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3549.pdf/32

此页尚未校对


功用。今明三毒。是三法門。則佛菩蕯。無不儲證。二大慈下解釋三相圓觀見惠三毒之境。即三法門。攝一切德三。初大貪法門。大慈大悲者。諸佛以

無緣慈悲。普熏三業。於十方世界。普現色身而作佛事。慈悲之名雖同。四無。量中而體永異。四攝。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衆生情

所愛者。即是此之四法。以四接引。導以正道而度脫之。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

眼力。十漏盡力。無畏者。即四無所畏。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於八衆中。廣說自他智斷。既决定無

失。則無微致恐懼之相。故稱無所畏三昧。即百八三昧。解釋並如法界次𦯔也。二大瞋門般若。即三般若。四邊不可取者。觀照般若。即寂而照。不可

以有取也。方便般若。即照而寂。不可以空取也。實相般若。非寂非照。不可以雙亦取也。而寂而照。不可以雙非取也。迦昆羅城。如玄記三。大痴法門。

前取捨二門。雖具中道。而取門終以立法爲宗。捨門終以蕩相爲主。今兩捨門。豈不具於二邊。而終以雙非爲體。不三而三。三門宛然。三而不三。門

門絶妙。分三。初約無緣直示。二舉縊像難忍。三引净名杜口三。引人證結諸法無。行。經云諸天子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名爲無礙尸利。上尸利。無

上尸利。文殊。譜諸天子言。止止。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見諸法是上中下。如汝所說文殊義者。我是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

名文殊師利。乃至云我是凡夫。從貪欲起。從瞋恚起。從愚痴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諸天子言。以何事故。自言我是凡夫等。文殊言。是貪欲瞋恚愚

痴性。十方求不可得。我以不住是性中故。說我是凡夫。文殊。汝云何名外道。文殊言。我終不到外道。諸道性不可得故。我於一切道爲外。諸天子言。

汝云何是邪見。行人。文殊言。我已知一切法皆是邪。虛妄不實。是故我是邪。行人。說是法時。萬天子得無生法忍。二欲滿下常念感應四。初明機成

德滿。二一切下明諸聖所依。三故無下引無行經證。四一切下結成佛法。二此三下逆順合談二。初被物雙示。就三煩惱。常念求離。名爲順說。約三

法門。常念求滿。名爲逆說。滿離俱時。但約忠檀。去取說耳。二如華下引經委證三。初證貪欲逆順。說。離欲際順也。隨類見女逆也。欲是煩惱。是故說。

離欲是法門。是故說住。即離即住。唯離唯住。離深住深。離極住極。今觀世音。乃是際極住離貪欲。故一切機。求離求住。皆須常念。二又四下證瞋恚

逆順。以調一切順也。苦楚治罪逆也。恚害煩惱。是故須調。瞋恚法門。是故須行。逆順無二。調行不偏。例前貪欲。其義是同。但欲是樂法。故作實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