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0115.pdf/11

此页尚未校对


士承㫖。資善大夫尋改除翰林學士承㫖。詳本傳趙世延。字子敬。其先雍古族人。天資秀發。喜讀書。究心儒者體用之學。弱冠。世祖召見。俾入樞宻

院御史臺肄習官政。至大三年。尋陞翰林學士承㫖。詳本傳。歐陽玄。字原功。其先家廬陵。與文忠公修同所自出。其母李氏親授孝經論語小學諸

書。八𡻕能成誦。日記數千言元祐元年。詔設科取士。明年。賜進士出身。調太平蕪湖縣尹。帝以玄歷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諭㫖丞。相。超授爵秩。遂

擬拜翰林學士承㫖。已而乞致仕。帝不允。復拜翰林學士承㫖。屢乞致仕不允。仍前翰林學士承㫖。進階光禄大夫。至元十七年。卒於崇教里之寓

舍。 李。好文。字惟中。大名之東明人。登至治元年進士第。為翰林國史院編修。乆之陞翰林學士承㫖。皇太子深敬而嘉納之。後屢引年。及至仕。辭

至再三。遂拜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以翰林學士承㫖。一品禄終其身。劉敏中。字端甫。濟南章丘人。㓜卓異不凡。年十三。語其父景石

曰。昔賢足於學而不求知。豐於功而不自衒。此後人之所弗逮。父竒之。郷先生杜仁傑愛其文。咸称之。敏中甞與同懠各言其志曰。自㓜至老。相見

而無愧色。乃吾志也。至元十一年。由中書椽擢兵部主事。拜監察御史。為淮西肅政廉訪。使。轉山東宣慰。使。遂召為翰林學士承㫖。 陳思謙。字景

讓。其家世見祖祐傳中。思謙。少警敏好。學。凡名物度數。綱紀本末。考訂詳究。尤深於邵子。皇極經世書。文宗天曆初政。收攬賢能。丞。相髙昌王亦都

護舉思謙時年四十矣。召見興聖宫。授典寳。尋為集賢侍講學士。以年近七十。上章乞老不𠃔。仍授御史中丞。卒贈宣猷秉憲佐治功臣。翰林學士

承㫖。榮禄大夫柱國。追封魯國公。謚通敏。 亦憐真班。西夏人。父俺伯。以忠勤事世祖。為知樞宻院事。至順初拜翰林學士承㫖。榮禄大夫。遷功德

使。指揮使如故。尋出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未行復為翰林學士承㫖王時以文學顯歷仕中書叅知政事至左丞。以翰林學士承㫖致仕 張

翥字仲舉。晋寧人少時負其材雋豪放不覉好蹴踘喜音樂不以家業屑其意。其父以為憂翥一旦翻然謝客閉門讀書晝夜不暫輟因授業於李

存先生。至正初召為國子助教退居淮東會朝廷脩遼金宋三史為翰林編修。史成遷太常愽士累陞侍講學士搠思監善之除集賢學士俄以翰

林學士承㫖致仕階榮禄大夫。復詔乃以翥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學士承㫖唐元稹集翰林承㫖學士記舊制學士。無得以承㫖為名

者。應對顧問。叅會旅次班第以官為上下。憲宗章武孝皇帝以永貞元年即大位。始命鄭公為承㫖學士。位在諸學士上。居在東第一閤乘輿奉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