鮚埼亭集 (四部叢刊本)/外編卷第三十二

外編卷第三十一 鮚埼亭集 外編卷第三十二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純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外編卷第三十三

鮚埼亭集外編卷三十二

            鄞 全祖望 紹表

 題跋

  柳氏水經校本跋

柳大中名僉吳之隱君子也生當武宗之世其所校水

經以宋槧手鈔極審改正錯𥳑如潁水篇渠水篇㶏水

篇皆大有功當是時楊用侈王愼中之本尚未出也大

中隱約衡門世莫之知歴朱鬰儀呉中珩諸人所開雕

皆未問及於大中其書在洞庭葉石君家葢二百年至

康𤋮初始出故如亭林諸老猶未之見而渭水篇中補

得脱𥳑四百餘字世之有功於是書者孰能如大中乎

謝耳伯拜下風矣石君儲藏甲於呉中能爲大中傳此

本亦可尚也今此本歸於揚之馬氏小玲瓏山館

  淸常道人趙琦美脈望館三校本水經跋

淸常道人水經一校於萬歴丙午再校於巳酉三校於

庚戌葢以宋本謝本黃本分勘之其所謂別鈔本者則

歸太僕家本也惜其失去第九卷至第十五卷觀其校

於燕邸於直沽於中州於畱臺用功亦勤矣淸常藏弆

最富身後多歸於錢遵王而是書之傳則葉石君之力

也今歸於揚之馬氏小玲瓏山館

  孫氏水經再校本跋

 康熙丁未十一月十八日從葉石君處借得淸常道

 人三校本一勘又用柳大中家鈔宋本再勘亦自石

 君處戊申正月三十日畢是日石君從洞庭來述山

 中所聞見如李龍眠三馬米元章楷書寶章待訪錄

 其所見也白樂天手書金剛經一行一楷趙韓王家

 譜張循王鐵券倪雲林手書所著江南詞其聞而未

 見者也此皆寶玉大弓嗟乎何日得盡觀以暢予懷

 記以俟異日孫濳

柳趙諸本皆以 國初始出而集其成於濳夫其功最

篤讀其跋語兼知石君之好事想見 國初文明之盛

稽古之士日得所未見以恢張耳目不禁神往予遊吳

下問諸後進莫知濳夫之本末者矣濳夫名濳字菣園

一字節生又曰知節君今是本亦藏小玲瓏山館

  何氏三校本水經跋

義門先生水經三本予皆見之其初校本以甲戌未見

所學猶不免竟陵習氣也再校本以丙子及見亭林所

訂則進矣三校本以戊戌更進矣以此見前輩精進之

功其述洪文惠公之言曰世無善本雌黄不可妄下則

校書之蓍蔡也然先生所取以校此本者亦不出胡氏

資治通鑑注及隸釋二種則尚失之隘近日杭人趙生

一淸又博求之元和志初學記太平寰宇記太平御覽

九域志以及雍錄齊乘宋元諸圖經斯後來居上矣

  再跋何氏水經

謂自東武陽出者爲一漯水自高唐岀者又一漯水乃

閻濳邱之妄也謂滎陽有北礫溪又有南礫溪乃胡東

樵之妄也皆析一水而二之者也聞喜有涑水自爲一

篇雷首又有涑水附見河水篇注中則二水也而義門

混而一之雖其誤始於樂永言成於顧景范然以義門

之審而不能正以是知讀書之難

  三跋何氏水經

汨羅之汨讀如覓汩沒之汩讀如骨而字則同其作汩

者音弋本作說文曰治水也孫愐乃謂汨羅之汨卽

汨字讀如覓而汩沒之汩讀如骨謬也二汨同而汩別

是一字戴侗田藝衡則合而一之謂汨卽汩又非也汩

非水名上林賦曰滭弗宓汩南都賦曰漻淚淢汩是也

義門精於小學而亦誤主孫說當以郭氏佩觿正之

  沈氏水經校本跋

國初諸老皆有水經校本如顧亭林宛溪胡東樵黃子

鴻閻百詩劉繼莊而俱無傳者惟亭林之本見於何氏

所錄黃氏之本相傳入於新城池北庫中獨渭水沔水

二篇行於世繼莊竟脫落若東樵宛溪百詩之本雖未

見而其所證據之旁出者頗多紕繆東樵其尢也苕中

老友沈君繹旃少與其兄東甫從事於此東甫遂以屬

之歲在庚午予貽書求其稿繹旃欣然攜之至杭幷亡

