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463.pdf/13

此页尚未校对


所保。其界有青石嶺。嶺多美土。每軍人耕穫。屢爲蕃寇掠奪。祐請修築議者是非相半。祐决城之。功畢。時方以爲大利。八年七月。以中受降城及

所管騎士一千一百四十人。隷于天德軍。十月卒丑。以普潤鎮兵四千人。割屬涇原節度使。仍分靈武道鹽州隷夏州。自夏州至豊州。初置八驛

先是迴鶻自領部落南過磧取西城。防禦使周懷義表至。朝廷大恐。以爲迴鶻聲言討吐蕃。意是入寇。宰臣李吉甫以爲迴鶻入寇。且當漸絶和事。

不應使來犯邊。但湏設備。不足爲慮。因請自夏州至天德軍。置廢館一十一所。以通緩急。又請發夏州騎士五百人營於經經故城。應援驛使。兼護

党項。帝悉從之。九年五月庚申。勑天寳中宥州寄理於經略軍寳應。已後因循遂廢。由是昆夷屢擾。党項靡依。蕃部之人。撫懷莫及。朕方弘逺略。

思復舊規。宜於經畧軍置宥州。仍爲上州。在郭下置延思縣爲上縣。屬夏綏銀觀察使。時宰臣李吉甫又上言。國家臼置六胡州在靈鹽界内。開元

中廢六州置宥州。以寬宥爲名。領諸降户。天寳末。宥州寄理於經略軍。蓋以地形居中。可以總統蕃部。比以應接天德。南援夏州。今經略頴靈又不

置軍鎮。非舊制也。於是復置宥州。理經略軍。十五年正月乙未。以邠寧節席使李光顔充都勾當修築鹽州城。及防遏等使。鹽州刺叟李文恱爲

副。九月癸丑。麟坊奏發兵五百人赴寨門防擬。十月。吐蕃入寇東川節度使王涯上言。臣當道出軍。逕入賊腹。有兩路。從龍州清川鎮入吐蕃界。

直抵故松州城。是吐蕃舊置節度之所。一路從綿州威蕃栅入蕃界。直抵栖鷄城。是吐蕃險要之地。涯又陳備禦吐蕃事宜。曰。臣伏見方今天下無

犬吠之警。海内同覆盂之安。每蕃戎一警。則中外咸震。至陛下有旰食懷之憂。斯乃臣等居大官受重寄者之深賁也。雖承詔發卒。心馳寇庭。其

於爲國討除。使戎人創艾晝夜思忖。何補涓毫。所以慺慺愚心。願一陳竭。臣觀自古長榮。照然可徵。在於實邊兵。選良將。明斥候。廣資儲。杜其姦謀。

險其走集。此朝之士大夫皆知。不獨微臣。只在舉行之耳。然臣愚見所及猶欲布靈者。誠願陛下不愛金帛之費。以釣此虜之心。臨遣信臣。與之定

約曰。大戎悖亂負恩。爲邊鄙患者數矣。能南制而伏之者。唯在北蕃。如能發而深入。殺若干人。取若干地。則受若干之賞。開懷以示之。厚利以喻之。

所以勸聳要約者。異於他日殊甚。則匈奴之銳可得出也。一戰之後。西戎力衰。然後選練驍雄。乘便翦樸。此誠制之一竒也。穆宗長慶元年。正月。

夏州奏浙東湖南等道防秋兵不習邊事。准詔留其器甲歸其人。敬宗以長慶四年。正月即位。三月甲戌。夏州節度使奏於蘆子關北木瓜嶺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