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张志刚
2022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本作品收錄於《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20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主要成就

编辑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争取政策性资金15.93亿元。我市荣获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

(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疫情发生后,率先在城市出入口设立疫情防控卡点,第一时间建立“点、线、面”疫情防控体系,统筹做好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保障;全市干部群众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群防群控,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守好了河南西大门。创新出台企业复工复产承诺制等抗疫惠企政策,建立企业服务工作专班232个,科级干部带队驻企服务,539家重点企业2月底全面实现了复工复产,走在三门峡市前列;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的重中之重,打好税收、社保费、电费等税费“减免缓降返”政策组合拳,创新开展“百名行长帮企业”等活动,为企业贷款69.7亿元,减免各类税费1.64亿元,全面打通了资金链、供应链、劳务链堵点,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二)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紧盯1020户1797人年度脱贫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尽锐出战、精准务实,从严从细落实扶贫政策,提高脱贫质量。投入6827.76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52个;发放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奖补资金244.15万元,设置贫困户公益性岗位1783个、益贫岗667个,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100%。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成功举办国家扶贫日灵宝专场活动,“三专一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消费扶贫取得明显社会成效,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升,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三)产业转型蹄疾步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谋划“十四五”重点项目600个,总投资2594.83亿元。全年实施项目190个,总投资611.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11.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额的119%,重点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强度、大项目个数均创历史新高,位居三门峡市第一。工业发展动能更足。全年完成探矿进尺16.5万米,新增金金属量9吨。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6个,完成投资36.7亿元,建成投用22个。凌志环保水处理装备、金鑫非金属材料、万贯特种石墨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河南有色金属行业协会铜产业分会在我市成立,宝鑫电子年产4万吨锂电铜箔三期、省铜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展顺利,华鑫铜箔高频高速电解铜箔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铜箔产业影响力持续扩大。建成5G基站257个,实现城区及乡镇重点区域全覆盖;寺河山智慧苹果小镇、5G+智慧医疗等11个项目有序推进,5G发展势头强劲。现代农业质效双增。建设高标准农田7.7万亩,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新发展矮砧果园1.5万亩,改造老果园4万亩,其中间伐1.86万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一年。成功创建灵宝苹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灵宝苹果”被授予全国“2020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十强” ,我市荣获“中国富硒苹果之乡”称号。合同种植烟叶5万亩,实现税收4817.9万元,同比增长19.3%。发展食用菌1.02亿袋,实现收入12亿元,成功申报国家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项目。新发展中药材6000亩,总面积达11万亩,我市荣获“2020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第三产业势头强劲。打造秦人码头夜经济综合体,累计接待黄河金三角地区游客100万次,成功入选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0河南文化产业先锋夜间文旅消费示范项目,成为拉动大众疫后消费的新亮点;灵宝苹果文化展览馆、薰衣草庄园冰雪嘉年华、西册常乐田园综合体二期、梨湾源村猫文化展示一期建成运营,老子文化养生园加快推进,汉山索道启动建设,为灵宝旅游发展蓄势聚能;创新举办全省首个线上节会——中国·灵宝《道德经》国际文化艺术周和全省首个云生态智慧节会——“花开金城 云上相约·中国第三届苹果花节”,点击量达8773万次,线下开展“促文旅消费·决战金秋季”活动,接待旅游团队326个、旅游专列9趟、游客83万人次,实现收入1.27亿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旅游答卷”。

