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8647.pdf/11

此页尚未校对


更安之。四事見來江志。髙岳。淳化五年為安仁縣令。奏乞撥衡陽縣浦陽里。衡山縣興德鄉入本縣。仍自用已俸移縣治于香草平。父老立廟祭享。至

今號髙長官廟。彭璟。元祐七年知常寧縣創新縣學。杜煥。紹聖元年以右宣德郎知常宣縣。因新學。定規矩。以勸勉學者。見本縣學記。張辟光

熈寧二年著作佐郎知衡陽縣。坐于議岐王建外邸事。降湖南監當。鄒庸字澤民。熈寧七年為來陽令。邑人宜之。嘗謁杜祠。嘆其不類。更塑甫像。以

聶令配享。劉摯謫監鹽倉。與庸唱和。摯稱其詩思敏捷。王定民。字佐才。毫人。元祐三年以左奉議郎知衡陽縣。兼權教授。葺煥學宇。又爲勸學頌

以勉學者。王時升。字濽中。紹興十八年知衡陽縣。在縣凡六載。終始以廉惠聞。治有遺愛。侯寘。髙宻人。為來陽令。創建縣學。唐燁金華人。開

禧三年知衡陽縣。創建縣學。貢舉。貢院。解額。題名貢院。在州南雁峯門外。州舊無試院。歲大比即南門學舍為試所。隆興初知州事王

以詠遷學于石皷。因以舊學為貢院。凡為屋一百二十間解額。自景祐以前不可考。寳元間六人慶曆元年十人。五年十三人。八年以後。至嘉祐

元年十四人嘉祐三年七人。五年至治平三年皆八人熈寧二年至崇寍元年十二人或十一人。後頒舍法于學歲貢六人。大觀以後至宣和貢七

人。或六人宣和五年罷舍法復科舉。取十六人紹興七年别增流寓一人。十四年至二十三年流寓取二人。紹興丙子以後流寓混試。遂定取十七

人至嘉定癸酉創酃縣增取一人。今定以十八人為額國初開寳二年。始詔荆湖。及四川山南舉人。徃來給劵。其後未詳住給歲月。當考。郡人由進

士舉登第者。自國初至景德無記録可考大中祥符元年。鄭向以省元擢甲科主景祐元年張唐卿牓。所薦士皆中第。鄉人號為渾化。至今耆老猶

能道其事。今自鄭向以下著其姓名。得百有一人。或兄弟同升。或父子繼踵。二百餘年之間。相望不絶。亦可謂盛矣。鄭向。看元大中祥符元年姚

曄牓。衡陽。鄭平。天禧三年王整牓。衡陽鄭本。天聖五年王堯臣牓鄭紓。天聖八年王拱辰牓。衡陽。蔣中庸。衡陽。黄師道。衡陽。師旦之兄。劉弼。衡陽

李惟賢。衡陽。許上善。來陽。曹起。未陽黄師旦。右景祐元年張唐卿牓。衡陽師道之弟周汝礪。黄師古。右寳元元年吕溱榜。衡陽師道從兄弟。胡緽。

衡陽湯盛。常寍曹嬊。來陽蔣祺。衡陽齊術。右慶曆六年賈黯牓。衡陽。李顔皇祐元年馮京榜。曹師尹。衡陽李脩。右皇祐五年鄭獬榜。陳賡嘉祐二年

章衡牓鄭革。賜同三禮出身衡陽李曰宣。嘉祐四年劉燁榜。衡陽劉弈嘉祐六年上俊民牓鄭總治平四年許安世榜曹裕熈寧九年徐鐸榜。來陽許遵。來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