鮚埼亭集 (四部叢刊本)/外編卷第二十七

外編卷第二十六 鮚埼亭集 外編卷第二十七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純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外編卷第二十八

鮚埼亭集外編卷二十七

           鄞 全祖望 紹衣


 題跋

  子夏易傳跋尾


子夏易傳唐開元中曾詔列於學宮同帖正經以試多


士劉知幾爭之曰漢藝文志易十三家無子夏傳至七


錄始有子夏傳六卷或曰韓嬰作或曰丁寛作然據漢


志韓易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會事殊隳刺豈非後來


假憑前哲必欲行用深以爲疑詔下儒臣集議司馬貞


等以爲七畧有子夏傳不行已久荀勗中經簿四卷隋

志梁時六卷今二卷則錯謬多矣王儉七志引七畧云

易傳子夏二篇韓氏作而今題載薛虞記祕庫有之傳

文指趣質畧無益後學於是停止帖經然則今所行十

一卷固屬贋本卽七畧以來之書亦依託耳孫坦周易

析蘊欲以漢之杜子夏當之書錄解題謂其無據夫曰

韓曰丁曰薛其見於前人著錄者尚難審定況臆度耶

十一卷之顚末已見於納蘭成氏之跋余故追溯其舊

本而畧記之并取釋文正義集解所引附列之因以笑

張弧之疏畧焉

 釋文引子夏傳爲今本所無者凡三十四條

 乾亢極也

 屯如辭也乘馬之乘音繩班如相牽不進貌

 訟眚妖祥曰眚

 比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故曰比

 小畜孿作戀思也幾作近

 履愬愬恐懼貌

 泰翩翩作篇篇

 大有彭作旁

 謙謙作嗛謙也

 豫盱作紆𬖂疾也

 噬嗑胏作脯

 賁束帛五匹爲束三𤣥二纁𧰼陰陽戔戔作

 殘殘

 復傷害曰灾妖祥曰眚

 頣拂作弗輔弼也逐逐作攸攸字林云攸當

 爲逐

 習坎窴作湜

 離戚作嘁

 遯肥饒裕也

 晉鼫作碩

  明夷 夷於之夷作睇 拯作抍

  姤 柅作鑈 包瓜之包作苞

  困 徐徐作荼荼內不定之意

  井 甃修治也

  豐 沛作芾小也 沬作昧星之小者

  渙 拯作抍取也

  旣濟 茀作髴 繻作袽作茹

 正義引子夏傳

  易雖分爲上下二篇未有經字經字是後人所加

 集解引子夏傳

  師 丈人作大人

  比 地得水而柔水得土而流比之𧰼也夫凶者

   生乎乖爭今旣親比故云比吉也

  按正義集解所引今本亦無之

 中興書目云陸德明釋文所引與今本閒有合者若

  比云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今本作地得水而

  澤水藏地而安但小異耳其釋文有而今本無者

  葢後人附益者多也

 朱震曰孟喜京房之學槩見於一行所集大要皆自

  子夏所出

  按此又眞以爲子夏作者姑錄之以備異聞

  跋楊誠齋易傳

易至南宋康節之學盛行鮮有不眩其說其卓然不惑

者則誠齋之易傳乎其於圖書九十之妄方位南北之

譌未嘗有一語及者得意忘𧰼得𧰼忘言淸談娓娓醇

乎其醇眞潦水盡而寒潭淸之㑹也中多以史事證經

學尢爲洞達予嘗謂明輔嗣之傳當以伊川爲正脈誠