友董訥夫之本以來訥夫亦義門高弟也繹旃與予討

論浹旬遂畱置予插架中其發摘譌誤如姑水檀臺

岡璅侯亭橫山幷漢功臣表鄲侯之誤音爲多不特有

功於善長而已予於是書所借助老友莫如繹旃通家

子則趙生一淸不意叢殘讎對中逢此二特是則厚幸

也夫

  水經漸江水篇跋一

漸江水篇錯𥳑狎岀故不可讀其實善長之纏絡亦可

按也漸江固至錢唐而止然其江浦則由靈隱而阼湖

而臨平而禦兒而柴壁而及於東岸之固陵而查瀆其

自西陵湖而下始系之曰湖水上通浦陽江下注浙江

而後由永興以入越由是而山陰而會稽則了然矣試

讀江水篇江浦江溠不知其若干也曾是漸江獨無之

乎迨隋人改爲運道而遺跡不可攷矣先贈公曰固陵

之西地名柳浦有橋曰跨浦六朝時以埭防之以官守

之至宋時橋址尚在見於胡氏通鑑注乃江浦之水口

也此千古未發之佳證因釐正之以授先君予自此得


改次焉

  水經漸江水篇跋二

山經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東郭景純曰出新安黟縣


南蠻中此與漢志合亦與酈注水經合唐人盧潘引漢


志始作黟縣南率山葢因蠻字之相近也黟人因而爲


之目曰率山曰率水而并改山經之本文曰在率東則

誣甚矣今之爲黟志者莫不以率山率水裝㸃地望而

不知其非也漢志具在豈可以一人之異同而擅改其

文乃并改山經以就之乎當東漢之時新安一帶山越


居之故曰蠻中賀齊諸葛恪傳可攷若以爲率他書所

無樂史太平寰宇記始列其目而九域志仍不及焉曾

是以羅存齋程篁墩司志事而尚不能攷正燕說乎

  水經漸江水篇跋三

漢志錢唐縣武抺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

里酈善長曰闞駰云山出錢水東入海呉地記言縣惟

漸江今無此水按武林山者今之靈隱山也東入海則


是絕錢唐江而東至於今山陰縣之三江閘口乃其入


海之道不然不得云東入也如此則不滿二百里安得

有八百三十里由錢唐至吾甬上之海口過今郡之三

亦僅五百里終不得八百三十里也斯其爲記錄之誤

無疑此句當是錯𥳑在太末縣下穀水東北至錢唐入

江計其所行葢約略得八百三十里之數至於錢水則

其實非山水葢卽江水所謂錢唐葢卽錢水之塘而流

傳華信誑衆之事妄也武林山水則故由柳浦以入江

今入隋運阿中亦非如呉地記中所云也

  水經漸江水篇跋四

漢志於浦陽之水曰柯水則今曹娥是也曰潘水則今

錢淸是也曹娥之流由諸曁而嵊直與句章接則嶀浦

浦漁浦剡溪簟溪胥會之矣其又東之水見於漢志

者惟句章之渠水而鄞鄮閒無述之者乾道圖經以來

皆不及也予攷鄞鄮閒之水皆江水也其在今奉化之

境者漢之鄞也曰奉化江其在今之鄞境者漢之鄮也

曰鄞江其在今之慈溪境者漢何章之西界也曰慈溪

江三江而外皆以隄堰隔斷江水畜四明二百八十峰

山溪之水如小江湖如東錢湖如廣德湖如花墅湖皆

可以謂之渠水然皆起於六朝之後漢世所無而漢志

所云渠水絕不可攷且凡水之以渠名者必其出自人

力而後謂之渠如鴻溝謂之渠水䢴溝亦謂之渠水諸

如太白渠成國渠蒙籠渠湋渠泃渠皆是也則句章之

渠水亦必居民苦江潮之斥鹵而引山溪之水爲渠以

利田漑無可疑也水經注序浦陽之東流至於句章而

止然其自白石山而東曰剡縣江邊有查浦東行二百

餘里與句章接夾浦有六溪夾溪崩崖若傾其卽所謂

渠水者矣葢六溪皆簟溪之支流簟溪入浦陽而此六

溪者瀦而爲渠遂獨爲句章之望雖於前人無明文然

舍是更無水以當之矣吾鄕掌故於二漢少流傳人代

已遠三犀𩀱鵠湮沒已久爲可歎也

  水經漸江水篇跋五

漸江西入之道得柳浦而曉然若無水何以有浦又何

