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368.pdf/21

此页尚未校对


歡。美事美事。但寒門不稱。計與可必不見鄙也。臨行冗甚奉書殊不謹。俟到任别上問次。 又 軾再拜。侄女子獲執箕帚。非獨渠厚幸。而不肖獲

交於左右者。緣此愈親篤矣欣慰之懷。殆不可言。不敢復具啓狀。必不見罪也。聞舍弟談婿之賢。公之子固應爾。侄女子粗知書曉義理。計亦稱公

家婦也。更望訓誨其不逮也。 又 軾啓。叠辱來教。承起居佳勝。適聞中間復微恙。且喜尋已平復。軾比未亦多病。漸老不耐。小放意輙成疾。不可

不加意謹護也。水後彌年勞役。今復聞决口未可塞。紛紛何時定乎。寄和潞老詩甚精竒。稍閑當亦作六言。殆難繼也。未緣會晤。萬萬以時珍重。

又 軾啓。稍不馳問不審入冬尊體何如。想舊疾盡去。眠食益佳矣。見秋榜知八郎已捷。不勝欣慰。惟十一郎偶失。甚為悵然。一跌豈廢千里。想不

以介意。寄示碑刻。作語古妙。非世俗所能仿髴長句偈甚竒。非獨文字甘降。便當北面參問也。近有一僧名道潜。字參寥。杭人也。時來相見。詩句清

絶。可與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義。見之令人蕭然。有一詩與之。録至為一笑也。未由展奉萬萬以時自重不宣 又 軾啓。近遞中辱書。承非乆到

闕。即日想已入覲矣。無緣一見。於邑可知。苦寒尊候何似。貴眷令子各安勝。軾蒙庇粗遣。秋來水災。幾已為魚必知之矣。寄惠六言小集古人之作。

今世未省見。老兄别後道德文章日進。追配作者。而劣弟懶墮日退。卒為庸人。他日何以見左右慚悚而已所要拙文。實未有以應命。又見兄之作

但欲焚筆硯耳。何敢目露。兄淹外既乆。雖與時闊疏。而公議卓然。當遂踐清近也。歲行盡。萬萬以時自重。不宣。 與司馬光 某再啓。特承寵惠詩

序石刻。渺然想見與可襟韵游處之狀。高逺瀟灑。如晴雲秋月。塵埃所不能到。某所以心服者。非特詞翰之美而已。某再拜。 荅趙抃 某别啓。向

以蕪音浼聞。承未鄙誚。過有稱㫖副之佳頌為之讀復數四。益用感慰。其理明語快。到古作者。第嘆服而已。何自珎集下懷瞻咏不宣某祗拜。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三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