齋爲小宗胡安定蘇眉山諸家不如也是書崑山徐氏

經解未刻予得之謝太僕家徐氏嘗得朱英叔所藏宋槧本不知何故不刻

  讀林𥳑肅公周易集解

崑山徐尚書健菴開雕林黄中周易集解或告之曰是

非糾朱子者耶尚書懼亟斧之其所見隘矣竹垞旁援

勉齋祭文以雪黄中之冤予謂黄中立朝風節卓絕其

論朱子激於一時之勝心不過如東坡之排伊川耳後

世不聞因伊川之爭而置東坡於惇卞之閒安得因朱

林之爭而以黄中與陳賈胡紘同傳是固不待勉齋之

文而雪也若其說易則實有近於支離者黄中謂一卦

皆含八卦謂之八𧰼如屯則初震二坤三四爲艮坎三

艮四坤五上爲震坎蒙則初坎二震三四爲坤艮三坎

四艮五上爲坤震其前四卦以兩正體兼兩互體也其

後四卦以兩反對兼兩互體也夫於反對之中尚欲求

互則屯卽爲蒙蒙卽爲屯終何所別是所謂鹿旁求麞

麞旁求鹿者也無惑乎朱子之斥其說也黄中又謂八

卦皆互相包以爲六畫每卦取一互體畱一互體一卦

耶上互則一卦取下互如乾包坤則爲損益坤包乾則

爲咸恒一卦包三十二卦八卦得二百五十六卦是其

說於易之經傳全無所預且同一互也或取以致用或

畱以植體則又何也是朱子之所未辨而南雷黄氏以

爲當日必因其不足辨而置之者也更有異者黃中主

張三代不改夏正之說而謂十月乾亥不得言坤正月

勾萌不得言泰三月微陽不得言壯舜典仲冬廵北岳

不得言后不省方因謂正月爲復二月爲臨則豈有三

代不改時不改月而反能改陰陽之氣直以六月爲乾

者且謂至日閉關焉知非夏至何其任情強辨一至此

歟厚齋馮氏反謂足破千古之惑則好奇之過也黄中

之書今所傳者皆無圖獨楊止菴傳易攷中有之止菴

葢猶得盡見其書而今止存集解一種矣故撮止菴所

傳者附之以見其書之本有可斥非果朱子之力能詘

之也黄中之人不當以其糾朱子而遽黜至其書則正

不必以其有異於朱子而反稱之是吾持平之論也予

又讀後村所作黃中次子行知墓銘其中述行知言黄

中爲兵部侍郞方負殊眷而朱子亦有重名當事皆不

喜之適二人論易相撐拄知其皆剛而不肯相下遂亦

除朱子兵部以鬬之果以不咸皆去時臺中胡晉臣最

助朱子周益公則相也及光皇龍飛周䇿免胡出臺黄

中方次對深以二人之去爲惜亦見其無成心矣行知

說詩極宗朱子謂其佳處聖人不易然則當時兵部之

爭別有本末黄中固未嘗終執迷而其子亦不守門戸

之見後人可以釋然矣

  讀吳草廬易纂言

草廬著易纂言累脱槀而始就其自言曰吾於易書用

功至久下語尢精其𧰼例皆自得於心庶乎文周繫辭

之意又曰吾於書有功於世爲猶小吾於易有功於世

爲最大及愚諦觀其書如以大傳所釋諸卦爻辭爲文

言傳之錯𥳑合作一篇芟震彖辭震來𧈅𧈅八字爲爻

辭所重出増履者禮也一句於序卦傳俱未免武斷之

失而坤之二以大不習句師之初以以律不臧句小畜

之四以去惕出句履之上以考祥其旋句皆未見其有

所據也若改屯初之盤桓爲磐桓師𧰼之丈人爲大人

否二之包承爲包荒而以億喪貝爲後世意錢之戲則

經師家亦豈有信之者然則草廬之所以爲自得者殆

其所以爲自用也世所傳朱楓林卦變圖以十辟六子

爲例實則本諸草廬云

  跋沈守約易小傳

宋沈丞相該著易小傳六卷其書祇釋六爻詳論變卦

多本春秋左傳占法卦爲一論又有繫辭補注十餘則

附之卷末其中最誤者以占課家八宮世應之說爲卦

變而逐卦注於其下如姤曰乾宮一世復曰坤宮一世

之𩔖此其誤不始沈氏唐陸德明釋文中已有之而荀

