鮚埼亭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十八

卷第三十七 鮚埼亭集 卷第三十八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純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經史問答序

鮚埼亭集卷第三十八

  鄞 全祖望紹衣譔 餘姚史夢蛟竹房校

 題跋

  宋重修嵩嶽中天王廟碑跋

開寶六年重修中岳廟碑盧多遜之筆而孫崇望書之

者也中州金石之文自葉井叔漸搜出而予所見者得

之范侍郞天一閣二百年前搨本古香古歡更爲希有

  宋重修大相國寺碑跋

是碑在眞宗咸平四年宋學士白之文吳祕丞鄂之書

時値宋承平極盛之時披其卷康阜之象盎然行墨之

問而書亦雄渾不媿大家

  南嶽夢英師說文偏旁字原跋

孟蜀成都有林罕所刻說文偏旁集字二卷晁公武曰

頗與許愼不同而互有得失邵必曾因仁宗之問及之

其解字殊有可疑者夢英此碑葢所以正之也嘗以之

告郭忠恕郭荅書謂說文字源惟有五百四十部子◍字

合收在子部今目錄妄有更改又集解中誤收去部在

注中今檢點偏旁少晶歮至龜兹五部故知林罕虛誕

其書可焚郭氏篆學大家而議論與夢英合石爲柴禹

錫所立今存西安府學

  南嶽夢英師篆書千文碑跋

夢英篆書千文勒石關中乾德五年節度使吳廷祚所

立也其陰有陶學士眞書之序以爲史籒殁而蔡邕作

陽冰死而夢英生推崇如此函杖二字出禮記王子雍

  夢英十八體篆文碑跋

十八體者古文大篆籒文囘鸞柳葉垂雲雕蟲小篆塡

篆飛白芝英翦刀薤葉龍爪蝌文瓔絡懸鍼垂露是也

宋初篆學之精中朝有郭忠恕吳有徐鉉兄弟蜀有勾

中正而楚有夢英以沙門雄長其間西竺多材直探六

書之祕盛矣碑有十三家循環題詩則馬去非宋白賈

黃中陳摶趙逢李頌盧岳許道寧何承矩呂端僧永牙

𤣥寶惠休是也郭氏所荅說文偏旁之書亦附于碑石

  宋祥符天書磨厓石墨跋

祥符天書述以頌太祖太宗之功德其眞書絶佳予得

之豐學士萬卷樓是石也元文貞公遺山親登岱宗顧

未及見予得見之幸矣取以配唐開元太山石本誰因

不宜

  韓魏公北嶽廟碑跋

魏公北岳廟碑文有典有則百世而下讀之肅然起敬

知爲社稷臣之手筆而天地間元氣所貫輸也書亦直

逼顔太師公之守定部民條舉其政而記于碑予旣裝

界北岳廟碑卽合之以定州政跡碑爲一冊

  韓魏公定州政跡碑跋

是碑爲知定州衡規之序節推劉燾之書予謂當附八

公安陽集後者

  歐公瀧岡阡表石本跋

是表相傳有神龍攫去復還其說誕哉予居先君之喪

客以是刻貽置倚廬嗚呼予不以兖公之推崇赫濯爲

羨而以不逮其人爲媿恐欲待而無補也是表疑亦以

上石筆畫淺後有鑿而深之者失其本色惜夫

  鮮于侁靈巖寺詩石本跋

鮮于公論新法最爲平允而黨人尚極恨之端禮門前

之石偕其子綽竝豫焉近見其畱題靈巖七言石刻一

𥿄詩筆之工不必言書亦淸健可愛其上石在元豐三

  宋應天府虞城縣故跡碑跋

是碑乃紹聖中縣令章炳文所立厯敘地望陵墓詩文

