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黙山先生文集
卷三
作者:南基萬
1874年
卷四

祭文

编辑

社稷祈雨祭文代府伯作

编辑

有地方百里。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有社稷。以有民人也。蓋民依於土。土宜於穀。而社主土稷主穀。所以爲民而禦灾害者。神之責也。所以出力而供粢盛者。民之職也。太守分憂九重。按符百里。不能上事鬼神。下和民人。値此無前之旱暵。自春徂夏。終靳大霈。麥事之失。已無及矣。目今高田已焦。下田已坼。環一境百里之地。而禾之種者。未十分之一矣。其未種者。將不得保其苗。而居然時節。已過夏之半矣。古之所謂十日不雨。五日不雨。猶是歇后語。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則無可望矣。所以獲戾於神天而罹灾於民人者。雖是太守之罪。而使斯民饑而死者。獨非神之羞乎。玆敢虔誠竭辭。請命壇下。卽今雲已集矣。雨已始矣。而若非霶霈大雨。無以慰滿三農。敢曰微誠之上格。庶幾俯憫于斯民。

龍塘祈雨祭文

编辑

有嵌斯竇。神物攸藏。歘翕厥靈。蜿蜒厥祥。曰雨曰暘。其應孔彰。噫嘻今旱。云何不臧。自春而酷。越夏半強。已矣來牟。殆哉苗秧。有地皆赤。何草不黃。惟余尸祿。神譴是當。哀我無辜。胡乃罹殃。灊山拜稽。縱愧前良。敕牲走幣。寧敢或遑。于以請命。于玆神塘。厥施斯普。乃德之常。一噓作雲。再噓成霶。蘓我枯苗。醫我稼痒。其虛其徐。節過端陽。亟騁神功。惠我無彊。轉灾爲祥。于神有光。尙冀肸蠁。敢殫衷腸。

川邊祈雨祭文

编辑

惟玆之旱。可謂酷矣。三月不雨。四月不雨。今則五月已盡而六月將届矣。禱于社稷而社稷不我顧。走于羣祀而羣神不我矜。此雖守土者禮愆誠薄。不能感格神天。而斯民也乃天之民。而亦神之所依也。其忍饑而死乎。恭惟大川發源百里。東注于海。其間滙而爲澤。濬而爲溝。使一方之人咸仰其灌漑滋益之澤者。不啻河潤之纔及九里而已。則所以滃出雲霞。蒸成雨露。寔神之所司也。肆將牲幣。仰薦微誠。卽今節序之暮。民事之迫。間不容須臾之頃。若淹過時日則神雖惠以甘霈。已無及矣。伏願速回玄機。惠以霈澤。救百姓將絶之命。成神人共休之福。則受君命而爲宰者。亦得與有蒙焉。

哭金上舍相儒

编辑

天地精純之氣。氤氳磅礴。寓於物而爲金爲玉。而物不得以專而有之。乃鍾之於人而以有金君震甫君。眞金玉其人哉。鍊而爲干將莫邪。琢之爲連城白璧。發之硎而將大試也。蘊之櫝而待善賈也。不遇雷公與卞氏。混於鉛刀。雜於燕石。鞱光晦彩於榮山梧水之間者。于今五十有一年。天地復收其精靈而返之。其氣不上干列宿則下沉滄海。嗚呼悲夫。震甫甫。

祭李參議

编辑

達尊於世。惟爵齒德。爵非良貴。齒或偶得。惟其有德。是以爲尊。繄惟我公。展也德人。蘭陵令望。鹿門高標。豈弟君子。神明攸勞。王庸寵錫。上卿之聯。天乃用休。大耋之年。惟爵與齒。乃德之符。德或才歉。而公俱優。器可適用。枘奈不合。返我初服。武夷之曲。我簞我瓢。惟以任天。嶺士右之。望若地仙。自喜東南。德星長曜。何遽乘箕。使我心悼。猥托知己。自在初年。幾回床下。穩承緖言。嶺海迢迢。拜晤雖阻。赫蹄時存。瞻仰有素。九耋心畫。不欹不斜。留爲寶帖。擬以傳家。載念德門。興言永喟。公瑞已矣。仲章老矣。落落晨天。無從我涕。蘭書道遠。又何中滯。豈不匍匐。慽罹疾嬰。替兒一哭。敢曰伸情。香以降靈。燭可明心。公不我遺。鑒此微忱。

祭權同樞載巽

编辑

家世長德。越自晦養。公趾其美。菀有時望。天然容觀。可敬可儀。豈弟君子。何福不宜。天乃申命。享以耄期。王庸寵錫。曁父祖曾。德以爲基。以莫不增。惟齒與爵。乃德之符。古云三達。兼之一軀。世爭豔慕。人咸矜式。朗陵令德。汾陽完福。諸子致養。左右無方。兒孫滿堂。羔鴈成行。卒歲優游。愷樂休康。乘化歸盡。樂天奚疑。在公無憾。吾且譚私。公昔摳衣。王考之門。曁我諸父。如弟如昆。伊時事契。吾未承逮。纔及省識。王母晩歲。公必候問。以時以節。江魚鮮美。園果爛熟。公必致饋。以包以函。吾祖諱日。公必臨參。以物來助。至老不替。事一純誠。罕覩今世。施及後人。視猶子弟。小子幼孤。公所偏憐。貽我彤管。學字初年。寔出心貺。迨猶銘鐫。時拜床下。幾荷眷遇。顧謂侍者。輒命之酒。盛德至誼。藹然可掬。月正之初。聞公疾革。始也驚恐。趨候寢席。猶然扶坐。勞問良悉。匙箸雖减。神精不殊。私語于心。默賀無虞。果收勿藥。漸復故常。時因遞報。每承平康。氛祲梗路。畏約杜門。數月之間。候問闕然。忽地承訃。此曷故焉。永言疇昔。愧負實多。單盃告訣。公庶歆些。

祭李經甫光德

编辑

嗟呼長吉有親。伯道無兒。羅隱不第。一身百罹。朱陳之誼。管鮑之知。人孰不哀。我最其悲。凡百曲拍。欲言則支。不必長說。重傷孝思。公乎我諒。尙庶鑒玆。

祭權來仲文

编辑

昔在童年。同學蓮亭。豈無同學。君我聯庚。爰曁仲氏。差池鴈行。出入君家。如我家巷。是時君家。大老無恙。大老曰嗟。契家之子。從吾兒遊。吾兒何異。幾回床下。丁寧咡詔。成就之懿。曷云能效。往事蝌蚪。一瞥滄桑。龍亡大澤。風悲篪床。吾且北挈。一味踽涼。蕭條故里。風流一空。五十年間。居然兩翁。君家客冬。聞喜賓筵。白首乃兄。靑衫阿連。我與有榮。君且見挽。娓娓笑語。式至夜半。一罷而歸。俄聞君疾。謂是偶感。豈意長訣。幷世而生。交臂而失。執友之淪。杜老攸驚。三世之哭。韓子有銘。惟君之年。不壽不夭。達者視之。笑此噭噭。後死人間。誰與爲好。柳車來拚。竹馬舊交。君如不昧。歆此情醪。

祭從祖祖父守約堂先生文

编辑

恭惟先生。天禀旣厚。詩禮家庭。金昆玉友。有覺之先。寔惟舅氏。從容函丈。講討微旨。靜存動察。體用兼備。守約扁齋。曾氏要訣。餘力文章。理順辭達。之才之德。何適不宜。世不我以。卷而懷之。爲政于家。綱擧目張。顧惟我家。庶事未遑。先生整頓。燦然可述。營田創宇。奉先以式。輯禮有書。辨譜有文。闡揚先烈。啓迪後人。有來摳衣。成就彬彬。山樑頹壞。門戶缺陷。三品非榮。八旬猶憾。小子何述。世有衡鑑。