慈明解隨卦曰隨者震之歸魂則漢儒巳先濫觴不知

占課之說始自京房而揲蓍變卦則源遠流長實自三

古認子作母斷不可也

  周易總義跋

山齋易氏周禮總義世多有之其周易則未見也予鈔

得之天一閣范氏其書頗參八宮言之𩔖沈守約易小

傳而較醇焉

  周易𧰼旨決錄跋

程子嘗言易學多在蜀中後三百年而蜀又以來易名

於天下然來易自空山積悟雖多心得之言而目不見

先儒諸箋疏雷同者有之或以僻陋乖戾者言之良可

惜也不知來易之先乃有南沙熊氏之易葢其謫居滇

池所作南沙於書無所不窺而易爲尢邃其博引諸先

儒之說最爲該備來氏遠不逮也以予所見宋元易解

一百五十家明嘉靖以前亦數十家南沙書中無不有

之而時時有予所未見者卽以吾鄕先輩易解如宋之

王先生太古明之黄先生南山其書今不可得矣而南

沙皆引其異同博矣哉甚矣蜀之多易也其書名曰周

易𧰼旨決錄計上下經五卷大傳二卷

  題涂氏易疑擬題

涂溍生字自昭江西宜黄縣人而東里稱爲臨川鄕貢

進士葢宜黄之涂乃著姓而臨川則溍生所移居也溍

生易疑擬題一冊見菉竹堂書目而逸其名所著易主

意一冊見東里集所著易義矜式見江西通志其擬題

者皆其問目貫穿古人之說而質難之極爲博雅非如

近日科舉之所謂擬題也其易主意當卽所以答擬題

之疑矜式則應舉程式文字也予初見永樂大典中引

其擬題以爲卽此二字必無足觀巳而閱之知其爲經

學宿儒也亟鈔之而附其矜式文字於後惜尚未見其

所謂主意者

  跋黃漳浦易解

漳浦先生於學宏通博達世以爲如武庫之無不備而

所尢精者易天根月窟獨有神㑹能於京焦陳邵之外

頡頏一家其所著三易洞璣革𧰼新書鮮有得通之者

葢別立一變法因而重之以推前世事跡無不洞中至

有明思廟時以爲當地水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

用之時由今觀之是革命之應也先生之學神矣歳戊

申復得先生易卦要說讀之則又平正通達大似東萊

平甫諸家於是歎先生易學之奇且法也

  跋倪文正公兒易

始寧倪文正公兒易其自序曰漢儒說經舌本強橛似

兒強解事者宋儒疏剔求通遂成學究學究不如兒兒

強解事不如兒不解事也可謂奇語又曰子雲大𤣥童

烏共之童烏子雲九歲兒也公之命名以此公於學無

所不通但亦多好奇之過一切文字皆然而兒易其尢

甚公言兒強解事不如兒不解事予亦尚嫌公之強解

事也

  黃梨洲易學𧰼數論書後

姚江黃徵君易學𧰼數論六卷上自圖書九十之混變

卦互卦之異同旁推交通雖以納甲納音世應𮜿革之

法莫不搜其原本抉其譌謬可爲經學中希有之書也

徵君謂河圖在顧命與大訓竝陳則是皆書也使如後

世所云則爲龍馬之遺蛻歟抑庖犧之稾本歟不知天

垂𧰼見吉凶所謂仰觀天文河出圖洛岀書所謂俯察

地理圖書卽今之圖經黄冊其以河洛名者以其爲天

下之中也此其說可謂百世不易之論葢嘗與學者言

之皆大驚莫能信固難以口舌爭徵君之言發源自薛

艮齋艮齋謂自來緯候諸家所謂九篇六篇者亦原以

爲地學之書苟其是者不可以緯候而廢也春秋命歴

序曰河圖帝王之階圖載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後禹

壇於河受龍圖作握河紀歴虞夏商咸亦受焉尚書中

候曰禹自臨河受圖注云括地𧰼也尚書𠛬德放曰禹

