、何論等雜業,各以其業試之而賜出身。其國子升補試,亦所以勉進後學也。雖名卿大夫,未必不由科目進,而科目之外,又有遺逸之薦,門蔭之敘,成衆愛馬之選補,南班雜路之陞轉,所進之途非一矣。原其立法定制之初,養育之方,選取之制,銓注之法,井然有條。累世子孫,憑藉而維持之,東方文物之盛,擬諸中華。自權臣私置政房,政以賄成,銓法大壞,而科目取士,亦從而汎濫。於是,黑冊之謗,粉紅之誚,傳播一時,而高麗之業,遂衰矣。其制度節目之詳,遺失殆盡,姑採見於史冊者,隨其詳略,條分類聚,作選擧志。

科目一 编辑

○光宗九年五月,雙冀獻議,始設科擧。試以詩、賦、頌及時務策,取進士,兼取明經、醫、卜等業。十一年只試詩、賦、頌。十五年復試以詩、賦、頌及時務策。

○景宗二年親試進士。

○成宗二年始臨軒覆試,然不爲常例。親試、覆試,例用詩、賦。六年除頌,試以詩、賦及時務策。

○穆宗七年三月,改定科擧法,先時,每春月,試取,秋冬放榜,至是,定以三月。開場,鎖闈,貼禮經十條,明日,試詩、賦,越一日,試時務策。至十日,定奏科第,乃開鎖。其明經以下諸業,上年十一月,畢選,與進士,同日放榜。

○顯宗元年四月,國子司業孫夢周奏:「只試詩、賦,不試時務策。」二年禮部侍郞周起奏:「定糊名試式。」八年十月,判:「東堂監試給暇,兩大業,試前三朔,醫、卜、律、書業二朔,筭業一朔。」十年六月,翰林學士郭元奏:「除對策,試以論,必用禮記中義爲題。」十五年十二月,判:「諸州縣,千丁以上,歲貢三人,五百丁以上二人,以下一人,令界首官試選。製述業則試以五言六韻詩一首,明經則試五經各一机。依例送京,國子監更試,入格者,許赴擧,餘並任還本處學習。如界首官,貢非其人,國子監考覈,科罪。」

○靖宗二年七月,判:「生徒入學,滿三年,方許赴監試。」十一年四月,判:五逆、五賤、不忠、不孝、鄕、部曲、樂工、雜類子孫勿許赴擧。

○文宗二年十月,判:「各州縣副戶長以上孫,副戶正以上子,欲赴製述、明經業者,所在官,試貢京師。尙書省、國子監,審考所製詩、賦違格者,及明經不讀一二机者,其試貢員,科罪。若醫業,須要廣習,勿限戶正以上之子,雖庶人,非係樂工、雜類,並令試解。」九年十月,內史門下奏:「氏族不付者,勿令赴擧。」十六年三月,國子司業黃抗之,考試國學諸生,署科甚濫,命中書舍人鄭惟産改試。惟産請行封彌之法,貢闈封彌,始此。三十三年六月,判,三禮、何論、政要業監試,於諸業畢試後,國子監與本業員,試取。

○宣宗卽位詔,進士以下諸業,自今,許三年一試。元年十一月,判:「三禮、三傳業,亦前代取人之典,不可停廢。三禮業,以禮記二十卷,爲徧業大經,貼經十處,通六以上,揷籌十處,破文通,口問口對,義理,通六以上。以《周禮》、《儀禮》,爲小經,一經揷籌十處,破文通,義理,通六以上,一經破文,讀二机。三傳業,以左傳爲肄業大經,貼[1]經十處,通六以上,揷籌十處,破文通,義理,通六以上。以《公羊》、《穀梁傳》,爲小經,一傳揷籌十處,破文通義理,通六以上,一傳只讀二机。」八年十二月,判:「內侍人吏行卷,依披籃赴擧例,試前爲限納之。又進士,遭父母喪者,其業未選前,服闋,則行卷家狀,修送貢院,雖限內姓名未錄,許令赴試。諸業擧人,亦依此例。」

○獻宗定製述、明經諸業監試,隔一年試選。

○肅宗七年閏六月,式目都監奏:「三禮、三傳業出身者,不別錄用,漸致衰微,今後,爲先量敘,後生業此者,國子監勸勵。」

○睿宗五年二月,除論,試以詩、賦、策。九月,判:「製述、明經諸業新擧者,屬國子監三年,仕滿三百日者,各業監試,許赴。西京則留守官選上,鄕貢則東、南京、八牧、三都護等界首官,依前式試選申省。」十一年十一月,判:「諸業擧人,十一月,始,明經爲先選取,進士則明年二月,晝夜平均時,選取。諸生行卷、家狀,及試官差定諸事,都省及樞密院、國子監,敬禀施行,諸業初擧,及一度停擧者,依式問覈,連次赴擧者,只考家狀痕[2]瑕,赴試。遭父母喪者,屬部坊里典,及本鄕其人、事審官處,問覈,二十七朔已滿,則考其家狀痕[2]瑕,赴擧。凡姓名記錄,進士則限十二月,二十日,家狀行卷終,明經以下,則限十一月,終。限外,雜暇已滿者,及因公出使,限內不及上京者,試日爲限,修送貢院。」十四年東堂,始用經義。十六年五月,判,明經業以下諸業監試,司業以上官,同各業員,試選。

