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70.pdf/2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二百七十 六模

太子湖建康志太子湖一名西池。在城北六里。周迴十里。吳宣明太子創西池。 晉元帝即位。明帝爲太子修西池。多養武

士於内。築土爲臺。時人呼爲太子西池。太史湖元一統志李豸方叔記。汝州刺史宅。引牛山水爲池。於石穿牙城之東。竇

而入于塹。然其防岸墊缺。土堙水穢。或漫浸民室。自丞相富公領州以來。欲治未遑。他日郡置鑄錢官。泒水共用。歸除於池。水溢大。池竇不能容洩。

則又有决溢之慮。公私病之。今太守德安王公慨然曰。郡以水名。而汝有海稱。且古語。謂汝有三十六浸。是乃澤國。鳥有吾池蹴步之外。輙使公私

病之。亦政所當及也。屬歲二月舉春令。命有司慎溝洫陂。而以待時雨。於是因水所入。至水所出。源流匯委。一時濬治。發故竇門栅關鍵。以限

内外。廣故塹爲湖。方行五舟。表景三十餘刻迺遍。其深有給尋者。堤高恒有五尺長二千步。雜植佳术彌望。命之曰萬家堤。並并門駕橋。上可過車。下

可通舫。命之曰。萬紅橋。引餘波。溝堤之南。注之州學。東與橋對。亦有溝循昭惠廟。濡貫里巷。會南溝于通街之渠。流出東關。過東郭以入于黄陂。蓋

前日蓬藿薋緑之怒生。今槐柳交蔭。桃李成蹊矣。前日蛙黽蚊蜹之哄集。今藻荇浮湛。鷗鷺翔戲矣。妙因佛刹飛。觀閣。映帶其左。而古城喬木樛

枝蒼幹。蔽虧其右。汝陽樓據其北。少室風冗諸山。又在其北。尊勝臺控其南。崆峒魯陽諸山。又在其南。陵波之亭。辛夷之洲。浮出於回塘菡蓞之間。

水光照衣履。山色滿欄楯。史君與客。步自西疇。臨石瀬。擷秋英。登舟于南陔之涘。循東西溪。所經皆竹里花塢。委蛇曲折。行錦罽罨畫上度門至湖。

忽空曠清明。如開奩出鏡。雲行日湛鳶飛魚躍。皆在鏡中。遂爲一郡勝處客曰此湖延袤。幾與并汾柳堤等。而群山浸碧。不减鄠杜渼陂。盍以嘉名

之。或曰成州之房公湖。漢陽之郎官湖。所以爲名。皆因太守。王史君。於書無所不通。於文無所不能。妙齡擢上第。驟登瀛洲。領著作。熙寧以來。史官

日曆。實與倫次。又嘗以家學典治曆。其成書曰大觀紀元。論者謂史家三長。使君能兼之。俱絶人逺甚。可謂善太史之職矣。宜以太史名之。俾而今。

而後。游覧於斯者。想其風流於無窮。不亦可乎。衆曰。唯州園十二景。惟望高香逺爲無恙。餘但遺趾而已。訪之州人。雖少者猶及見之。而能指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