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895.pdf/10

此页尚未校对


里。其間率多曠野。則平地與沙容或有之。名村之意殆非偶然者兼沙縣亦在四山環合之間。舊隷於此。汀之與沙。皆紀其實耳。唐書地理志云。

汀州始新羅。大曆四年遷白石。則是置郡之後才一遷耳。乃今自新羅之外有兩舊州。一在上杭縣北十五里一在州東五里。而耆舊相傳皆以為

三遷。豈史氏之闕之耶。唐書云。大曆四年遷白石。而唐會要乃云大曆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移汀州於長汀縣白石鄉。地志是大曆四年移束

坊口。後十年陳劍奏移今治。宋朝會要載上杭縣至道年徙鱉砂。咸平二年徙語口。嘗考之。自丙申至己亥僅四年。豈應兩遷耶。問之長。則曰蓋

鱉沙團之語口渡耳。非兩地也。惜無證據。姑兩存之。唐志云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自今考之。州之南境舊為新羅縣。隷泉州。北與石城。南豐

將樂。建郡。泰寧。為鄰。南豐隷撫州。而建郡猶未建。諸縣所隷非撫即禍。時閩中止福建泉三郡耳。故以福撫二州言。而四山崇峻盤互交鎻。其民獰

獷。郡盗屢作當時謂之山洞固宜。按舊圖經載。開元十三年福州長史唐循忠。携誘逃户三千人奏置汀州而唐志云開元二十四年今詳考之。

十三年因居民羅令紀之請。置黄連縣。即令寧化。二十四年始開福撫二山洞置州。則二說各有所指云。先正諸公條陳本州利病事宜。淳熙十

三年福建安撫趙公汝愚奏。乞行鈔鹽箚子。節要臣檢照嘉祐之時。本路鹽法并係自差官兵般運。至上四年軍召募客人抹鈔算請。至建炎紹興

間。汀劍盗賊。商旅不行。權令般運出賣。自後弊物日甚。至乾道八年本路漕臣陳峴建議行客鈔。當時不數日間。轉運司已賣鈔鹽。幾及遞年所賣

全額之數。而汀州客鈔遍賣緩滯者。蓋是四郡通行客鈔。互相侵奪。實非鈔法之弊。今若用四方之策。專行鈔法於汀州一郡。則無前日互相侵奪

之弊。仍於將樂沙縣各置轉般倉召募稅户搬鹽。或依嘉祐舊法。廣行儲蓄。以俟本州措置遍賣。除分隷諸司錢外。盡數還州縣先作歲計。恐或不

足。今措置增給鈔鹽六十萬斤為之補助。則於諸司及州縣谷無虧損。委是經乆可行。淳熙十四年運使王公回。乞先行汀州經界箚子節要紹

興間。本路八州。已經界者五。惟漳泉汀以何白旗等作過之後。朝廷恐其重擾。權行住罷。漳泉從來富庶。未見其病。獨臨汀凋瘵受病最深今若不

行經界。臣恐十年之後。官民俱病。不可為矣。欲望先行汀州一郡。淳熙十六年。汀州布衣雷衡陳經界鈔鹽利害。節要臣伏睹本州六縣生靈乆

困。淳熙間帥臣趙汝愚。漕臣王回。屢乞行臣本州經界鈔鹽。整頓瘡痍。上俞其請。經今三年。未見措置切恐朝廷謂經界工費煩重。鈔法虧折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