○仁宗五年三月,詔復用詩、賦、論。九年三月,判,防丁監試,雖入仕,必以詩、賦,選取。十四年八月,中書門下奏,國學諸生,行藝分數,十四分以上,直赴第三場,十三分以下,四分以上,赴詩賦場。十一月,判:「凡製述業,經義、詩、賦,連卷試取。凡明經業試選式,貼經二日內,初日,尙書徧業,貼周易,周易徧業,貼尙書,各十條。翌日,毛詩貼十條,各通六條以上。第三日以後,讀大小經,各十机,破文兼義理,通六机。每義六問,破文通四机。又周易徧業,讀尙書、毛詩、春秋,各秩一机,例隨秩揷籌。小經謂業經,大經禮記。凡明法業式,貼經二日內,初日,貼律十條,翌日,貼令十條,兩日並全通。第三日以後,讀律,破文兼義理,通六机。每義六問,破文通四机。讀令,破文兼義理,通六机,每義六問,破文通四机。凡明筭業式,貼經二日內,初日,貼九章十條。翌日,貼綴術四條,三開三條,謝家三條,兩日並全通。讀九章十卷,破文兼義理,通六机,每義六問,破文通四机。讀綴術四机,內兼問義二机,三開三卷,兼問義二机,謝家三机,內兼問義二机。凡明書業式,貼經二日內,初日,貼說文六條,五經字樣四條,並全通,翌日,書品,長句詩一首,眞書、行書、篆書、印文一窠,讀說文十机,內破文兼義理,通六机,每義六問,破文通四机。凡醫業式,貼經二日內,初日,貼素問經八條,甲乙經二條。翌日,貼本草經七條,明堂經三條,兩日,各通六條以上。讀脉經十卷,破文兼義理,通六机,破文通四机。針經九卷、難經一卷幷十卷,破文兼義理,通六机,破文通四机,又讀灸經,破文通二机。凡呪噤業式,貼經二日內,初日,貼脉經十條,翌日,貼劉涓子方十條,並通六條以上。讀小經瘡疽論七卷、明堂經三卷,內兼義理,通六机。讀大經針經十机,內兼義理,通六机,又讀七卷本草經二机。凡地理業式,貼經二日內,初日,貼新集地理經十條,翌日,劉氏書十條,兩日,並通六條以上。讀地理決經八卷、經緯令二卷幷十卷,破文兼義理,通六机,破文通四机。讀地鏡經四卷、口示決四卷、胎藏經一卷、謌決一卷幷十卷,破文兼義理,通六机,破文通四机。又讀蕭氏書十卷。內破文一机。凡何論業式,眞書奏狀,小貼喫筭。讀何論十机,孝經、曲禮各二机,律前後帙各一机。凡明經業監試格,㽵丁十二机,以周易、尙書、毛詩,各二机,禮記、春秋,各三机。白丁九机,以周易、尙書,各一机,毛詩、禮記,各二机,春秋三机。凡書業監試,字說文三十卷內,白丁三冊,㽵丁五冊,各破文試讀,又令眞書。凡筭業監試,白丁,業經三机,筭二机,㽵丁,業經五机,筭二机。凡律業監試,白丁,律二机、令三机,㽵丁,律三机,令三机。凡醫、卜、地理業,各其本司試選。凡諸州貢士,依前定額數,若有才堪貢選,不限其數。所貢之人,將申送日,行鄕飮酒禮,牲用小牢,以官物充。」十七年十月,禮部貢院奏:「范仲淹云:『先策、論,以觀其大要,次詩、賦,以觀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級,斯擇才之本,致理之基也。』我朝製述業,於第三決場,迭試策、論之無着韻、偶對者,因此,詩、賦學,漸爲衰廢。今後,初場,試經義,二場,論、策相遞,三場,詩、賦,永爲格式。且國學未立前,初場,試以貼經,立學以後,兼試大、小經義,擧子難之。今後,除兼經義,只試本經義。」十八年閏六月,中書門下奏:「明法業,但讀律令,其登科甚易,且於外敘,必六經。州牧,實爲出身捷俓,緣此,兩班子弟及貢士,求屬者漸多。製述、明經兩大業及醫、卜、地理業,國家所不可廢,而今赴擧者少。今後,明法業出身者,淸白爲公,政譽著聞,方許擢用,仍禁貢士求屬是業。」二十年二月,判,東堂監試,赴擧諸生,須[3]赴冬夏天都會,許錄姓名,在外生徒,各於界首官鄕校都會,給狀赴試。

○毅宗八年五月,更定:初場迭試論、策,中場試經義,終場試詩、賦。又國學生,考以六行,積十四分以上者,許直赴終場,不拘其額,仍除三場連卷法。國制,以藍衫就試者,例不過三赴。時,文克謙以刪定都監判官,屢擧不中,乃曰:「白衣且十赴,藍衫何止三赴?請以五赴爲限。」朝議從之,遂爲恒規。

○忠烈王六年五月,王親試文臣,賜黃牌,籍內侍。王留意詩文,或諸生之登第者,親試之,中者,謂之殿試門生,待遇異常。殿試之制,唯試當年登第者,僧祖英得幸於王,其姪子及所親舊,不限登第久近,競依勢赴之。十四年九月,宰相蔡仁規子禑中第,居同進士頭。國制,科擧之目,乙科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三人,世以同進士頭,宦不達,人皆惡之,指爲同頭。王爲禑嫌之,問於承旨李混,混云:「可加丙科八人,置禑其末。」從之。

