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213.pdf/20

此页尚未校对


至重。萬世不遷之法也。真宗則周之武王。宗乎廟而不祧者也。雖有配天之功。而無配天之𥙊。未聞成王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𥙊。而移於武

王也。仁宗則周之成王也。𨿽有配天之業。而無配天之𥙊。赤未聞康王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𥙊。而移於成王也。以孔子之心。推周公之志。則

嚴父也。以周公之心。攝成王之𥙊。則嚴祖也。嚴祖嚴父。其義一也。下至於兩漢。去聖未甚逺。而明堂配𥙊。東漢為得。在西漢時。則孝武始營明堂。而

以高帝配之。其後又以景帝配之。孝武之後無聞馬。在東漢時。則孝明始建明堂。而以光武配之。其後孝章孝安又以光武配之。孝安之後無聞焉。

當始配之代。適符嚴父之說。及時異事遷。而章安二帝赤弗之變。此最為近古而合乎禮者也。有唐始在孝和時。則以高宗配之。在明皇時。則以睿

宗配之。在永泰時。則以肅宗配之。禮官杜鴻漸王涇輩。不能推明經訓。務合古初。反雷同其論。以惑時聽。延及子今。牢不可破。當仁宗嗣位之初。儻

有建是論者。則配天之𥙊。常在乎太祖太宗英。當時無一言者。故使宗周之典禮。不明於聖代。而有唐之曲學。流弊乎後人。願陛下深詔有司。慱謀

群賢。使配天之𥙊。不膠於嚴父。而嚴父之道。不專乎配天。循宗周之典禮。替有唐之曲學。於是又詔臺諌及講讀官與兩制禮院再詳定以聞。御史

中丞王璹以為。珪等議遺真宗不得配。公輔議遺宣祖真宗仁宗俱不得配。於禮意未安。乃獻議曰。在昜先王作樂崇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配帝

從來逺矣。物之大者莫過於天。親之尊者莫踰於父。推父比天。升以嚴配。行孝之大。無越於此。又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蓋周公居攝之際。得行天子禮樂。尊祖隆父。以致崇嚴之極。故孔子歏而美之曰。周公其

人也。仲尼豈欺後世哉.今公輔以謂政則周公。𥙊則成王。抑不知據何經而云也。公輔又謂未聞成王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𥙊。而移之武王。

夫六經之教。以簡昜立法。周自后稷至赧王。歷世三十六。若代代著嚴父之訓。則六經乃記事之曆日矣。安在其簡且昜也。語曰。商因於夏禮。所損

益可知也。周因於商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今捨周公孔子不以為法。將誰師乎。昔藝祖創造大業。追王四代。宣祖配祀踰

百年。四聖相授。未之或廢。上質之三代。旁𥡴之漢唐。於禮無嫌。於義為當。今一旦黜宣祖真宗之祀廟而不配。非所以嚴崇祖宗。尊事神明也。仁宗

皇帝。德厚侔天地。利澤施無垠。享御四十二年。純仁善政。權被動植。休聲茂烈。輝映今昔。祔廟之始。首議配饗。異論一出。物聽駭然。且配考之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