(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基础不断完善。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103个,完成投资79.5亿元。国道310南移、沿黄防洪抢险道路一期、河滨西路、金苹果大道、函谷关大桥、梁村大桥建成通车,绕城高速、五龙路东延、金城大道东延等道路快速推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新建棚改安置房21571套,交付使用4806套。全面启动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五龙路东段生态廊道、逸园建成投用,新增绿地17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镇1个、省级园林单位3家、省级园林小区8个;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综合治理PPP项目快速推进,修复沿河湿地生态,打造亲水平台6个,完善樱花园漫步道、广场等基础设施,群众有了更多休闲娱乐好去处。美丽乡村更加宜居。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专项行动,建成乡村振兴创新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17个,完成户厕改造42个村8510户,污水有效收集、处理村庄达到120个;获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6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0个,我市被评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三散”治理为抓手,严格落实“六控”措施,与陕西省潼关县、华阴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遏制散煤非法跨区域流入;动态取缔“散乱污”企业9家;规模以上施工工地实现在线监控全覆盖,大气质量持续实现“两降一升”。强力开展弘农涧河流域综合治理,整治排污口622个,弘农涧河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文峪河等4条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完成红渣处置58.68万吨,土壤风险总体可控。绿化造林7.16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3个;我市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灵宝“国字号”招牌阵容再添“新丁”。

(五)市场活力持续迸发。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撤销事业单位20个,新组建事业单位7个。完成1296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换证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对五大领域执法职责进行归并整合, “分片区不分领域”设置执法中队,执法效率大幅提升。被确定为全省下放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9个县市之一,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的156项权限承接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多证合一”,推出“秒批”事项136个,跨区域通办事项212个,压减事项提交资料966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金源公司、黄金投资公司内部机构改革和人员竞岗工作顺利完成,实现“瘦身健体、减负增效”;整合东方辅机、黄金机械公司资产资源,成立河南高创机械制造公司。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市二院、三院改制工作顺利完成。灵宝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彻底扭转殡葬改革被动局面,移风易俗走在全省前列。开放招商成效显著。创新开展“线连线”“屏对屏”招商对接,成功盘活购丰广场问题楼盘,签约硫酸钙晶须、富有价金属物料综合回收及安全处置等27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143.68亿元,履约率100%,25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2.6亿元。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项目21个,建设省首批“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新创省级星创天地1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三门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荐省级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4个,获评三门峡市科技成果一等奖项目1个。我市荣获三门峡市“质量强市工作先进单位”,华鑫铜箔、振宇食品等5家企业获三门峡市长质量奖。

(六)民生福祉保障有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73%,省、三门峡及我市确定的31项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1个,惠及群众4143户;长安东路智能停车场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停车位456个。提质改造中小学幼儿园36所,高新国际学校一期建成招生,职教园区、文昌中学项目稳步推进,108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交付使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2个,服务三门峡市中国摄影文化城创建工作,高标准打造“国字号”摄影基地2个、摄影点4个;灵宝市体育公园建成投用,新增体育健身场地30处。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建成P2实验室2个、公共卫生医学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各7个;以市一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地见效,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实现省级远程诊疗系统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市二院康养护理、城南医院福馨康医养中心项目建成投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服务项目高标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提标增效。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6%、9.2%,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8.97%、17.6%,高龄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发放稳岗补贴4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突破1亿元大关,城镇新增就业1258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27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食药品、消防、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持续开展“六无”村创建活动,扎实做好重点案件攻坚化解工作,实现各级“两会”等重大敏感时期“零干扰”。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不断强化矿山、民爆等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治理;聚焦“铸魂、育警、为民”目标,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高质量完成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打造了全国县级试点的“灵宝样本”。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灵宝市人大建议、议案126件,政协提案160件,满意率100%。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年”、新衙门作风专项整治、转作风提效能集中攻坚行动,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人民防空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双拥氛围更加浓厚,兵员质量稳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强化。第七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群团组织、外侨、气象、农机、黄河河务、广播电视、档案、史志、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20年,我们乘风破浪,勇毅前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隘,取得了一项项突出成就,积蓄了灵宝发展新动能,实现了“十三五”平稳收官。“十三五”期间,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灵宝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这五年,我们谋长远、抓发展,县域综合实力有了新增强。“十三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十二五”末的1.34倍,年均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5.7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19倍,年均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18.4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229.3元,是“十二五”末的1.38倍,年均增长6.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302.2元,是“十二五”末的1.51倍,年均增长8.6%,基本完成了“十三五”预期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我们强产业、树品牌,经济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投金城冶金项目建成投产,年产值突破80亿元;宝鑫电子、朝辉铜业等一批铜箔项目快速推进,铜箔年产能突破6万吨,“中国铜箔谷”初具规模;国鑫环保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增加3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末增长1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78%,较“十二五”末增长2倍, 2019年被评为“河南五星级投资目的地(集聚区)”,2020年成功晋升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新发展现代矮砧苹果4.5万亩,百亩连片果园比重达到60%,灵宝苹果荣膺2017年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称号、品牌价值达186.42亿元,稳居全国县级第一位;讲好灵宝苹果故事,时隔20年重启金城果会,建成“工生果园”和李工生塑像,叫响“中国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发源地”品牌。“灵宝香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入选“2018中国好香菇”名录,食用菌 “煤改气” 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先后荣获“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函谷关景区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寺河山苹果小镇研学旅行基地、老子文化养生园二期、东寨黄河观景台等项目建成运营,以函谷关景区为龙头的“众星拱月”旅游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连续举办《道德经》国际文化艺术周、苹果花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灵宝城市名片更加闪耀。整合地方小吃特色资源,加快培育“灵宝小吃”品牌,成功进军“北上广深”等15座城市,灵宝“第二金矿”蓄势待发。