○忠肅王二年正月,瀋王改東堂,爲應擧試。七年六月,李齊賢、朴孝修典擧,革詩、賦,用策問。七月,敎曰:「近以選上國應擧秀才,而廢考藝試,成均七館諸生,皆赴初場,未合古制。其令依舊,皆赴考藝試,定其分數,直赴中場。」十七年十二月,始令擧子,誦律詩四韻一百首,通小學、五聲字韻,乃許赴試。

○忠穆王卽位之年八月,改定:初場試六經義。四書疑,中場古賦,終場策問。九月,令將軍郭允正,領忽只,呵禁試闈。

○恭愍王十一年洪彦博、柳淑掌試,復用詩、賦。十四年十月,李仁復、李穡建議:「禁擧子挾冊,易書試卷,以防假濫。」十六年林樸上書:「請科擧一依中朝搜撿通考之法。」十七年親試,用經義。十八年始用元朝鄕試、會試、殿試之制,定爲常式。二十年三月,敎:「自今年,未滿二十五歲者,毋得赴擧。」二十三年三月,敎:「各道鄕試諸生,各於本貫赴擧,已有成規,今諸生,或有赴他道試者,毋赴會試。」四月,擧子,於試卷,或有不錄年甲者,王怒其違制,停放牓。

○辛禑二年五月,政堂文學洪仲宣,革林樸所建對策取士之法,復以詩、賦取士,罷鄕試、會試、殿試,議者非之。五年正月,諫官上言:「玄陵崇信經學,養士取人。近年以來,詩、賦取士,專尙詞章,經學漸廢,今後,一遵玄陵。己酉,年科擧之法。」十二年五月,李穡知貢擧,復用策問,嚴立禁防,擧子年未滿二十,不許赴擧。

○辛昌敎:科擧之法,一依。己酉,年之規,以時擧行,州縣之學貢士,不充額數者,罪及守令。

○恭讓王元年十二月,大司憲趙浚等上書曰:「今之學者,以彫篆之學,幸中科第,取榮一身,自以爲足。從仕之後,盡棄所業,昧於施措,以負國家崇儒重道之意。願自今,聚各年及第四品以下,對策殿庭,中者,使掌製敎,不中者,左遷,以振儒風。」

選場 编辑

凡選場。或比年,或閒歲,未有定期,其取士,亦無定額。

○光宗九年五月,翰林學士雙冀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崔暹等二人,明經三人,卜業二人及第。十一年三月,雙冀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崔光範等七人,明經一人,醫業三人及第。十二年四月,雙冀知貢擧,取進士,賜王擧等七人,明經一人及第。十五年三月,翰林學士趙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策及明經、卜業各一人及第。十七年翰林學士王融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崔居業等二人及第。二十三年王融知貢擧,金柅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楊演等四人及第。二十四年二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賜白思柔等二人及第。二十五年三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賜韓藺卿等二人及第。

○景宗二年三月,親試進士,賜甲科高凝等三人,乙科三人及第。四年三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元徵衍等及第。

○成宗二年五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賜崔行言等五人及第。十二月,正匡崔承老、左執政李夢游、兵官御事劉彦儒、左丞盧奕取進士,王覆試,賜甲科姜殷川、乙科二人、明經一人及第。三年三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李琮,丙科二人及第。四年五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秦亮,丙科二人及第。五年三月,李夢游知貢擧,取進士,賜崔英藺等及第。六年三月,李夢游知貢擧,取進士,八月,下敎,賜夢游所擧甲科鄭又玄、明經一人、卜業一人醫業二人、明法業二人及第。七年三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九月,下敎,賜乙科李緯等二人、丙科二人、醫業二人及第。八年三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十二月,下敎,賜乙科崔得中等十人、丙科八人、明經一人、卜業二人及第。十年閏二月,翰林學士白思柔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崔沆、乙科六人、明經三人及第。十二年三月,翰林學士崔暹取進士,八月,下敎,賜甲科李維賢等二人、乙科三人、同進士五人、明經三人、明法三人及第。十三年三月,王融知貢擧,取進士,八月,覆試,賜甲科崔元信等四人、乙科四人、明經九人及第。十四年三月,白思柔知貢擧,取進士,九月,覆試,下敎,賜甲科李子琳、乙科四人、明經三人及第。十五年三月,崔暹爲都考試官,取進士,十二月,下敎,賜甲科郭元等四人、乙科三人、明經六人及第。十六年八月,禮部侍郞柳邦憲知貢擧,取進士。

○穆宗元年正月,賜邦憲所擧甲科周仁傑等二人、乙科三人、明經七人、明法五人、明書三人、明算四人、三禮十人、三傳二人及第。三月,左司郞中崔成務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姜周載等七人、乙科二十五人、同進士十八人、恩賜一人、明經二十人、明法二十三人、明書五人、明算十一人及第。三年柳邦憲取進士,賜甲科宋翃等八人、乙科七人、明經八人及第。五年三月,崔成務知貢擧,取進士,八月,下敎,賜乙科朴元徽等三人、丙科六人、明經十九人及第。七年四月,內史舍人崔沆知貢擧,取進士,下敎,賜甲科黃周亮等五人、乙科十人、明經四人及第。八年三月,崔沆知貢擧,取進士,四月,下敎,賜甲科崔冲等七人、乙科十人、明經三人及第。十年六月,禮部侍郞高凝取進士,賜乙科趙元等二人、丙科四人、明經三人及第。十一年三月,中樞院直學士蔡忠順取進士,賜甲科孫元仙等四人、乙科五人、明經二人及第。

