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9765.pdf/5

此页尚未校对


比涪翁僰道歸。閲世雲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圍。秪憐歲晚龍方卧。不放銀濤百尺飛。公題云。眉山李某來游。留詩巖壁。庚午歲十月二十二日。

恨不睹垂瀑之竒耳范石湖大全集疇昔中巖一夢殘。下巖風景亦髙寒。峽中無處堪停棹。雨後今朝始𠋣欄。不用苦求毫相現。秪教長挂水簾看。山

僧勸我題蒼壁。坡谷前頭未敢刊李流謙澹齋集掃雲躋絶磴。𠋣竹破蒼苔。凍澀冰簾捲。塵侵佛閣摧。僧殘無給侍。墨妙雜輿臺。就使匆匆去。猶勝

不一來韓淲澗泉集中平峯下巖。可坐百客。絶頂尤竒。 臨水旣凝竚。望崖試徘徊。榜舟一以渡。露晞嵐影開。矯首與人居。直上無飛埃峭壁過鳥

道。老樹相縈迴。下訪隱者廬。敗堵留巖隈。亂草蔽嵌空。停泉照崔嵬。因知勝絶地。使我心悠哉。誓當如龐老。舉家為此來馮縉雲先生集題雲安下

巖。 繫纜江沙靜。杖黎巖谷春。花依竹色好。草入漲㾗新。占笋苔初破。嘗梅客遽顰。篙師勿撾皷。幽興苦留人。 曩游成斷夢。再至是陳人。覧景追

前迹。尋詩拂舊塵。孤松難破凍。細草易生春。晴日江天好。凭欄愁更新。下巖金華府志下綢巖。在浙江金華府義烏縣。

唐地理志。武德四年。以義烏縣置綢州。因綢巖以為名。上下巖元劉將孫養吾集上下巖。一巖空空碧。一巖英英白。横

穿左右室。如建東西宅昂藏厦屋覆嵌竇壁竒崛上光下為土。平地固無别。上下牢巖明州府志上下牢巖。在明

州府奉化縣南三十五里上巖壁立下巖回顧後巖嘉定州圖經志後巖。在邛州大邑縣鳳凰山下七八里。水尤竒絶。又輿地紀勝

云陸游南津勝因院亭子詩云明當還成都塵土埋馬跡後巖在眼中飛去無羽翼後平巖延平府志後平巖在福建延平

府將樂縣梅岐里西都産桃其味甘甜當春時花開爛熳青紅相間中有瀑布泉。逺望如武陵僊境半巖池州府志半巖。在直隷池

州府。李元方刻有侍巖。謂齊山大小泉凡十一而半巖為勝。巖壁之號曰十五。而有侍為大。凡壑之號九。而上清為最。凡洞之號十四。而潜虬為竒

有洞五曰半巖。曰竒隱。曰子昭。曰妙峯。曰紫微。而翠微特髙。即杜牧九日所登者。半丈巖張翥蛻庵集半丈巖。 巖岫重

還掩。中藏小洞虛。雲生半席外。地割數弓餘。分坐容棋局。留題徧漆書。石門瑶草滿。恐是古仙居。三巖九江府志三巖。在九江府

彭澤縣東北半里。丫頭山有三巖。初皆名寳陀。後黄山谷愛之。分三曰。補陀。伏僊。雨花廣信府志在廣信府永豐縣東五十里。屬周安鄉四十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