以有埭又何以有橋旣有之則知其與臨平湖水合不

難矣由臨平而達禦兒之柴壁江水亦合谷水而下至

於柴壁渾濤東注以趨固陵是江水至禦兒已與浙江

合許愼晉灼闞駰謂江水至山陰始與浙江合者特要

其終而言之其實不待山陰也若以史家書法言之當

云江水至禦兒與浙江合又東至山陰入海水經以爲

至餘姚乃其誤耳或疑南江東下之道烏程一帶地𫝑

中高過此則海鹽又中高不知雖有高原豈無下隰江

水滙震澤而來所趨者爲諸縣之下隰不相阻也乃若

不知而作者妄爲杭志三詰三誤之編則不知柳浦之

本通不礙於江湖內外之纏絡多作葛藤益可以箝其

口矣攷善長於沔水篇曰浙江至臨平湖南合南江又

至餘曁東合浦陽江今誤本曰浙江至臨平湖南合浦

陽江遂不可曉

  水經濟水篇跋

說文四瀆之泲𠂔聲常山贊皇之濟齊聲絕不相混漢

志所引禹貢職方古文皆泲也惟贊皇之濟則別焉自

應仲遠誤合之然酈善長卽已非之而徐堅於初學記

辨之徐錯又辨之王應麟又辨之陳大猷又辨之雖沿

譌莫能改正要之混泲而爲濟未聞有以濟爲泲者葢

贊皇之濟在漢志本名石濟續志始脫去石字但稱濟

水也不料樂史遂從而甚之反以濟爲泲而引衞詩以

證之夫衞封域中有泲水無濟水衞女不能出宿於贊

皇癭陶之閒也諒矣且樂氏以餞禰之禰爲曹州之大

禰則其去出宿之地益遠矣是自相矛盾也張自烈不

能辨王圻亦竟承樂史之謬顧祖禹又承王圻之謬其

失大矣

  水經潩水篇跋

水經潩水岀河南密縣大隗山入潁說文曰異聲而說

文又有瀷水亦出河南密縣入潁則翼聲也乃求之水

經無所謂瀷水者而徐鼎臣注則潩水亦讀作翼聲與

說文戾乃攷之鼎臣之前先有師古其於地理志密縣

下潩水亦曰翼聲與鼎臣合及細讀善長之注則曰時

人謂潩水爲勅水以音相類也則善長亦讀作翼聲故

與勅混若異聲又何混焉愚竊疑潩水卽瀷水也故自

潁水及洧水㶏水之入潁者竝不聞更有瀷水說文偶

誤重岀而異其音徐氏亦覺其非而改之但未及申明

之此其失耳後攷之小學諸家則戴侗曰瀷卽潩之重

文其說是矣

  水經泄水篇跋

許氏說文言水皆有依據惟以汳水爲禹貢之灉水入

泗又以滎播之播爲潘水是二大錯而餘無之至其言

泄水則有難曉者其曰水受九江博安洵波北入氐泄

水之出博安是也而洵波不知所在爾雅濄爲洵則當

是濄水之旁出但濄在淮北泄在淮南隔岸相望而不

相就許氏安所指乎又自漢後不聞有氐水惟滍水一

名泜水見於左傳乃淮水上流之分支雖同入淮而泄

水不能入之旣而思之許氏雖誤然誤亦必有因葢其

所謂入氐者非泜也乃泚也水經泚水篇亦嘗誤云泄

水入泚至酈注始糾之寫本之誤又以泚爲氐則益不

可通耳據酈注則泄水岀博安入濡須其言有據故注

引說文最篤而于此條不錄有以也夫

病中忽悟得洵波二字乃芍陂二字之誤文但攷泄水

合濡水入芍陂亦非出也乙亥五月又題

  水經江水篇跋

江水失去第四篇而靑林湖以下水竟無攷胡東樵閻

濳邱不知其闕乃謂已見沔水篇者眞妄言也沔水乃

北江之流而中江將安所歸二老窮畢生之力以治水

經不意其作此囈語也按說文泠水出丹陽宛陵西北

入江今不知泠水爲何水也又云𥱼水在丹陽今不知

簿水爲何水也其可攷者惟溧水見說文亦見漢志應

邵以爲南湖葢今之丹陽高淳石臼諸湖也廬江之北

湖見漢志則樅陽湖也而陵陽之淮水卽秦淮則已見

沔水篇矣攷漢志宛陵縣下云彭澤聚在西南淸水西

北至蕪湖入江漢志之淸水疑卽說文之泠水也其地

俱合應劭誤以此泠水爲泠道之泠水故臣瓚非之曰

宛陵去豫章北界三千里又隔諸水不得從下逆至泠

道而後入江師古以瓚爲是不知此乃丹陽之泠水於

豫章以北何與乎杭人趙生一淸曰淸水葢今淸弋江

一帶頗爲近之

  水經漓水篇跋

漓水一名瀜水乃䍧柯江之下流分鬱水豚水諸川入

