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82.pdf/14

此页尚未校对


西北一百二十步。梁大同二年建本名習善。唐開元二十六年改爲龍清後以居女道士。見舊圖經統紀。宋熈寧中廢。元豐元年知州事鞠直卿。命

居道士。崇寧三年。改崇寧萬歲觀。仍賜御書天保之殿四字。續改賜景命萬年之殿六字。政和二年改天寧萬壽觀。紹興七年改報恩廣孝觀。十二

年以廣孝字同太宗徽號。改今名。普照觀。在烏程縣南四十五里菁山。齊永明一年。潘刺史捨宅爲觀。名靈壽宫。宋治平二年改今額。有葛仙翁

祠。見圖經。歸安縣。吳興續志回仙觀。在歸安縣。宋末始剏在東林村。沈東老故居。吕

洞賔曾至其家。以榴皮題詩於壁云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餘。白酒釀來緣好客。黄金散盡爲收書。後捨宅爲觀。吳興志常清觀。在施渚

鎮。梁大同四年施肩吾捨宅建。號清虚宫尋廢。晉天福四年施元德重建。宋治平二年改今額。後又廢。紹興中和義郡王楊存中。請其額于墳庵。乾

道初復還。元道觀在漁林慶元四年邑人卜元圭。請移本州廢額建長興縣。吳興續志長興縣舊志。所載冲真觀已廢。元建觀一。舊載東岳行

祠。今改入祠廟類。三真觀。在四安鎮北。至元庚寅。里人周貴謙建。貴謙與二弟。棄俗學道于此今廢。止存真武殿。宣城貢師泰撰記。吳興志冲真

觀。在縣東二里。晉成帝咸康元年作。磨高宗麟德三年正月一日封泰山。月有重輪。勑天下郡各置觀一所。以重光爲額。遂立爲重光宫。治平二年

改今名。見統記舊編武康縣。吳興續志武康縣舊志。所載道觀有二。曰昇玄延真。皆毁于兵。今

考新建者。又六所。 昇玄觀。在縣東南禺山之麓。宋紹興中和義郡王楊存中建。高宗御書觀額。元至正十六年毁于兵。僅存屋數楹。 延真觀。在

縣西北。南齊永明二年建。號崇福。宋改延真。元如舊。至正十七年燬于兵。回真道院。舊志所無。在縣東一百步。元大德中建。至正十六年毁于兵

今洪武二年。道士陳玄真重建。崇真道院。舊志所無。元延祐中建。在縣東南一十八里封山側。 存真道院。舊志所無。元天暦中建。在縣北五里

三橋步。至正十六年毁于兵。今洪武二年重建。 崇福宫舊志所無元建在縣東南三十里。殿宇已廢。 通玄觀。舊志所無。元大德中建在縣東南

三十里禺山。殿宇已廢。 修真觀。舊志所無。元㤗定中建。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殿宇已廢。吳興志延真觀。在縣西北隅崇福里。齊永明二年置。號崇

福。宋治平四年改賜今額。神仙沈羲故居也。觀北極殿東。有環翠堂。西有翠屏軒東廡有靈廡真君道院。事見郡志神仙下。觀西有東嶽行宫。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