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新青年 第1卷第2號.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國外大事記

記者

▲巴爾干半島之風雲

巴爾干半島諸國,以種族、語言、宗教不同之故,向分兩黨。又以列強之勢力,蟠踞於後。其舉動多不能准獨立自由之意志以行。自頗斯利亞一彈,肇歐洲戰禍,未幾孟的尼哥即隨塞爾維亞加入戰局。其餘諸國若布加利亞,若希臘,若羅馬尼亞,迄今一載有餘,曾執中立之態度。而德奧及協約國兩方,時以利誘,殊未能一日忘情於彼也。邇日閱《歐洲戰報》,知布加利亞備戰,希臘調兵,而羅馬尼亞且聽布僑假道以歸。沉沉戰霧,漸籠罩於半島一隅。其結果如何?固難推測。要於軍事上有絕大之關系,可以斷言,爰將布、希、羅三國之情狀,分記於下:

(一)布加利亞 年來布王飛蝶南,志在恢復從前之兵力、財力。整軍經武,不遺餘力。對內排除一切黨爭,對外與土國釋仇尋好。不僅與德商訂約,開采皮尼克煤井及建築埃琴海拉高斯港,並商借德款四萬萬馬克,讓與建築至埃琴海之鐵路權。迨歐戰發生,其事中止,協約國利用此時機,大施運動,而英倫尤以補助布國財政為排除德國之政策。但布人夙以馬基頓人多布之同種,志在必得而後已。果協約國能迫令希臘、塞爾維亞割棄馬基頓,以償其宿願,其外交或可收效。乃因循坐誤,俾土國容忍布國之要求,與之訂約,割讓拉特亞加氣鐵路以西之地。布國遂一面准備派員,據新約前往接收管理,一面下全國動員令。前月二十二日夜,布王發出諭旨,徵集二十八班兵士,即國人自二十六歲至四十七歲體力強壯者,悉令從軍。時駐德布使,令布僑立即取道奧京及羅馬利亞歸國。雖首相及駐英布使均聲明此次下動員令,乃欲守武裝中立,效荷瑞所為,而援德奧攻塞之心殊不可掩。征諸二十二日柏林來電,雲塞政府宣布,布塞邊界為戰域,布國已駐兵塞界。二十三日雅典來電,雲布國已徵集步兵十萬人,騎兵數團,開離蘇菲亞。益信其言之非真也。果於二十七日,柏林得蘇亞消息,土國割地與布國之約,先一月於狄摩達克正式簽字。逾日,駐馬基頓領事托辭歸國,並簡命波里斯王太子為布軍總司令,索斯吐夫將軍為參謀總長,波格底爾將軍為塞邊

界總司令。十月一日,英外部大臣葛雷宣言,謂頃得報告,日內德奧軍官紛紛抵布,意在指揮布國陸軍。此種行動,與德國前在土國所行者無異。越二日,駐布俄使奉政府命,遞交哀的美敦書於布政府。限二十四小時內,與俄之敵國斷絕關系,並辭退俄之敵國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