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236.pdf/23

此页尚未校对


所嘗至。或宗族之所嘗居聲教之相關則心志之所趨者有斬師友之相傳則口耳之所間者有據是豈嵗時祭祀之足以言其禮而廟貌尊嚴之

足以象其德哉普之為郡他介巴蜀間廉溪之風不若江湖舊治之為審誦程張之學不若關洛前莗之為詳顧乃止其位於學宫列其名於祀典

本本原原其於尊德樂道之意可謂勇矣抑嘗思四賢之所以皇皇汲及與後世之學者所以尊之重之而不敢怠亦何意乎天生丞民愛五常之

性以立於天下非以其力大之足以奪爪剛之足以决也無人子之親則不足以聚族而䖍無君臣之義則不足以同文而治隱於負心者為其㣲

而攻於人心者為可畏為是之故而思所以一天下不可無學則夫學者事業非以其步獵經傳知人之所不知以為富也人非以其𦂶麗言語能

人之所不能以為華也。有善而不知所擇不可以言致知。懌善而不知所執不可以言力行及其積之以誠持之以敬然後知致知之所以爲力行

力行之所以為致知以言脩身則德盛而仁熟以言及物則海溺而春育該非四賢垂世立教之本意而後世君子所以表章四賢之盛心哉織自

今步趨於堂廡凛然四賢之論說參於前躽息於屋漏犁然四賢之踐履關於中從容於學校科舉之間而安行於富貴貧賤患難之際誠實於事

親從兄之始。而善推其所為於四方萬里之外。兹堂之作。其有功於名教多矣。如其義利之不辨。而决擇於得失之境操舍之不察。而顛冥於利害

之塗誦其言而不惟其義。信其迹而不求其心。終日樞衣乎四賢之側。而常若與四賢隔乎宇宙。此則鄉黨自好者不為於四賢乎何有。余不敏。敢

以誠告。嘉定丁丑二月朔日記黄勉齋集鄂州四賢堂記隂陽分而五行具。人物生而萬事出。太極之妙為之根柢。而周流其間。充塞宇寅貫徹

右今。不可須史離也形交氣感而禀受不齊。慾動情勝而好惡無節。心以形役志以氣移。理以慾昏徃以情鑿。鄉之不可離者。梏亡茅塞莫之存矣。

圗書出而天文始兆。聖賢生而人文始開。二儀肇分仁義着矣。五氣順布。五事備矣禮以天秩。典以天叙。而教行焉。因至顯之象。驗至㣲之理。即人

事之當然察天命之本然。加之以操存持養。則動容周旋無適而不由於斯道之中矣聖賢之功。與天無間。凡有血氣。莫不尊親。心之秉彞不容已

也。周德既衰。邪說並作。言道者祖虛無。論治者尚功利。談經者溺訓詁。工文者騁詞華。千有餘年。天理湮晦雖悶慱俊偉之才。未有能窮其㫖歸者

也。聖宋龍興。德配天地。尊道以儒。出治以仁。經術文章。一根於理。鳴儒碩士。彬彬輩出。上儗三代。下軼漢唐。何其盛哉。漸摩積累斯道之乆蝕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