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906.pdf/45

此页尚未校对


熈初。趙侯彦恂始之。陳侯曄成之也。 通莊橋。

在城外通衢之中橋下之流乃育德泉支派自

諫議坊出會于江建置規模一與通匯同。而扁

微異者。匯以水名。莊以衢名也。爾雅六達謂之

莊。九達謂之逵。泮水橋。高跨蓮池。以木為之。

廣一丈。長五丈端平丙申。郡侯留元長鼎建。

浮橋。舊在龍津門外。白馬祠前。今廢。 湖光橋。

在此山海陽湖上。始元水部𦈱自𤱵陵来遊鑿

湖潴水光浮面。作橋水石 間。一望平掌。𢟍年

既久。泥土填叠。湖不如曩時之廣。而橋亦隘也。


通濟橋。州南五里蓮花潭上。石甃橋下之流。自

舊錢監出。下注深潭。通廣州路。 三橋。在流沙。

距天関門十里。其水為奉化之支流。石勢參差。

凡三跨而後達岸。故曰三橋。 通陽邑。 石陂

橋。在清水津外三里。石甃。上流為三橋水。下流

注于深坑。路通湖南。 深坑橋。在北津外數步。

石甃。通湖路。 新土橋。在北津外三里。石甃。通

湖南路。 風溪橋。在下盧。石角木架。通湖南路。

安濟橋。在西岸市。石脚跨下盧。水通湖南路。

會福橋。當永福安福嘉福三里之衝石甃。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