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624.pdf/15

此页尚未校对


選。昨申明諸州軍。及監司下差置凖備差。使不釐務。及嶽廟内。二廣荆湖南北京西路見牓闕次。已承乾道七年。六月九日指揮。令經州軍。陳乞指

射。其指揮内。即無該載大使臣明文。奉聖㫖依侍郎右選。已得指揮。乾道七年。八月十六日。都省箚子。將大小使臣。應年㭍拾以上。審察得精

力未衰之人。自依條法注監當窠闕。如係從軍立功發遣離軍到部。係年㭍拾。精力未衰。止行注授凖備差使不釐務。及嶽廟壹次即不得將非從

軍立功人。一例衮同注授。乾道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樞宻院奏。吏部侍郎。兼權尚書張津箚子竊見諸軍立功。重傷殘廢疾病大小使臣校尉。揀

汰離軍添差壹任回。許指射嶽廟之後。更不許陳乞。縁從軍之人。因戰鬬重傷。若遽爾失禄。便見狼狽。欲望聖慈。特降指揮。如有似此之人。不以

立功次數。付身圓與不圓。並許指射。見牓壹年以上。經使不釐務。凖備差使指使。聽候使喚。及嶽廟無人願就窠闕内。更行陳乞壹次。如至日有本

等人願就。先注本等人奉聖㫖依奏。淳熈元年。十月四日 勑。吏部狀。本部勘會。行在三衙揀汰大使臣。即以立功次數。到軍年月日。先後從

上集注。如立功叄次以上。注諸州軍凖備差使。立功兩次注廵檢。下使臣。立功壹次。并不曾立功人。注聽候使喚内正使。立功叄次以上。曾經關陞

親民資序人。即與添差都監。並不釐務。其間實有輕重不均去處。今將均去處今將均撥揀汰離軍。合入路分。逐一酌量輕重。分作伍等。重别立定

員額。許差壹政待闕。各以拾分為率。大使臣貳分。小使臣校尉伍分。副尉下班祗應叄分。其大小使臣。依此限員差注。如不足聽通融分撥。如將來

或有改易創置駐箚去處。即比附本路均撥内減半免差。指揮更不施行。今措置員額。如後第壹等。今作壹伯貳拾員。大使臣貳拾肆員。小使臣校

尉陸拾員。副尉下班祗應叄拾陸員。臨安府。元壹伯叄拾員。承指揮減半。紹興府。福州。隆興府。平江府。安慶府。泉州。江陵府。婺州。嚴州。慶元府。潭州。

鎮江府。建康府。建寧府。鄂州。贛州。安吉州。各元壹伯叄拾員。第貳等。今作。陸拾員。大使臣壹拾貳員。小使臣校尉叄拾員。副尉下班祗應拾捌員。寧

國府。揚州。各元壹伯叄拾員。並承指揮免差。常德府。岳州。江州。德安府。各元壹伯叄拾員。吉州。通州。泰州。温州。衢州。嘉興府。常州。太平州。漳州。池州。

信州。撫州。𡊮州。永州。台州。蘄州。處州。汀州。南劒州。興化軍。𢖍州。瑞州。邵武軍。徽州。饒州。復州。黄州。建昌軍。臨江軍。各元陸拾伍員。第叄等。今作伍拾

員。大使臣拾員。小使臣校尉貳拾伍員。副尉下班祗應拾伍員。全州。南康軍。道州。興國軍。荆門軍。廣德軍。江陰軍。南安軍。峽州。漢陽軍。各元陸拾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