得括地𧰼圖堯以爲司空河圖玉版曰禹觀於河始受

圖言治水之意李淳風乙巳占其中引洛書以禹貢之

二十八山分配二十八宿分野夫其所謂壇河而受臨

河而得實龍馬之說所由起也而所指則猶主方輿之

圖自有以五行生成之數附於天一地二之文幷以九

宮太乙之數爲九疇者而幷緯書而失之葢惟圖書爲

地理故王者之迹旣熄諸侯吞噬山川之岀入職方不

知貢賦之多寡地官莫問聖人河不出圖之歎至以比

之鳳鳥不然馬毛之旋旣有據之以作易者矣卽其浮

河再出亦雷同之陳迹夫子猶思見之豈得別爲一易

乎禮器成於漢儒誤解論語而又依傍緯書於是以河

出馬圖爲瑞是則歐陽公辨之矣南昌萬編修孺廬嘗

曰大禹治水乃有河圖周公營洛始有洛書故作顧命

時洛書新出尚未得與河圖竝登東序是又疏證之最

精者今人徒泥於河出洛岀之文以爲此必沿河溯洛

而得之者眞解經之固也同里李桐曰尙書出孔壁儀

禮出淹中不必皆有符瑞諒哉徵君於易遠覽千古一

洗前輩之支離而尢有功於易者此論也若其談總𧰼

予頗多以爲不然者則別見於予說易之書

  題仲氏易

百年以來論古之荒謬者蕭山毛氏爲尢毛氏之論說

經爲尢諸經之中易爲尢錢唐龔鑑嘗曰毛氏葢讐其

兄者也予曰何以知之曰聞其書之名則友恭之意藹

然及讀之而爽然愿者齒冷強者髪指眦裂矣非讐其

兄而何甚矣夫其兄之不幸而有此弟也予爲之一笑

乃記其語於卷端

  跋夏柯山尚書解

王滹南曰宋人解書惟林少穎眼目最高旣不若先儒

之窒又不爲近代之鑿當爲古今第一而邇來學者但

知有夏氏葢未見林氏本故也夏解妙處大扺皆出於

少穎其以新意勝之者可數也按夏氏之解出於乾淳

閒其時王氏蘇氏之說方行蔡氏亦嗣出而河北學者

獨盛宗之可以見其爲尚書家眉目也明初頒諸經於

學宮書以夏氏蔡氏其後始兼采鄱陽鄒氏三家之

中夏氏爲首是洪永閒猶用之也曾幾何時專門之學

盛而是書束閣矣嗚呼專門之學宋人所以詆黨局也

豈意其爲傳經之讖乎予鈔之天一閣范氏其卷首爲

金華時瀾序夏氏名僎字元肅浙之龍游人也

  讀吳草廬書纂言

宋人多疑古文尚書者其專注今文則自草廬始是書

岀世人始決言古文爲僞而欲廢之不可謂非草廬之

過也近世詆古文者日甚遂謂當取草廬之書列學官

以取士亦甚乎其言之矣竹垞亦不信古文然不敢昌

言而謂草廬之作尙出權辭噫權辭也而輕以之訓後

世哉

  題禹貢錐指後

近世專門禹貢之學莫過於胡東樵者前此宋之程文

𥳑公讀者譏其葛藤不了東樵書出文𥳑且束閣矣然

其實葛藤猶文𥳑也東樵之所以張其軍在於徵引之

繁使讀者舌撟而不敢語顧其最用功莫如水經乃於

河水篇金城郡下則妄改洮水爲澆水濟水篇欲攻蔡

九峰砱礫溪之失而自造爲北礫溪南礫溪分十水爲

二水濁漳水篇因仍俗本誤以湅水爲陳水而九江則

深信長沙下雋之說不知非水經之本文乃後世所竄

入也卽此數者其於水經可知其於禹貢亦可知矣詳

見予水經注重校本中因以語學者莫深信也

  題古文尙書疏證

閻徵君所著書最得意者古文尙書疏證也其次則四

書釋地徵君稽古甚勤何義門學士推之然未能洗去

學究氣爲可惜使人不能無陋儒之歎葢限於天也

  跋范逸齋詩補傳

東海尚書刋經說於逸齋之詩傳缺其名豈失攷宋志

耶宋志所載三十卷其數與今本符其爲逸齋書何疑

尚有解頤新語十四卷詩學一卷而今亡矣東海所刋

詩諸家皆劣以逸齋之書爲佳逸齋浙之金華人吾友