祭三從兄審安堂公文

编辑

繄我蘭臯。詩禮是訓。世趾其美。垂裕錫羨。休休翠軒。犖犖寓庵。守約有儼。矜式儒林。公逮而承。世德作求。士推冠冕。家有蓍龜。鷄羣昂鶴。平地眞仙。樂吾天分。審安二言。小成亦嗇。大耋何嗟。先故淪喪。典刑日遐。顧余晩生。行同昭穆。誘掖奬勵。幾荷諄篤。糠粃科名。後公宿草。於何更承。禮已釁廟。永惟平生。歡多慽少。中間嬴博。天理雖舛。房下四孫。亦旣充衍。公寔奚悲。後人之思。物薄誠腆。尙克鑒之。

祭宗從兄處仁堂公文

编辑

高棟已折。大廈誰支。巨楫已摧。孤舟何之。危而不扶。顚而不持。如吾不死。羨公無知。永惟我公。保家之主。禀才之粹。受氣之厚。擩染祖訓。習聞先故。弱冠承家。起廢幹蠱。若稽我田。肯菑肯播。若斲梓材。肯堂肯構。鎭我宗堂。帲幪是覆。凡有大事。倚公爲重。凡有急難。恃公無恐。仲弟病窶。義形分痛。絶小分甘。姜被是共。諸弟孤幼。或養或恤。俾不失所。而家而室。施于鄕黨。咸曰長者。不修邊幅。無間爾我。盡言無諱。於物或忤。直而不訐。在彼無惡。豈是今人。古心古貌。不習而能。餘事文藝。屢擧而屈。非才之罪。晩而好詩。不輟敲椎。園林日長。於焉卷懷。末流淸韻。平地雅望。七旬康強。不扶不杖。酒德彌進。寢飰不衰。靈光獨巋。太白孤輝。自喜吾家。有此一老。胡不憗遺。而不期耄。吾門祚薄。而嗇公壽。顧我孤蒙。夙遭愍凶。幼依於公。少學於公。長隨於公。老友於公。公病而病。公歿不死。歿不臨訣。喪未供事。悠悠此恨。未死敢忘。式遵踰月。送公南岡。惟此南岡。世世攸藏。公昔無恙。曁我羣弟。恭修歲事。先隴之下。顧謂弟輩。我死此窆。豈謂斯言。而作前讖。今旣遂願。在公無憾。後死人間。誰依誰仰。我懷之悲。公庶鑑諒。

祭堂兄上舍公彙萬

编辑

人生五十。古稱非夭。雖曰非夭。在公則夭。人孰無死。死孰不悼。榮反爲慽。脩短何較。丈夫科名。粗快意事。歸榮于門。光耀閭里。以公之才。得雖云小。棣園花樹。一握爲笑。云胡一疾。去來彌留。萬事瓦裂。一瞑都休。靑萍發硎。暫試而折。騏驥騁武。中道而蹶。斂以新裝。襴衫軟巾。題以丹㫌。二字成均。生未告廟。死乃朝祖。靑山返骨。父母之兆。逝者猶恔。存者誰靠。伯氏老矣。婦氏病矣。人理攸極。行路亦涕。伊其深慟。莫如我最。同堂兄弟。羣羣羔鴈。年或相越。居或相間。惟兄與弟。幼而長而。兄而師之。弟而友之。鉛槧同業。風雨共苦。公執蝥弧。我聽桴鼓。晩而幸售。自愧糠粃。粗謝伎倆。都覺無事。吾有幹蠱。公有式穀。庶幾婆娑。桑楡晩節。花齋初落。便房靜好。爰及同志。二三朝暮。講劘殘編。追賡古聲。歌詠先王。誘掖後生。此其素計。今歸玄虛。吾門闕齾。又哭子初。蒼茫曉宇。殘星落落。睠言水丘。翳然陳跡。何心故里。獨往獨來。雪涕風前。孰知余哀。惟此衷誠。庶通冥漠。臨穴一慟。萬古之訣。

祭槐亭族叔上舍公文

编辑

嗚呼士生斯世。氣禀不齊。其頹闒庸碌之流。固無論已。至若矯矯自好。以一節成名者。亦豈無偏長之可言。然於其長處。必見其短。如淸則失於矯俗。介則涉於絶物。廉者恒失於劌矣。密者或近於嗇矣。至於我公。其淸不以矯俗。其介不以絶物。廉不至於劌。密不至於嗇。眞所謂文武各適。左右具宜者也。有時陪公之席。瞷公之色。終日與語。自不覺鄙吝之消去。意以爲脫畧世務。迂濶事情。殆近於籛子之不識錢。而及見其治家鎭鄕。經綸方略。條條而無不理。事事而無不辦。然後始信公之爲適用之器。需世之才。而非若世之以一節成名者比也。嗟呼。以公之才之全禀之備。推家而鄕而至於國也。何事不做。何業不成。而世無求於公。公不慕於世。畢竟以之才之器。小小試之於家與鄕而已。可勝惜哉。雖然使公早出爲世用。其於樹立門戶。成就後生。必有所不暇焉耳。何况時有利不利。勢有行不行。吾未知公之必能展布其所志否也。公雖不政於國。而爲政於家七十六年。長爲吾之有。而家有田園之饒。身有亭榭之樂。滿庭諸孫。得聞詩禮之訓。村秀後進。咸有考問之地。鄕黨矜式。宗族依仰。其視人之輕出世路。顚躓匍匐而歸者。其幸不幸何如也。基萬於公。爲九世之親。自幼少特蒙公愛予之篤。迨其晩暮。猥許以後生中知己。以之揚扢今古。談說文藝。或至移日分夜而不知倦。至於詡詡刺刺。噫嘻之態。却忘昭穆之異序。年紀之殊絶。庶幾祝公百歲。以永有此樂。嗚呼。今其何及矣。吾門其闕齾邪。前年哭從兄。今春哭子初。今又哭吾公。一門三上舍。奄忽於半年之間。地下相從。想應不孤。而後死人間。誰與爲歸。嗚呼。公之世居。卽稼牧之遺墟。而公之幽宅。乃牧老之外祖咸寧君隣原也。公之生死之居。盖亦有緣於前賢。而魚臺風物。槐市烟月。長爲公生死之所主管。公其陟降倘佯如平日。而俯視濁世。得無笑我之噭噭乎。

祭三從姪上舍子初景復

编辑

吾之曾王考上舍府君。君之曾王考翠軒府君。俱無疾而逝。至今爲子孫無竆之痛。而自他人言之。咸以爲仙化。歸之於完福中一事。蓋人之病而死也。榮衛凋削。形神換脫。恰受無限辛苦而後。化而爲異物。吾二祖。以大耋天年。一朝因熟寐不寤。一夕忽正席就盡。其視世之疾痛辛苦而死者。固超然洋洋矣。今君之歿也。嘻嘻怡怡於前夕。而悠然溘然於今朝。意者其二祖之遺乎。人固有一死耳。死而如君。亦榮矣。顧吾爲君痛恨而不能已者。君承我蘭臯先生世嫡之重。奕世宦學。已有所自來。而德性之溫醇。風儀之峻整。宗黨之所依庇也。鄕邦之所倚重也。蚤遊太學。聲譽藉蔚。其進而需世。張大家聲。是其素所蓄積。而半世轗軻。齎志殞歿。時耶命耶。吾家近零替甚。耆德次第凋謝。門內無七耋之老。所以任門戶之責者。數三兄弟及君與子瞻姪。君之弟壯元君若而人而已。前冬哭上舍兄。今子初又至於斯。吾門甚可懼也。百年上壽。已非衰世之可望。而苟使假之十數年。以少酬平生之志願。而得畢尙平之塵債。夫然後乘化歸盡。如二祖之爲。則吾何以爲子初痛也。

