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41.pdf/19

此页尚未校对


用無窮。陳唯靈先生集書中庸示邉周翰 紙上遺書字宛然。千年微意有誰傳。曾將靈鑰開關鈕。珎重成周二老賢。二程夫子也陳藻樂軒集誦

中庸端托中庸誦一篇。眼前神物頓森然。塵埃掃盡無他慮。儘管高樓自在眠。王景初蘭軒集讀中庸有感 人心無内外。物我自藩籬。試看乾

坤運。何曾造化私。寛平仁義路。明白聖賢規。曲學方蝸戰。捫膺為爾悲。

元郝經陵川集庸齋記 昔者聖人之言道也。曰中而已。兼體用。貫本末。一理氣而爲言也。後世聖人之言道也。而益之以庸。庸也者。平

常之用也。宣中之未盡而復益之以庸乎。不然也。復世聖人之意。謂天下無無用之道。亦無非常之用。盖道以用而見。用以常而火。所以窮天地。亘

萬世。翕闢而不泥。盪錯而不窮。化化生生而不已。非虛恠惚恍誕異之所能也。故觀覆載之常而不輟也。則知天地之用與天地之道矣。觀飛走動

植之不易。屈信消。長之不忒。壽焉而恤。榮焉而悴。而各得其常也。則知萬物之用與萬物之道矣。觀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别。長幼之序。立身

行己之方。處物治人之道。亦各有其常也。則知人之用與人之道矣。至於日月之照臨。寒暑之往来。晝夜之明晦。水流而山峙。風撓而雨潤。亦各有

其用而有其常也。則亦各知其所以爲道矣。一物一道也。故道外無物。一道一用也。故用外無道。一日之常也。亦千萬世之常也。千萬世之常。亦一

日之常也。故常外無用。嗚呼。兹其所以爲道。而庸之所以爲平常之用。後世聖人必益之於中也歟。惟此義不明。故有非常道之說。有及經合道之

說。有異端之說。道之所以不行也。玉田楊君春𡖖。以庸名其齋。可謂知所務矣。其欲庸於言。庸於行。不然。豈庸於名而已乎。必不翹翹以嗜異。不囁

囁以徇俗。不倀倀以惑衆。不爲太高。不爲太卑。不務誕幻以遺實。不索隱行怪以驚世。不朝行而夕變。倪順而仰違。一謦咳。亦庸也。一舉武。亦庸也。

一怒一悲。一喜一怖。亦庸也。如是則一於庸。而可以參天地。贊化育。不負於此齋矣。中庸之德。三代之末。民已鮮乆。矧今喪亂百折之餘。凋幣之俗狃

於外。利欲之誘驅於内。喜怒變於須臾。而愛憎移於顧指。非卓然持立獨行不倚之士。其孰能。與於此。君今如是。其有所望矣。

庸氏千家姓庸。 宫。 膠東。元和姓纂庸蜀殷時侯國。周武王氏時。來助伐紂子孫。以國爲氏英賢傳楚熊梁生。無庸因氏。又無庸

先生學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