这五年,我们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胜利。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搬迁任务,国家、省易地搬迁观摩团到我市实地观摩,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贡献了“灵宝经验”。建档立卡的9383户33484人实现脱贫,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弘农涧河、阳平河、文峪河、枣香河等4条主要河流完成底泥治理,河流重金属超标问题得到根本解决;PM10、PM2.5平均浓度与2017年相比分别下降19%、20.3%,年空气优良天数由2017年的243天增加到2020年的288天;黄河湿地瑞亚牧业、融利实业等养殖场污染问题全面完成整改,金源二矿等5家矿山成功入选国家、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小秦岭生态修复治理经验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我市荣获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先进集体,生态环境正在从工作短板转化为发展优势。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风险有效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这五年,我们拉框架、提品质,城乡发展面貌展现新变化。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投入资金176.85亿元,实施项目276个。城市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9.35%,增长9%。新改建城乡公路700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城市西出口、樱花大道等建成通车,打通富士路北延、振兴路支路、解放北路等10条断头路,“到省城3小时、周边县市1小时的交通圈和县域到乡镇半小时的联系圈”基本形成。建成三门峡市级乡村振兴(四美乡村)示范村2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完成户厕改造29647户。打违治乱拆除违法建设197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58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五年,我们破难点、敢作为,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聚焦建机制、聚合力、提效能,建立“月点评、季观摩”制度,全市干群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创新开办《每周聚焦》《电视问政》栏目,建立“灵宝评议”扫码系统,举办行政人员集中轮训73期,培训人员4831名,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市场主体扩容至4.15万户,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3倍。党政机构、行政审批、国有企业、产业集聚区、综合治税、教育卫生、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齐头并进,发展潜能充分释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全面完成。农商银行挂牌运行,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与潼关县创新共建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实现了道路、燃气等生产要素互联共享,洼地效应逐步显现,黄河金三角次区域联动合作能级提升。

这五年,我们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投资46.4亿元,为群众办实事99项。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8.9万人。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785套。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5.8亿元、城乡低保金1.87亿元,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6.09亿元。改善提升115所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市第四小学、第六小学、第一幼儿园等公办学校,外国语学校一期等民办学校建成招生,实现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市一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市卫生监督所、120急救指挥中心、疾控中心综合检验楼建成投用,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14个,免费“两癌”筛查2.8万人,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图书馆、文化馆建成投用,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改造城区老旧公厕30座,新建环保公厕16座,施划停车位1.3万个;完成“双替代”改造60926户,生物质热电厂建成运行,增加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开启了灵宝集中供暖的新篇章。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灵部队、武警官兵和驻灵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灵宝发展的海内外乡亲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经济发展的质量来看,经济总量大而不优,实体经济困难增多,产业层次仍然较低,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偏少,财政收支平衡矛盾较为突出,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牢固。从经济增长的动能来看,落地的大项目不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支撑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服务保障还不够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来看,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平衡、不充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还有待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从政府自身建设的成效来看,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专业能力不过硬,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依然存在,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负人民重托。