祭再從姪都事子瞻文

编辑

君爲世嫡。于曾王考。振厥家聲。於惟伯祖。世趾其美。長德風猷。長發於君。䕺蘭寶株。自在髫齔。穎叡超倫。守約門下。蚤受陶匀。種績旣富。發之又博。該洽之識。鉅匠攸伏。淸時甲乙。頷下髭如。命與仇謀。困于公車。黃甲題名。迨其晩節。皓首蓮幕。于南于北。返我菟裘。眼前桑海。神明攸扶。榮衛不悴。撫孀攜孤。理遣分安。冥心世事。料理家門。爰曁筠翁。子益上舍。左提右挈。其肯捨我。親愛之誼。老而愈冞。家事泮渙。何以鎭之。世道險巇。何以靖之。執手浩歎。以俟天定。甚矣吾衰。倚君爲重。聞君視疾。惟歲之正。豈不往診。謂言无妄。訃音忽至。疑夢疑眞。適苦薪憂。又失憑棺。此猶私恨。爲君堪唏。人生七十。古云其稀。載念身後。夭慘何異。二孫藐小。帲幪誰庇。二廟將祧。世代之感。興言及此。滿目傷慘。卜君幽宅。道洞之局。先祖伊邇。君所遊歷。臨穴一慟。萬古之訣。

祭季父文改緬時

编辑

嗚呼。凡人之生而卜居。死而卜兆。莫非天之所定。而祖宗之垂裕後昆。分宅授居者。亦一天命物之意也。越吾王考府君之宅諸父也。於仁良宗基營二宅。而使吾伯父曁第三叔父居焉。其在佳山營二宅。而使吾仲父及第四叔父居焉。若吾北墅則吾父與叔父之攸廬也。小子幼而孤。不能自立。寄寓於伯父之宇下。叔父晩而遷居。卜築于仁良之石橋。而卒之小子與諸孤之蕩殘失所。匍匐而返舊居者。殆天之默誘。使之無越我王考之意也。至若吾諸父之卜兆宅也。伯父壽藏。自北而西。與吾父之丘墓。里許而近。仲父與第三叔父之壽藏隔一嶺。今叔父之隧。又遷而南。與第四府君之兆不遠而邇。依然若王考分宅時故事。始信幽明之宅莫非天定。而吾王考燕翼之謨。亦一天也。嗚呼。南之一麓。卽吾家世葬之地也。十餘世堂封。纍焉相望。今叔父之宅於斯也。遠陪列祖。昵侍皇考。地下之樂想融融。而若吾孤露之於人世也。只得與諸孤相依而爲命。堂構之責。已矣無望。而敷菑之餘。思或肯播。庶幾遹追吾王考貽謨之意者。是吾與孤等之所相勖而相戒者也。嗚呼。卄餘秊巾屨之秘。再莅於卄餘日之淺土。而若小子者。疾病纏身。奠饋之節。未得與諸孤而爲。而斬板之期。隔以今宵。是則小子之辜負我叔父。而伏惟叔父之靈。想必記昔日之綿姪。而顧歆於小子之一觴。

祭堂兄周萬

编辑

嗚呼。基萬以三歲孤兒。無同氣兄弟。惟從父兄弟是依。而惟我從父兄弟十餘人。惟公與弟。行第居中央。秊齡相甲乙。自幼狀貌酷肖。見之者目之以雙童。稍長。同就學于蓮堂。通史而經書。五七言而純四六。惟先後不差。至於出入步趨。嬉戲遊衍。惟兄是與。至于今二十秊如一日。嗚呼今其至於斯耶。公面方而豐下。體大而聲宏。秊在弱冠而已凝然長者。其才藻之逸發。文學之贍敏。大爲父兄宗族之所期望。嗚呼。汗血其駒。未展康莊之步。瑚璉其器。未薦明堂之用。長途發軔。摧折於卄四之秊。而又於客館無親之地。尙忍言哉。尙忍言哉。公早失怙。常孺子慕。奉偏慈就養無方。處兄弟。友愛篤至。待宗族無違失。是皆公天得而實行然也。奈之何一朝使老母搥胷。兄弟塡臆。靑秊嫠婦。呼號而乞折。此何等景色也。所懷千萬。鬱曲齟齬。言不盡吐。文不成章。惟靈不昧。庶賜鑑諒。

祭再從姪爾老景極

编辑

嗚呼。人之有行也。雖殊方絶域之遠。期不過歲月。而家人兄弟。親戚故舊。猶以久離爲苦。拚袂而不忍別。飮餞而遠將之。况長逝之行。其歸也無日矣。使逝者無家人兄弟親戚故舊則已。有則凡可以自盡其情者。何所不至。迺君東都之行。程不過二百。期不過十日。家人兄弟。不以久離爲念。親戚故舊。亦或有不得聞知者矣。孰知二百之程。爲長逝不返之地。而十日之期。爲千古無期之行。家人兄弟不得與之訣。親戚故舊不得問其疾。寥寥客館。臨之者何人。守之者何人。藐爾孤兒。戴星而顚仆。白首阿兄。匍匐而扶櫬。人理之極。寧有是邪。且况君之存亡。有係吾門之重輕。忠樸如爾老。長厚如爾老。器諝如爾老者。能復幾人。而秊纔中身。遽至斯境。如吾之以幼以長以老之與偕者。尤當作何如懷也。明將送君於花田之原。其上有先壠。其下有楸舍。吾宗人往來齋宿之所。其可以少慰君長逝時遠兄弟親戚之苦懷悲悰耶。悲夫。

祭申周伯相宣

编辑

嗚呼吾與君。幼而蔥竹也。少而鉛槧也。至於長而老。而不見而思。相見而喜。今六十秊如一日。則君之於我。心朋也石交也。是宜吉凶憂樂之與同。而君寢疾一秊。而吾未得一診。及其屬纊而窀穸。而吾未之臨訣。靈筵一哭。又此差池於草宿之後。理固有不當然而然者。其必有所以然之故。而今欲文而自解。反涉多言。引而自咎。有不可追。惟在君冥會而已。嗚呼。六十亦壽也。老而琴御靜好。晩而棣床湛樂。子舍鼎列。孫支鴈行。敦詩書之好。饒田園之樂。解頤者多。皺眉者少。人生斯世。如君亦足矣。進而中壽上壽。尤豈不圓滿。而吾見世之竆其壽者。未必無倘來之辱。兄之止於下壽者。又安知非天之餉君。歉其壽而完其福也邪。以是慰君。君其謂何。聞諸孤奉遷衣冠以從先兆。兄必安之矣。卽宜一慟於和見之夕。以贖前愆。而家有拘故。又莫之遂。俯仰幽明。實多辜負而已。已乎周伯。復何言哉。吾亦老矣。畢竟符到卽行。韓子所謂悲者無幾而不悲者無竆幾矣。已乎周伯。復何言哉。

祭柳壻迪休

编辑

嗚呼。脩短之不齊。自昔然矣。世之短於君者何限。殤而夭者無論已。旣冠而夭者有之。未壯而夭者有之。然木之顚也。有㽕櫱之萌。果之剝也。有復生之理。苟使其夭而短而有身後之遺。則夭而有不夭者存矣。短而有不短者存矣。古之人以死而有子爲不死者。此也。君之生世。三十有二矣。有室且十六秊矣。以世間常理言之。雖多子而至於成羣可也。稍長而至於成童亦可也。而竟無一塊血着之遺者。是何理也。世間乞兒寒隷。尙有抱子之樂。而生不見一璋一瓦之弄於前而遺於世。則世之夭死者何限。而豈有如君之最寃者乎。君之氣質。柔弱而稍有剛斷。柔而剛者。自是壽法。君之性行。慈良而樂於爲善。善而良者。豈不有福。吾之有望於君之壽與福者以此也。今何謬矣。若余者。自分爲情外人。殯前一哭。已失於草未宿之前。女病欲死而一未之往診。舅甥之誼。父子之親。掃地盡矣。吾未知衰邪薄邪。抑有所不忍者存乎有情無情之間。惟在君冥會而已。嗚呼仲吉。復何言哉。

