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399.pdf/2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二千三百九十九一送

仁宗

李燾續通鑒長編慶曆二年春正月庚戌。詔近分陝西緣邊爲四路。各置經略安撫招討等使。自今路分部署鈐轄以上。許與都部署司同議軍事。

路分都監以下。並聽都部署等節制。違者。以軍法論。詔河北京東西。民間以歲不稔。伐樹撤屋鬻賣甚多。宜令轉運司以省錢依價收市。修盖新

添軍營。又詔京西轉運司。速發省倉粟。貸民。户二石。此並據朔曆辛亥。詔武成節度使。同平章事。駙馬都尉柴宗慶赴本鎮。權御史中丞賈昌朝言

宗慶前在鄭州。貪污不法。若更令赴本鎮。恐益以殘民。乃詔宗慶仍留京師。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李志勛。落職降監。當初志勲爲京城東巡檢。

累獲賊。因擢爲閤門祗候使捕浙東軍賊鄂鄰。而所過逗遛不行。故責及之。詔麟府路。兵馬罷癃不任征役者。徙近裏州。以省邊費。癸丑。知慶

州范仲淹。請給樞宻院宣及宣徽院頭子空名者。各百道緩急書填。以勸賞戰功。及招降蕃部。從之。按仲淹奏議乞宣頭乃議攻守二策貼黄。實録不載

二策。獨載貼黄不知何也。二策已附去年十一月。仲淹又言朝廷每有機宻。文字。下都部署司。緣本司官員數多。難以衆議。乞止下經略招討司。貴不

漏洩。從之。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奏。今報可。丁巳。命翰林學士聶冠卿權知貢舉。初端明殿學士李淑侍經筵。訪以進士詩賦策論先後。俾以故事

對。淑退而上奏曰。唐調露二年。劉思立爲考功員外郎。以進士止試策。滅裂不盡其學。請貼經以觀其學。試雜文以觀其才。自此㳂以爲常。至永隆

二年。進士試策雜文。通文律者始試策。天寳十一年。進士試一大經。能通者試文。又通而後試策五條。皆通爲中第。建中二年。趙賛請以時務策五篇。

論表賛各一篇。以代詩賦。大和三年。試帖經略。問大義。取精通者。次試論義各一篇。八年禮部試以帖經口義。次試策五篇。問經義者三。問時務者

二。厥後變易。遂以詩賦第一場。論第二場。策第三場。帖經第四場。今陛下欲求理道。不以雕篆爲貴。得取士之實矣。然考官以所試分考。不能通加評

較。而每場輙退落士之中否。特係於幸不幸爾。願約舊制。先策。次論。次賦。次帖經墨義而敕有司并試四場。通較工拙毋以一場得失爲去留。詔有司

議。稍施行焉。此議按本志與罷殿試相聯書之。不得其時。今附命官知貢舉後淑以慶曆元年六月。出知許州矣。自元昊反。聚兵西鄙並邊入中。芻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