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3155.pdf/18

此页尚未校对


悲矣。醉中别去。慘然不樂。乆而不能平也。然亦不謂未及兩月。而公訃遽來。嗚呼痛哉。公於諸經皆有論述。許以寄我。相與考評。而今而後不復得

遂此願矣。緘詞千里。寄此一莫。尚惟精爽。聽我此言。嗚呼哀哉。尚饗

陳說宋陳傳良止齋集陳習之壙志。吾友陳謙益之之從弟。諱說。字習之。娶敷文閣直學士薛公良朋之侄孫女。知蕪湖縣珪之

女。生子男五人。蒙。𣈆。師賁。其第三子渙爲益之後。年三十。益之以文字知名當世。所交多聞人。習之雅好修。嘗從其兄。問師友講求古今。益之絶愛

惜。欲引而置之諸公之間也。而習之病矣。淳熙十有二年。正月丙午卒。其卒十有八月二十有二日。薛氏奉其柩葬于所居里。潘塔山之麓。其僚友

林載來請余識焉。習之故學於余。且益之官中都。余宜以其姓名附於俊。陳氏世家。永嘉縣。某鄉里。曾祖某。祖某。父某。

陳羲朱陳傳良止齋集陳季陽墓志銘公姓陳氏。諱義。字季陽。温瑞安人。於故吏部侍郎。公夔。字蕃仲。爲母弟。吾州陳氏族最大。

而譜殘闕。間相與問系。皆曰。閩徙也。或曰本開封。余兒時。諸父嘗言故禮部侍郎公桶。自平使來合譜。以兩家所自出。縣鄉里皆合。諸父不能附

也。自今國子録謙故尚書郎。鵬飛之子六齡。奉國軍節推官柄。始於余聚少。長以齒。如家人。族稍稍合。柄。季陽子也季陽與蕃仲。少小同受學。皆不

類凢兒。一爲大官。一以布衣。老鄉評。雖稱好兄弟。不以是爲次第。然尚多言有幸不幸者。余聞蕃仲立朝時。父大夫公。春秋高。雅不便異縣。獨季陽

日侍膝下。左右逢順。無違事。大夫雖不見蕃仲在側。未嘗不樂其卒也會蕃仲萬里使虜中。季陽治衣衾棺椁華好。而哀稱之。蕃仲雖不得在其親

側。亦多有悔也。善教子。使從名士游。柄舉進士第二人是歲特有㫖。高第不待次得幕府官。遂食其祿。遇太上皇后慶壽恩。亦身得初品官。季陽始

念。不在官與祿晚。顧奄有之。死之日。四方士友咸來吊。蕃仲亦一㓜子登科。然不及見。由此言之。季陽爲幸耶。不幸耶。人何必皆欲仕。仕不必能行

其志。不仕。豈必不如志也。蕃仲一失時宰。意竟崎嶇。御不得施用以殁。李陽居鄉。棄負報乏。唯所欲鄉人有善不善。且勸且諷。徃徃莫之違。年七十。

無終日意不自得者。向使亦仕。特未知如何爾。曾祖智。祖稱。父祥。承事郎。贈朝散大夫。母鄭氏。贈冝人。娶周氏。三子栻。松。柄。二女。長適項賚。㓜未行。

孫男女六人。以淳熈十二年。十二月癸酉卒。奉國官舍。先十五年周氏葬。所居賬西鄉洋坑之金山。於是合。實卒之明年十有一月已酉。季陽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