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399.pdf/4

此页尚未校对


胡盧泉。今屬賊界。爲義渠朝那二郡之交。其南有明珠滅藏之族。若進兵據胡。盧泉爲軍壁。北斷賊路。則二族自安宜無異志。又朝郍之西。秦亭之

東有水。洛城亦爲之限。今策應之兵。由儀隴二州。十驛始至。如進修水洛。斷賊入秦亭之路。其利甚大。非徒通四路之勢。因以張三軍之威也。臣謂

守以土兵則安者。以其習山川道路之利。懷父母妻子之戀。無乆戍之苦。無數易之弊。謂守以東兵則危者。盖費厚則困于財。戍乆則聚其怨。財困

則難用。民力日窮。士心日離。他變之生。出於不測。臣所謂攻宜取其近。而兵勢不危。守宜圖其乆。而民力不匱。招納之策。可行於其間。今奉詔宜令

嚴加捍禦。觀釁而動。與鄰道協心。而共圖之。又睹赦文。謂彼無騷動。則我不侵掠。臣恐賊寇一隅。逺在數百里外。應援不及。須爲牽制之策。以沮賊

氣。至時諸路重兵。豈能安坐。如無素定之畫。又無行營之備。恐當牽制之時。茫然無措。雖見利而莫敢進。雖觀釁而莫敢動。寇至愈盛。邊患愈深。叛

亡之人日助賊筭。不可不大爲之謀也。願朝廷於守策之外。更備攻術。彼寇其西。我圖其東。彼寇其東。我圖其西。寜有備而不行。豈當行而無備也。

所謂備者。必先得宻㫖。許抽將帥便宜從事。并先降空名宣頭之類。恐可行之日奏請不及。臣前曾遣人入界。通徃來之問。或更有人至。不可不荅。

如朝廷先降宻㫖。令徃復議論。歲年之間。當有成事。若謂邊將之耻未雪。而不欲俯就。臣恐諸路更有不支。其耻益大。賊或潜結諸蕃。并勢合謀。則

禦之必難。且自古兵馬精勁。西戎之所長也。金帛豐富。中國之所有也。禮義不可化。干戈不可取。則當任其所有。勝其所長。此霸王之術也。臣前知

越州。每歲納稅絹十二萬。和買絹二十萬。一郡之入餘三十萬。儻以啖我。是費一郡之入。而息天下之弊也。詔陝西諸路經略招討司參議以聞。據

范仲淹奏議。先議攻守二策。因梁適賣田赴闕。詔荅仲淹。令與鄰道互相應援。故仲淹復上此。實録削其前議。但存後章。今前議已附去年十一月

末。癸未。詔磨勘院。自今提點刑獄朝臣代還。列功過三等以聞。上等。除省府判官轉運使副。中等。除大藩一任。然後升陟之。下等降知州。又詔御

史臺舉屬官事。太常博士以上。兩任通判三人中。御筆點一人。如聞難於得人。自今聴舉一任通判。及三丞該磨勘者二人選之。甲子。詔河北河

東陝西轉運司。體量知縣縣令幕職官老疾不任事者。以名聞。詔自今南郊。臣僚在假不赴朝參者。無得奏乞骨肉恩澤。乙丑。詔以同州沙苑

監牧地爲營田。又詔府州擇建安指揮之材勇者。爲揀中建安指揮。以隷禁軍。丙寅。詔奉使契丹不得輙自賦詩。若彼國有請者聴之。丁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