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70.pdf/17

此页尚未校对


饒州府志一在鄱陽縣。一在餘干縣。車輪湖郡縣志在荆州府。枝江縣。明鏡湖輿地紀勝在宣州三

十五里。闊五頃。懸鍾湖武陵圖經在武陵縣南。渾深無底。有古槎。青苔衣之。與水升降。旱則鄉民曳動乃雨。燒錢

武昌府志在嘉魚縣西南八十五里。張金湖饒州府志在餘干縣。高車湖臨川志在臨川

{{雙行註文|縣。射的湖紹興府志在山陰縣南。仙人石室下。潭深叵測。濯纓湖元一統志在濟南府珍珠泉西。

本名灰泉。甘露園記云。中夜至日中爲清泉。日晨至夜分噴出灰。積之成堆。鹹鹵不可飲。今則清冷甘冽。與昔不同。元至正初。憲使珊竹希仁。書濯

纓湖三字。金鍾湖豫章志在南昌府。豐城縣西五十里。天寳洞上。故老云。萬天師既入長安。武后尊崇之。問以道要。天師堅

求還山。武后賜以金鍾王磬。天師既仙去。遺金鍾玉磬于湖中。至今名金鍾湖。金龜湖南豐志在南豐縣。五藏巖溪之上游。

其湖深没可五七尋。湖中有一石端伏。宛然如龜。而首足略具。遇旱乾浮露半出。人皆見之。因號曰。金龜湖。金鷄湖

府志在諸暨縣南三里。長沙府志在湘陰縣。金沙湖輿地紀勝在蘄州治中。金鮮湖臨安縣志

在縣東五里。俗傳有龍。其泉與獨山潭通。後因耕者飲牛滌器。而遷於獨山潭。湖今蕪没。銅舡湖合涌縣志湖在古廉州西

七十里。方輿記云。昔馬援南征。鑄銅舡五。其一留此湖。其四過海征林邑。交州記九眞有一湖。去合浦四十里。至陰雨日。百姓見有銅舡出水上。又

有一牛出湖中。以鷄酒爲祭。便陪獲魚。若不設此祀。則漁得牛糞而已。銅鼓湖臨安縣志在縣南太平鄉。銅鼓山下。夾山

左右有二湖。皆廣袤數丈。其一或涸。其一雖亢旱不涸。珍珠湖饒州府志在鄱陽縣。胭脂湖

濡須志在西北十五里。張演閘外。今爲禁水。腰子湖饒州圖經志在餘干縣。父肚湖饒州府志

在鄱陽縣。耳毛湖鳳陽府圖經志在靈璧縣。長腰湖饒州府志在鄱陽縣。陀背

饒州府志在鄱陽縣。笑面湖蘇州府志在吳江。平頭湖饒州府志在餘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