於交州復至中土歴三十六灘而爲漓水本無所關於

湘水其必引湘水而通之者秦史祿運漕之故也故湘

漓所以通專在於零渠水經不知遂謂湘漓同源此大

謬也范石湖曰漓水南下興安地𫝑高與湘水遠不相

謀史祿始派湘之流而注之漓使北水南合作渠之法

於湘流沙磕中壘石作鏵觜銳其前逆分湘流爲兩激

之六十里行渠中以入漓江與俱南渠繞興安界深不

數尺廣丈餘六十里閒置斗門三十六土人但謂之斗

舟入一斗則復閘斗伺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瓴

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來治水之巧無如此渠石湖之

言足補善長之遺兼糾柳開輩之謬

  水經涑水篇跋

水經之例凡羣水合於一大水者皆詳志其源流若別

自有篇者雖於大水志其會歸之地而不復詳以本篇

自具也涑水別自有篇者也出於河東聞喜縣黍葭谷

過周陽又過安邑又過解縣而注於張陽池此其源流

也乃河水篇中河北縣又有一涑水水岀縣之雷首山

西南流亦曰雷水逕桑泉俗謂之陽安澗水而西南流

注於河其源流各別葢聞喜之涑卽洮水也通鑑地理

通釋所云在陜州夏縣北四十里者是也河北之涑水

則雷水亦陽安水也通鑑地理通釋所云河中臨晉縣

東十二里者是也近人竟合而一之樂史曰涑川自聞

喜接河中而顧祖禹曰涑卽絳水下流自絳歴聞喜夏

縣安邑猗氏至臨晉縣界合姚暹渠而西出經蒲坂又

西南注於河名陽安㵎水葢自猗氏以上皆洮水之源

流也自臨晉以下則河水篇者是巳此在水經一百二

十餘篇中一大疑案而未有疏晰之者愚讀涑水篇但

言涑水入張澤而不言張澤之所入又曰西北去蒲坂

十五里然則聞喜之涑水所入正與河北之涑水所出

相接而又皆名涑水道元不細剖之乃兩處竝引左氏

伐我涑川之語則道元巳自蒙混矣況千餘年後乎厚

齋雖兩列之而亦不甚了了遂日益無徵及讀唐志虞

鄕縣北十五里有涑水渠貞觀十七年蒲州刺史薛萬

徹所開自聞喜引流入臨晉以漑田乃恍然曰斯兩涑

水所由合也則前此聞喜之流竝不與臨晉通葢至唐

而始合也故鹽池圖說曰涑水中尾多窄至臨晉而山

溪諸水咸注之不知涑水本至張陽而止所謂中尾多

窄者出於人力之通過此則又一涑水也若左傳之涑

川則原在聞喜不在蒲坂葢王官城亦在聞喜也惜不

起樂顧諸公而語之

  讀胡氏資治通鑑注

胡梅礀曰人苦不自𮗜前人之注之失吾知之吾注之

失吾不能知也斯言眞克已之論梅礀是注世人宗之

罕敢議者顧宛溪始摘其數條而未盡中其失也予細

讀之則不止宛溪所舉而已如東燕之石濟乃河水之

支流而以爲四瀆之濟求桑邱不得而竟以汝南之下

桑里當之英布爲漢軍敗於洮水之上洮水乃沘水之

誤而梅礀以爲零陵之洮水他若以秦之廣陵屬九江

直是無稽之言予少時聞之慈水前輩馮君明遠極言

是注之失而未及叩其詳稍長亟欲盡其說而馮巳逝

矣竊思一一彈駁勒爲糾謬一書病廢不果但梅礀注

之佳者實多予之欲糾之者正欲爲其功臣也安得稽

古之士成予志乎

  題讀史方輿紀要

以汳水爲禹貢之灉水其說岀自許叔重果爾則鴻溝

自古有之實與酈氏禹塞滎澤之言相表裏然世儒無

信之者唯東坡頗然之不謂顧宛溪亦主其說幷以之

改職方謂豫州其川滎洛滎非滎澤滎與灉通卽汴水

則近於謬矣其言三江主松江婁江東江言九江主湘

江皆未當而謂英布所敗之洮水卽震澤之洮湖尢舛

宛溪地學實出東樵濳邱子鴻之上綜羅旣多不能無

錯然此則其大者不意其失言也





鮚埼亭集外編卷三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