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980.pdf/12

此页尚未校对


重修圖志在郴州桂陽縣東北高三百餘丈。上有仙人池。異人修練之所。絶頂一望章貢瞭然在目。縣官到罷之日。天色明麗。此山突出雲端則以

為顯達之占退田嶺靖州志靖州去綏寧縣西四十里。鐵關嶺𢖍陽縣志去城西南五十里高

聳數里。上有聖巖水旱求禱有感古有祠潭流嶺輿地紀勝類要。在藍縣北一百三十里。出銀鉛砂礦今廢。

隍嶺輿地紀勝在来陽縣即羅訓隱居之地。橋梁嶺𢖍州志在酃縣西驛路從此經過去縣三十里

舜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東安縣西二十五里。有舜廟在焉。諸葛嶺元一統志在東安縣南三里劉先生

為荊州牧遣諸葛亮督零陵長沙桂陽三郡調賦以供軍實嘗屯駐于此故名五峯嶺元一統志在永州東安縣資福寺之

側怪石林立。上有五峯亭。盡覧一縣江山之秀。故名。黄龍嶺輿地紀勝在永州北二百里。唐順宗朝有申天師者居其下即

黄龍觀也。金紫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東安縣北居邵陽武岡二縣界雷劈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

東安縣北四十里。新寧縣界昔傳山本峻絶無路始因雷劈而開。湖口嶺元一統志在永州東安縣東二十里。有泉冷如

{{雙行註文|氷。鳴水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零陵縣。距城南一百一十里有瀑布水聲聞數里。故名。地接全道二州界。

蘖嶺元一統志在永州府零陵縣。距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其山接道州黄蘖洞。一在連州府桂陽縣。郡國志云。盧水北出黄蘖嶺

復有進水出焉太平寰宇記。白芒嶺郡縣志在道州江華縣西。亦名毗渚五嶺之一也。永明嶺

郡縣志在道州永明縣。舊名都龐。五嶺之一。同山嶺元一統志在永明縣東南四十里興化鄉。其高半都龐。周四十里。界

永平江華營道間。五季郡守晞利乃於同傍加金請興坑冶連歲勞擾。民。以為病後廢。黄甲嶺元一統志本名寒拍町。在

永明縣南三十里。興化鄉。皆青石無峻嶺。有歐陽氏居其傍。登進士科故訛為今名。長標嶺元一統志在永明縣南三十里。

興化鄉。亦名重疊嶺。都龐嶺元一統志在永明縣諸山之最高大者。在道州府永明縣北五十里。允山鄉東掩山。西南連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