○顯宗初卽位禮部侍郞姜邯贊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安昌齡、乙科四人、同進士三人、明經二人及第。元年四月,國子司業孫夢周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徐崧、丙科六人、同進士一人、明經三人及第。四年八月,左僕射金審言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乙科林維幹等三人、丙科三人、同進士二人、明經一人及第。五年四月,秘書監周佇知貢擧,取進士,賜禹賢符等十一人及第。七年七月,禮賓卿李龔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金顯等九人、明經五人及第。八年三月,禮部侍郞郭元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鄭倍傑、丙科五人、同進士五人及第。九年五月,給事中金猛[4]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黃靖、丙科四人、同進士四人、明經十人及第。十一年五月,國子祭酒劉徵弼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乙科李元顯、丙科三人、同進士六人、明經三人及第。十二年八月,散騎常侍李龔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甲科趙覇、丙科一人、同進士五人、明經四人及第。十四年六月,黃周亮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丙科張喬等二人、同進士二人、明經二人及第。十五年三月,禮部尙書劉徵弼知貢擧,取進士,賜丙科李子淵等二人、同進士七人、明經十人及第。十七年三月,內史舍人崔冲知貢擧,取進士,賜甲科崔貺等二人、丙科二人、同進士七人、明經一人及第。十九年三月,郞中李作仁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乙科鄭在元、丙科二人、同進士七人、明經一人及第。二十一年四月,禮部郞中朴有仁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乙科崔惟善等十八人及第。

○德宗元年三月,尙書左丞李作忠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白可易等三人、丙科六人、恩賜四人及第。二年三月,禮部侍郞朴有仁知貢擧,取進士,賜丙科崔希穆等五人、同進士三人、明經二人、恩賜二人及第。

○靖宗元年三月,刑部尙書崔冲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金無滯等四人、丙科四人、同進士六人、明經一人及第。三年三月,禮部尙書黃周亮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盧延覇等四人、丙科四人、同進士三人、明經二人及第。五年二月,左諫議大夫林惟幹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黃杭之等五人、丙科八人、同進士五人、明經二人、恩賜一人及第。七年二月,門下侍郞黃周亮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兪暢、丙科四人、明經五人及第。十年四月,內史侍郞李作忠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金元鉉等四人、丙科五人、同進士七人、明經二人、恩賜二人及第。十二年三月,門下侍郞崔融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李仁挺等四人、丙科六人、同進士七人、明經一人及第。

○文宗元年四月,中樞院副使鄭倍傑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金鼎新等二人、丙科九人、同進士六人、明經三人及第。三年五月,中樞院使金廷俊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乙科朴仁壽等二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六人、恩賜一人、明經四人及第。五年四月,內史侍郞李子淵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崔錫等七人、丙科六人、同進士六人、明經三人及第。七年三月,刑部尙書崔惟善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禹相等六人、丙科九人、同進士六人、明經二人及第。八年四月,知中樞院事金顯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柳善餘等六人、丙科八人、同進士十一人、明經二人及第。十年四月,尙書右僕射李令幹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乙科李幹方等二人、丙科四人、同進士七人、恩賜二人、明經四人及第。十一年四月,左散騎常侍趙覇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李俊等三人、丙科九人、同進士二人、明經四人及第。十三年二月,翰林學士金化崇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丙科楊信麟等八人、同進士九人、明經四人、恩賜四人及第。十五年三月,翰林學士崔惟善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羅繼含等六人、丙科八人、同進士六人、明經二人及第。十七年五月,翰林學士金行瓊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洪器等四人、丙科十四人、同進士十二人、明經一人、恩賜五人及第。二十年四月,起居舍人盧寅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高仲臣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四人、明經二人及第。二十二年四月,崔尙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崔駰等二人、丙科五人、同進士十人、明經二人、恩賜一人及第。二十四年四月,尙書左僕射金行瓊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崔翼臣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十一人、恩賜二人、明經一人及第。二十六年三月,秘書監李成美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朴維恪等二人、丙科十一人、同進士九人、明經二人及第。二十七年十月,以翰林學士鄭惟産,爲明年知貢擧。二十八年四月,命太子,覆試惟産所取進士,下詔,賜乙科李嘏等二人、丙科十人、同進士十四人、明經二人及第。三十年三月,禮部尙書李靖恭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乙科李昱等二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一人、明經二人及第。三十二年三月,叅知政事文正知貢擧,取進士,命太子,覆試,下詔,賜乙科禹元齡、丙科七人、同進士十二人、明經三人及第。三十四年五月,禮部尙書盧旦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金尙磾等二人、丙科九人、同進士七人、明經三人及第。三十六年三月,吏部尙書崔奭知貢擧,取進士,崔淵等十九人,放榜時,有大學生田德祖等,於論場,私坼官封詩、賦名紙,事覺,命來春改試。三十七年三月,中書侍郞崔奭知貢擧,侍講學士朴寅亮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陰鼎等二人、丙科六人、同進士六人、明經三人、恩賜一人及第。

○宣宗元年五月,同知中樞密[5]院事崔思諒知貢擧,吏部侍郞金上琦同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高旻翼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六人、明經四人及第。二年四月,中樞院使盧旦知貢擧,尙書禮部侍郞李預同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金晙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十二人、明經三人、恩賜二人及第。三年五月,中樞院副使李子威知貢擧,禮部侍郞金覲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朴景伯等四人、丙科八人、同進士十八人、明經三人及第。五年三月,判尙書吏部事崔奭知貢擧,禮賓少卿崔思諏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金富弼等五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十一人、明經三人、恩賜一人及第。七年四月,門下侍郞金良鑑知貢擧,諫議大夫孫冠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李景泌等三人、丙科九人、同進士十四人、明經二人、恩賜三人及第。九年四月,吏部尙書金上琦知貢擧,禮部侍郞伍咸庶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金成等五人、丙科十人、同進士十八人、明經三人、恩賜二人及第。十一年三月,知中樞院事李預知貢擧,禮部侍郞魏繼廷同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鄭克恭等二人、丙科九人、同進士十七人、明經四人、恩賜四人及第。