之屬凡二十七例令長而畱意于此葢能以儒術飾吏

治者楷法亦精工仿右軍

  宋重摩唐儲潭廟祈雨碑跋

是碑在贑州唐䖍州刺史裴諝立葢大厯庚戌而宋嘉

祐癸卯重勒之監洪州稅樊宗奭之書也竹垞至祠下

親拓其頌顧不詳其爲宋刻何與樊氏之書學顔公敬

字以宋廟諱故闕畫

  宋登封縣免抛科碑跋

登封以崇福宮祠之故免抛科宣和五年所降勅也知

縣事蔡迪爲立石是碑立未久而伊洛化爲戎馬之場

宮觀之膏屯矣噫

  宋大觀御製五禮碑跋

道君御製五禮碑記其書法雄偉漢以後修禮書者唐

之開元及宋而已碑石過巨摹搨爲難予所得者爲豐

學士萬卷樓本

  宋龍虎山門道正王道堅牒跋

道君之好道甚矣此三勅皆蔡京所奉行也當是時天

降魔君無以禳之而反昵于魔淪胥及溺自賊之不暇

何以度人豈知上淸世界葢在五國城邊待君久矣

  樓楚公三十六峯賦石碑跋

樓墨莊知鄕郡塞廣德湖以爲田予每過其祠未嘗不

心薄之然墨莊有祖爲慶厯之人師有孫爲嘉定之大

老故豐惠之祠晝錦之堂梓里不加廢斥也墨莊知登

封最與參寥厚故三十六峯賦乃參寥所書予裝界之

以充四明文獻而抄墨莊嵩山之詩以附其後吾聞墨

莊嘗攜嵩山之石以歸高孝而後南北隔絶攻媿乃築

閣曰登封而貯石于其上其自爲記也三致意于京洛

之遺五百年以來喬木消沉閣與石俱滅沒而碑刻尚

無恙斯杜元凱所以惓惓于身後歟

  建中靖國少林寺瑞芝圖跋

建中靖國元年西京畱府下少林寺披薙勅于是寺僧

進瑞芝圖大小一十二種各異其名知河南府王璹立

石嗚呼古者瑤光得則瑞芝出眞宗封禪而後芝至三

萬餘本君子哂之況道君之世乎碑中內侍臣閻守勤

乃元祐黨籍中人也十二種者曰拖石黄曰雙頭黄曰

鵝黃曰鴨腳黃曰小紫圑曰黑圑曰小雙江曰花葉曰

紫金黄曰印子黄曰僧笠紫曰大紫圑足以補圖譜之

  二蔡達磨石墨跋

嵩山少林寺有蔡元度所書達磨面壁之菴六大字又

有蔡元長所書面壁之塔四大字皆奇偉元度書名稍

爲元長所掩其流傳于世者唯娥江孝女碑是刻方見

其筆力然而達磨雖異端乃爲二魔所汚則不幸矣

  大觀御製八行八刑碑文跋

是碑當時想天下俱應有之今唯存鄭州本耳予得見

于范侍郞天一 閣八行之𨕖宋史取士一法也當取之

以証𨕖舉志

  游景叔墓志跋

游先生墓志雖言與橫渠游而不言受業疑非弟子然

其文則張公舜民其書則邵公䶵其篆則章公粢皆元

祐黨人之同岑而所鐫工人爲安民尤可珍予方修宋

儒學案得之爲之喜而加飱

  游景叔昭陵圖跋

唐太宗昭陵圖宋紹聖中直閣游公景叔所勒石也置

于太宗之廟直閣題詞于上閩人黄莘田有詩曰際㑹

風雲自古難始終恩禮羡貞觀漢家多少韓彭將不得

銘旌一字看其語絶工予爲錄之碑尾

  宋元祐黨籍碑跋

元祐黨籍碑世所見者皆西粤重勒本是刻爲故相梁

公燾曾孫律所重勒而吉州饒祖堯跋之其中注巳故

者六十餘人則西粤本所無也內臣之後另書王珪之

名而繼之曰爲臣不忠曾任宰臣章惇亦與西粤本不

同王丞相雖具臣故不應與章同列當以梁碑爲是也

  劉凝之墓記跋

劉凝之墓記朱子所纂而門人黄銖以分書上于石先

淳熙己亥朱子守南康嘗修劉公之墓而未及爲文

也朱子去後門牆亭榜無一存者紹熙十年章貢曾致

