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39.pdf/12

此页尚未校对


編次差擬。近比為書。以窒欺謾。下諸郡。審核圭田。有無多寡之實簿正之。又為薦舉都簿。具注薦士之章。母得𨼆漏。典選凡三年。條教張設。鉗柅吏

奸。縉紳大恱悦便之。進兼侍讀。又兼議禮。武選詳議官。前所。論執政。復登用言官。希意誣公以他事。朝。論不以為然。上亦察其無所他。趣令眎職。而公

力請補外。遂出知汝州。布宣德意。加以庶平。民有犯法。必求所以寬之。罪疑者從輕。故下德其賜。至相約不犯。公令既去而思之不忘。尋加集賢殿

修撰。政和元年。復以吏部侍郎。召兼侍講并議禮局。二年冬擢拜刑部尚書。公平日以文學進。法律非所習。人或。難之。公曰。三尺安出哉。顧患不留

意爾。凡有叅决。必本於法令。而緣飾以儒雅。故平亭論報。當於理。合人心。建請開封府。捕盗官與緝事。使臣敢捕繫無罪人詣吏者。并比附政和法。

縣以杖笞及無罪人。為徒以上罪送州。杖一百。自是吏知畏憚。不敢妄捕繫人。又論命官負罪。除名為重。追官為輕。而刑部叙法除名。人初犯𥝠坐。

乃除一官叙。公坐盡叙舊官。而追官者。皆除所追官叙。輕重不倫。願詔有司詳定。復請下大理取熙寧以來。四方奏讞情法疑憫决事。。比頒之天下。

庶幾遠方知所遵用。詔皆從之。每决四方疑獄。必從輕比。多所未宥故奏牘之。上司𡨥者。屢以罄絶。稱慶于朝。兼詳定高麗入貢法。六年復知貢舉。

公自崇寧以來。五司文衡。一時俊傑。多出其門。進兼太子賓客。上初建儲貳。以重國本。東宫寮寀。極當時之選。公以宿德鉅儒。與今丞相白公。偕被

差擇。朝野稱得人。既職調護。五日一見皇太子。必力陳父子君臣之道。如是而為孝。如是而為忠。惓惓輔道。開益居多。嵗中頻攝翰林學士。自居從

官。凡翰苑缺貟。輙被㫖兼領。所草内制。自成一集。公乆服邇聮。譽望隆洽。忠誼謀謨。上所深知。天下士指日以冀柄任。而平時盛氣揚休。未甞有疾。

七年仲夏。侍祠方澤。適隆暑。禮成而退。體中覺疲勩。猶力于朝。謁告纔數日。遂不起。病不登三事逺圖弗究豈命也。夫將歸葬。詔以季弟開封府刑

曹掾彦季通判常州。典護終事。長弟彦許自開封府刑曹。仲弟彦傳自太常寺丞。亦皆請外同護喪而歸。從官舉故事。賦歛賻送。合數十百萬。公子

攀棺號慟曰。義不傷先人名。卒辭不受。公孝友蓋天性非彊勉致然。事繼母盡禮。既處顯矣。致養怡謹如布衣時。友愛三弟。所以拊育教誨之。甚至

稍長進之於學。講習琢磨。以身率之。其後群處太學。皆犖犖為名進士。延賞不先與子。必徧逮同氣。吹嘘汲引。例被除擢。當時貴之。其論撰集賢也。

法得任子。不許及旁朞。時仲弟未命。公慨然曰。吾子可先吾弟官乎。乃以至誠祈懇。朝廷多公義。特從之。自貧約時。與諸弟飲食衣服必圴。絶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