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238.pdf/15

此页尚未校对


甲乙。東南奠藩服。西北馳使馹。解鞅環堵安。岸幘氊裘屈。群姦懾謦欬。衆廢起咄叱。至今領麾地。謳吟遍蓬蓽。出入雖異途。歸結固如一。晚猒方内

游。把袂訪閑逸。雲壑慶安車。川風駛飛鷁酬獻埃𡏖外。珠玉在揮筆。風標傲松鶴。顔髮移丹漆。遂令吳越人。藻繪資稱述。邈然超世姿。仿髴得十七。

辟廱禮寂滅。麟閣事蕭瑟。兹焉出民願。名實更炳蔚。琬琰琢高詞。龍蘭燎深室。福履既所綏。光華無終畢。四老堂元一統志

謂楊損之。仁傑。及楊武仲。楊咸章。是為浣花四老。唱和有詩。端平兵廢建康志堂在轉運司韓元吉作記乾道二年秋。子自公府椂得請補外。

上不忍其窮。而猶以為可用也。俾漕於江東。予平生喜交游。其在中朝所與游。多天下知名士。遇退食之隙。及日之休暇。則亦持酒賦詩。紬繹文史。

講論古今以為樂。既驟膺使者之寄矣。賓客之至者。動以禮法相拘縶。倅倅不得欵。雖强之。亦徃徃不肯畫其語。輙去。而漕之治。頗有軒亭之敝。花

竹之茂職事稍閑。可以周游閑放。而無前日交游之盛。與共此者。予方以為恨也。歲十二月。予兄子雲自京口罷官。始得奉太夫人以就養。弟兄晤

語。頗已自適。而友人龐祐父。乃自吳中來過。得之益歡。明年春鄱陽章冠之復從儀真來。館扵一室。四人者晝夜語不休。間以吟諷論難。而談辯鋒

起。咲呼之聲聞扵外。向來索居之歎。若醉而醒。病而愈也。盖留連累月。其為歡且甚矣。扵是盡取所謂軒亭之名。相與易之。不易。更書之。而二友之

所舍。因名之曰四老堂。吾四人者。實以自况也。夫古之君子。少而學。壯而倦。老而傳。皆禮之常也。年未七十。不可謂之老。又老者。非人子所宜稱。今

吾兄弟之有親也。而與祐父年僅五十。冠之復少扵予十餘歲。皆不得謂之老。而遽以老自名者。盖皆生於羈旅。而長於貧賤。容貌薾然以衰。鬢髮

蒼然以華雖未老而老態已具。故辭其名而不可得耳。又四人者志尚之侔。而臭味之相似。不特相從扵此。盖將相期老扵山林之下。此堂之所以

識也。然祐父牽於文章。仕而未達。冠之以詩自鳴。不肯用以求仕。而予與子雲乃僥倖為郎。以蒙上之任使。子雲既投劾以歸。予之庸且懦每懼其

不獲免也。使吾四人者。幸而至扵老。既老而果得自逸於山林。回視今日所以名吾堂而為之先者。豈不信而無所愧哉。則斯堂雖陋。或以吾黨之

故而傳。後之來者固賢於予。亦足以知老之可慕。而人生會合之可樂也。夫。二月己卯記宋張守毗陵集記紹興十年。余再承乏會稽。明年春病

甚。求解郡章。上恩賜可覆領洞霄。歸毗陵私第。又明年金人尋盟我歸太母洎三梓宫。於是疆場敉寧。淮浙奠枕。而余以病瘁里居。無復異時驚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