祭李壻相斗

编辑

嗚呼哀哉。吾何忍泚筆誄君爲也。吾與君爲翁壻。僅一朞耳。君之館我。前夏三朔之外。不過一二信宿而已。君何捨我之汲汲。而遽然爲千萬古之永訣邪。歲且新矣。冀或君之一來見我。而寧莫之顧邪。信使之返。未一旬矣。耿蘭之報。又何從而來也。吾秊已踰耆矣。君纔弱冠矣。是何老者存而少者逝邪。嗚呼哀哉。尙忍言哉。吾早失一壻。晩而得君爲壻。一見而可知其爲詩禮子弟。氣充而完。性雅而馴。沉深溫厚。絶無少秊輕儇態。試之程文。駸駸有步趣。筆法已早成。日用散鹽。又裕如也。心竊自賀。不惟奇其才之夙就。而又遠到之爲期。嗚呼。老夫祚薄歟。君家戹運歟。天乎鬼乎。何其毒哉。已矣聖瞻。今不可復見邪。婉婉儀容。如在目前。溫溫笑語。如聞耳邊。顧瞻東床。陳迹翳然。嗟嗟聖瞻。何日可忘。吾生能復幾何。不悲者知其無幾矣。庶幾重泉之下。復尋翁壻未盡之緣。而人間事尙不如意。地下事又何可期邪。言念及此。不覺哽咽而摧隕也。若君家遭罹景色。又何忍提說。以重傷長逝之魂邪。

祭亡室淑人李氏文

编辑

結髮初載。粤在丁卯。半百同裯。曷云其少。死生契活。何斯違斯。春初一疾。殆不能支。少愈之戒。我豈忍忽。不俟有義。私情遑說。勉以自保。祈以勿藥。扶病出門。佇立含惻。豈不遠遊。殊異前時。無其靈識。預知冥期。千里哀音。一月其間。不敢自有。又未遄還。由吾行薄。天實使然。季也隨我。已後終天。長逝者魂。能無私憾。纔脫覊絆。歸路悽黯。披帷一慟。君知不知。入室無光。古人所悲。永言疇昔。實多愧負。婦女苦樂。夫壻賢否。我未學稼。終貧且窶。厨實屢空。糠糟長啜。執爨十秊。事母不卒。傾笥倒篋。以襲以殮。君惟自盡。我實多感。患難與共。安樂何時。莫知我劣。如有所期。世重浮榮。余豈不屑。其奈不耦。猶夫初服。家臨大道。雙轎時過。君笑謂我。彼誰者家。其言則戲。其志則慽。畸人畸天。事事舛逆。晩景含飴。又何可得。膝下璋瓦。無一全完。酷哉癸歲。慘矣前秊。忽忽人世。意况都沮。猶然自力。女紅是勵。身上一縷。莫非綸經。惟其性度。柔嘉安貞。介介其操。皎皎其行。事不可意。如不自容。備經艱虞。僶俛我同。駸駸氣力。苶然已空。竟至於斯。天邪人邪。稀秊又一。壽非不遐。言念家事。稅駕靡所。長男身世。百無一聊。無母二女。誰庇誰依。傷心慘目。羨君無知。葬又愆期。動經三夏。豈不從祔。父母山下。地奈逼窄。終止苟且。晦谷之原。距家一舍。毋曰孤寄。終然同歸。明將就轝。夫從子隨。君亦何恨。歸安于土。所懷千萬。鬱曲齟齬。文不可盡。意不可了。其未竟者。君所冥會。不昧惟靈。嘗我一酹。

祭堂姪景煕

编辑

堂姪景煕。以卄七光陰。溘然長逝於癸巳十月之七日。以是歲之某月日。卜窆于府南大谷之原。天乎鬼乎。此何忍哉。其靷發之夕。默寓從叔酹汝不昧之靈而痛哭之曰。嗚呼景煕。父母在堂。兄弟在傍。妻孥在室。汝捨此何適矣。門祚薄矣。家禍酷矣。時運戹矣。汝安得不死矣。鄕黨吊之。知舊悼之。行路哀之。吾何爲不痛。其秊可惜。其才可惜。其行可惜。吾何爲不惜。愷悌之姿。淸明之質。溫雅之容。終不可復接邪。期許之大。抱負之重。立揚之責。竟歸於虛套邪。嗚呼景煕。奈何乎天。碩果復生。顚木有櫱。嗚呼景煕。死而不死兮。吾猶有望兮。嗚呼景煕。汝其歆斯。

哭長孫鼎陽文

编辑

適長孫小字德望。以乙卯四月之朢。棄我而去。是秊七月戊辰。永歸于府南先塋之側。其發也。祖搥胷痛哭。與之永訣曰。嗚呼痛哉。我何以生也。汝何以死也。汝之哭我宜也。我之哭汝何也。汝之葬我是也。我之葬汝何也。爾之服我之服可也。我之服爾之服何也。嗚呼痛哉。是何事也。是何理也。天邪人邪。家禍邪。時運邪。抑汝之命邪。我之罪邪。爾之幼而壯而未嘗以疾病貽憂。形體壯大。氣骨骯髒。十六而冠。而嶷然有成人之表。志氣又遠大。不肯局束。效轅駒而有凌駕出塵之想。其志嘗陋我之居而有移居之意。㑋我之室而有增式之計。於其幼也。鈍於受業。艱於句讀。余嘗以失學憂之。而及其壯也。稍知自勵。長於述作。句法往往有可觀。字畫亦不勞而就。其才可以晩成。其器可以大受。而庶幾有成就遠到之望。吾其爲幹蠱之子。保家之主。每念汝單獨無兄弟。而不羡人十子之多矣。不幸二三秊來。疢疾在身。灼艾塗藥而苦汝之肌膚。杜蟄病伏而鬱汝之志氣。繼之以汝母汝妹一時染歿。衝犯火炎。酷罹巨創而受傷又不少。奔逬竄逐而將護之節。又失其宜。凡其所遭。無非困橫壹鬱處。以之而神觀氣貌。大非前日之比。非不隱隱憂之。而恬憘玩愒。駸駸然漸入膏肓。然後始生憂恐。使汝作尋醫之行。百里跨險。病加一層。轉客他鄕。證遂大變。騎馬而去。乘轎而返。扶持入門。奄奄有難支之勢。而猶然日再服藥。不廢二時飯。至於將化之夕。而精神言語猶不變。忽然吐血。蹶然出門。而昏仆倒地。冥然不悟矣。天乎鬼乎。是何忍乎。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當初瘇病之發也。急於外治而緩於內補。及其積瘁成疾。而坐視其日漸消鑠。馴致於不可爲之地。其誰之罪歟。節節追惟。百恨弸中。山崩海竭。何時可平。汝父血枯。汝婦崩城。而余則有淚不敢瀉。有聲不敢吐。寢飰起居。一如平時。余眞木石也。惟願速化。復續二十秊祖孫之緣。而但恐人之死也。神氣磨滅。魂亦飄散。未知其相隨相樂一如人世與否。則言念到此。又不覺天地之漠漠也。汝其知邪。其不知邪。

