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6559.pdf/20

此页尚未校对


問而後成。亦此意也。許謙叢說兩姑舍汝所學而從我。上。屈人之大才。以從己之小見。下。不貴國家。而徇一己之私欲。萬鎰。謂璞玉之價。直萬鎰之

金也。詹道傳箋箋叢說國語。二十四兩爲鎰。孔註趙𡵨皆云。二十兩。按字書曰。鎰。益同。數登於十則满。又益倍之爲鎰。則二十兩者。爲有義。熊木標

題事義事君之道。言事君當行我之道。不可徇君之欲。程復心章圖人雖愛玉。惟恐損之。故不敢自治。而必付之能者。至於治。國家。乃不任賢者。而

徇私以爲之。則雖曰治之。乃所以害之。是愛國家。反不如愛玉也。

{{{caption}}}

趙次誠考義巨室之俞。以工師爲賢者。从匠人爲君。賢人之學大而君小之。猶工師之木大而匠人斵之小也。璞玉之俞。以玉人爲賢者。愛玉則任

之玉人。愛國則不仕賢者。一則見之偏。但見己爲長而人爲短。故賢棄而道不行。一則愛之偏。但知玉爲重而國爲輕。故道輕而賢不用。孟子告宣

王而兩言取譬之義者。蓋始而即所見之大小。以明用賢之不可不盡其道。終而推所愛之重輕。以見治國之不可不用其賢也。答禄與權窺豹管

孟子告齊宣王爲巨室之俞。工師得大木。猶賢者之學王道也。匠人斵而小之。猶賢者舍王道而行霸術也。木大而善。斷小而怒。人情之所同。賢者

之所學者大。而王欲小之。是知喜王道而不肯用。怒霸術而必欲行之也。璞玉之喻。治國猶治玉也。治玉而必付之於玉人。治國而不欲付。之於賢

者。是愛國不及愛玉。而異於教玉人雕琢玉也。此之謂不知類也。孫奭註䟽孟子謂齊宣王曰。爲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工師得大木。則王喜。以

爲能勝其任也。匠人斵而小之。則王怒。以爲不勝其任矣。巨室。大宫也。爾雅曰。宫謂之室。工師。主工匠之吏。匠人。工匠之人也。將以比喻之也。夫人

㓜而學之。壯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如。謂人少學先王之道。壯大而仕。欲施行其道。而王止之曰。且舍置汝所學而從我之教命。

此如何也。今有璞玉於此。雖萬鎰。必使玉人雕琢之。至於治國家。則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以異於教玉人雕琢玉哉。二十兩爲鎰。雕琢。治飾

玉也。詿云。雕琢其章。雖有萬鎰在此。言衆多也。必須玉人能治之耳。至於治國家而今從我。是爲教玉人治玉也。教人治玉。不得其道。則玉不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