鄭篔谷贊善謂逸齋曾劾趙忠定公葢其人不足道按

宋史光宗受禪召忠定於四川未至逸齋論其稽命此

於忠定無大疵非如後來京鏜輩所論也豈遽足以累

逸齋乎

  讀吳草廬禮記纂言

禮記爲草廬晚年所成之書葢本朱子未竟之緒而申

之用功最勤然愚嘗聞之王震澤謂四十九篇雖出漢

儒輯孴而就流傳旣久不宜擅爲割裂顚倒有心哉斯

言朱子可作亦不能不心折者也草廬所纂以衞正叔

集說爲㡳本予少嘗芟訂正叔之言巳及過半後取纂

言對之則巳有先我者矣古人之著書各有淵源如此

  跋衞櫟齋禮記集說

崑山衞正叔先生薈萃百家之言成禮記集說一百六

十卷采取極博而巳不廁一語焉其言有曰歴攷諸家

訓解發明經旨者固爲不少其祖述先儒之意者實多

歐陽公云學者跡前世之所傳而校其得失或有之矣

若不見先儒中閒之說欲特立一家之學吾未之信可

謂至論又曰近日朱文公著詩傳多刋削前言張宣公

謂諸先生之見雖不同但各自有意在學者理會如何

耳又曰他人著書惟恐不出於已予之此編惟恐不出

於人至哉言乎世之狗偷獺祭以成書矜爲自得或墨

守一家堅僻之學者其亦可以已矣夫

  吳江徐氏禮記解跋

伯魯之解禮記雖無大發明然在傳注之體則校之陳

雲莊爲勝矣予家有張別山學士與先太常公札言其

曾大父文忠公當國時請頒之學官已得請矣文忠下

世而止此前人所未及記也其時別山方盡瘁危疆而

郵筒還往猶能及經學之廢興故國世臣所以貴也偶

檢舊笥因以志於伯魯書後

  書周禮集說後

仁和嚴十區篤好經學雍正癸丑四月以散館入京贈

予周禮集說十二卷爲前代文淵閣藏書元吳興陳友

仁所編也友仁自序言得此本於沈則正家不知作者

因爲增益其所未詳附以前輩諸老之議論以廣其傳

予讀其書雖不逮訂義之精博要亦經師家一種也中

閒脫去地官一卷明關中劉氏儲秀嘗補足之今世所

見皆元本未得劉氏所補友仁於五官俱有總論在卷

首祇考工記無之今雕本多顚錯有在凡例綱領中者

俟他日訪得劉氏本再爲釐訂其末附臨川兪氏庭椿

復古編葢成化時張都御史瑄所合刋而傳是錄以友

仁別自有復古編與庭椿之書竝列舛矣甲寅五日十

區以羸疾下世偶繙書架爲之腹痛

  王昭禹周禮詳解跋

荆公三經當時以之取士而祖述其說以成書者耿南

仲龔深甫之易方性夫陸農師之禮於今皆無完書其

散見諸書中皆其醇者也獨王光遠周禮至今無恙因

得備見荆公以字說解經之畧荆公周禮存於今者五

官缺地夏二種得光遠之書足以補之嘗笑孔穎達於

康成依阿過甚今觀此書亦然顧宋人周禮之書甚少

存之以備一種

  儀禮戴記附注跋

黄孟淸僉事爲吾鄕明初碩儒其儀禮一書析爲四卷

以禮記比𩔖附之其不𩔖者載諸卷首或卷末各有意

義又以軍禮獨闕取周官大田禮補之及禮記載田事

者別爲一卷惟天一閣范氏有之方京師開三禮書局

同館諸公皆苦儀禮傳注寥寥予謂侍郞桐城方公詹

事臨川李公曰永樂大典中有永嘉張氏正誤廬陵李

氏集釋二公喜亟鈔之雖其中有残缺然要可貴也是

年予罷官歸始鈔是書於范氏於是儀禮之書自楊氏

敖氏外添得宋人二種明初人一種插架稍生色矣

諸儒儀禮有張氏爾岐萬氏斯大應氏嗣寅馬氏公驌四家皆佳

  讀吳草廬春秋纂言

草廬諸經以春秋纂言爲最惜其開卷解春王正月尙

沿陳止齋項平甫二家之謬葢稍立異於胡傳而仍失

之者是書通志堂未刻流傳亦頗少予鈔之同里陳同

亮處士家

  跋黃棃洲孟子解