上樑文

编辑

九臯精舍重修上樑文

编辑

嗚呼前王不忘。百秊之心事大闡。咸曰先生可祭。一區之廟貌重新。江山動輝。彝倫增重。恭惟遯菴徐先生。山南華胄。斗北令譽。郭泰冠太學諸生。夙抱經世之具。謝安負東山重望。初非潔身之倫。屬當景泰遜位之辰。乃决肥遯高尙之志。瞻四方而靡適。盡是周家版圖。有別區之安身。式近越山園寢。接芳鄰於孟氏。乃孝子攸廬之村。怨春草於王孫。寔義士倂命之地。矧惟登岡之拈號。可見托意之攸存。跡其心而尙論。堪同秋江梅月。求諸古而罕槩。可化薇岑柴桑。惟玆大節之卓嵬。自是實地之履踐。夫旣遂志而尙事。匪爲絶類而離羣。扶綱植常。屹然中流之砥柱。廉頑立懦。炳若昏衢之日星。至今東湖一區。剩留徐孺子高躅。終古桐江七里。可想嚴先生淸風。高山景行。實切秉彝之同好。重檐複壁。寧無揭虔之輿論。肆於柔兆之秊。始擧尸祝之禮。事奈草刱。未免屋宇之湫卑。體欠尊嚴。實由制度之朴略。惟先生妥靈之地。不可苟且而因仍。在後學尊賢之方。詎宜架漏而牽補。是謀是度。乃紀乃經。不日成之。若神助也。松桷栢楹之制。有儼新宮。上棟下宇之䂓。蓋取大壯。講堂齋室。旣舊貫之是仍。厨舍庖房。庶次第而幷擧。始也恤乎攸矣。終然美哉輪焉。九臯深幽。佇見陰鶴之和。蒼梧密邇。如聞夜鵑之啼。三百秊湮鬱始彰。大有光於吾道。千一會休明幸際。詎無報於自天。不惟吾黨羹墻之寓思。抑亦後世忠義之競勸。敢效張老。用助兒郞。拋樑東。一曲溪流萬折東。自靖初心斯可質。先生非是守岡東。拋樑南。一片磯臺某水南。想像當秊垂釣日。也應無語對山南。拋樑西。蕨峯高峙錦壇西。山頭薇蕨秊秊綠。萬古同悲登彼西。拋樑北。太白參天高拱北。拱北微忱山與齊。美人消息天之北。拋樑上。煌煌太一三辰上。招招六六士忠魂。風馬雲車共下上。拋樑下。百世之前百世下。聞者孰無興起心。至今過者式祠下。伏願上樑之後。基鞏棟隆。家絃戶誦。山不騫。水不渴。先生之名長存。苕之丹。荔之黃。後人之思益篤。

參判鄭公㫌閭閣重修上樑文

编辑

棹楔一壞。慨無地於式閭。輪煥重新。喜有日於起廢。人士交慶。鄕里增光。竊惟寧海府仁良。迺有金堤公義烈。祖宗培養之化。薰蒸而融液。篤生公侯干城。山川鍾毓之精。磅礴而扶輿。挺出宇宙樑棟。蕩尼胡於偏裨之日。功名已著於北門。攝使价於末僚之時。聲聞夙播於中夏。當島醜猖獗之際。任湖路控扼之衝。痛鑾輿於鴨江。忠憤內激。提豼旅於熊嶺。義色外形。而斬級殪酋。雖狡奴亦自破膽。能以少敵衆。在名將堪可讓頭。吁嗟力竭而勢竆。終然身殉而義取。從官效死而倂命。一何多男於睢陽。賊人感義而瘞屍。豈但歸元之先軫。丁寧精忠錄睿賜。果驗知臣莫如。甲冑姓名字手鐫。可見殺身乃已。旣死得死所之赫赫。故之功之烈之嵬嵬。江淮之保障已隳。縱未遂剪滅之志。豐沛之山河猶奠。實能爲興復之基。朝家褒忠。寵秩榮於卿宰。州人慕義。享禮隆於春秋。第惟里閭之表㫌。終見風雨之顚覆。於何山仰而墻慕。地三遷而無徵。其奈力詘而事贏。秊四紀而未擧。門無表於王蠋。豈忠義勸勵之方。閭不㫌於商容。非聖上褒美之意。父老以之歎惜。行路爲之咨嗟。伊擎天拄地之偉烈。晦昧而不章。奚但子孫之餘憾。抑誕賢毓英之遺墟。埋沒而終古。實是鄕井之攸羞。澤五世而尙存。廟可觀德。風百代而能起。地惟播芬。肆人謀龜謀之旣從。迺經之營之之不日。相厥土於通衢大道。蓋取觀瞻。宏其制於高棟華榱。要重體勢。多士罄殫於監董。實出景仰之深誠。衆工樂趨於事功。亦見秉彝之良性。歷幾秊而未暇。奄一朝之底成。三尺豐碑。大書萬古忠烈。一間華閣。高揭千秋綱常。鄕鄰與有榮。若山水之崇濬。廢興豈無數。占風化之盛衰。載擧虹樑。敢陳輿頌。頌曰。兒郞偉拋樑東。赤日蔥曨出海中。也識貞忠心不死。綱常萬古皦然同。兒郞偉拋樑南。志士南州淚不堪。留與千秋雲水白。翩翩朱鳥影相參。兒郞偉拋樑西。西方瞻望美人兮。孤臣一掬天涯淚。灑向龍灣靈雨凄。兒郞偉拋樑北。靑山邙北愁雲黑。英魂肯向此中留。應作星辰拱斗極。兒郞偉拋樑上。魂兮天遣巫陽唱。雲車風馬帝之傍。快戮鯨鯢息駭浪。兒郞偉拋樑下。臨睨舊鄕鄕有社。報祀千秋與萬秋。爲臣可戒不忠者。伏願上樑之後。人尙節義。士篤忠貞。雲仍趾美前休。不忝乃祖之裔。鄕黨矜式遺烈。無爲斯閣之羞。

花田齋舍上樑文

编辑

禮不忘其初。式遵歲一祭之典。事有待於後。聿刱齋三宿之宮。有赫其新。无彊攸慶。繄我知縣先祖。實惟入鄕肇基。掌邦禮於筮仕之初。寔著和神人之烈。擇里仁於卜宅之日。可見貽子孫之謨。六察聯班。凜乎諍臣之勁節。三丘側畔。超然逸士之高風。顧玆馬鬣之遺封。于彼鳥項之餘麓。乾坤鍾冲和之氣。允宜德人之攸藏。考妣列東西之原。抑亦神理之無憾。根深澤厚。三百秊簪組繼承。源遠流長。十數代雲仍昌大。而追遠報本之敢忽。奈建齋立舍之靡遑。所以粢盛之供。事多苟簡。由來齋沐之節。禮欠尊嚴。先父老興言寤歎。蓋有秊所。諸宗族合謀經紀。式至今斯。遂就瀧岡之舊阡。爰立寒泉之新舍。環拱把於丘壠。用以需棟樑之材。饒埏埴於陂陀。取之爲瓦甎之具。向明背暗。山川之獻態無竆。尊祖敬宗。羹墻之寓慕有地。料理幾秊而未就。經始不日而底成。樂事趨功。衆匠各殫其技。監工董役。諸司摠忘其勞。用升虹樑。聊綴瓊藻。兒郞偉拋樑東。滄溟無際涵天東。尋源詎敢忘其本。萬派千流渾注東。兒郞偉拋樑南。鼻祖初秊自汝南。風泊古州來相宅。佳城又近丑山南。兒郞偉拋樑西。蜿蜒山勢來自西。淑氣挺生才傑士。聯翩步武掖東西。兒郞偉拋樑北。某水某丘槎海北。花亦有坊花有田。千秋芬苾共南北。兒郞偉拋樑上。洋洋陟降白雲上。精神卽是我精神。一理無間下與上。兒郞偉拋樑下。畇畇原濕山之下。宜秔宜稻供明粢。勿替引之千歲下。伏願上樑之後。棟隆大廈。磐安諸宗。肯構肯堂。留待後人之丹雘。惟忠惟孝。傳作舊家之靑氊。

毋自欺箴幷序

编辑

余讀大學。於誠意章。得毋自欺三字符。夫自欺時節。不在於著見明顯之處。而乃在於幽獨隱微之中。此正吾人一念初萌處。善惡路頭也。欲誠其意而爲自修之地者。可不於此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之弊邪。一念不實。是自欺也。一意不誠。是自欺也。爲善不實。便是自欺也。去惡不决。亦是自欺也。而意之誠不誠。實由於欺不欺如何耳。吁可懼也。因箴以自警。箴曰。

