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庫全書
魯齋貴書卷十二
譜傳
魏國公通
通其先河内人避地河南隠徳弗耀贈銀青榮禄大夫大司徒追封魏國公謚和恵暨配李氏追封魏國夫人子二衡衎
魏國文正公衡〈通長子〉
衡字仲平行一號魯齋金泰和九年已已丙寅生於新鄭邑中幼有異質稍長嗜學無倦以徳化人元世祖受地秦中閒先生名遣使召赴亰兆教授世祖登極召先生於家改授國孑祭酒又授中書左丞屢辭不允言行政事備載國史至元十八年三月戊戌薨於私第易簀不變年七十有三是日大雷電風拔木人無貴賤少長哭於門天下識與不識聞訃慨歎以為斯道斯民之不幸四月已酉𦵏李封村先塋之南既𦵏四方學者為位會哭墓次而去先生嘗語其子曰我平生虛名所累竟不能辭官死後慎勿請謚立碑但書許某之墓四字使子孫識其處足矣及辛從其治命𦵏而無碑先生既沒三十三年為皇慶二年仁宗詔與宋九儒從祀宣聖廟庭眀斯道之所自傳矣又二十三年為元統三年順帝命翰林直學士歐陽𤣥文其神道之碑遂勅賜故中書左丞集賢大學士國子祭酒贈正學垂憲佐運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封魏國文正公配敬氏孑三師可師遜師孚賀氏子一師敬皆追封魏國夫人先生閨門有禮中饋皆賢事公甚敬莫非先生導化之功也有魯齋集中庸語意門人記載語録行於世
衎〈通次孑〉
衎行二早卒
魯齋子
文簡公師可〈衡長子〉
師可行一字可臣由河東按察副使厯衛輝襄陽廣平懐孟路總管終通議大夫贈禮部尚書謚文簡公志趣端正惜未究用有文集貽後配劉氏完顔氏合𦵏先塋子一從宸
師遜〈衡次子〉
師遜行二字遜卿未仕卒配焦氏合𦵏先塋子一從憲
師孚〈衡第三子〉
師孚行三早卒
翰林承旨師敬〈衛第四子〉
師敬行四字敬臣由監察御史厯治侍御史吏部尚書中書參知政事國子祭酒太子詹事中書左右丞翰林學士承𭥍知經筵事由西臺中丞拜御史中丞光禄大夫眀經務誠學尚節槩肖父風配田氏合𦵏先塋子三從宜從宣從宗
魯齋孫
河東憲副從宸〈師可子〉
從宸字希元積官山南僉憲監察御史終河東憲副配朱氏合𦵏先塋子一紹祖
歸徳知府從憲〈師遜子〉
從憲字希先以䕃累遷湖廣行省理問歸徳知府致仕配王氏楊氏合𦵏先塋子二崇祖順祖
太史院經厯從宜〈師敬長子〉
從宜行一字希政仕太史院經厯中書省照磨翰林國史院經厯太常禮儀院判配萬氏合𦵏先塋乏後
陜西左丞從宣〈師敬次子〉
從宣行二字希文由太保府長史中書右三部照磨内臺御史都水監都水福建按察使工部尚書河南湖廣參政陜西左丞配趙氏乃蠻氏合𦵏先塋子四書童述祖得山繩祖
監察御史從宗〈師敬第三子〉
從宗行三字希魯由章珮監珍異庫提㸃厯監察御史工部侍郎集賢學士終河南按察使配姚氏劉氏合𦵏先塋乏後
魯齋鲁孫
禮部尚書紹祖〈從宸子〉
紹祖字克學由秘書著作郎中書檢校南臺御史雲南省郎中樞宻院經厯兵部侍郎甘肅按察使河南濟寧總管户部尚書内侍御史禮部尚書正議大夫配王氏甯氏合𦵏先塋子二翥鳯
縣尹崇祖〈從憲長子〉
崇祖行一字克孝以䕃授武主簿轉芮城平陸縣尹配闗氏合𦵏先塋子二大舍黒的
大使述祖〈從宣次子〉
述祖行二字克紹以䕃授資成庫大使配湯氏合𦵏先塋子一買驢
昭信校尉得山〈從宣第三子〉
得山行三字克仁後名本前元任樞宻院使洪武三年任慶陽衛百户厯西安平涼涼州山丹衛洪武二十八年調甘州中護衛配程氏𦵏臯蘭山麓子二理善魯齋𤣥孫
知縣翥〈紹祖長子〉
翥行一字雲翰由儒士官至威逺縣知縣配馮氏李氏子一智
五世孫
知事驥〈志剛第三子〉
驥行三字彦徳由貢士任湖廣常徳府知事子三信侃偉
六世孫
縣丞綸〈駰第二子〉
綸行二字大本由貢士任真𨽻武進縣丞子五鎮銳鉞錦鏞
審理偉〈驥第三子〉
偉行二字季髙由貢士任魯府審理子三泰和泰熙泰寧
七世孫
知縣泰和〈偉長子〉
泰和行一字舜民由貢士任陕西武功知縣子八世道世教世法世則世俊世傑世佐世佑
檢校泰寧〈偉第三子〉
泰寧行三字舜卿貢士任江西瑞州府檢校子二世英世芳
八世孫
主簿世禎〈鏞第三子〉
世禎行三字汝瑞由貢士任直𨽻常熟主簿子一宗坤
知縣世道〈泰和長子〉
世道行一字子傳由舉人任山東安仁知縣
訓導世教〈泰和次子〉
世教行二字子授由貢士任直𨽻長垣訓導子一宗祀
知縣世同〈泰來次子〉
世同行二字子野由貢士任山西嵐縣知縣子二養蒙養心
九世孫
舉人宗曽〈世俊子〉
宗曽字思約乙酉科舉人子二思君事君
生員俱未載紀
魯齋遺書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