虛來守復爲新之而求朱子爲之記嗚呼今日爲吏者

有以先賢之壚墓爲事者乎朱子謂其尊德樂道之心

知所先後天下之爲吏者尚其念之

  司馬温公光州祠堂碑跋

温公光州祠堂宋紹定中州守何元壽所建節推葉祐

之爲之記祐之乃慈湖先生門人也元壽向但知其爲

吳産而不知其淵原及讀祐之碑文有云蘇公焄蒿悽

愴之論固也詩曰鳧翳在涇公尸來燕來寧祐之因是

詩悟中庸之旨曰微之顯誠之不可揜也慈湖夫子歎

以爲千古不傳之妙夫子殁絶口不敢道者五年于兹

何侯亦夫子之門人也因公之祠敢復誦之乃知元壽

亦出慈湖之門臨川李侍郞丈穆堂方博考楊袁師友

因以是碑寄之

  賀祕監逸老堂碑跋

祕監逸老堂碑吳丞相履齋所爲文張大中樗寮之眞

書趙侍郞汝楳之篆額也履齋賢牧守樗寮書家是本

所當寶惜碑言祕監若不早歸必豫靈武之事紊父子

之倫祕監亦難逃天下之責因歎履齋之方嚴其後對

穆陵謂臣無彌遠之才二語卽此碑巳驗之

  逸老堂碑跋二

樗寮爲參政孝伯子熟于典故說乾淳事如寘掌李心

傳以爲畏友有潔癖其書法冠于晚宋而淸容以爲書

法之壞自樗寮始謂其晩年人益奇書亦益放今觀是

碑何放之有予所見樗寮墨跡甚多竝不見其如淸容

所云者

  開慶巳未勅書跋

開慶已未勅書下廣西桂州以元人師退奬諭守者勉

其後効帥臣因勒石然是時北風競甚勅中尚自夸大

得無魚游沸鼎之中乎帥臣謝表亦附石尾

  樓氏晝錦堂跋

吾鄕以晝錦著自王太守周始其後或曰錦照或曰錦

樂或曰錦里余趙王諸家皆是也唯是碑在豐惠祠中

雖殘斷尚存墨莊之德不足致此遐祚其亦正議爲之

先攻媿爲之後乎

  攝山游嘿齋題名跋

攝山題名極多然漫漶者十九吾友陸使君南圻求得

游文淸公嘿齋題名一通請爲跋尾按嘿齋兄弟竝爲

張氏湖湘高弟而授其學于漫塘劉公宋史不著漫塘

之學所出非也因南圻之請特著其源流焉

  蘄州白龍洞題名跋

嘉定癸酉蘄州安撫方信孺判官陳孔碩祝瑞慶節過

白龍洞以篆書題于石極偉方在宋史有傳而陳則朱

子門人也足以重兹山矣

  党承旨普照寺碑跋

南渡而後郭忠恕徐鉉之篆學無有繼者而党承旨獨

以其墨妙雄于河北承旨與稼軒友善稼軒之詞承旨

之篆眞河北雙絶也予得其濟州普照寺篆碑四通明

昌六年四月寺僧知照所立石

  党承旨杏壇二大字跋

淸容跋承旨所篆杏壇二大字以爲風雩之意藹然千

載一日今相去又四百年豈非孔林之墨寶耶承旨署

名自稱門生亦新奇歐陽公曰受業者爲弟子受業于

弟子者爲門生承旨源流得無遠乎

  雪庭西舍記跋

屏山李之純爲金代文章大家著述多于滏水而今不

傳唯永樂大典中有其集屏山援儒入釋推釋附儒旣

已決波排瀾不足爲怪其所著鳴道集說一書濂洛以

來無不遭其掊擊近見其雪庭西舍記石本猶此說也

其引致堂讀史管見以爲致堂崇正辨之作滿紙罵破

戒之說而實未嘗不心折于老佛嘻屏山佞佛巳耳亦

何用取古人而周内之石立于興定六年

  金沙門福迎墓志跋

金延津縣建福寺南浴室院主福迎墓志勒于大定十

年不曰塔志而曰墓志失金石之例矣其文爲臨渙酒

監劉公植所作而安定程轂之書甚工故存之

  程少中墓碑跋

