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82.pdf/3

此页尚未校对


賽山。慶元六年以廢額建。 建靈寺。在縣北一里。統記云。晉義熈二年八月。晉車騎將軍沈充捨宅爲寺。今廢。 龍光寺。統記云。縣東北三十里。宋

元嘉三年九月置。其中郎車騎將軍沈充别舘。今不存。花蔵尼寺。餘英志云。在縣東二百步今廢。 等慈尼寺。餘英志云。在千秋橋西南今廢。

右寺院三十六。而廢者四。據統記所載懷德。永安。寳。相。小山。靜林建靈。龍光。止七所。而建靈龍光已廢。存者五而已。其他皆未置。雖置而名未顯今

據諸書所載。存者三十有二。而九所建於紹興以來。八爲大官所請功德院。豈非郡爲行都輔郡。而本邑山川特秀。士大夫多擇葬地于此而然耶。

千佛院。在縣東南十五里鳳凰山下。梁大同二年建。名報德宋治平二年改今額。琳師有千佛寺避暑詩。

國朝續志。改院爲寺。 仁王院。在縣東二十五里秀峰山。宋建隆元年錢氏建。名羅漢。治平二年改今額。

國朝續志。改院爲寺 大安院。在大賽山。宋開寳六年錢氏建。國朝續志。改院爲寺。 禪居院。在縣東南三十里金井山。宋乾德三年錢氏

建。治平二年改今額。國朝續志。改院爲寺。 圓覺院。在縣南十五里龍口山。梁普通三年建。名智

業。宋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額。舊編云。唐天中二年改。國朝續志改院爲寺。 報慈資福禪院。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三班村。紹興十

三年叅政范純禮。請爲功德院。見舊編餘英志。乃云在縣西南十五里金井山。

國朝續志。改院爲寺。 思嚴孝親禪院。在縣南二十里大賽山乾道九年節使王槩建。舊編云。王晉錫請爲功德院。

國朝續志。改院爲寺。德清縣。吳興續志德清縣舊志。所載寺院三十有二。今殿宇皆廢僅存慈

相一院而已。續建而復毁者五。存者三。吳興志大中乾元寺。在縣南十里天寳橋南。吳羗山之陰。梁大同二年戴可先。捨宅爲寺。大殿棟宇巍然釋

迦寳殿四字。梁武帝書。大中乾元之寺六字。唐桞公權書。寺舊有塔宋乾道中沈作式重建。初成。燈火。闔邑人呼之爲腰金塔不數歲。鄭聞沈复李

彦穎。韓元吉。相繼爲執政侍從。 八聖寺。在縣東三十六里韶村寺記云基四百畆。溪水環繞。梁天監五年青州節度使沈子真居宅。一夕鐘磬自

鳴堂前井中放八毫光俄有龍騰空而去。子真遂捨爲寺。武帝賜今名統記云。會昌六年置。先建大殿宏壯高峻。皆香柟本殿有三世佛佛碑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