有暗其室。有默其處。我獨我知。他人何與。人鬼之分。吉凶之幾。於斯敢忽。是爲自欺。惟意之發。易私難公。盍於其萌。十分着工。聖人無意。無用禁止。學者自修。誠之爲貴。誠之伊何。曰惟毋欺。省察之工。先於其微。惡惡如臭。好善易色。內省不疚。自反而縮。曷不嚴畏。十手十目。毋曰隱微。莫見莫顯。屋漏在彼。神目如電。一念之萌。以誠以實。一動之幾。必審必察。是以君子。克愼其獨。胡彼小人。厭然揜惡。欺人欺天。自我自欺。誠則自慊。不誠則欺。斯須之際。毫忽之幾。嗚呼小子。念玆在玆。惟毋自欺。惟三字符。心體廣胖。自此權輿。致知之力。正心之基。曾氏之傳。夫豈我欺。

謹書鶴峯金先生魯陵請復䟽後

编辑

嗚呼。此鶴峯先生請魯陵復位䟽也。不知此疏何以見漏於先生遺集中邪。蓋魯陵事。爲世所諱久矣。其在成廟朝。金文簡宗直。進成三問忠臣之說。而成廟色變。其在中廟朝。南秋江孝溫作六臣傳。又上復昭陵疏。昭陵事與魯陵有間。而至被泉壤之禍。其在宣廟朝。朴灌圃啓賢。語及六臣傳而幾陷不測。賴相臣救解而免。至於吊義帝文爲戊午史禍之欛柄。先生此疏。在宣廟辛未。乃朴啓賢忤旨之時也。其請復位。比諸人所陳。尤何等難言。而先生直以鐵心石腸發之。禍福不暇計。其不見觸於威怒者。實先王盛德事。而亦可見先生誠意之所感也。竊意此疏之不錄於文集者。非遺之也。或出於後人鄭重之意歟。以故。寒岡之述行狀。愚伏之撰墓誌。訒齋之爲言行錄也。皆以上疏請封植魯陵爲言。而未嘗直書其請魯陵復位。其微意亦可見矣。嗚呼。列聖繼述。天道乃定。至于我肅廟朝。始克追復位號。一如先生所言。先生之疏。鬱而不見伸於當時者。幸而大行於今日。卽今魯陵事。非如曩時之爲諱。而人人公傳道之。及是而先生之疏又出焉。噫。殘編賸藁。得免爲劫火蠧魚之所蝕滅。而有若待時而現者然。前之見漏於元集者。今方刊行於續集。乃知大文字大議論。終不可泯沒於天壤間。而其爲鬼神之所守護也明矣。金君宗發官莊陵。取先生疏本。粧成一冊子。藏之齋室。又謄一本。倂與莊陵志而上之實錄廳。以備太史氏之採取。其事亦韙矣。自今先生之疏。其將書之國史。傳之萬世而有辭矣。基萬踵金君守陵寢。出金君所粧冊子。擎手三復。其義理之明正。辭意之凜烈。有不容擬議。而疏中所條陳凡三事。曰魯陵復位也。六臣復爵也。宗親叙用也。魯陵已光復大位矣。六臣又復爵而增秩矣。獨宗親叙用一事。正爲國家根本之急務。而禁防一如前時。若使先生之疏或備乙夜之覽。則亦豈無次第施用之道邪。金君旣有小識。私竊以所感者。係之以寓平日景仰之意云爾。歲玄黓攝提格長至日。後學南基萬謹書。

謹書孝子黃公行錄後

编辑

天地之性人爲貴。吾人之行孝爲大。夫孝者。仁性中發出來。而以之爲百行之源。爲終古爲人子者之所必止焉者也。然孝之道亦多端。服勞奉養。溫凊定省。無非孝也。而皆可以學而能之。勉而爲之。則是固孝之疏節而非其至者也。其必爲人之所不能爲。行人之所不能行。非出於勉強效學。而其誠足以動天地感鬼神而後。方可謂孝之至矣。竊嘗以是而稽之古史。若𨝘人之割股。王祥之躍鯉。黔婁之嘗糞。是其著者。而求之近世。若箕城溫泉里孝子黃公其人也。就其行錄而徵之。凡公之日用飮食皆孝也。而於諸公之叙述備矣。最其大者。方其侍親之疾也。髮亂虱滋則自油髮以移之。喘急痰塞則自開口以吸之。及其革而絶也。斫指注血而甦之。因而益三秊壽。又嘗嘗糞甜苦。以驗其差劇。夫嘗糞事。黔婁亦有之。而若其移虱吸痰。是固𨝘人王祥之所未有。而未聞於史策者也。至於斫指事。世或有之。而延須臾之息者則有矣。延其旣絶之命而益其秊壽者。則又古今之所未有也。苟非至誠之動天地感鬼神者。烏能及此。而亦豈出於勉強效學而爲之哉。是其發出於仁性之自然。而無所爲而爲之者也。惜乎。公之禀得於仁性者若是之厚。而獨不得仁壽之驗。未及中身而終歿於毁。是則公之過於孝者也。以公之孝之至。豈不知毁滅之爲過。而猶不免焉。是亦命也。嗚呼世末矣。人道幾乎熄矣。其或父子之爲蠻髳爲禽獸者滔滔。安得表公之孝。以爲障流之砥柱。而朝無爵秩之贈。門無棹楔之㫌。是則坐於竆鄕之無所攀援而然耳。雖於公無加損。而亦豈不爲世道慨邪。嘗讀海月集。見其爲朱孝子立傳。備述其至行純節。蓋與公之事同符。而其未蒙㫌褒之典。又與公同。幸而得海月翁大筆而揄揚之。鄕之人又慕義而俎豆之。是亦不爲不遇也。嗟夫。今世無海月翁。誰爲公立傳。而若其秉彝好德之心。無異於古今。則公議之發。不能無俟於後之君子云。

題碧松亭會話題名錄後

编辑

歲涒灘月流頭日之初庚。會于泮村之碧松亭。凡若干人班荊傾蓋。促膝聯襟。庇淸陰散敲暑。酒一樽肴數器。日竿而集。至曛而罷。儘樂事也。星山呂奎明甫爲一錄。列書姓名生字識不忘。要余題其後。余以爲聚散。數也亦理也。吾儕散在嶺之外。或親或疎。或遠或近。或聞名而不相知面。雖欲合一堂共一席。是固有不可得者矣。今也不約不招。邂逅相遇於璧水芹宮之側。聯館而處。盍簪而遊。毋論昔之親疎遠近。其相與相愛之誼。如密戚懿親。乃能暇日偸閒。辦此一奇會。豈非有數存於其間邪。雖然。聚之有散。理數之所不免也。凡我會中諸人。去住久速雖或不同。而畢竟有一散耳。夫一散一聚。理數之無可奈何者。而物之理。聚之散也易。散之聚也難。方其未聚也。猶可付之相忘。及其聚而散也。人情能無思乎。思欲見其人而不得。而其人姓名共聚一錄。則如見其人之面目矣。然則是錄也。雖若無關於吾人相聚之日。而未必無補於吾人旣散之後矣。奎明甫之意。其在斯歟。後庚三日書。