少中碑爲遺山所作足取重矣文言少中世居洛陽元

魏遷雲中遂爲東勝人而碑首曰兩程夫子之後何其

愚而謬乎遺山苕見必唾之矣

  元重修太一廣福萬壽宮碑跋

至元三年重修衞之太一廣福萬壽宮翰林王學士鶚

之文也文于太一敎之源流詮次最悉其略謂張道陵

之學本出於道家者流而其法之所寓兼及于醫家者

流太一葢其支𣲖也今天子䕶育斯民之道備矣然猶

推尊方外之敎者良欲解人之厄蠲人之疫福人之善

所以始終敬信而不怠其言有分寸得儒臣之體非漫

成者書法亦員勁可愛

  元刻司馬温公投壺圖跋

唐志中有上官儀諸人投壺圖見雜藝術家迨温公圖

出則以爲可以治心可以爲國可以觀人于是尚奇雋

者絀而古人之禮意見矣元至正中山東廉訪龎兀亦

思刺瓦性言爲刋于嶽祠明嘉靖中又重刋之予得至

正舊本于里中靑山葉氏爲跋其尾

  揭文安公天一池記跋

張眞人龍虎山天一池揭文安公爲之記并爲之書别

有天一池三大字吾鄕范侍郞東明築閣貯書亦取以

水制火之旨署曰天一閣而鑿池于其前雙勾文安三

大字將重摹以上石未果而卒今其舊刻歸於予

  元大德孔廟碑跋

大德中加封先聖祀以太牢碑文用蒙古書而旁注眞

字予所收蒙古碑凡三𥿄其一純用國書不可曉欲令

人譯之而未及也其一雖冠以眞書而亦頗難通唯此

碑爲最又出於孔林足以入儲藏之錄

  元哈討不花祭祀莊田碑跋

哈討不花爲元浙東副都元帥汝州郟縣人也其父平

章鞏武惠公世祖勛臣是碑奉其母命爲置其父之祀

田四明汪灝爲之撰文惓惓以子孫世守爲屬予觀漢

隸如金廣延爲母紀産碑尚登于錄況是碑乎嗚呼宗

法旣壞周禮圭田之制不舉而卿士之家各置祀産以

爲烝嘗之計乃門戸有消長欲保其長存亦難矣則哈

討不花之畱意於此而求金石之文以警其後雖亦未

必果足以永保然不可謂非苦心也汪灝字季夷吾鄕

奉化黄甘里人有蠟臺集

  慶元路學宮塗田碑跋

慶元學之塗田在大嵩者元時爲阿育王寺僧所據以

磽易腴指熟爲歉副廉訪李端淸而書之立碑爲志學

正虞師道之文也嗚呼天下最健者沙門而諸生爲弱

豈徒慶元爲然

  石鼓文音訓碑跋

石鼓文音訓碑元愜山潘迪所立也其時歐陽圭齋爲

祭酒潘爲司業黄晉卿爲博士太學中一時之盛而石

鼓亦得豫其考索予嘗見北宋榻本有彭城錢逵釋文

祗據薛尚功一家錢氏自以未能盡其同異爲恨使見

是碑不稱快耶予嘗審定石鼓以爲必不岀於秦以前

惜不起諸公共爲疏通證明其說

  元皇姊魯國大長公主文廟金博山罏碑跋

碑言皇祖龍飛皇國舅按亦那演以佐命勛爲世婚王

于魯諡曰忠武王之孫帖木兒亦建大勛號按荅兒圖

那演由是⿰氵𠔏吉烈氏益大王尚囊加眞公主尋封皇姑

魯國大長公主子弴不刺尚相哥刺吉公主子今魯王

禮嘉世立主以白金百兩造金博山罏一又五十兩造

金盦一馳驛致曲阜文廟神位前祠以太牢其文國子

司業劉泰所作也碑立于泰定元年以公主致敬於孔

子自來所希有者

  王秋澗神道碑跋

文定神道碑爲其子公孺所自述附見秋澗大全文集

而石刻已不存矣明宏治辛亥華容王府君儼守衞輝

拜于墓次慨然興前哲之慕重爲勒石而復其祠淸其

地穹碑煥然嗚呼羊叔子自佳耳亦何豫人事今世之

