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0115.pdf/10

此页尚未校对


㫖 太平字允中初姓賀氏名惟一。後賜姓蒙古氏名太平仁傑之孫勝之子也資性開朗正大雖在弱齡然如老成人。甞授業於趙孟頫。文宗召

為工部尚書至正五年。遷宣徽院使。六年帝請擢居近職。七年。詔特賜姓而改其名遷中書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太平左丞相。明年正月。詔脩后妃

功臣傳九年七月罷為翰林學士承㫖 達識帖睦迩字九成。㓜與其兄鐵木兒塔識俱入國學為諸生讀經史悉能通大義尤好學書。初以世冑

補官為太府監提點擢治書侍御史。以言罷。除樞宻院同知陞中書右丞翰林承㫖。 巙巙字子山。康里氏㓜隷業國學愽通群書其正心脩身之

要得諸許衡及父兄家傳長襲。宿衛風神凝逺。制行峻潔。望而知其為貴介公子始授承直郎遷兵部郎中拜監察御史。復除江南行臺治書侍御

史未行留為金章閤學士。復留為大學士。知經筵事。尋拜翰林學士承㫖。文用字。彦俊之第三子也。生十𡻕。父死長兄文炳教諸弟有法文用學問

早成弱冠試問賦中選遷大司農時欲奪民田為屯田。文用固執不可。遷為翰林學士承㫖。 王思廉字仲常。㓜師太原元好問。至元十年。董文忠

薦之。世祖問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賢。對曰。郷人之善者稱之也。遂召見授符寳局掌書每侍讀。帝命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兒。太師月赤察兒御

史中丞撒里蠻。翰林學士承㫖掇立察等。咸聴受馬。歷官至太子賔客。仁宗即位。以翰林學士承㫖資善大夫致仕卒。贈翰林學士承㫖。資德大夫。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右丞上護軍。追封衡山郡公。謚文恭。 王惲。字仲謀。衛州汲縣人。曾祖經。祖字。仕金。官敦武校尉。父天鐸憚。至大初。以律

學中首選。仕至户部主事。大德八年六月卒。贈翰林學士承㫖。資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謚文定。 張孔孫。字夢符。其先世出遼之烏若部。為金人

所并。遂遷隆安。父之純。為東平萬户府叅議。請老還家。拜翰林學士承㫖。資善大夫致仕。 劉庚。字熈載。洺水人五世祖逸。以郡吏。治獄有陰德。祖

肅。為右三部尚書。庚㓜有文名。師事翰林學士。至大德二年。遷禮部尚書。仍兼翰林學士。尋拜侍御史頃之。還翰林學士承㫖。兼國子祭酒延祐元

年。復為承㫖。 陳顥。字仲明。其先居盧龍。有名山者仕金。為謀克監軍。大祖得之以。為平陽等路軍民都元帥。子孫徙清州遂為清州人。顥㓜頴悟

日記誦千百言稍長游京師登翰林承㫖。 梁曾字貢父。燕人。祖守正。父德曾少好學日記書數千言中統四年。以翰林學士承㫖王鶚薦辟中書

左三部令史。三轉為中書省椽。 耶律希亮。字明甫。楚材之孫。鑄之子也先世皆讀儒書。九𡻕能詩賦。至大二年。武宗訪求先朝舊臣特除翰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