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922.pdf/2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九百二十二  二支

童子師唐韓昌黎集師說。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愛日齋藂鈔眉山劉微之巨。

教授郡城之西壽昌院。從游至百人。蘇明允。命東坡兄弟師之。時尚㓜。微之賦鷺鷥詩。末云。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坡從旁曰。先生詩佳矣。竊疑

斷章無歸宿。曷若雪片落蒹葭乎。微之曰吾非若師也坡兄弟應制科。微之贈詩有曰。驚人事業傳三館動地文章震九州。老夫欲别無它祝。只願

雙封萬户侯。自是三蘇名著天下。而微之竟不第。郡三公以遺逸舉。不服。鄉人但呼為孝廉。其卒也。范蜀公吊以詩曰案前曾立二賢良。今穎濱集

中送家安國詩。城西杜下老劉君。春服舞雩今幾人。自注。微之先生門人。惟僕與子瞻兄復禮。與退翁兄皆仕耳。正謂此。東坡云。吾八嵗入小學。以

道士張易簡為師。童子幾百人。師獨稱吾與陳太初。予歏劉孝廉張道士為童子師。有二蘇者出焉。雖若沒世隱約。氏名訖不泯。坡晚在海南作衆

妙堂記。謂夢見張道士如平昔。而直云眉山道士張易簡。教小學常百人。予㓜時亦。與焉。以其師也。則名之似過。或欲傳其人故名。宋史韓𠆩胄傳

𠆩冑以勢利蠱士大夫之心。薛叔似辛棄疾陳謙。皆起廢顯用當時。固有困於乆斥。損晚節以䂓榮進者矣。若陳自强。則以𠆩胄童子師。自選人不

數年致位宰。相。群小阿附。勢焰薰灼。陳自强者。福州閩縣人。字勉之。自以甞為韓𠆩冑童子師。欲見之無以自通。適僦居。主人出入𠆩冑家。為言

於𠆩胄。一日召自强。比至。則。從官畢集。𠆩胄設褥于堂。鄉自强再拜。次召。從官同坐。𠆩冑徐曰。陳先生老儒。汨没可念。明日。從官皆薦其才。

五經師東漢書明帝紀永平九年。夏四月。為四姓小侯開立學校。置五經師。衣宏漢紀曰。永平中。崇尚儒學。自皇太子諸王

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立學。號四姓小侯。置五經師。一字師陳纂葆光録李建州

頻。與方處士干為吟友。頻有題四皓廟詩。自言奇絶。云。東西南北人。高跡此相親。天下已歸漢。山中猶避秦。龍樓曾作客。鶴氅不為臣。獨有千年後。

青青廟水春。示於干。笑而言。善則善矣。然内有二字未穩。作字太麄而難換。為字甚不。當。干聞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請改作稱字。頻降伏。而且慙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