長民者安得古道如斯乎三復華容題後不禁憮然

  萬氏永思堂石刻跋

是乃四忠家法所見不徒手澤也吾鄕世家莫享遐祚

于萬氏四百年來未替石藏于季野先生家季野身後

其子不能守今歸于董氏

  明宗室靑陽子消寒九九圖跋

明之宗子以風雅著者極多秦藩則賓竹小鳴集最著

簡王誠泳所作也同時有靑陽子者亦秦府宗支計其

時當與簡王不相遠有石本消寒九九圖每圖各系以

一詩而歸于安靜以養微陽之意顧但署曰靑陽子而

不列名竹垞葺明詩亦未見此圖也

  楝塘李翁石刻家傳跋

楝塘吾鄕之耆德詳見杲堂所葺楝塘小志中予從董

丈子畏得其家傳石本乃陸文裕公作而衡山之筆也

詢之李氏亦無此本因以歸之其裔孫昌泉

  陳后岡題名跋

鼓山有四明流人題名不知爲誰某也范侍郞東明審

定之以爲后岡明人重館閣苟遇外遷卽侘傺不聊后

岡一麾之後所以自稱如此然使學道人處之正不作

是態也

  慈元全節廟碑跋

宋楊太后殉厓山之難至明宏治中而布政劉公大夏

始爲之廟陳先生獻章始爲之碑陳先生書法最工其

所用爲江門茅筆嘗稱之爲茅龍其書慈元廟碑尤加

意相傳上石時先生親臨視刻工故毫髮無遺憾予謁

祠下搨其碑而跋以詩曰高曹向孟皆賢后尚有芳魂

殉落暉一洗簽名臣妾辱虞淵雙抱二王歸竊自以爲

工足附陳先生之碑以傳也

  明開封府學石經碑贊跋

嘉祐開封石經入明歸于學宮殘斷不完河南按察使

廬陵陳鳳梧嘗立石紀其本末今亦無矣予從天一閣

得見之其略曰篆變而隸隸變而楷去古失眞魯魚亥

豕漢唐崇文乃立石經字體漸正大義未明五星聚宋

大儒篤生啟關抽鑰昭映日星重勒石經版之太學天

球河圖龍翔鳳躍陵谷變遷學淪于水殘編斷章所餘

無幾皇明右文視如石鼓遷之羣庠爰置兩廡按是碑

以宋刻石歸美于諸儒其考据未覈方勒石時楊南仲

胡恢邵必之徒爲之諸儒尚未出也惟汴京太學淪水

一事非是碑無以知之爰錄其語而爲之跋附入石經

之尾

  林泉雅㑹圖石本跋

是㑹創於先宮詹公其同事者周尚書吳光祿林僉事

陳宮允丁中丞周觀察黄比部屠辰州趙比部十人辰

州爲社長然未有圖也宮詹下世宮允辰州及黄比部

俱相繼逝于是又參以徐陸二廷尉萬都督陸别駕周

侍御復爲十人始爲圖有墨本又有石本其後光祿下

世又參以施都督然石本中尚無施公以其未入社也

杲堂紀之未詳

  林泉雅會圖跋二

吳公太白以論國本罷御史光宗卽位起副尚寶巳而

長鴻臚又副大理乃以南光祿卿致仕予曾于周文穆

公家見其所序公厯仕官簿如此天啟三年林泉詩社

勒石公年八十爲席長而杲堂以爲泰昌改元公已卒

贈光祿可謂紕繆之甚者今鄞志皆本之向非石本之

存何以訂此譌乎

  林泉雅會圖跋三

是會以先宮詹公經始其後爲圖上石宮詹久已下世

而以漢隸題四大于卷首者宮詹從弟㤗徵先生天麟

也先宗正公之次子是時吾家諸祖多工書先生以漢

隸名先和州公之叔子思若先生諱天駿以行書名宮

詹次子非堂先生諱大震以草書名先應山公次子務

觀先生諱大科亦以行書名而非堂于各體皆工今多

散佚



鮚埼亭卷第三十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