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82.pdf/15

此页尚未校对


祥符元年建昇元報德觀。在縣東南禺山之麓。紹興二十六年和王楊存中建。本移施渚玄真觀廢額。後高宗御書賜今名。紹熈初。又建普照觀

于北。德清縣。吳興續志舊志所載。惟紫極觀。東岳行宫二處。紫極今惟存觀門

拜真武殿。東岳行宫。已見祠廟中。再考舊志所無。而續建者凡五。亦有存毁之異今具録之。元峯觀。在縣南吳羗山之陽。宋紹熈間。太乙宫道録

曹道冲。請移本州卞山廢額建。今殿宇已廢。玉皇殿。在縣西南二里吳憾山之陽。東岳行宫之右。今門廡已廢。惟存正殿。開玄道院。在縣西二

里百寮山又名玉塵山之西。元延祐間。開玄真人王眉叟建。極爲幽勝。堂曰開玄元秘書監虞集有記。又建敬思堂。介春館。歸根室。茅齋飛雲亭。靚

香亭桃源亭。至正十二年俱燬于兵。惟門廡桃源亭尚存。得一觀。在縣西三里赤崗。元道判傳得一建。殿宇已廢。紫陽觀。在縣西南市亭山之陽

宋末建已廢吳興志紫極觀。在縣西十里文墅山。梁大同七年建。東宫直沈文仲表云。曾祖吳興大守道思。少好玄默。以祖父故宅捨爲觀請以太

玄名之。壇三級。唐中岳道士沈法謙。捨錢五億造銅鐘及醮壇。遶壇有古柏十九株。棕櫚三株。治平二年改今額。文墅山有仙童。常爲邑中孩童之

祟。人苦之至名其地曰仙童塢。紹興初道士沈觀妙。鎖置于土地祠下恠遂絶

安吉縣。吳興續志安吉縣舊志載宫。觀五。今嚴真東岳行宫尚存龍青紫陽集仙三宫已廢。 吳興志紫陽觀。在天目山。梁武帝大同年間置。昭明

太子勒碑記。當時恩奬之盛。傍有石室。可容數百人。葛勝仲詩云。蕭公老寺立。亦復知尋真。大同築精舍。招賢羽衣賔。又云偉哉古石室。空洞容千

人。九十一韻。 嚴真觀。在安吉縣西北。世傳古白鶴宫基。崇寧中復建爲真君觀。政和八年賜額。内有聖祖殿又有横碧軒。盡見四安長興諸山。

龍清觀在安吉縣東過丘渡。依四龍湖山政和中移本州天寧觀舊額建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二百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