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编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为灵宝未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河南在“一带一路”、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三门峡市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五彩三门峡”“三地五中心”等多重机遇叠加,为灵宝带来了融入国家、省、三门峡市战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灵宝“十三五”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为建设现代化新灵宝开创了乘势而上的重大现实机遇。根据市委研究的意见,市政府编制了《灵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印发会议,提请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灵宝建设更加出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发展动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创新先导区、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引领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力争进入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黄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创新先导区、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引领区和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战略定位,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品质城市、现代化乡村、现代生态文明、现代开放高地、现代文化名城和现代活力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擦亮叫响“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宜居之地”四张城市名片,建设宜业、宜居、宜学、宜游现代化城市,实现“工业强、环境美、产业兴、人民富”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绚丽出彩的灵宝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左右,物价总体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城镇化率达到56%左右,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现代化品质城市建设基本形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内,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开放成效显现。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梯队,高水平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共享发展持续升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9%;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治理效能显著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十四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就一定能够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灵宝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实现!

2021年工作安排

编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我们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灵宝新征程。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额增速、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节能减排、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三门峡市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主要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 坚持项目为王,夯实经济增长基础。牢固树立“灵宝要发展、项目作支撑”理念,高质量谋划、高标准服务、高效率建设项目,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不断聚集发展新动能。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围绕“上级要求的、我们必须干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市场响应的”方向,紧盯“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战略导向和资金投向,谋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项目,争取政策性资金18亿元以上。推行县级领导包联责任制、项目单位目标管理制、职能部门主动服务制、考核部门督导协调制,用好“三分之一”工作法,充实重点项目一线人员力量,跟进协调、倾力服务,确保新凌铅业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灵宝苹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函谷关文旅港、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综合治理PPP项目等总投资782.6亿元的223个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当年完成投资272.4亿元。

延链补链开展招商引资。抢抓“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能源外溢”机遇,发挥生产要素优势,统筹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布局、土地布局、人员布局,梳理金、银、铜、铅、炭、循环经济等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推行“链长制”,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顾问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争取全年吸引省外资金97.8亿元,重点项目签约金额160亿元,进出口贸易17.39亿元,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好态势。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集聚。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区晋位争先、提质增效,全年实施项目21个,力争完成年度投资36.9亿元。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企业向城东产业园集中;依托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优势,推动有色金属冶炼、金银饰品、加工等资本密集型企业向豫灵产业园集中;推动服装、食品、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镇区集中,促进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产业分类集聚、协调发展。

  • 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优化发展路径,创新发展举措,提升发展能力,重返中国工业百强县(市)行列,争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全面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工业强市壮实体。强力实施“三大改造”。紧盯“三化一高”方向,设立县级改造奖补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改造,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9个。巩固提升黄金产业。坚持“矿权重构、平等保护、实体运作、有序开发、统一管理”的原则,稳步推进矿山资源整合。加快实施小秦岭金矿田南中矿带深部探测项目,探矿进尺3500米以上;加大区外资源开发力度,全力攻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力争在域外建成2个资源基地。全力做好国投金城冶金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年产值100亿元以上。持续壮大铜箔产业。推动宝鑫电子三期、朝辉铜业二期、华鑫铜箔5G高速高频铜箔等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加快年产6000万个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项目建设,推进九易铜业、昌盛铜排铜杆提质扩能,力争省级铜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早日验收运营,加大与华为、比亚迪等行业领先企业对接力度,推动铜箔产业向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延伸,打造电子产业园。加快发展炭素产业。科学编制炭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年产3万吨特种石墨制品项目二期年底前建成投产,引进一批炭素制品制造及原材料生产相关企业,实现产业闭环发展,打造炭素产业园。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打通波裂解示范项目全流程,推动国鑫环保扩大产能、抢占市场,加快凌志环保水处理装备二期等项目建设,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科学处置朱阳、五亩矿山废石;推动小秦岭地区选金尾矿全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落地实施,逐步化解尾矿库风险,实现废渣向装修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加快硫酸钙晶须、湖南锐异金属物料综合回收及安全处置等项目建设,形成“采矿—冶炼—精深加工—固废综合利用”链条,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

