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980.pdf/5

此页尚未校对


吉縣界吳讓皇順義二年遣將唐斌駐兵于此故名羊頭嶺旌川志在旌德縣南五十里通貴鄉嶺陽接蹟溪界。未知其名

之故。今近地有中羊下羊九墾嶺旌川志在旌德縣南五十里高十里。闊十里嶺上凡有屈者九。九屈

旌川志在旌德縣西六十里。高十里。闊六里嶺凡九曲故名。鵲嶺宣城志在旌德縣西七十里。通貴鄉。嶺西接太平縣

{{雙行註文|界麈嶺宣城志去寧國縣西七十里道通新安嶺險峻按越國汪公行實云兵至麈嶺時大暑士馬皆渴公以戈鐏石得泉後人

因加浚鑿石上有馬足迹。又有蔵馬洞。在嶺之右。嶺多麈鹿。故名。千秋嶺宣城志一名宣千秋。在寧國縣東南一百五里。

高三百丈周囬一百餘里舊経云山谷幽深映蔽白日雖夏如秋。因以為名然千秋之名其来已乆羅隱送梅處士歸寧國詩云。想望千秋嶺上雲。

山巓有仙人圍棊石土人以雲氣有無驗晴雨山麓之北有雲梯村。宋隱士吳嚼臘居此五代史。梁乾化三年吳招討李濤出千秋嶺攻吳越衣錦

軍錢鏐以其子傅瓘為北面應援使嶺道險狹傅瓘使人伐木以斷其後撃吳大敗之嶺與臨安府於潜縣接境。臨安志在新城縣北五十里與寧

國接境上有泗洲庵資治通鑑後梁太祖紀乾化元年吳行營招討李濤。帥衆二萬出千秋嶺。攻吳越衣錦軍。自杭州東南渡千秋嶺則至杭州

臨安縣薛史。梁開平二年改臨安縣廣義鄉。為衣錦鄉葆光録世宗少時帥師戰淮人於千秋嶺。大克之。唐趙嘏詩知有巖前萬樹桃。未逢摇落思

空勞。年年盛發無人見。三十六溪春水高。宋晁無咎詩永日倦高躋。盤囬四望迷。松根危抱石。嶺路曲隨溪。馬腹飛雲薄。山腰遇雨低。陰崖不可度

誰此構長梯。宋虞儔尊白堂集輕陰漠漠雨班班。嶺上風来一解顔。已是去天才尺五。却令緩步有躋攀。飛泉百道縈羅帶。列岫千峯擁翠鬟。應是

北堂春正滿。幾囬回首望家山。宋沈興求文集錢氏嘗築四壘以限江南北者盗發旁近復於此守禦。 山河四塞限中原籬落而今不復存。豺虎

晝行何日息。但餘征戍滿荒村。 吳越江南絶壁間。可憐爭國似蝸蠻。百年父老陶王化。尚記流傳一醉顔。石鳬嶺

志在寧國縣二十里。涇水出焉。山多碎石。高下起伏如鳬鴈。大鰲嶺宣城志在寧國縣西南三十里。涇水出焉。其源為穰

溪。高十五里。周回五十里。形若巨鰲負載。即今之穰嶺也。三門嶺宣城志在寧國縣北二里。高十里。為縣治来山。至嶺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