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455.pdf/22

此页尚未校对


也。又所謂無數者。不以每踊三跳。九跳爲三踊之限也。餘同前䟽。黄震日抄爲君使至以下之家也。私館妨其私家故不復。餘同前䟽。彭氏纂圖

註義爲君使而死至大夫以下之家也。 此一經。又明爲君使而死之復禮。 公館可復。私館不可復。以其非已所得專也。 公七踊至婦人皆居

間。 此一經。明諸侯至士初死在室殯踊節。及明貴賤踊數也。餘同前疏。公襲卷衣一玄端一朝

服一素積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緑

帶申加大帶於上。鄭玄注朱緑帶者。襲衣之帶。飾之雜以朱緑異於生也。此帶亦以素爲之。申。重也。重於革帶也。

革帶以佩韍。必言重加大帶者。明雖有變。必備此二帶也。士襲三稱。子羔襲五稱。今公襲九稱。則尊卑襲數不同矣。諸侯七。稱。天子十二。稱與。陸德

明音義卷。音衮。重。直龍反。又直用反。韍。音弗。稱尺證反。孔頴達䟽公襲至於上。 正義曰。此一經明襲用衣。稱卷冕之也。公襲以上服最在内者。公

身貴。故以上服。親身欲尊顯加賜。故褒衣最外而細服居中也。子羔賤故卑服親身也。 玄端一者。賀云。燕居之服。玄端。朱裳也。 朝服一者。緇衣

素裳。公曰視朝之服也。 素積一者。皮弁之服。公視朔之服也。 纁裳一者。賀云冕服之裳也。亦可驚毳任取中間一服也。爵弁二者。玄衣纁裳

二通也。此是始命之服示之重本。故二通也。招魂君亦用爵弁服也。玄冕之下。又取一也。 褒衣一者。所加賜之衣最上華君賜也。自卷衣至此合

爵弁二通合九。稱。朱緑帶者。諸侯襲尸除五采之大帶外又别。有此帶以素爲之。而朱緑飾之。亦異於生時也。 申加大帶於上者。申。重也。謂已用

此朱緑小帶結束之。今重加大帶於革帶之上者。象生時大帶也。用素爲之。士則二采。大夫諸侯皆五采飾之。故前云率帶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

采。鄭云。此謂襲尸之大帶也。鄭既謂前爲襲尸之大帶。此重言加大帶。是用襲尸如一。故知前所言即此大帶也。 注。朱緑至稱與。 正義曰。云朱

緑帶者。襲衣之帶。飾之雜以朱緑異於生也者。此帶既非革帶。又非大帶。秪是衣之小帶。衣之小帶用素。故云亦以素爲之。云申重也者。釋詁文。云

重於革帶也者。謂於革帶之上。重加此大帶。知非對小朱緑帶爲重者。以朱緑小帶散在於衣。非是緫束其身若緫束其身。唯有革帶。大帶。故知對

革帶爲重者。云必言重加大帶者。明雖有變。必備此二帶也者。解經文申加之字既無革帶。又加大帶。云申者。何以革帶。必見革帶與大帶者。明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