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368.pdf/11

此页尚未校对


好誦陶潜歸去來。嘗患其不入音律。近輙微加增損。作般涉調哨遍。雖微政其詞而不改其意請以文選及本傳考之方知字字皆非剏入也。謹小

楷一本寄上。却求為書抛磚之謂也。亦請録一本與元弼。為病倦不及别作書也。數日前飲醉後作頑石亂筱一紙。私甚惜之。念公篤好。故以奉獻。

幸檢至。 又 令子必在左右。計安勝不敢奉書。舍弟已到官傳。聞筠州大水。城内文餘不知虛的也。屏賛硯銘。無用之物公好事之過。不敢不寫。

裝成送去。乞一覧少事不免上干。聞有潘原秀才以買撲事被禁。是潘正名買撲某與其兄潘丙解元至熟。最有文。行。原自是隹士。有舉業。望賜全

庇。暑月早得出。為此人父母皆篤老。聞之憂恐萬端。公以仁孝名世能哀之否。恃舊干瀆。不敢逃罪。天覺出藍之作。本以為公家寳。而公乃輕以與

人。謹收藏以鎮篋笥。然尋常不揆。以亂道塵獻。想公亦隨手將與人耳。呵呵。 又 某啓。武昌傳到手教。繼辱專使堕簡。感服併深。比日尊體佳勝。

節物清和江山秀美。府事整辦。日有勝游。恨不得陪從耳。雙壼珎貺。一洗旅愁。甚幸甚幸。佳果收藏有法。可愛可愛。拙疾乍到。不諳土風今已復常

矣。子由尚未出眞寸步千里也。未由展奉。尚冀以時自重。與可船旦夕到此。為之泫然。想公亦耳。子由到此須留它住五七日。恐知之。前曾録國史

補一紙。不知到否因書畧示喻。 又 生細酒四器正濟所乏。珍感生酒暑中不易調停極清然閔仲叔不以口腹累人。某每蒙公眷念。逺致珍物。

勞人重費。豈不肖所安耶。所問凌翠至今虛位。雲乃權發遣耳。何足挂齒牙。呵呵馮君方想如所諭。極煩留念又蒙傳示秘訣。何以當此。寒月得暇

當試之。天覺亦不得書。此君信意簡率。乃其常態。未可以疏數為厚薄也。酒法是用緑豆為麴者耶。亦曾說來不曾録得方如果佳録示亦幸。 又

疊蒙寄與酒醋麵等。一一收檢愧荷不可言。不得即時裁謝。想仁明必能恕察。老媳婦得疾初不輕。今已安矣。不煩留念。食隔已納武昌吳尉處

矣。適少冗。不敢稽留來使。少間别奉狀次。 又 見天覺書中言當。世云。馮君有一學服朱砂法甚竒。惟康叔可以得之。不知曾得未若果得。不知

能見傳否。想於不肖不惜也 又 今日偶讀國史見杜羔一事頗與公相類嗟嘆不足。故書以奉寄。然幸勿示人恐有嫌者江令乃尔。深可罪然

猶望公憐其才短不逮而已屢有于瀆。蒙不怪幸甚幸甚 又 章憲今日恐到此知之。杜羔有至性其父河北一尉而卒。母非嫡經亂不知所之

會堂兄兼為澤路判官嘗鞠獄於私第有老婦辨對見羔出入竊語人曰。此少年狀類而夫訊之乃羔母也自此迎侍而歸又訪先人之墓邑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