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5252.pdf/14

此页尚未校对


之。延禧謂中興有日。欲搗山後之虛。復燕雲地。林牙諫曰。不可。自車駕奔夾山。不能一戰。今舉國為金人所有。乃欲嬰其鋒。非計也。不如蓄鋭待時。

無輕舉。延禧不聽。林牙稱疾不行。延禧疆率諸軍出夾山。越漁陽嶺。取天德軍。東勝寧邊雲内等州。南侵武州。遇金人兀室軍。兀室帥。山西漢兒鄉

兵爲前驅。以女真千餘騎伏山間乃出。韃靼等顧之。大駭而潰。兀室遣娄室孛堇。領五百騎撃之。延禧跳身投夏國。未至。伏發。兀室下馬跽于延禧

前曰。奴婢不倿。乃以介胄犯皇帝天威。死有餘罪。因奉觴而進。遂為兀室所擒。削封海瀕王。送長白山東。築城居之。後逾年而卒。遼國自阿保機剏

業。德光恢廓疆宇。其後并吞諸蕃。割據漢界。南北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子孫相繼二百餘年。嘗與中國抗衡。曾。無一日秋毫之警。至延禧失道。金人

稱兵。道尾攻戰。十有六年。卒以亡國云。臣稱曰。昔尹洙之叙燕。曰。戰國世。燕最弱。二漢叛臣。恃燕挾虞。蔑能自固。以伯圭之强。卒制於𡊮氏。獨慕容

乘石虎亂。乃并趙。雖勝敗異術。大槩諭其强弱。燕不能加趙魏。趙魏一。則燕固不敵。唐三盗連衡百餘年。虜未嘗越燕侵趙魏。是燕獨能支虜也。自

燕覆于虜。虜日熾大。顯德世雖復三關。尚未盡燕南地。國初虜與并。合勢益張。然止命偏師備禦。王師伐蜀伐吳。秦然不以兩河爲顧。是趙魏足以

制虜明矣。并寇既平。悉天下鋭。專力於虜。不能擾尺寸地。嘗以百萬衆駐趙魏訖敵退莫敢抗。世多咎其不戰。然我衆負城有内顧心。戰不必勝。則

事亟矣。故不戰未當咎也。原其幣。在兵不分。設兵分為三壁於争地。掎角以疑其勢。設覆以待其進。邊壘素固。驅民以守之。俾其兵頓堅城之下。乘。

間夾撃。無不勝矣。蓋兵不分有六弊。使敵蓄勇以待戰。無他榰梧。一也。我泉則士怠。二也。前世有善將兵者。必問才知能將幾何。今以中材盡主之。

三也。大衆儻北。彼遂長驅。無復顧忌。四也。重兵一屬。根本虛弱。纖入。易以干。說。五也。委大柄不無疑惑。復命貴臣。監督進退。皆由中御失於應變。六

也。兵分則盡易其弊。是其六利也。且勝敗兵家常勢。悉内以撃外。失則舉所有以棄之。符堅肥水。哥舒潼關。是也。則制在謀。不在衆矣。以趙魏燕南。

益以山西民足以守。兵足以戰。分而帥。之。將得專制。就使偏師挫衄。他衆尚奮。詎能敵國家安危哉。師覆于外。而根本不摇者。善敵也。昔者六國有

地千里。師敗于秦。散而復振。幾百戰猶未及其鄙守國之固也。陳勝項梁。舉關東之衆。朝敗而夕滅。新造之勢也。以天下之廣。謀其國不若千里之固。而

襲新造之勢。徼幸於一戰。庸非感哉。今兵久弛。士大夫誦聖言。謂百世不復用。非妄也。不談。然兵果廢則已。設後世復用之。鑒此少以悟世主。故迹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