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619.pdf/9

此页尚未校对


甘草半兩。右末入鹽點服。

棖湯。     棖子十箇。    乾山藥一兩。   甘草二兩。鹽四兩炒。   白梅四兩。捶碎去仁核。

右先用棖子。山藥。甘草。白梅。一處研細。捏作 餠子。焙乾為末。入檀香半兩。尤佳。

桂花湯。     黄桂花三斤。揀淨。去青柄。研細。以瓷器盛貯覆合略蒸花。     乾薑一兩。   甘草一兩略炒。

右末和匀。量入炒鹽。盛貯莫令漏氣。如常點服。醍醐湯。     神曲二兩。    鹽十兩炒。   官桂二兩。

甘草七兩。   烏梅八兩洗搗碎。乾薑三兩煨。右先將五味焙乾為末。後入炒鹽和匀作一處。新磁罐收。

洞庭湯     真橘皮四兩。不去白。去蒂。研作小錢大。冷水浸一宿。曬乾。     生薑四兩。淨洗。

右將薑與橘皮同淹一宿。曬乾。焙乾。入甘草一兩 三錢。炙黄。好白鹽梅二十箇去核。以白麵拍作片 子。無油銚内煿乾。入炒白鹽一兩半。同一

 處為末。沸湯點用。木瓜湯。     生薑四兩取汁。 木瓜十兩。    白鹽五兩。

甘草五兩。   紫蘇十兩。右炒薑鹽拌和蘇瓜甘草三日取出曬乾為末。沸湯點服。手足酸服之

妙。又一方加縮砂山藥炒為末。消 食化氣壯脾。韻梅湯。     半黄梅百箇。捶去仁。       青椒四兩。揀

淨秤。     薑一斤 。去皮研。甘草。四兩。炙為末。 鹽半斤。右件安净鉢内。一處拌匀。烈日曬半月。以色變稍 紫為度。更約度稀稠

得所為佳。須用曬半日月安净 瓶内點用。已上諸方。皆得之秘傳。宜供湯藥之用。

熟水。 稻葉。榖葉。楮葉。橘葉。樟葉。皆可采陰乾。紙囊懸之。用時火炙使香。湯沃。暴其口良乆

前朝翰林院定熟水。以紫蘇為上。沉香次之。麥門冬又次之。蘇能下胸膈滯氣。功效至大。炙蘇須隔 竹紙不得翻。候香以湯先泡一次。傾

却再泡用。大能分氣極佳。晨朝補養藥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