○獻宗元年四月,叅知政事柳奭知貢擧,左承宣崔弘嗣同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兪進等三人、丙科九人、同進士十四人、明經三人、恩賜三人及第。

○肅宗元年三月,叅知政事崔思諏知貢擧,禮部侍郞林成槩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金輔臣等五人、丙科十人、同進士十五人、明經四人、恩賜四人及第。二年四月,叅知政事黃瑩知貢擧,吏部尙書庾晳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林元通等五人、丙科十人、同進士十八人、明經四人、恩賜四人及第。三年四月,禮部尙書魏繼廷知貢擧,國子祭酒洪器同知貢擧,取進士,下詔,賜乙科李德允等三人、丙科八人、同進士十六人、明經三人、恩賜五人及第。五年四月,同知樞密院事李䫨知貢擧,知奏事柳伸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韓淑旦等、三人、丙科十一人、同進士二十二人、明經三人、恩賜六人及第。七年三月,知奏事尹瓘知貢擧,司宰卿李宏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康滌等五人、丙科十一人、同進士十七人、明經三人、恩賜五人及第。幷召試投化宋進士章忱,賜別頭乙科及第,仍賜紅牌鞍馬。九年二月,翰林學士鄭文知貢擧,禮部侍郞劉載同知貢擧,試進士,命太子,覆試,下詔,賜宋瑋等三人、丙科八人、同進士十六人、明經二人、恩賜五人及第。

○睿宗元年四月,門下侍郞崔弘嗣知貢擧,禮部侍郞金緣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皇甫許等三十四人及第。二年任慤[6]知貢擧,朴景綽同知貢擧,取韓卽由等。三年五月,禮部尙書李瑋知貢擧,國子祭酒李載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盧顯庸等三十四人、明經三人、恩賜三人及第。四年三月,門下侍郞李䫨知貢擧,禮部尙書金商祐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下詔,賜乙科李正升等四人、丙科九人、同進士十六人、恩賜六人、明經三人及第。七年三月,平章事吳延寵知貢擧,侍郞林彦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鄭之元等三人、丙科六人、同進士十六人、明經三人及第。九年三月,平章事金緣知貢擧,左承宣韓皦如同知貢擧,取進士,四月,覆試,賜乙科白曘等五人、丙科十一人、同進士二十二人、明經三人及第,宋進士林完,別賜乙科。十年五月,平章事趙仲璋知貢擧,翰林學士朴昇中同知貢擧,取進士,其合格人對策,頗蹈襲古作,落第者訴之。王覆試,賜金精等三十九人及第。十一年四月,知樞密院事金晙知貢擧,直門下省李壽同知貢擧,取進士,合格者二十四人。王覆試,進士二十四人,及前赴御試十人,鎖廳四人,進士八擧不中二十人,別喚四人,幷六十二人,賜裴祐等三十八人及第。十三年五月,政堂文學李軌知貢擧,禮賓卿金沽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福允等二十三人及第。十五年五月,韓安仁知貢擧,金富佾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李之氐等三十八人及第。是擧,幷試策武學生。十七年八月,左散騎常侍朴昇中知貢擧,知奏事金仁揆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羅景純等三十一人及第。

○仁宗元年四月,中書侍郞林有文知貢擧,禮部尙書洪灌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卞純夫等三十人及第。二年四月,中書侍郞金若溫知貢擧,兵部侍郞金富軾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高孝冲等三十七人及第。三年五月,同知樞密院事李之美知貢擧,知奏事金富佾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陽伸等三十七人及第。五年六月,李公壽知貢擧,金富轍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王佐材等三十三人及第。六年四月,文公仁知貢擧,崔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元哲等二十九人及第。八年四月,金富軾知貢擧,康候顯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朴東柱等三十二人及第。十年閏四月,平章事崔滋盛知貢擧,吏部侍郞林存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光遠等二十五人及第。十一年八月,禮部尙書金富儀知貢擧,知奏事洪彞[7]敘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于蕃等二十五人及第。十二年五月,叅知政事任元敱知貢擧,右承宣鄭沆同知貢擧,取進士,賜許洪材等二十九人及第。十五年三月,同知樞密院事李仲知貢擧,尙書左丞康滌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信等二十八人及第。十六年三月,平章事崔濡知貢擧,尙書右丞李之氐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大有等二十九人及第。十七年六月,平章事金富軾知貢擧,禮部侍郞金端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伋等二十人及第。十八年五月,知樞密院事李之氐知貢擧,國子祭酒林光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彭希密等二十六人及第。二十年三月,樞密院使王冲知貢擧,刑部侍郞權迪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高儔等三十人、明經二人、恩賜五人及第。二十二年五月,韓惟忠知貢擧,崔惟淸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敦中等二十六人及第。二十三年五月,任元敱知貢擧,尹彦頤同知貢擧,取進士,賜趙文振等三十二人及第。二十四年李仁實知貢擧,崔諴同知貢擧,取黃文富等。