雜著

编辑

人心道心說

编辑

或問曰。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舜禹相傳。必以人字道字分言心。何也。曰。心者一身之主宰也。此心之外。又何嘗有一心哉。然而人莫不有是性。亦莫不有是形。旣有是形。則生於形氣者卽所謂人心也。亦有是性。則原於性命者卽所謂道心也。聖人之必以人與道分言心者。所以明夫一心之中合道理底是道心。徇情欲底是人心。欲人於此分界處。存主道心。使人心聽命焉耳。豈如佛氏之以心觀心。若兩樣心然哉。曰。人心而必曰危。道心而必曰微。何也。曰危者。危殆不安之義也。微者。微妙難見之謂也。人心雖不是全然不好底。而旣出形氣之私。故邪私底却多。公共底却少。須臾不戒。墮坑落塹之俄傾也。斯須不察。焦火凝氷之毫忽也。此非危殆而不安者乎。乃若道心則雖是發於性命者。而情欲易蔽。道理難明。故方其始發也。如火始燃。如泉始達。苟不擴而充之。則反如死灰焉枯木焉。此非道心之微者乎。曰。然則道心之微。固人所同然。而不知聖人亦有人心之危否。曰。朱夫子旣曰雖上智不能無人心。則雖聖人何嘗無人心。而但聖人全是道心主宰。故雖有人心。不至於危。若常人則徇人欲而忘返。故道心愈微而人欲反爲之主耳。曰。人之心又有所謂未發與已發。四端與七情。何者是人心。何者是道心。曰。心體虛靈。本自眞靜。而及其旣發。始有人心道心之異。則人心道心。俱是已發後名目也。方其未發也。道義全具。一性渾然。則是乃心之體而所謂寂然不動者也。若以道心屬之未發之性。而以人心但謂已發之情。則是羅整庵之謬見。而見斥於退陶先生者也。乃若四端之爲道心。七情之爲人心。先儒疏析。已極分明。夫仁義禮智之端。皆自性理上發出。喜怒哀樂之情。必緣事物上從來。然而其間分數。只爭些子。四端之發雖屬道心。而於其惻隱之發而忮害雜之。則必流於人欲。於其羞惡之發而貪冒雜之。則必流於人欲。以至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亦或有人欲之雜然交至。則玆豈非自道心而流於人欲者乎。七情之發雖屬人心。而於怒時。遽忘其怒而惟理是視者道心也。於喜時。思所當喜而發必中節者亦道心也。以至饑者思食。渴者思飮。亦必思其當食與不當食。當飮與不當飮。一以天理爲正則所謂人心之合天理。便是道心者也。此正朱子所謂。自人心而收回。卽是道心也。自道心而放出。卽是人心也。學者當於分界處。痛加理會。精以察之。一以守之。然後方始有下手處。但微有把捉底意思則雖云本是道心之發。而未能離乎人心之境。程子所謂動以人則有妄也。舜禹授受之旨。信乎爲萬世心學之祖宗。而千聖相承。一心相傳。子思之言天命率性。卽道心之謂也。孟氏之言饑食渴飮。卽人心之謂也。其主客宗孼之分。省察克治之方。具載眞西山心經一部。學者可考而知所以用其力焉爾。

朞三百註解

编辑

朞三百六十六日

天體至圓。周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九百四十分。四分則計二百三十五分。繞地左旋。一日一周而過一度。日行不及天一度。積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一日當一度故四分之法與度同而與天會。期之爲三百六十六者。是一歲日行之數也。其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謂之六日者。擧成數而言也。

歲十二月

月行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以一度分爲十九分而取其七常以二十七日千一十六分日之三百二十七而與天會。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與日會。一秊與天十三會。與日十二會。歲之有十二月者。取其與日會而言也。

月三十日

月與日常一月一會。而其交會常在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上。一月日數雖曰三十。而其實二十九日半強耳。

歲之成數三百六十日

歲有十二月而一月各三十日。則一歲成數。爲三百六十日。又五行之氣。各旺七十二日則五其七十二而爲三百六十。六甲之數爲六十則六其六十而爲三百六十。乾之策二百一十六。坤之策百四十四。亦合三百六十。亦與之暗合矣。

曆法三百五十四日

月與日會。常在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上。一歲十二會。得全日三百四十八。餘分之積。又五千九百八十八。以日法九百四十約之則得六日。合爲三百五十四日。而六日零分又有三百四十八。是爲朔空之數。

日與天會而多五日二百三十五分。爲氣盈。

天日相會。雖在於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一歲成數。不過三百六十。必得五日二百三十五分而後恰得周天分數而爲一朞日法矣。每月氣節之交。必得三十全日。又得零四百十一分二釐五毫而後子月之朔。始交於丑月之節。十二月朔氣。以四百十一分二釐五毫乘之則爲四千九百三十五分。以九百四十分日法約之則爲五日二百三十五分。故自今秊冬至。至來秊冬至。計三百六十五日二百三十五分。此所謂氣盈也。

月與日會而少五日五百九十二而爲朔虛

一歲日法。旣有三百六十成數。而以曆法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言之。則不足有五日零五百九十二分。每朔日月之會。必在三十日之四百九十九則一日餘分。有四百四十一。合十二會餘分。爲五千二百九十二。以九百四十分日法約之。則爲五日五百九十二分。故自今秊十一月初一日。至來秊十一月初一日前。計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是於三百六十日。少五日五百九十二而爲朔虛也。

合氣盈朔虛而閏生焉。故一歲閏率。十日八百二十七分。

朞有三百六十五日二百三十五分。歲有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而氣盈五日二百三十五分。朔虛五日五百九十二分。共計爲十日八百二十七分。此所謂歲餘法。以分計之則爲一萬二百二十七矣。

三歲一閏則三十二日六百單一分

三歲餘分。計三萬六百八十一分。以日法九百四十約之。則爲三十二日六百單一分。以月法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分除之。則在日法爲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復除二千九百二十二分。以日法約之。則餘三日一百單二分矣。

五歲再閏則五十四日三百七十五分

以分計之則五萬一千一百三十五分。以日法約之則爲五十四日三百七十五分。置再閏則不足分數爲四千三百八十三分。以日法約之則少四日六百二十三分。

八歲三閏

以歲餘法數之。以月法計之則置三閏內。少一千四百六十一分。

十一歲四閏

置四閏外。餘一千四百六十一分。

十四歲五閏

置五閏外。餘四千三百八十三分。

十七歲六閏

置六閏外。餘七千三百五分。

十九歲七閏

十七歲餘分七千三百五分。十八歲餘分一萬二百二十七分。十九歲餘分一萬二百二十七分。合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分。爲月法二十九日九十九之數。而氣朔盈虛之數。至此而無餘分。是爲一章。

一朔日月相會

日則於天日退一度。月則於天日退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積至三十日午時二刻。日則退數爲二十九度四百九十九分。月則退數爲三百九十四度十九分度之十四分六之五而相會。是爲合朔。

合朔大小月。以朔會朔空乘除。

日月相會。在今月二十九日零四百九十九分上。則三十日之四百四十一。屬於後月初一日。故今月小。後月初一日。只計四百四十一則必至三十日零五十八。得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之數而爲後月合朔。故爲大月。每月皆以是法推之。以定大小月。蓋四百九十九者。月會之實數也。四百四十一者。朔空之餘分也。乘月會之數則至二十九日而月盡。故爲小月。除朔空之數則至三十日而月盡。故爲大月。

天與日月皆左旋

天繞地左旋。東出西入。一日一周而常過一度。日與天左旋。日適一周。以天之過也。而次舍日以退。然舍雖退而行未嘗不進也。被天進一度。故日爲退一度。積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則天所進過之度。又恰周得本數。而日所退之度亦恰退盡本數。遂與天會而成一秊。是謂一秊一周天。月行比天爲退了十三度有奇。至二十九日半強。恰與日相値。是謂一月一周天。進數爲順天而左。退數爲逆天而右。曆家以進數難數。故以退數數之。謂之右行。又謂之日行遲月行速。蓋不計天之進。而但以日月之退爲右旋。以背而爲面也。苟不計天之進則是四時昏朝中星常不移矣。無是理也。然而氣朔盈虛。晦朔弦望。定閏成歲之法則左右旋。初無毫忽異也。