棃洲所解孟子一卷名曰師說以蕺山巳有大學統義

中庸愼獨義論語學案惟孟子無成著故補之也棃洲

於書無所不通而解經尢能闢前輩傳注之訛然亦有

失之荒唐者如指浙東之握登山歴山姚江姚邱以爲

舜居東夷之注是乃前世地志笑柄反謂顧野王餘姚

舜後支庶所封語爲妄其解畢郢則宗孫疏以爲楚地

不可解也

 師說由是觀之則君子之所養可知集注孟子言由

 此二言觀之則二子之所養可知必不肯不俟其禮

 之至而輒往見之也愚謂君子泛指夫人而言不當

 專屬二子

  題程復心四書章圖

宋儒自嘉定而後多流爲迂腐其所著書有絕可笑者

程復心四書章圖亦其一也每章爲一圖而爲之別白

其岐趨如儒則有君子小人之分學則有古爲已今爲

人之分達則有上下之分但每章如此不亦愚耶是亦

何勞爲之圖乎永樂大典載此書

  跋古本大學

古本大學鄉先生黄孟淸僉事言之最精新建之說出

其後不若僉事之渾成也僉事曰三綱領後自知止以

下至此謂知之至也正解格物致知而包舉八條目於

其內所謂當格之物在身心家國天下當知之事在修

齊治平其引淇澳之詩曰學正釋格知曰自修正釋誠

正皆明德也曰恂慄曰威儀正釋齊治平皆新民也曰

盛德至善則釋止於至善也曰前王不忘乃三綱領之

效也下文雜引詩書又釋三綱領而以此謂知本二語

貫前知所先後以結之但宜挑出誠意一章於其後則

渾全矣予友謝御史石林方集大學古說書以𭔃之

  題郝仲輿諸經解後

有明三百年經師寥寂而季長沙郝給事稱爲雄霸二

人之不肯苟同於先儒者皆觥觥如也其可傳處以此

其不可爲訓處亦以此學者易其心而讀之可矣先儒

之說返之吾心而不安者固當博攷之深思之力求其

是若豫儲參商之見以相尋於口舌是則經學之賊也

和靖先生有曰說經而好奇亦何所不至矣三復其言

不禁悚然吾友杭堇浦最推給事以爲在長沙之上予

則謂長沙尚有敦龐渾穆之氣給事頗嫌其辭費而支

恐尙非長沙匹也士盡原伯魯之子聰明錮於茅葦以

講章爲經學可爲痛心於是豪傑之士憤而有激而立

異之書出矣而蚩蚩講章家以爲是所當火其書者也

豈知其中固自有不可抺殺者乎如長沙如給事皆在

乎學者之善讀其書乎

  石渠意見跋

少讀牧齋初學集盛稱三原王端毅公石渠意見有功

經學顧無從見其書旣讀棃洲明儒學案見所引入書

中者幾一卷猶以未得盡窺之爲恨今年始鈔得之天

一閣范氏端毅勛業乃司馬溫公范蜀公流輩行年九

十尚續此書不輟神明不衰可謂偉人其大學改本卽

竹垞西河二公亦未見也吾友謝石林侍御方輯大學

亟郵寄之

  跋養心亭經說

養心亭經說張文定公所著於諸經皆有之其言醇正

足以輔翼朱子者也

  題楊文懿公諸經私鈔

文懿在宣正閒與黄僉事南山共講學不專主朱亦不

專主陸深造實踐而未有後來門戸紛爭之習故其宗

旨不傳棃洲但爲南山列學案而不及文懿殆考之未

詳也文懿諸經流傳於世者少葢其於先儒多異同讀

王文恪公所作墓志則知當時能傳文懿之學者希矣


故雖黄泰泉尚不能無訾然文懿但就其心之所見者


言之非有必立異於先儒之見斯其所以爲宿德醇儒


而後來之翹然自異者弗能及也南山篤信傳注而文


懿反是然文懿所最推重者南山耳各遵所聞而行所

知要不害其爲五味之相調也





鮚埼亭集外編卷二十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