○毅宗元年五月,金永寬知貢擧,金子儀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愈昌等三十二人及第。二年閏八月,高兆基知貢擧,庾弼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柳廷堅等二十五人及第。四年文公元知貢擧,李之茂同知貢擧,取安永有等。六年四月,庾弼知貢擧,任克忠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儀等二十七人及第。五月,親試,取劉羲等三十五人及第。七年八月,金永錫知貢擧,劉錫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郭元等三十人、明經三人及第。八年四月,門下省事崔允儀知貢擧,左承宣金存中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皇甫倬等及第。十年六月,李之茂知貢擧,李元膺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黃文㽵等二十七人及第。十二年五月,樞密院使李陽升知貢擧,右承宣李公升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正明等二十七人及第。十四年五月,金永夫知貢擧,李知深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孝著等三十三人、明經三人及第。十六年四月,中書侍郞崔允儀知貢擧,秘書監李德壽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繼元等二十九人、明經三人及第。十七年九月,同知樞密院事金永胤知貢擧,左承宣金諹[8]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純祐等二十八人、明經三人及第。十八年九月,中書侍郞李之茂知貢擧,左承宣許洪材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元禮等二十八人、明經三人及第。二十年五月,知門下省事金永胤知貢擧,禮部尙書徐淳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朴紹等三十人及第。二十二年三月,金永胤知貢擧,金光中同知貢擧,取張令才等二十七人、明經四人。二十三年四月,許洪材知貢擧,金于藩同知貢擧,取李翼忠等二十九人。

○明宗元年五月,政堂文學韓就知貢擧,右諫議金莘尹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林遂等二十八人、明經四人及第。二年七月,同知樞密院事金闡知貢擧,右諫議韓彦國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張聞慶等二十九人及第。三年六月,平章事尹鱗瞻知貢擧,禮部侍郞文克謙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時幸等三十二人及第。五年十月,樞密副使閔令謨知貢擧,諫議大夫郭陽宣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白龍變等二十八人、明經三人及第。六年八月,禮部尙書李文鐸知貢擧,大府卿韓文俊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秦幹公等三十人、明經四人及第。七年四月,樞密院副使文克謙知貢擧,判大府事廉信若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基靜等三十五人、明經四人及第。八年六月,樞密院副使韓文俊知貢擧,右諫[9]議大夫李應招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陳光恂等三十人、明經三人、恩賜四人及第。十年六月,門下平章事閔令謨知貢擧,國子祭酒尹宗諴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得玉等二十九人、明經三人及第。十二年六月,政堂文學韓文俊知貢擧,右散騎常侍李知命同知貢擧,取進士,賜許徵等三十人、明經四人及第。十四年九月,叅知政事文克謙知貢擧,知奏事林民庇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琴克儀等三十一人、明經五人及第。宋進士王逢辰,別賜乙科。十六年四月,林民庇知貢擧,皇甫倬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宋惇光等三十三人、明經五人及第。十八年六月,叅知政事林民庇知貢擧,崔証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唐髦等二十九人及第。二十年五月,政堂文學李知命知貢擧,左承宣任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皇甫緯等三十人、明經五人、恩賜七人及第。二十二年四月,叅知政事趙永仁知貢擧,翰林學士柳公權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孫希綽等二十九人及第。二十四年四月,樞密院使崔瑜賈知貢擧,判秘書事崔詵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君綏等三十一人及第。二十六年七月,樞密院使崔詵知貢擧,國子祭酒李資文同知貢擧,取進士,賜趙挺觀等三十七人及第。二十七年五月,叅知政事崔讜知貢擧,左諫[9]議大夫閔公珪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房衍寶等三十人及第。

○神宗元年六月,中書侍郞任濡知貢擧,國子祭酒崔孝著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田敏儒等三十三人及第。二年九月,叅知政事崔詵知貢擧,秘書監金平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得儉等三十三人及第。三年任濡知貢擧,白光臣同知貢擧,取趙文拔等。四年五月,簽書樞密院事閔公珪知貢擧,國子大司成金平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宗俊等三十三人及第。五年五月,樞密院使金平知貢擧,右承宣趙準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黃克中等三十三人、明經四人及第。七年十月,樞密院使閔公珪知貢擧,右承宣安有孚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印得侯等三十人及第。

○熙宗元年七月,簽書樞密院事李桂長知貢擧,判禮賓省事崔洪胤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馬仲奇等三十人及第。二年六月,門下侍郞任濡知貢擧,右承宣崔坦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庾亮才等三十三人及第。四年閏四月,叅知政事李桂長知貢擧,右副承宣琴儀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皇甫瓘等三十三人、明經六人、恩賜二人及第。六年六月,樞密院副使崔洪胤知貢擧,秘書監柳澤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泓等三十三人、明經七人、恩賜七人及第。七年十月,門下侍郞李桂長知貢擧,大司成趙冲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姜昌瑞等三十八人、明經五人及第。

○康宗元年六月,政堂文學崔洪胤知貢擧,知奏事琴儀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田慶成等二十九人、明經六人及第。二年七月,同平章事李桂長知貢擧,左諫議大夫崔甫淳同知貢擧,取進士,賜許受等三十一人、明經五人及第。

