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6218.pdf/8

此页尚未校对


末云可以冠子。而自著已冠之文不便。賢者以三隅反之。推小功得自娶則大功得自冠。以身有功服月數尚近。釋親重之服。行輕吉之事。今正以

小功大功之末。俱得行吉禮。故施輕吉於重末。行重吉於輕餘。重服不可以行重吉。故許其輕者。輕服可以通重吉。故因得行之。若大功之冠。則行

吉冠之禮。而反䘮服若服在齋縗。不得行吉則因䘮而冠以冠禮貴及。不可踰時。而齋縗之服崇重。則大功之末。差輕則行以吉重則因以凶也。

曾子問曰。將冠子冠者至。揖讓而入門。有齋縗大功之䘮如之何。冠者賓及賛者。孔子曰。内䘮則廢。外䘮則冠而不醴。徹饌而掃。即位而哭。如冠者

未至則廢。内䘮。内門也。不醴。不醴子也其廢者。䘮成服因䘮冠矣。若將冠子未及其日。而有齋縗大功小功之䘮。則因䘮服而冠。廢言禮而用䘮冠。

得成人之衆也。及。至也。除䘮不改冠乎。孔子曰。天子賜諸侯大夫冕弁服於太廟。歸謾奠服。於斯乎有冠醮無冠醴。議曰。冠者表成人之容。正尊卑

之序。而令母兄姑姊與之交拜。豈非混淆長㓜。駭亂人倫者乎。所言荅拜之文。未必周公之㫖。東周衰末。王靈已卑。諸侯僣。去典法。重以秦皇

。十無一。。境復。傳寫說謬。。學

敬。在理非奏。便同匹敵。竊謂不然。本制冠禮。正長功之序。鄭康成注云。欣其成人與為禮。若令母兄交拜。豈非崇虛而積其實。宋劉欲彭城集冠有

記遇之史賦。咸人之後。置此示戒。禮崇上嗣。冠貴成人。受記遇而置史。期寡尤於治身。元服既加。思主器之增重。官箴御側。俾載筆以維寅。自昔明

王。違兹元子。謂夫豫儲貳。所以恢壯於基構。早教諭。所以輔成其德美。故迺生則使吉士負之暨少長而與正人處矣。迨春秋之甫盛。弁兮有容。免

保傳之至嚴史焉居此將使夫言也無違。行也無疪。漸仁義以中立。繹温文而凡宜。毓德少陽由三加而諭志。紬書莊士參衆臣而盡規。非天子不

得備夫官聯。惟聖人是以尚乎冠事。著代于作。重名而字。著代。所以臺繫於大本重名所以使棄其㓜志。惟命兮靡常。修身兮匪易是冝繩愆紏繆。

無隱惡以成章廣記備言。職思憂而相示且天事莫大於無悔過莫先於改為。故不耻於有咎。而甚病於弗知不有史也其誰詔之。結佩以朝。念服

備而能謹執簡識失將文勝以無遺是知教義方者愛子而常然。惇孝弟者既冠之所守。位逾蕁而事逾重。德彌盛而養彌厚。或通之于前。或相之

于後纖介而必書周旋乎善誘。故得學宫齒胄責四行而何訧寢門問安日三至而奚咎。火哉德茂明兩材由少成正萬拜於大卞隆永世之英聲。