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822.pdf/10

此页尚未校对


若柳子厚詩。誰謂後來者。當與此心期。猶有以啓來世無窮之思。否則夫子何以謂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昌黎咏笋。成行齊婢僕。環立比兒孫。

欒城凌霜自得良朋友。遇雨時添好子孫。亦謂笋也。周禮大司樂孫竹之管注云。竹枝。根之未生者。䟽言若子孫然。荆公籬落生孫竹。正用此。東坡

檳榔生子竹生孫。自注海南勤竹。每節生枝如竹竿木。蓋竹孫也。則别一種竹。題竹閣。蒼然猶是種時孫。是以竹之後出者爲孫。又謂兒子森森如

立竹。此因子孫之盛比竹也。 退之猛虎行猛虎雖云惡。亦皆有匹儕。群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擇肉於熊豹。肯視狐與

狸。此言虎慱儔類之盛。百獸畏服。因得逞其大毒。微細不足充吞噬。正畫皆谷眼。眼有百步威。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朝怒殺其子。暮還食其妃。

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栖。此言虎恃其威力。以毒儔類。至於孤危。先食熊豹之父子。而終自食其妃與子。凶禍之應也。狐鳴門四旁。鳥鵲從噪之。出

遂猴入居。虎不知所歸。誰云猛虎惡。中路正悲啼。豹來㗸其尾。熊來攫其頤。此言虎已失儔類。狐鳴鵲噪而猴入穴。可食之熊豹。亦得摶噬之。但能

悲啼而已。向之暴惡安在哉。以猛虎雖云惡。起至此云。誰云猛虎惡。威力不是恃。如是。猛虎死不辭。但慚前所爲。虎坐無助死。况如汝細微。此終言

虎之惡極矣。失其儔類取死冝也。當其縱暴。何有於物。一旦索然。求免無所。彼惡之不及虎也。可以孤立自肆哉。故當結以信。親當結以私。親故且

不保。人誰信汝爲。此又言人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實致禍之道。虎坐失其儔類。遂以殺身。人苟素其親故。鳥能自存。始云亦皆有匹儕。中云匹儕

四散走。末云虎坐無助死。一篇照映處義主風刺。謂爲李宗閔作。或辨其非是。胡邦衡有詩云。夜讀文公猛虎詩云。何虎死。忽悲啼。人生未省向來

事。虎死方羞前所爲。昨日猶能食熊豹。今朝無計奈狐狸。我曾。道汝不了事。喚作痴兒果是痴。必有。爲而述此。如。少陵詩。猛虎憑其威。徃徃遭急縳。

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忽看皮寢處。無復晴閃爍。人有甚於斯。足以勸元惡。韓詩詳著寡助之禍。杜詩直寓失勢之戒。當互觀以爲世勸。 夢溪

筆談。記商洛間兵官賦詩云。人生必無累。何必買山錢。遂投檄去。頗類坡詞。不如歸去。二頃良田無覓處。歸去來兮。待有良田是幾時。近如徐困子

詩。乃云。俸餘宜辨買山錢。却買端州古硯磚。依舊被梁驅使在。買山之事定何年。 荆公兼并一詩。人議設青苗法。敓富民之利。實本於此。其詩云。

三代子百姓。公和無異財。人主擅操柄。如天之斗魁。賦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俗吏不知方。掊克乃爲材。俗儒不知變。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