坚持农业富民优产业。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苹果区域和品种布局,加快绿色生产步伐,新栽植现代矮砧苹果1万亩,改造老果园5.6万亩,其中间伐4.2万亩,建设苹果绿色生产示范园18个、南部山区示范带面积6万亩,打造绿色苹果之乡;食用菌总规模保持在1.3亿袋以上,实现产值14亿元;落实烟叶“1+N”品种布局规划,发展新烟区1000亩,种植烟叶6.3万亩,新建电烤房170座、改建煤改电烤房22座;新发展中药材1万亩,加快建设高山道地药材基地;加大东方希望、西证渝富现代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推进力度,打造百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强市;扩大温氏养鸡规模,努力实现年出栏肉鸡1000万只。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以高山果业、昌盛菌业、为民实业、温氏禽业、碧波农业、盈千树果业等为重点,加大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力争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以上。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依托灵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字号”招牌的品牌效益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新注册具有地域特色农产品商标5个以上。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建设高标准农田3.9万亩。加快灵宝苹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窄口灌区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建设,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坡耕地改造项目、6个小型水利工程、2个沿黄水土保持项目,力争小秦岭(朱阳佛山)烟区水源工程援建项目尽快批复实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坚持三产活商强旅游。秉持“全区域发展、分层次开发、大企业牵引、差异化竞争、品牌化运营”理念,突出函谷关景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老子文化养生园三期、函谷关文旅港、恒达游乐场项目建设,深挖娘娘山、亚武山、燕子山、汉山景区资源禀赋,打造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采摘、研学、民宿于一体的豫晋陕终极旅游目的地。完成函谷关、阳平镇大湖二期、黄金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研学旅游。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在豫晋陕各县市(区)开展灵宝旅游推介活动;精心筹办苹果花节、苹果采摘季、金城果会、灵宝苹果引进发展100周年等系列活动,提升灵宝旅游在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抢抓三门峡市“双百周年”纪念活动机遇,加快推进北阳平遗址群保护性展示工程,加强灵宝剪纸、亚武天锣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利用,擦亮灵宝文化名片。加快培育一批从事灵宝小吃推广的技能工匠和卓越团队,叫响“灵宝小吃”品牌。依托天基茂业商业综合体,引进实施一批商业项目,推动商圈经济快速发展。

  •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补齐城乡发展短板。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面推进“城市双修”,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23个、惠及群众8207户,加强物业管理服务,提升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水平。加快完善新能源产业基础设施,新建充电桩200个。启动函谷路北延、金苹果大道北延、沿黄防洪抢险道路孟村至稠桑段、经三路等道路建设;实施弘农大桥、函谷大桥、科里桥等桥梁工程;完成黄河路、新灵街、尹喜路、涧东街、工业东路等7条道路提质改造;加快绕城高速、省道512涧口至灵卢界段、省道312焦村至豫陕界段建设,完成1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持续完善城乡路网。