○高宗元年五月,簽書樞密院事琴儀知貢擧,右散騎常侍蔡靖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莘鼎等二十二人、明經五人、恩賜三人及第。二年五月,平章事崔洪胤知貢擧,左諫議大夫朴玄圭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廉珝等三十一人、明經七人、恩賜五人及第。三年五月,樞密院副使蔡靖知貢擧,殿中監任永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庾碩等三十人及第。六年五月,政堂文學趙冲知貢擧,國子祭酒李得紹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仲龍等二十八人、明經一人、恩賜七人及第。七年六月,樞密院副使韓光衍知貢擧,大司成李宗規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朴承儒等二十九人、明經二人及第。九年四月,叅知政事崔甫淳知貢擧,右承宣金良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梁𣞒[10]等三十一人及第。十年六月,右僕射柳澤知貢擧,殿中監崔溥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曹均正等二十九人、明經三人、恩賜九人及第。十一年三月,樞密院副使韓光衍知貢擧,判秘書省事崔正份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孫琓等三十三人、明經四人、恩賜六人及第。十二年三月,門下平章事崔甫淳知貢擧,衛尉卿崔宗梓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林長卿等三十人、明經三人、恩賜七人及第。十三年四月,簽書樞密院事崔正份知貢擧,秘書監兪升旦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吳乂等三十二人、明經一人、恩賜九人及第。十五年三月,平章事崔甫淳知貢擧,判衛尉事李奎報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敦等三十一人及第。十七年三月,政堂文學兪升旦知貢擧,國子祭酒劉冲奇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田慶等三十三人、明經、恩賜各三人及第。十九年五月,翰林學士承旨金仁鏡知貢擧,翰林學士金台瑞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文振等二十九人、明經二人及第。二十一年五月,知門下省事李奎報知貢擧,大司成李百順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鍊成等三十一人、明經二人、恩賜八人及第。二十三年五月,叅知政事李奎報知貢擧,判禮部事朴廷揆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朴曦等三人、丙科八人、同進士十八人、明經三人及第。二十五年四月,簽書樞密院事李方茂知貢擧,刑部尙書任景肅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池珣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人、明經三人及第。二十七年五月,樞密院副使任景肅知貢擧,右承宣崔璘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張天驥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四人、明經四人及第。二十八年四月,叅知政事宋恂知貢擧,國子祭酒鄭晏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崔宗均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三人、明經二人及第。二十九年四月,樞密院副使金敞知貢擧,判禮賓省事薛愼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洪之慶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十七人、明經二人、恩賜八人及第。三十一年四月,左僕射任景肅知貢擧,秘書監洪均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魏珣等三十二人、明經二人、恩賜九人及第。三十三年四月,樞密院副使崔璘知貢擧,國子祭酒朴暄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梁貯等三十一人及第。三十五年三月,樞密院使洪均知貢擧,太[11]僕卿閔仁鈞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鈞等三十三人、明經三人、恩賜二人及第。三十七年五月,平章事任景肅知貢擧,尙書左丞金孝印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應文等二十九人、明經三人、恩賜八人及第。三十九年四月,樞密院副使崔滋知貢擧,判大府事皇甫琦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柳成梓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三人、明經五人、恩賜六人及第。四十一年六月,知樞密院事趙脩知貢擧,左副承宣尹克敏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尹正衡等三十三人、明經二人、恩賜五人及第。四十二年六月,樞密院副使崔溫知貢擧,判司宰監事金之岱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郭王府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三人、明經二人、恩賜二人及第。四十五年六月,平章事崔滋知貢擧,諫議大夫洪縉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張漢文等三十三人及第。

○元宗元年九月,叅知政事李藏用知貢擧,同知樞密院事柳璥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魏文卿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一人、明經二人及第。二年五月,知樞密院事金知岱知貢擧,禮部尙書鄭芝同知貢[12][13],取進士,賜乙科鄭謙等四人、丙科七人、同進士十九人、明經一人及第。三年柳璥知貢擧,兪千遇同知貢擧,取趙得珠等。五年四月,知中樞院事崔允愷知貢擧,右承宣朴倫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周鼎等二十五人及第。七年五月,洪縉知貢擧,郭汝益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閔漬等二十七人、明經一人、恩賜二人及第。九年四月,門下侍郞柳璥知貢擧,國子祭酒金皚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尹承琯等三十三人、明經二人、恩賜八人及第。十三年九月,元傅知貢擧,許珙同知貢擧,賜金滉等三十三人、恩賜七人、明經一人及第。十四年十月,叅知政事金坵知貢擧,右承宣李顗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鄭賢佐等二十九人、明經一人及第。十五年五月,中書侍郞兪千遇知貢擧,同知樞密院事張鎰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朱錠等二十五人、明經一人、恩賜三人及第。

○忠烈王元年十月,左僕射韓康知貢擧,承宣朴恒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之甫等二十五人、明經一人及第。二年十月,密直司使許珙知貢擧,右副承宣薛恭儉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益邦等三十三人、明經一人、恩賜三人及第。五年六月,贊成事朴恒知貢擧,典法判書郭汝弼同知貢擧,取進士,賜趙簡等三十三人、明經二人、恩賜八人及第。六年四月,贊成事元傅知貢擧,大司成白文節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伯琪等三十三人、明經一人、恩賜一人及第。五月,親試文臣,取書籍店錄事趙簡等九人。八年十一月,知密直司事李尊庇知貢擧,承旨郭預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伯倫等三十二人及第。十年十月,判密直司事金周鼎知貢擧,判衛尉寺事權㫜同知貢擧,取進士,賜趙宣烈等三十三人、明經二人、恩賜一人及第。十一年十月,知僉議府事薛公儉知貢擧,左承旨崔守璜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郭麟等三十一人及第。十二年十月,贊成事韓康知貢擧,國子祭酒李益培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榑等三十一人及第。十四年九月,中贊許珙知貢擧,左承旨安珦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尹宣佐等三十三人及第。十六年五月,政堂文學鄭可臣知貢擧,判秘書事金賆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咸一等三十一人及第。二十年十月,安珦知貢擧,閔漬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尹安庇等三十三人及第。二十一年十月,鄭可臣知貢擧,金恂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姜喧等二十七人及第。二十六年九月,全昇知貢擧,鄭允宜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資歲等三十三人及第。二十七年五月,密直司事權永知貢擧,左副承旨趙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盧承綰等三十三人及第。二十八年四月,密直司事吳祈知貢擧,三司左使池禹功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崔凝等三十三人及第。五月,親試,取乙科曹匡漢等二人、丙科五人。二十九年六月,密直司事金台鉉知貢擧,秘書尹金祐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朴理等三十三人及第。三十一年五月,贊成事鄭瑎知貢擧,知申事宋璘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張子贇等三十三人及第。三十三年十一月,密直司事許有全知貢擧,版圖摠郞李顗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安奮等三十三人及第。

