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743.pdf/10

此页尚未校对


中書令。封趙國公。公拜𥡴首。臣敢上冐以負天明。帝遂其高。俾作少師。師訓東宫。兼長邦憲。居守洛京。乃傳濟王。又典汾州。王德日宣。汾州阜安。乃

統江淮。主三軍省萬人。加工部尚書。時征鎮之司恃勲奸令。公獨露奏。慝用輟興。轉吏部。淮南既清。軍有餘逸。夷難江南。萬里康哉。六𡻕在鎮。心馳

王幄。戀慕之極。至于𣴑涕。獻章請朝。帝恩降允。公不俟駕。建斾將馳。耆耋泣訴。吏人遮道。即日詣闕。乞㽞者三百餘人。公申諭而行。至于京師。天子

大悅曰。趙國先帝元臣甞爲朕師。自我不見。于今六年。有司如朕意待之加尚書左僕射。遂淮南之請。所部八州人。舞手蹈足。秘書少監。兼廬州刺

史。長樂賈深。有文武才畧。忠于王室。推心馭下。嘉績昇聞。戴公仁明。思揚盛德。合肥令彭城劉商。先后之族。臨人惠和。一州之老㓜咸曰。我州我邑。

敷王德澤。崔公封内。我是以安其仁。不銘其德。不可謂華。甞沗公游。咨以爲頌。夫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公入掌三公之政。出踐諸侯之長。昔鄭

武公爲卿士詩人賦緇衣。魯僖公爲周賢侯。史克頌駉野。敢附前烈以書公不朽。故褒大臣。則王室尊。崇美政則王命行。不惟頌公。尊天王也。今載

公朝覲之禮。以弘大之其文曰。 思崔公出鎮之崇。克孝克忠。宣帝之武。恢帝之功。自蜀自朔。至于秦宫。出納大命。决事于衷。思崔公烈烈郁郁。以

邕以肅。乃統淮服。洎江之隩。闐闐長轂。霞斾霜鏃。蠢爾兇毒。罔不顛覆。思崔公三世元臣。德綏生人。乃朝于王。王顧殊倫。且曰東南。飲化如春。爲朕

腹心。寧其咏吟。思崔公入覲于王。鸞聲央央。佩玉以鎗。秉珪奉璋。公復于。揚。四牡其驤。公慕彤庭。涕濡于裳。思崔公廬江州邑。孰不垂泣。我公之還。

陽和起蟄。乃求藥石。藥石爰立。判之頌之。介福攸集。介福攸集。州人斯及。

崔某唐權載之集唐故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中散大夫使。持節都督洪州諸軍事。守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騎都尉。賜紫

金魚袋。贈左散騎常侍。崔公神道碑銘。 博陵崔公。諱某。字某。仕至御史中丞。洪州刺史。江西都團練觀察。使。元和七年。冬十一月。某甲子。啓手足

于郡舍。享年五十五。皇帝不視朝禭以左散。騎常侍印綬。命郎吏吊祠。明年十一月。祔窆于東都河清縣先正之大墓。又明年。其孤仲謩纂其代德

家法。命書愍册。請刻石繫辭。且自本曰。炎帝之後。秦夏里黄公廓。漢東萊侯伯基。東漢長岑長駰。濟北相瑗。𣈆左僕射洪之代也。洪七葉至北齊。禮

部尚書文恭公聖念。聖念四葉。至君曾祖知晦。應銷聲舉。授兖州金鄉丞。王父瑜朝議大夫忠王府諮議贈太子賓客。烈考灌。再爲澧州潭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