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368.pdf/9

此页尚未校对


始行之耳。西事得其詳乎。雖廢棄未忘為國家慮也。此信的可示其畧否。書不能盡區區。 又 示喻宜甫夢遇於傳器事。某間見不廣。何足以質

然冷暖自知。殆未可以前人之有無為證也。自聞此事。而士大夫多異論。意謂中途必一見。得相參扣。竟不果此意。衆生流浪。火宅纏繞。愛賊故為

飢火所燒。然其聞自有燒不着處。一念清净。便不服食。猶其方食不可强使之不食也。此間何必生異論乎。願公以食不食為旦暮。以仕不仕為寒

暑。此默而識之。若以不食為勝解。則與異論者相去無幾矣。偶蒙下問輙以奉廣而已。不罪。 又 少懇干聞不罪。甚好携具野飲。欲問公求紅朱

累子。兩卓二十四隔者。極為左右費。然遂成藉草之樂。為不淺也。有便望頒示。悚息悚息。某感時氣。卧疾逾月。今已全安。但㓜累尚卧。更紛紛也。措

道人名世昌。綿竹人多藝。然可閑考驗。亦足以遣懣也。留此幾一年。與之稍熟恐要知。 又 某欲面見一言者。蓋為君𠋣新法之初。輙守偏見。至

有異同之論。雖此心耿耿歸於憂國。而所言差謬。少有中理者。今聖德日新。衆化大成。回視向之所執。益覺疏矣。變志易守以求進取。固所不敢。若

譊譊不已。則憂患愈深。公行此尚深示知非静退意。但以老病衰晚舊臣之心。欲一望清光而已。如此恐必獲一對。公之至意。無乃出於此乎。輙恃

深眷。信筆直突。千萬恕之死罪。安道公殆是一代異人。示諭極慰喜慰喜又 某再啓。近在揚州入一文字乞常州住。如向所而議。若未有報。至

南都當再三削也。承郡事頗煩齊整。想亦期月之勞尔。微疾雖無甚患。然願公無忽之。常作猛獸毒藥。血盆膿囊觀乃可。勿辜吾黨之望。而快群小

之志也。情切言盡。恕其拙幸甚。所有二賦。稍晴寫得寄上。次只有近寄潘谷永墨一詩録呈。可以發笑也。衲衣尋得。不用更尋累。卓感留意。悚怍之

甚。甘子已拜賜矣。北方有幹。幸示諭。 又 某屏居如昨。舍弟子由得安問。此外不煩逺念。乆不朝覲。緣此得望見清光想足慰公至意。其他無足

云者。貴眷令子各計安勝。甚慰甚慰。比月中前急足逺寄。必已收得略示諭。 又 某啓。一别十四年。流離契闊。不謂復得見公。執手恍然不覺涕

下。風俗日惡。忠義寂寥。見公使人差增氣也。别來情懷不隹。忽得來教。甚解鬱鬱。且審起居隹勝為慰。某以少事更數日方北去。宜興田已問去。若

得稍隹者。當扁舟逕徃視之。遂一至湖見公固所願。然事有不可慮者恐未能徃也。若得請居常。則固當至治下。攪撓公數月也。未間惟萬萬為時

自重。 又 某再啓。别諭具感知愛之深。一一佩刻董田已遣人去問宜興親情若果爾當來舟逕徃成之。然公欲我到吳興。則恐難為不欲盡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