优化城市管理服务。持续完善“大城管”体系,将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规范管理与行政执法相结合,提高依法管理城市的能力水平,保持“打违治乱”高压态势,让城市更宜居。强化环卫作业管理,加大城区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力度,完善“机扫人保”作业模式,延长机械清扫、人工保洁时间,实现大型超市、广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区域夜间环卫保洁常态化。实施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设金城大道东段生态廊道和城东游园等公园游园、景观小品,实现200米内见绿、500米内见园,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造“诗画灵宝”。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乡村振兴创新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等项目建设,完善乡村道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治理河道水系45公里,新建11个水源拦蓄工程。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突出问题整治,改造户厕17016户,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2个;串珠连线,加快建设函谷关镇沿黄示范带等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大力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项目,建设灵宝苹果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5G 未来苹果示范园,建成数字乡村服务体系。

  •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宜居家园。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巩固环保攻坚成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建省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和“无废城市”;全力推动弘农涧河连片农村污水治理、黄河流域周边农村污水治理等项目,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35%以上,黄河一级支流周边农村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加快城市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破解西区发展环保瓶颈;深化“三散”、柴油货车、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持续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深化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国储林建设、国省工程营造林、森林资源保护等9个重点项目,完成新造林6.84万亩,打造1个森林特色小镇、9个沿黄流域森林乡村示范村,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抢抓能源结构性改革机遇,积极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成灵宝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试点推行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让“垃圾不落地,灵宝更美丽”成为社会新风尚。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县域发展活力。以更大气魄、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性,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持续深化改革。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短板,推出第二批“秒批”事项、“跨省通办”事项,推进“一件事”流程再造,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工程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重点项目帮代办服务全覆盖,确保营商环境水平在三门峡市领先、进入全省第一梯队。用足用好156项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审批效率,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 “县管校聘”“评聘分离”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稳步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深化产业集聚区改革,推动开发运营去行政化、主责主业去社会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做实做强产业集聚区发展公司,实现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扩大开放合作。主动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和洛阳都市圈建设,加强与江浙闽广等发达地区合作,因地制宜培育“飞地经济”,建设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新高地。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进经验,深化与陕西省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合作,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新政策、新路径,降低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创建黄河金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共赢。

坚持创新发展。创建省级、三门峡市级科技研发平台4个以上,推进主导产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全覆盖;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智慧城市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实施5G “三大行动”,新建5G基站122个,力争5G网络实现城区深度覆盖、其他区域按需覆盖,打造一批数字园区、数字社区、数字医疗、数字乡村5G应用样板工程。

  • 坚持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做好疫情防控风险研判,健全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举措,分批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严格落实“人物同防”措施,持续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密切关注易返贫致贫人口收支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专项普查、督查巡查和问题整改,积极防范化解扶贫领域各类风险,确保成色不减。投入专项扶贫资金9260万元,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激活集体经济带贫动能,抓好产销衔接;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药服务价格改革,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和医保公共管理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比例。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成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9500人。建成棚改安置房13772套,不断织密社会保障网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普惠性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高新国际学校二期、外国语学校二期、文昌中学一期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348套。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实现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力争新医院、市一院感染性疾病院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等项目建成投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灵宝;落实《河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青年优先发展促进工程,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建设劳模公园、樱花体育公园,新建体育健身工程30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双拥工作水平,确保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积极预防、稳妥化解涉众型非法经营活动,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控,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行为。完善信用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成果,持续开展矿山、民爆领域专项整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打造体现城市特色、凸显时代特征、遵循治理规律的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幸福和谐平安灵宝。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编辑

各位代表,立足新阶段、奋进新时代、开创新征程,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学习意识,建设创新政府。政府系统各级干部务必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学习新政策、掌握新要求,切实增强“八大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七种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务实重干,努力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扎实开展行政执法(审批)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推进法治灵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坚决服从市委领导,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践行为民宗旨,建设高效政府。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一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持续深化“效能革命”,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健全联系群众、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作用,深化政民互动,赢得企业和群众点赞。

持续改进作风,建设廉洁政府。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大力整治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持刀刃向内、正风肃纪、惩治腐败,锲而不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灵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践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