○忠宣王五年八月,權漢功知貢擧,崔誠之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安震等三十三人及第。

○忠肅王二年正月,李瑱考試官,尹奕同考試官,取進士,賜朴仁幹等三十三人及第。四年九月,延興君朴全之考試官,摠部典書白元恒同考試官,取進士,賜洪義孫等及第。七年六月,李齊賢考試官,朴孝修同考試官,取進士,九月,賜崔龍甲等三十三人及第。十三年權準、朴瑗,取崔元遇等。十七年十月,順興府院君安文凱知貢擧,右代言李湛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宋天鳳等三十三人、明經、恩賜各二人及第。

○忠惠王元年四月,密直提學韓宗愈知貢擧,右代言李君侅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周贇等三十三人及第。

○忠肅王後五年正月,蔡洪哲知貢擧,安珪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南宮敏等三十三人及第。

○忠惠王後元年金永旽知貢擧,安軸同知貢擧,取李公遂等。後二年七月,密直副使李君侅知貢擧,判典儀寺事金光載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安元龍等三十三人及第。後三年七月,政堂文學金稹知貢擧,知申事辛裔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資乙等三十三人及第。後五年十一月,朴忠佐知貢擧,李蒨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河乙沚等三十三人及第。

○忠穆王三年十月,陽川君許伯知貢擧,韓山君李穀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仁琯等三十三人及第。

○恭愍王二年五月,金海君李齊賢知貢擧,贊成事洪彦博同知貢擧,取進士,賜乙科李穡等三人、丙科七人、同進士二十三人、明經二人及第。四年二月,贊成事李公遂知貢擧,密直提學安輔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安乙起等三十三人及第。六年四月,政堂文學李仁復知貢擧,簽書樞密院事金希祖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廉興邦等三十三人及第。九年十月,政堂文學金得培知貢擧,樞密院直學士韓方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鄭夢周等三十三人及第。十一年十月,右侍中洪彦博知貢擧,知都僉議柳淑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朴實等三十三人及第。十四年閏十月,興安府院君李仁復知貢擧,簽書密直司事李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尹紹宗等二十八人及第。十七年四月,幸九齋,親試,賜李詹等七人及第。十八年六月,興安伯李仁復知貢擧,三司左使李穡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柳伯濡等三十三人及第。二十年三月,李穡知貢擧,田祿生同知貢擧,取進士,六月,親試,賜金潛等三十一人及第。二十三年四月,政堂文學李茂芳知貢擧,密直副使廉興邦同知貢擧,取進士,王親試,取金子粹等三十三人,至十二月,賜及第。

○辛禑二年政堂文學洪仲宣知貢擧,知密直韓脩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鄭摠等三十三人、明經四人及第。三年四月,竹城君安克仁知貢擧,政堂文學權仲和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成石珚等三十三人及第。六年五月,瑞城君廉興邦知貢擧,密直使朴形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文和等三十三人、明經六人及第。八年五月,順興君安宗源知貢擧,判厚德府事尹珍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柳亮等三十三人及第。九年四月,門下評理禹玄寶知貢擧,政堂文學李仁敏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漢老等三十三人及第。十一年四月,瑞城君廉國寶知貢擧,政堂文學鄭夢周同知貢擧,取進士,賜禹洪命等三十三人及第。十二年五月,韓山府院君李穡知貢擧,三司左使廉興邦同知貢擧,取進士,賜孟思誠等三十三人及第。

○辛昌卽位之年十月,密直提學鄭道傳知貢擧,知申事權近同知貢擧,取進士,賜李致等三十三人及第。元年九月,判開城府事柳源知貢擧,厚德府尹李種學同知貢擧,取進士,賜金汝知等三十三人及第。

○恭讓王二年六月,門下評理成石磷知貢擧,評理趙浚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李慥等三十三人及第。四年五月,判三司事偰長壽知貢擧,政堂文學李元紘同知貢擧,取進士,覆試,賜金綣等三十三人及第。

志卷第二十七

註釋 编辑

  1. 原本「貽」
  2. ^ 2.0 2.1 原本「㾗」
  3. 原本「湏」
  4. 原本「猛」,但是「猛」缺第三筆畫
  5. 原本缺刻
  6. 原本「慤-冗+口」
  7. 原本「彞」,但替换「米」和「糸」的位置
  8. 原本「𧩎
  9. ^ 9.0 9.1 原本「諌」
  10. 原本「㩤」但「甫」上無點
  11. 原本「大」
  12. 原本「擧」
  13. 原本「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