日月所會。每月必於相合之辰。

正月。日月會於亥。其辰爲陬訾。斗柄指寅。寅與亥合。

二月會於戌。其辰爲降婁。斗柄指卯。卯與戌合。

三月會於酉。其辰爲大梁。斗柄指辰。辰與酉合。

四月會於申。其辰爲實沈。斗柄指巳。巳與申合。

五月會於未。其辰爲鶉首。斗柄指午。午與未合。

六月會於午。其辰爲鶉火。斗柄指未。未與午合。

七月會於巳。其辰爲鶉尾。斗柄指申。申與巳合。

八月會於辰。其辰爲壽星。斗柄指酉。酉與辰合。

九月會於卯。其辰爲大火。斗柄指戌。戌與卯合。

十月會於寅。其辰爲析木。斗柄指亥。亥與寅合。

十一月會於丑。其辰爲星紀。斗柄指子。子與丑合。

十二月會於子。其辰爲玄枵。斗柄指丑。丑與子合。

星與辰一也。擧其人之所見爲星。指其日月所會。謂之辰。

策題

编辑

問。中庸以智仁勇三達德爲入道之門。三者廢一則無以造道而成德矣。於舜言其知。於顔淵言其仁。於子路言其勇。舜顔淵子路之知仁勇。固無優劣之可言歟。章句以所以知。所以行。所以成功。分言知仁勇。此則以其分而言也。以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分屬知仁勇。此則以其等而言也。又以三知爲知。三行爲仁而以三近爲勇之次。其分與等可詳言。而其爲勇之次者。亦可明言歟。先儒於不思不勉。從容中道處。皆分三德而言。於學問思辨之弗措處。亦皆分三德而言。至於盡性前知。無息博厚。高明悠久。皆分知仁勇。以至於天之覆幬。地之持載。日月四時之錯行代明。亦皆分屬於知仁勇。其說無近於鑿歟。夫子言知及仁守而不言勇。孟子論知言養氣而不及仁。亦有微意之可言歟。至於論成人則歷擧臧武仲之知。孟公綽之仁。卞莊子之勇。三子之知仁勇。亦皆無愧於三德歟。大率三者。皆具於性而爲德者也。非知無以知此道。非仁無以體此道。非勇無以強此道。欲求入道之門。舍是德何由哉。學者誠能服膺乎樂山樂水之旨。從事於自反而縮之訓。則庶可以不惑不憂不懼。而其於造道之方。成德之基。幾矣。奈之何斯道榛蕪。明德愈昏。於知則不求其行其無事之術。而不免爲私智小見之拘。於仁則不知其能近取譬之方。而反騖於空蕩杳茫之域。於勇則不發於義理之公。而滔滔爲血氣之所撓奪。無怪乎知爲穿鑿。仁爲姑息。勇爲作亂。而其何以造道而成德邪。如欲知以知之。仁以體之。勇以強之。而不悖於中庸之旨。其道何由。諸生必有講究之者。願聞其說。

用郡望姓名字識離合成句幷序

编辑

藥泉南相公。以郡望姓名字識八字。離合爲八句。每句係以干支字。亦是文人伎倆。但干有十支有十二。而所取者不過八字。頗似偏枯。余則以八卦分排八句。不雜以六十四。稍似齊整。然語多窘跲。雖尋常漫戲。不及古人多矣。

夬决乃合。頭容則巽。勿旗揭日。限不以艮。其位伊何。先天之乾。不月之朞。未申之坤。有草方甲。下體象离。信而無言。色取金兌。下學曾孟。盈科于坎。誠心去力。德音內震。四隅卦。自巽右旋而終於坤。四方卦。自离左旋而終於震。

墓誌

编辑

先府君壙記

编辑

嗚呼痛哉。粤在元陵壬子。王考府君寢疾逾秊。自仁里移寓于佳山舊第。時痘火大熾。伯父仲父,先君俱忌是疾。自寓所冒危入來侍疾。以三月二十日。奄遭大故。殮殯訖。奔逬出寓。仲父卒無恙。伯父幸順經。先君竟染。不起于沙村之峽舍。卽四月十六日也。草草權殯。閏五月十八日。歸殯于默山新第。以是秊之七月甲午。永窆于府西蒼水院後麓辰向之原。嗚呼痛哉。先君諱國珪。字章仲。上祖英毅公諱敏。食采英陽。子孫仍貫。後世有諱須。官縣令。始居寧海。有三子。長諱莀司直。季諱荃進士。司直之五世諱慄。以壬辰原從功官判官。是生諱必大。薦授參奉。菀有聲譽。是生諱仲赫。不仕無嗣。祖考諱弼明。自遠宗入承大統。本生考諱尙召。進士。祖諱佶。以昏朝丁巳進士。見幾還鄕。士論韙之。曾祖諱慶薰進士。有學行。號蘭臯。上距進士公爲五世。祖考承宗家喪亂之餘。起敝補敗。再造有家。所後本生。各盡其道。人無間言。鄕黨稱之。累擧不中。號梅月軒。配東萊鄭氏。典籍兼中學敎授諱堯天之女。擧丈夫子六人。府君其季也。以明陵甲申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佳山里第。幼而秀穎。爲父母所鍾愛。長而種績。爲宗族所期望。不幸早世。未克有施措。不肖孤生纔三歲。無以記典型。何能稱道萬一。惟諸父奠誄文字可以徵信。而不能悉擧。只以伯父生員公祭文一篇。節略而載之。其文曰。惟君淸淑之質。慈良之性。得於天賦者蓋厚。侍父母屬屬如也。處兄弟怡怡如也。在門庭則玉樹之臨風也。居鄕邦則瓊林之耀日也。天資甚高。聰穎絶人。貫穿經籍。覷看義理。與之語古今及事是非。洞然無礙云云。是可以槩之耶。先妣眞城李氏。參奉諱簠之孫。諱廷一之女。生明陵乙酉。歿元陵丙子。墓仁良後洞卯向原。有一女一男。女未笄而夭。男卽不肖孤基萬。甲午中司馬文科。官司諫院正言。有二子二女。男景昇,景恒。女柳迪休,李相斗。景昇有一子鼎陽。二女幼。景恒有二子一女幼。柳無子女。李有一女幼。基萬孩而孤。鞠於先妣。僅至成立而先妣又不克享秊。無以伸哺烏之報。晩得一第。又不適世用。未得立揚以顯。卒坎壈貧竆。至於籩鉶儀品。又無以式禮稱情。不孝之罪。可勝言哉。

先妣孺人眞城李氏壙記

编辑

先妣姓李氏。系眞城。曾祖諱簠參奉。以文章鳴世。號景玉。祖諱龜徵生員。考諱廷一。妣原城邊氏。先妣幼失恃。鞠于外家。及笄。歸于我先君諱國珪。事舅姑甚得歡意。處妯娌無間言。大爲宗黨所艶服。壬子三月。先府君赴祖考喪于佳山舊第。踰月。先君以痘歿于沙村之寓舍。歸殯于默山新第。七月。奉窆于府西蒼水院後麓。遂移殯。歸依于宗家。惟以侍養偏姑爲職。以膝下男女爲命。己未。女秊十四而夭。先妣不勝大慽。而惟以不肖在。以理寬遣。居無第宅。寄寓於大家便房。以冀不肖之成立。勤於女紅。料理生業。使不肖孤衣不着垢弊。食常飫粳稻。稍長。使之出就外傅。專意課讀。至於家務冗瑣。俾不干預。以故。不肖孤成長有室。而於生産作業。濶略踈迂。以至家事日底蕩殘。無以自存。而先妣不以介意。以兒子雕虫薄技。疊中鄕解爲悅。丙子十月初。偶感疾彌留。至六日亥時棄世。叩地叫天。將何及哉。享秊僅五十二。以先府君葬地不便。合祔權厝于墓下。己卯十二月十五日。移奉于仁良後洞酉坐之原。嗚呼。考妣同兆古也。而拘於地勢。事不從心。千古幽明之恨。曷有竆已。子姓錄。已載先君壙記。玆不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