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0540.pdf/6

此页尚未校对


乎一世。未離郷邑。已陟禁𡍼。既至闕廷。益隆睿眷。文章足以追復古始。論議足以折𠂻臣工。器無不宜。道素相合。果進陪於大炳。尚未究於逺猷。赫

赫郇旗。當承世業。煌煌周衮。即正台階。某抗迹塵冥。託身鈞播。側聆成命。倍切懽心。 賀舒信道啓。 伏審拜寵内廷。升華左史。英才進用。輿議協

同。恭惟某官。羽儀天朝。冠冕士類。體仁而裕。從容於美氣和風。秉氣以剛。慷慨於危言覈論。踐英臺之雄職。紬金匱之秘文。地嚴清規。忠貫白日。人

皆服其有器識。上方𠋣以爲公卿。果由司憲之尊。遂陟記言之重。持囊簪筆。彌近清光。論道經邦。尚多素藴。想在旦夕。即居弼諧。某祗局東南。宅心

左右。側聆成命。倍切懽悰。 賀曾孝序啓。 𥨸審拜嘉十行。持憲一道。練時之吉。視事有初。共惟懽慶。伏以某官。天資髙明。朝望烜赫。奉欽哉之美

意。握。使者之重權。先生所馳。衆望成聳。諒即趨於召節。豈乆駕於軺車。某罪戾之餘。依仰爲幸。 賀王正仲啓。 伏審顯膺寵數。進掌命書。儒林光

輝。物論慶快。恭惟某官。海宇偉望。朝廷正人。特操立乎天地之間。髙𧨏出乎世俗之表。言與行應。初無乆渝。淵裏自知。清節彌峻。校讎天禄之閣。紬

繹太史之編。方朔瞻詞。董狐直筆。自螭坳之近宻。升鳳閣之髙華。議論足以增重本朝。文章足以宣明上德。發號出令。由此追三代之風。顧問論思。

不日參四鄰之列。某恪居官次。阻望台光。聞成命之已行。撫懦衷而增抃。賀李邦直啓。伏審拜嘉言綍。進職禁林。凡在傳聞。莫不欣喜。恭惟某

官。天資聦敏。物望清明。篤實發乎輝光。精㣲先乎廣大。承仙李之華冑。丁育莪之盛辰。養成羽儀。自致霄漢。賢科决策。有公孫晁董之文章。信史屬

辭。繼左氏遷固之筆削。遂升法。從。以掌命書。鳳閣擒華。始更嵗籥。金坡入直。益峻官聮。極儒者之榮名。厭天下之公論。佇由内相。即踐近司。某身繫

江湖。迹遥屏著。側聆成命。倍切懽悰。代賀李南公啓。 光奉茂恩。榮參外計恭惟懽慶伏以某官天儲秀氣時企絶游所臨皆宜自任以重太上

講裕民之政。明公宣出使之華。從容方綜於事功。赫奕就兼於漕挽。騏驥千里。式當遵路之初。鴻鵠髙飛。佇展摩霄之勢。顧惟壤接。幸託鄰庥。更冀

保調。别迎寵渥。 賀青倅監丞啓。 伏審就領命書。出監東郡。共惟慶慰。伏以某官。静而鎮俗。端以儀朝。貴重金閨之英。平直玉律之議。暫兹補外。

當已戒塗。某備員庠中。託迹府下。即依盛德之庇。預極𥝠心之懽。李昭玘樂靜集賀門下馬司。相公啓。 寵膺除詔。進貳納言。多士彈冠。欣見雲龍

之會。都人夾道。競觀衮繡之歸。惟嗣王動欽止之思。而賢者動飜然之意。天惠有道。時丁太平。明良相懽。上下蒙福。共惟某官。生民先覺。當世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