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4939.pdf/14

此页尚未校对


多聞多見中欲守以約卓而不知約為何實卓為何形意擇妄執則前言

滿胷而固吝不除徃事溢目而驕肆逾長是誤其所由之途而趍於愚闇

爾子曰賜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子貢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

之一以為學古聖人未之及也而獨見於孔子曾子徒唯而子貢疑之孟

子自以為無所不悟然漸失孔子之意故愽學雖實而反約為虛至雄析

見為卓而失之愈甚矣夫苟得其一無精粗無本末終身由之安有約卓

之異不然則見閭無據而立說以為主未見其能至道也 或問道曰道

也者通也無不通也或曰可以適他歟曰適堯舜文王者為正道非堯舜


文王者為他道君子正而不他或問道曰道若塗若川車航混混不捨晝

夜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諸曰途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

則由諸或曰事雖曲而通諸聖則由諸乎古之言道也以道為止後之言

道也以道為始以道為止者周公孔子也以道為始者子思孟軻也至雄

則又失其所以始而以無不通為道夫行者以不得乎道也故陷於迷學

者以不得乎道也故趍於謬是則道者限也非有不通而非無不通也道

一而已無正也無他也自行而言車航混混不捨晝夜雖不得其道猶至

也自學而言車航混混不捨晝夜苟不得其道皆迷也奈何并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