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82.pdf/13

此页尚未校对


側乆廢 舊圖經續圖經。皆作今廢。 乾道初重建。 佑聖宫在城西弁山南已廢。今邑人即其址惟建玄武祠。紹興初道士沈無礙結庵此䖏恍

惚見真武像。命工圖寫。刻石奉事。既而庵前石洞。有一龜一蛇相隨而出自是晝出夜蔵。人加歸嚮。因建祠宇。移德清元峯。觀廢額揭之。後請於朝

賜今額 天中介福宫。在歸安縣東林。乾道中神霄道士蔡大象建高宗皇帝御書額賜

武康縣吳興續志東嶽行宫。在武康縣延真觀側。宋大中祥符中建。元至正十八年燬于兵。

德清縣。吳興續志東嶽行宫。在德清縣西南二里。吳憾山之陽。靣大溪舊志載在宫觀。今列于此。其與志西南靣大溪枕城山。新市鎮亦有之見舊

編 廣惠行宫。舊志所無。在德清縣北三里。宋末所建。以祀廣德祠山張王。元加封正佑聖烈昌福崇仁輔順真君。今俗稱張王廟。

安吉縣。吳興志東嶽行宫。在安吉縣龍清。觀左。經始於元符庚辰。落成於政和壬辰。初營殿基。得圓石渾如天成。上有七星。列若年柄其次二星。如

先後而拱于上。其四星兩兩相比。人皆異之。記文宣德郎彭修撰。 集倦宫在縣西二十八里。齊永明二年三月置。梁大同三年十月廢。今不存。

昭明宫。在縣南四十里。梁天監四年十月置。永寧元年九月廢今不存

本府吳興續志虚無因應。大道之常。建宫設祠。肇自後王。叙道觀。吳興志道觀在城二所。皆因梁大同之舊。梁武帝非惟好佛。又崇老氏之教矣立

國以名分爲先。而爵賞所以駕馭群臣也。釋老之教。棄人倫。絶勢利一以清净寂滅爲本。盖山林遁世之士。以獨善其身耳。彼固不蘄乎人主之好

尚也。人主尚之。則自無以爲國。宋觀宇第爲崇奉香火之地。無所增繁。深得道家清净之本意。 玄妙觀。湖州府。即宋天慶。觀。元改今名 靖應觀

舊志所無在興賢坊。爲真一道院宋刑部侍郎趙孟至。以仁政坊所居第創建。後爲僧總攝奪爲尼寺。乃以道院。改建爲觀。 金婆樓道院在儀鳳

橋東舊志所無。宋末有金婆遇仙而化。鄰人張憲以其所居樓爲道院全真道士主之吳興志天慶觀。在子城一百五十步。梁大同二年建舊名玄

風觀。唐神龍二年改爲龍興。天寳元年改開元。宋初改玄通。大中祥符元年。以天書降。詔天下置天慶觀。郡以此觀應。改賜今額。四年詔即觀内建

聖祖殿凡官吏到任。及歲時長吏率官屬朝謁著于令慶元六年。知州事李景和修歸鴈。蘇東坡爲道士宗說名在。觀内 報恩光孝觀。在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